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1859

  “我们先来说力量,对于有心做大事的人而言,力量是最根本的。旁人强怎如自己强?而力量是有属性的,它往往决定了追逐者所要走的道路。摆在你面前的,是截然相反的两条路,很难说哪条更好,你自己选,慢慢考虑。”
  说着,两枚晶体就仿佛是羽毛般飘向卡雷尔。
  卡雷尔只需用精神力一碰触晶体,立刻就感受到了内中精纯浩瀚而又温驯的力量。心中顿时一片狂喜。
  只这力量,就已经远超他的预期,他知道,不论得到哪一种,他的实力都将大幅度提升,他甚至都有点无法想象到时候会有多强。
  不过凯恩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他努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进行思考。
  凯恩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聪明如他,自然很快就能分析出不同选择的利弊。
  选择那枚金光闪耀的,他将走上圣光之路。这条路,能让他从此以后生活在阳光下,不用再与鬼祟与污秽为伍。但这条路并不好走,他随便想想,都能想出一大堆无形的束缚。并且这些束缚偷不得懒、耍不得花招,否则就会失去圣光的眷顾,路会走绝。
  也就是说,圣光之路,本质就是一条自我约束之路,不能由着性质来。
  而另外一枚黝黑深邃的晶体,那力量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确定那是黑暗之力,陌生则是因为他之前从未接触过这种特质的黑暗之力。
  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好或不好,纯粹又或浑浊来形容,而是让他在接触后觉得,以前一直在用的黑暗力量,似乎是假的。类似于一直喝假酒喝习惯了,喝了一口真正的好酒,觉得不适了。当然,本能的知道那是好东西。
  卡雷尔的天赋,让他本能的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黑暗之力。然后问题来了,圣光使徒加林·托尔贝恩,怎么会掌握这种东西?
  莫非他的圣光已经将黑暗彻底征服?
  卡雷尔很快否定了这种可能。
  若真是那样,圣光早就大行其道了,哪里还容得下黑暗到处肆虐?
  关于这个问题,卡雷尔只是刚想了个开头,都自控的断了念头。现在可不是琢磨这些的时候。他的好好考虑下,毕竟事关今后的道路,甚至是人生成败。
  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卡雷尔的自大和傲气已经少了很多。他知道,尽管他很能,但性差踏错,还是会走弯路,还是有事败身死的可能,他现在其实已经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很不利的位置。
  自古以来,靠背叛出卖获得生路和转机的,最终下场好的极少。换成是他自己,遇到这类人也不会重用,大不了有千金市骨的需求,先那么养着。卡雷尔估计,凯恩多半就是这么个态度。这已经很好了,人家不愧是做大事的,器量格局够大,不像某些人,光鲜的背后,是以正义为名的欺诈和坑害,尤其像他这样的,很多人会觉得,坑了也就坑了,被坑活该。
  确实,像卡雷尔这种不走正道,坏事没少干,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很多人都觉得坑他们是理所当然,甚至以能坑到这种人而感到开心、爽快。
  凯恩不这么做,是不想惯自己的毛病,有些先例,能不开最好别开。这次觉得卡雷尔这种人坑起来没心理负担,下次就会有更多能坦然坑对方的,最后就会成为习惯,耍赖占便宜,说了不算的习惯。
  能光明磊落的做人做事,何必要让自己一副猥琐钻营的模样呢?
  像这次,凯恩觉得,卡雷尔最终会选择黑暗,并走上他预料中的道路。他在与之见面时,就点醒了一下,其天赋非常适合黑暗之力,他觉得,卡雷尔会想起这一点……
第0628章
犹疑的泰兰努斯
  卡雷尔一直走在黑暗的道路上。
  这里指的,不单单是运用黑暗的力量,还包括他的三观,和行事风格。
  与黑暗之力契合者,其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行事风格,必然有着偏黑暗向的特性。
  包括凯恩在内,也有着漠视生命的一面,这才能成为黑暗原力的契约者。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必须先有这个特征,才有成为契约者的机会。
  艾泽拉斯世界的伊利丹·怒风,也是个例子。他有自己的挚爱,他不仅爱泰兰德,对自己的属下和人民也爱的深沉。为此,他能狠的下心做恶事,牺牲小部分救大部分,能背负恶名,甚至让自己变成丑陋的恶魔……
  他的这份魔性,才是他能深入的掌握邪能(这里指的是靠意志对抗以及征服,技术含量相对低)的原因,古尔丹的头颅,不过是媒介。
  而另一个人物,乌瑟尔,不管是虚伪也好,爱惜羽毛也好,真的伟光正也好,总之他是很难与黑暗之力亲和的,再好的机会给他,也凑不到一块儿。
  从这个角度分析,凯恩,伊利丹,卡雷尔,其实是一个派系的,只不过各自掌握的信息,技术,力量,以及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另外就是品格和习惯也有差异。
  卡雷尔无疑是处境比较差的那个,跟坐了一万年牢的伊利丹比,很难说哪个更惨。
  但现在,卡雷尔赢得了一次翻身的机会。
  他最终选择了一条道跑到黑。
  好吧,凯恩以为以其之前表现出的油滑,会在做选择之前,半讨好的向他咨询,获取建议。没想到在关键问题上,卡雷尔还挺独断和果决的。
  与此同时,凯恩的团队也已效率出击,确认了卡雷尔贩卖的主要情报的真实性。
  其实经卡雷尔一点,凯恩几乎是秒懂,迅速的就将相关信息关联,并做出肯定判断。
  但他还是让人去证实了一下。
  自从北流堡夜袭之后,幽影的关注重点,就移到了这个地区。用凯恩的话说:“必然有巢穴,挖地三尺也给我找出来。”
  可以说,哪怕没有卡雷尔告密,泰兰努斯部的秘密也不可能保持多久的。尤其是现在芬里斯岛也被攻克了,发现地底兵道,相信也用不了太久。
  那么凯恩为什么还要买卡雷尔的账?
  主要买的是时间。
  卡雷尔对早先对那个狂徒所说的话并不吓唬,真的是争分夺秒,错过时间,就错过了拯救的机会。
  泰兰努斯及其麾下的天灾军团主力,在北流堡夜战之后,撤回了芬里斯岛。
  这个操作,让暗中盯梢的幽影无功而返。
  原本凯恩是想着是不是能在示之以弱之后,趁机摸清其老巢的位置的。
  然而泰兰努斯也不傻,知道暗中很可能有窥视的眼睛。因此他选择了撤回芬里斯岛,然后从兵道,将主力转移到平安镇,又将平安镇那边的兵力调了一部分过来,形成了守军。
  而当三叶草公会战团势如破竹,攻入芬里斯岛,泰兰努斯自然意识到,暴露已经是时间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洛丹伦王城下水道突袭计划,马上就要报废了。一旦兵道被发现,而让联军有了准备,突袭的效果也就没有了,甚至有可能被堵死在兵道和下水道体系中。
  毫无疑问,这是个考验决断力的时候。若是卡雷尔,就会立刻下令,强行执行下水道突袭计划,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们拆芬里斯岛,我拆洛丹伦王城,看谁损失大。
  可惜泰兰努斯不是卡雷尔。不久前的北流堡损兵折将,让他有那么点不自信了,尤其被巫妖王狠狠的训了一通,他行事就更是谨小慎微。
  在得知芬里斯岛被突袭后,他没能在第一时间想到下水道突袭计划的即将破产,而是想着能不能守住芬里斯岛。
  毕竟攻城的是一支轻装部队,人数也只有两千多,而他这边有大几千,还有城防和地形熟悉等优势。
  直到狂徒引导魔法炮轰击,令守兵无法有效的凝聚战力,而空战部队破坏敌后方魔法阵的行动也迅速失败。泰兰努斯才意识到,芬里斯岛守不住了。
  泰兰努斯很痛苦,他的部队,又一次可耻的失败了。并且是败在一帮之前声名不显的凡人手中,还是被以少打多!
  他也是要脸的,并且不久前才被巫妖王劈头盖脸的骂过。
  纠结了半天,他才联系巫妖王,玩起了请示那一套。
  然而为了不暴露巢穴,从太平镇联系巫妖王,可不是什么即时通讯。
  就这么三耽搁、两耽搁,宝贵的时间流逝了。
  洛丹伦王城中,有的是幽影,只不过跟王宫的做法一样,比较低调,没有那么肆无忌惮。
  这些幽灵般的特工平时都是自有一套体系的,现在属于紧急时刻,首先就通知了城里各个圣光教堂。
  教堂通过他们的教友联系网,召集了虔诚教徒,展开行动。与此同时,幽影们也找上了下水道管理者,并获得了确凿信息。
  其实很多底层都是被蒙在鼓里的,下水道体系不当做兵道的情况下,只需保持掌控,然后正常运转就好。很多人还为近年来这方面的得力而为相关人士点赞呢。
  真正被腐蚀的,是管理者,比如说拿栅栏门钥匙的头目,乃至更上层的有官职的贵族。
  关键时刻,只需要这些人以临时调整为由,破坏日常值班体系,下水道系统就会无人巡视至少20个小时以上,足够突袭者就位了。
  现在这些头目,乃至官员都被暗中控制了,接下来就只等伦丹伦王国处理了。
  当来自凯恩的相关消息送到泰瑞纳斯手中,泰瑞纳斯被惊出一身冷汗,立刻调派王宫卫队,封锁拿人。
  这下,动静就比较大了。
  更丢脸的是,王宫卫队中也有被买通的,居然暗中传递消息,甚至上演了一出假追捕,实则放其跑路的戏码。
  幽影们这下没办法继续暗中观察了,冲出来迅速利落的解决了问题,但最终仍旧推给了圣光教会的教友,所以抓获叛国者的是洛丹伦的热心民众,这样最起码替洛丹伦王国上下保全了点颜面。
  在这个多事之秋,洛丹伦王国的士气是宜鼓不宜泄的,这个时候唱衰又或搞的官方太丢脸,只会让人心崩掉。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相比于洛丹伦王城的人多事杂,太平镇那边反倒简单。幽影特工本身就是合格的特种部队,来一次班组级的突击入侵,真实面目自然就试出来了。
  结果泰兰努斯又一次丢脸,其布置在地表的伪装体系,几乎被不到10名幽影给彻底扫平了,等地下部分的战力气急败坏的掘开被炸毁的主要通道,冲上地表,地表的设施、人员已经没剩下多少了,这也算是红果果的打脸了,门面都让人给拆了个干净。
  与此同时,巫妖王的命令也下来了,让泰兰努斯即刻发动下水道突袭计划。
  然而前后也就不到半个小时,泰兰努斯的心思却变的厉害。
  他认为,我的巢穴被发现了,且一鼓作气将门面毁的这么惨,洛丹伦那边,的防范力量,能比这里更差?
  我的部队就算现在开始行动,从地下兵道运动到位,最快也得3小时以后,到时候,指不定何等的深坑等着我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