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1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1859

  审阅之后,摸着下颌道:“开来有必要亲自走一趟了。”
  不久之后,米兰达就通知他传送门已经投放。
  这门是立着的环形,它的正面环内门面,是由透明结晶体构成,但完成充能后,这面墙就不再透明,而变成了黑色。
  传送门开启时,黑色的门壁会一分为六,螺旋开启,速度很快,‘唰’一下便打开了。
  这时再看,门后就已经是目的地的景象。
  这种传送门的原理,跟某类星门的原理相似。凯恩也是在来到这个世界,见识了这个世界使用的星门后,才将该类传送门的技术完善到现在这般水平的。
  传送门彼端的装置是巨蟹座投放的,凯恩越过星门后,就伸出手,眼睛微阖,主动消耗身体中当初携带的超凡力量,竭力感知周遭的法则状况。
  深空的冰寒、缺氧、无气压,都不能对他造成什么影响,这不仅是他的肉体足够强大,也跟超凡力量以皮膜为边界的保护有关。
  “原来是这样……”
  大约半小时后,凯恩睁开了眼。明白了。
  这片星区,被亚空间力场给封锁了。这种封锁,很像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是法则为纲,以亚空间能量为填充物,形成一个特殊的隔绝领域,令内部成为无魔世界。
  然而,一枚不知道在宇宙中流浪了多久的巨型宏炮的炮弹,击碎了法则蛋壳。
  相比于内部的无处下手,这个亚空间立场的外部要相对脆弱许多。这是那枚炮弹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尽管这一丝裂缝是微不足道的,最多12小时就能恢复。然后在这段时间里,被凯恩感知了法则结构,并获得了外部坐标,恢复不恢复的,基本便没意义了。
  不,还有意义,它能让力场中的世界继续保持持续了数个千年的无魔状态。却又不能阻止凯恩离开。这意味着曾经的牢笼,现在变成了隐藏和保护桃源乡的群山屏障。
  这样的结果对凯恩而言,其实更好,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不需要跟帝国直接互动。
  他只需要故技重施,选个恒星系占据,作为对外的桥头堡即可……
第1250章
奠定下厚重基业
  凯恩通过微不足道的法则裂缝获知了重要信息之后。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十年。
  今时今日,时间在凯恩的感觉中,已经跟普通人的不同。
  一方面,他仍旧保持着固有的习惯,时间观念很强,习惯精确到分、秒。
  另一方面,则是对时间的渐渐无感。如果进入他认为的垃圾时间段,他会选择忽略。
  必须说,对于一个事无巨细都能记住,三万年前的记忆可以像昨日发生的一般清晰的人而言,有时候会觉得记忆沉重如山,压的人喘不过气,而能掠过一部分,就像忙碌之余的休憩般,会获得舒适的享受感。
  所以时间在凯恩名下变得有些矛盾。
  就像发现亚空间力场裂缝之后的这十年,基本上就是一片空。
  当然,他想知道的这十年来的信息,他都是知道的。但这种知道,就像读书看电影,而不是亲历,感觉上终究还是浅了一个层级。
  索性没什么他特别在意的,掠过也就掠过了。
  而实际上,这十年间还是有着诸多变化的。
  首先自然是来自整个星区的变化。
  在战锤40K宇宙,人类于第21个前年之后,因为亚空间航行法的发明,而加快了对整个银河系的殖民。
  到了26个千年,再经历了殖民峰值和下跌之后,开始进入低谷。
  主要原因是铁人反叛,亚空间风暴。
  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失落的人类殖民团体’。
  第28个千年的末期,帝皇征服地球,29个千年,准备再战银河,说白了就是将一系列原因失联而陷入孤岛的人类世界重新串联。
  20个基因原体,是30K创造的,星炬厅也是30K时期创造的。
  可以说,从人类纪年3000年开始,第一个千年,是人类文明二次辉煌的时代,比第一次还辉煌。也是属于帝皇和20个基因原体南征北战、建立不朽功勋和荣耀的年代。
  进入31个千年后不久,这份辉煌,就因战帅荷鲁斯叛乱而跳水式跌落了。而直到这时,其实以帝皇为代表的人类帝国,仍旧未能彻底将第一次辉煌时代失落的所有人类殖民团体找到。
  其中,又以失落在远东星域的未找到的人类殖民团体最多。
  银河是个螺旋体,直径9万光年,厚度1.5万光年,有超过4千亿颗恒星。
  泰拉人类构建了一个相对位置的星图,并将之大略分成五个星域。在这份星图中,人类的母星泰拉,在银河的西边,靠近母星的这个星域,人类殖民世界最密集,称之为太阳星域。
  泰拉所属的恒星,其实在银河系的一条悬臂上,但泰拉人类构建的星图,自然是自身为中心的。
  数以太阳星宇就是中央,西面是太平星域,南面是风暴星域,北面是朦胧星域,东面是远东星域。
  之所以称之为远东,有两个原因。
  一,不是以银河系中心为定位中心,向东是最远的。
  二,帝皇建立的星矩,照耀半径是5万光年,而银河直径9万挂念,半径就是4.5万光年,那么,帝皇的星炬厅建立在银河系西边的泰拉星上,银河系的东边,势必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不在星炬照耀范围之内的。
  这就又说到泰来人类的主要星际航行手段了。
  亚空间跃迁,大致分为两类。
  一,计划式跃迁。
  二,指引式跃迁。
  人类初期全都使用计划式跃迁,简单的理解,加入现实世界是陆地,亚空间是潮汐漾动的海洋,那么计划式跃迁的原理,就是从陆地A点进入海洋,然后自己划船+洋流推送一段距离,跳出后抵达陆地B点。
  由于洋流的流向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初期人类不敢太浪,只能是类似于近海航行,每次跳跃4-5光年。
  而到了大殖民时期,导航者出现,他们是最早出现的灵能者,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随船进出亚空间,次数多了,总有那么些人率先发生异变。
  有了导航者,每次跳跃的距离就可以更远。
  而这种依赖导航者能力及经验,有计划的跃迁的方式,就叫计划式跃迁。
  指引式跃迁就无需多解释了,帝皇靠每天燃烧上千灵能者灵魂而维持的星炬,宛如大海上的灯塔,指引航船。
  而凯恩通过法则裂缝获取了重要信息后的这十年间,就彻底确定了本星区的位置,远东星系,失落的人类殖民团体之集合。
  帝国划分了星域,星域之下是行省,行省的面积,一般为一个边长200光年的立方体。
  行省之下,就是星区了。
  不过,星区的划分,跟行省的距离丈量不同,它是以某几个相邻的恒星系为依托的。
  当然,有没有人类殖民世界,是划分的重要因素。
  这样一来,每个行省内就有许多空间没有被编入某个星区,这些行省内空间,被称之为蛮荒地带。
  蛮荒地带,包含了宇宙尘埃组成的星云,外星人通知的星系,未曾探索过的星系、无人居住的星系等等。
  而如今凯恩的第一秩序所统御的这个星区,就是远东星域,曾在第一次辉煌时代被分配名字、但随着一系列事件遗失的某边缘行省的、未曾探索过的星系构建的星区。
  这里的未曾探索,是指即便在第一次辉煌时代,该星区也没能被探索。
  是后来这里的殖民者们,跟母星失联后的两万年间,迫于生存需要,自行探索开发的星区。
  因此,该星区不在帝国的任何档案上,而该星区所属的行省,在帝国疆域资料库中也遗失了(凯恩这时还不知道)。
  那么,两百多年前,UPL常委理事会大佬们提到的阿斯塔特修士,又是怎么回事呢?
  要知道,但凡提阿斯塔特修士,必然离不开《阿斯塔特圣典》,而改典籍,是帝国迄今为止,仅存的基因原体,原第十三星际战士军团的大BOSS,保罗特·基里曼搞出来的东东。
  这意味着,只要自称阿斯塔特修士,那么至少也是二建之后的星际战士了。
  而二建,是发生在战帅荷鲁斯叛乱之后的事。
  帝国中央政务院,以及保罗特·基里曼,意识到早期动辄以万人为单位的星际战士团,兵力太过强盛,一旦其领袖叛变,就会给帝国带来难以修复的重大损害。
  为此,军团改制为战团,每个战团10个连,每连100人。
  简单的来说,这就是二建。
  《阿斯塔特修士圣典》就是二建的指导书,当然也还有其他,并且不断被丰富完善。
  但不管怎么说,阿斯塔特修士们是人类文明二次辉煌之后的玩意,怎么会跟第一次辉煌时代的这个星区产生联系呢?
  这就得说到那些迷失在亚空间中的战团了。
  简单的讲,人类文明在银河系的殖民,跟其他外星文明,本来就是呈犬牙交错的混杂状态,而并非行星时代那种空间接壤一整块的模式格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