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父很多(校对)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176

  他微微转头,一双泛白的眸子里倒映出了站在百官位置中间偏前的姜守一,他从这个书生眼底看到了某种熟悉的感觉,突然轻轻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尘,似乎要拂去甚么压在身上的东西。
  老人想着既然是比他多读了许多书,总不能够什么事情都让年轻人去担。
  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周枫月走出了众臣位置,引来众人的视线,这自二十年前天下安定后几乎不曾再开口提出一策的老龟于众目睽睽之下开口。
  一开口便石破天惊。
  “臣启奏陛下……”
  “先前百人辞官,臣请驱其出朝。因此事恐有结党,有作乱,欲犯上,逼宫。臣请陛下令大理寺彻查。”
  轻描淡写两句话落下,朝中半数人面色煞白。
  若是前几日断臂书生倪天行是将这个天下藏着掖着的世家之祸直接展开在所有人面前,那么这位老人就是以世家的以退为进,狠狠地打断世家一条腿,顺手将这些世家官员扔出朝堂。
  至于大世家留下的官位空缺,还有许许多多出身于寻常世家的人才,甚至于还有寒门士族,他很想要和那些世家的家主说一句话,世上有个道理是唇亡齿寒,没有错,但是不要忘记,还有一个道理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世家影响一国的时候,周围还有六国在虎视眈眈,而国内除去世家也确实缺乏人才,可是现在不同了,天下早已经一统。
  老人抬头,感觉到众多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说出最后一句话。
  这一句话彻底砍断了世家一条腿,在千年壁垒上狠狠打开了巨大缺口。
  “天子不容轻侮。”
  “若此百人辞官,暗中有书信消息来往。”
  “臣斗胆恳请陛下下令,从此此百人家世后嗣永不录用为官,所空缺官位,自有擢补……”
  噗通一声,崔振海腿脚发软,直接坐倒在地,脸色苍白,毫无半点血色,呆了好一会儿,然后想到家中孩子,还有正自年轻意气风发的儿子,猛地跪在地上,重重叩首,声音之中几有哭腔,道:“陛下,陛下!”
  “是臣鬼迷心窍,臣领罚,求陛下不要牵连臣的孩儿……”
  “求陛下广开一面,求陛下广开一面!”
  两名身披重甲的禁卫上前,几下剥去了崔振海身上的官服,将这曾经地位清贵的大臣拖出了大殿,这一日,周枫月举荐数人为官,都是各地小世家进入天京城后磨砺出的官员,皆有实干,受到擢升。
  而原本的侍郎位置,则由一名在文坛素有盛名,却出身寒门的人担任。
  周枫月上奏结束之后,仍旧立在了众臣的前面,这位曾经历经三朝,为众多臣子所敬重的老人,在这一次退朝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敢和他同行,头发花白的老人走出宫门,看着朝着自己行礼的姜守一。
  伸手将姜守一手掌往上拖了拖,然后咳嗽着离去。
  姜守一转头看着周枫月。
  老人太老了,腰已经没有办法再像年轻人那样挺直。
  往日都有其余大臣搀扶着老人,所以没有办法察觉,现在很明显能看得出那脊背弓着,脚步走起来很慢,周围那些绯红官服的官员快步从老人周围走去,至少隔了七八步的距离。
  老人伸出右手,敲了敲自己的腰。
  慢慢走出御道。
  ……
  姜守一去太学上了最后一次将经文。
  讲夫子有教无类,有弟子三千。
  离开太学的时候,被一书生以酒泼面,青衫打湿。
  书生只是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小院里换上了官服,端坐案几前,整理早已经完成的奏折,平静等到落日低垂,晨星渐出,最后天色虽然还暗着,却已经到了上朝的时候。
  姜守一踏在御道上。
  百官鱼贯而入,分文武两列排列在了宫殿内。
  李盛手中拂尘一扫,道:“百官觐见,有事启奏。”
  今日朝堂上一下换了二三十张面孔,曾经被认为永远不会滑落的几位大人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不由得令人心惊胆战,闻言众人也只是一阵沉默,不敢多说。
  李盛再度道:“百官可有事启奏?”
  这一次穿着红色官服的男子走出。
  相比起朝中京官,他更像是个书生,行礼,开口,声音清朗:
  “臣,姜守一,启奏陛下。”
第七十八章
书生意气(四)
  这段时日里,天京城里的劲爆消息,一日接着一日,几乎就不曾停歇下来,如同秋日里那瓢泼大雨,一阵一阵,不肯稍微休息一下。
  整个天京城的酒馆茶馆里面,四处流传的故事,都给人说得煞有介事,听的人也都认认真真去听,末了还得骂上一句消息故事里的人,才算是给到了面子,说故事的人面上心里也就舒坦。
  天和楼里才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看这时候已经过了饭点,距正午还有些时间,来客不多,既是大厨,也是掌柜,偶尔还得要端端菜盘子的刘厚终于得空儿了,坐在椅子上,长呼口气,动都懒得动一下。
  可还不等他歇够了精神,就又有客人进来。
  当下也只能够打着精神,起来招呼客人进来,这一眼看过去险些把个刘厚三魂七魄给吓走了一半,冬天里寒意一层叠一层,冷到了骨子里头,不是他胆量小,委实是来的人有些古怪地很。
  那老人倒是生的儒雅,穿着虽然简朴,可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个有学问的人,可是旁边跟着的那年轻人就让刘厚心底里哇凉一片,那年轻人长得倒是不低,肩膀宽阔,手臂一看就有一把子力气,可就是脸上不像是个人。
  不知经历过什么,一张脸似是给人来来回回直接切烂掉。
  上面的伤疤早就已经长好了,可看上去叫人更是觉得头皮发麻,刘厚脑后一股子凉气乱窜,那老人手里提着一把褪了色的伞,想来是遮着刚刚那场雪的,老人把手里的伞在地上磕了磕,温声道:
  “让店家受惊了,我这孩子,小时候给人抢了去,好不容易救回来,可是这脸是有些毁了,从小到大没少给人欺负,其实他心善的很,不知道典籍能不能让我们爷孙两个在这里稍微歇歇脚,吃碗面?”
  刘厚本就是憨厚之人,原本心里害怕,可听了这话,想着这年轻人小时候经历的遭遇,没来由就心里一阵怜悯,更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这爷孙两个,当下道:
  “瞧老爷子你说的什么话,我们这开店的,哪有把客人往外面赶的道理?现在正好得空,您两位要吃什么,我给你做去,再送您一凉碟儿小菜,这面还是得来个红油小菜才最好入口。”
  老人摸了摸旁边年轻人的头,道:“阿平,还不给掌柜的道谢?”
  刘厚连忙摆手笑道:
  “哎呀这哪里使得,两位客人快进来坐,进来坐。”
  老人和名为阿平的毁容少年一同进了店里,这店的铺面不大,难得干净,没有寻常店铺的油腻感,老人坐在临近火炉的地方,将手中的伞轻轻放在桌上,手掌落在一旁。
  这种小店里没有甚么后厨的说法,刘厚就在店中央的地方空出了个火炉的角落,上面架着铁锅,这一来是能够节省地方,二来也能展示展示店主人做饭的手艺,吸引客人。
  因为现在还有个时辰才到午时饭店,店里没什么人,刘厚一边做饭,一边随口道:“老先生看着面善,口音可不是咱们这边儿的。”
  “是第一次来天京城?”
  老人笑道:“不是第一次来,我想想……差不多来了有四五次。”
  “不过这样简单轻松倒是罕见。”
  “年轻时候想的东西太多了,没有这样的野趣,也没有闲心。”
  刘厚笑道:“那老人家你可得要多转转,咱们天京城地段可好,繁华,好吃,也好喝,不看尽兴可有些亏了。”
  声音顿了顿,又问道:“还不知道老人家贵姓?”
  老者笑了笑,道:“苏,苏妲己的苏。”
  刘厚给老人这非同一般的比喻给惊了一下,然后忍不住笑道:
  “苏啊,好姓,就是老先生这个比喻,有些不恰当,哪儿能用苏妲己这样的妖妇姓氏来比喻?说起来我倒想起来,咱大秦当年和六国打的时候,对面儿有个叫做苏谷的书生,一个人合纵什么横了六国。”
  “那架势,险些把咱们大秦给吞了下去。”
  “老先生往后用苏谷来说自己的姓,也比苏妲己要好些。”
  老人笑了笑,这样念出自己的名字总有些奇怪的感触,轻声道:
  “苏谷啊……”
  对面阿平给老人倒了热水,老人喝了口,又道:“我近日来了天京城,发现这京城似乎发生了不少事情,店家你消息灵通,可知道有什么趣事?”
  刘厚一怔,旋即又揉了揉面团,一边说道:
  “那是有,不过可不是甚么趣事,我怕老先生你听了要生气发火。”
  苏谷道:“听故事能听得生气,那便是我自己修养不够了,不过我还是很好奇你这个故事的,莫不是有谁人欺男霸女?”
  刘厚重重叹息一声,道:“唉,老先生虽然没有说对,也差不远了。”
  “是个贪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1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