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1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544

  褶子一定要捏均匀,这样才会出现花开三瓣的效果。
  要是不均匀的话,或许就是两瓣或者四瓣了,在叉烧包的品评中,这都是不合格的。
  包好后,托着包子在旁边防着的一叠烘焙纸上蘸一下,让底部黏上一张烘焙纸,然后放在准备好的蒸盘上。
  “我靠,捏成这样就能裂成三瓣?这是什么原理啊?”
  郭兴旺和建国吃完了烧饼夹叉烧肉,凑过来看徐拙包叉烧包。
  他本以为所谓的三瓣开是提前捏好的,没想到根本没这回事,徐拙从头到尾没有留下什么记号。
  这就让郭兴旺好奇了,为什么会开裂成三瓣。
  徐拙也解释不清这个问题,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物理和化学的一些应用,徐拙作为一个学渣,完全不懂这些。
  不过这种问题也不用回答,故作神秘就行了呗。
  建国这时候说道:“我之前看网上,有个人弄了个简易的包法,保证裂开是三瓣的。”
  说完,他洗洗手,拿着一片擀好的面皮托在手中,里面放入一点叉烧馅儿,接着用包糖三角的方式用面皮把馅料包起来。
  然后轻轻把三个角向中间折起来,三个尖捏在一起,然后把几个边也轻轻捏一下,再休整休整,做成馒头的样子。
  等上锅后,面皮受热膨胀的时候,就会顺着三个角的缝隙自然开裂成三瓣。
  这个方式比较适合新人制作,比如郭兴旺,现在就兴致很高的开始捏了起来,还要跟徐拙比一下各自包的叉烧包味道。
  三个人一起动手,虽然徐拙有点嫌弃两人包的叉烧包样子,但总好过自己一个人来包。
  很快,两个蒸盘中就摆盘了包好的叉烧包。
  徐拙把蒸盘里的叉烧包调整一下,把两盘调整成三盘,这样间隔就会变得很大,蒸出来的叉烧包就不会黏在一起了。
  分开后,徐拙打开蒸柜预热。
  “这会儿不放进去?”郭兴旺有点好奇,他记得蒸馒头的时候要先把馒头放进去,这样在蒸汽满满上来的时候,馒头也能二次发酵。
  怎么蒸叉烧包的时候,徐拙没这么做啊?
  徐拙对他说道:“叉烧包需要顶汽上锅,上锅时候的蒸汽越足,蒸出来的叉烧包就越漂亮。而且跟馒头不一样,叉烧包只需要蒸七分钟就行。”
  七分钟时间,正好能让面皮膨胀到最大,口感和味道也刚刚好,假如再蒸的话,热气就会让叉烧包开始收缩,口感也会逐渐发黏。
  听徐拙说只需要七分钟时间,原本还想再啃个烧饼的郭兴旺停下了脚步。
  嗯,与其去啃烧饼,还不如再等会儿直接吃叉烧包呢,这跟烧饼可是两种口感。
  不过着几分钟郭兴旺也没闲着,他先去卤品部那边看了看做卤肉的进度,然后跟做早餐的早班厨师交代了几声今早要吃的汤面条口味,另外又帮另一个做早餐的厨师把浸泡的木耳捞出来,跟切好的洋葱拌了个爽口的洋葱木耳。
  顺便他还去外面,通知早班的服务员准备吃早饭。
  把店里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才慢悠悠回到了蒸柜旁边,这会儿也差不多到了叉烧包出锅的时候。
  真·时间管理大师。
  七分钟时间一到,徐拙关掉蒸柜,戴上隔热手套把柜门打开。
  顿时一股夹杂着叉烧味儿和面香味儿的热气就从蒸柜中喷涌而出。
  这味道甜丝丝的,闻起来让人很舒服。
  徐拙隔着手套抓着蒸盘往外一拉,整整一盘开花的叉烧包就出现在了眼前。
  这些叉烧包颜色白腻,再最上面裂开成三瓣,微微露出里面的叉烧馅,看着就让人眼馋。
  “我靠,真漂亮啊!”
  这一蒸盘全都是徐拙包的,所以看上去很漂亮。
  裂开的三瓣面片上还带着细小的褶皱,看起来非常美观。
  就这还是用的传统做法,和面的时候没放牛奶呢,不然做出来的叉烧包会更加漂亮。
  不过等徐拙把第二个蒸盘抽出来的时候,叉烧包的颜值就稍稍有些下降了。
  白还是那么白,看上去也非常暄,而且同样也是裂开成三瓣,里面的叉烧馅儿也同样显露了出来。
  但就是裂开的三瓣看起来太刻意,没了叉烧包的那种韵味,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郭兴旺没再提跟徐拙比试这一茬,反而有些心虚地说道:“这些肯定都是建国包的,我记得很清楚,我包的那一盘没这么龊。”
  说完他不知道哪来的信心,又要跟徐拙比试。
  结果徐拙把最后一盘抽出来一看,这些叉烧包歪瓜裂枣的,看起来还不如第二盘呢。
  郭兴旺的语气顿时就变了:“嗨!咱们这又不是选美比赛,比卖相做什么,关键还得看味道……我不用尝就知道,徐拙调的馅儿和的面,味道绝对好!”
第1127章
于可可,你的仙女形象崩了!
  郭兴旺不再提比试的事儿,反而开始夸徐拙的手艺好,这让原本准备奚落他两句的建国顿时没了脾气。
  把叉烧包从蒸盘里拿出来,一个个放进竹筐中,这样能够加速叉烧包散热,让叉烧包的口感更好。
  不过也不能晾太久,因为这叉烧包就是得趁热才好吃。
  特别是里面的叉烧馅儿,因为有叉烧芡的缘故,这会儿在叉烧包中显得油汪汪的,看起来很诱人。
  要是等凉了,叉烧馅儿会再次冷却,味道也会变差很多。
  把这些叉烧包从厨房端出来,然后早班厨师又把今早的饭菜端出来。
  有鸡蛋番茄汤面,有小凉菜和泡菜,还有一些卤味配的拼盘,而主食则是叉烧包和烧饼。
  叉烧包是现蒸出来的,还冒着热气。
  而烧饼也是刚买回来不久,外酥里嫩。
  原本是没准备吃烧饼的,但徐拙担心大家吃不惯叉烧包,特意让建国去买了一兜子现做出来的。
  两种主食配上面条小菜,这在餐饮行业来说,已经算非常丰盛了。
  徐拙给自己盛了一碗番茄鸡蛋面条,然后抓起一个叉烧包,将底下粘着的那张烘焙纸撕掉,顺着裂开的缝隙轻轻一撕,叉烧包就被掰掉一瓣。
  他先咬了一口白生生面皮,口感超级松软,仿佛棉花糖一样,嚼在嘴里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没有普通馒头的那种耐嚼和劲道,但是这种口感配上甜丝丝的味道,却相得益彰。
  面皮的甜味儿并不是很浓郁,吃起来一点都不腻,反而把面粉的香味儿衬托了出来。
  这面皮比馒头松软,比面包湿润,哪怕不配着叉烧馅吃,徐拙觉得自己也能一口气吃三三个。
  连着吃了两三口面皮,徐拙终于把注意力放在了那油汪汪的叉烧馅儿上。
  叉烧馅儿因为有叉烧芡在,所以不用担心流淌下来。
  红润的叉烧馅儿配上白腻腻的面皮,根本不用吃,就能把心底对美食的那种欲望给激发出来。
  而等把带着叉烧馅儿的面皮送进嘴里之后,入口的那种香滑口感以及叉烧肉的那种鲜嫩,让人瞬间就会迷失在这美味中。
  倘若再配上面皮的那种香甜松软,这简直就是无上享受。
  哪怕徐拙已经吃过很多次叉烧包了,但是今天还是被自己的手艺所折服。
  这味道太美妙了,完全让人吃不够。
  徐拙三下五去二将一个叉烧包吃完后,正准备再吃第二个的时候,有个服务员小声在不远处嘀咕起来:“这啥玩意儿啊,甜不拉叽的好难吃,一点都不筋道。”
  听,这就是一些北方人对叉烧包的看法。
  明明长着馒头的样子,吃起来却跟馒头的口感南辕北辙,也难怪刚吃的人吃不惯呢,这口感方面的落差确实很大。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挺喜欢的。
  毕竟这叉烧包从面皮到馅料口感都发甜,而年轻人基本的对甜味的食物都没什么抵抗力,所以大家吃得都很开心。
  徐拙连着吃了三个叉烧包,一碗番茄鸡蛋汤面,这边恋恋不舍的放下了筷子。
  每到这个时候,那种“为什么我不是大胃王”的怨念就充斥大脑,因为眼睁睁的看着美食不能吃进肚子里,真是一种折磨。
  趁着叉烧包这会儿还热,徐拙赶紧装了几个放进保温盒中,开车回家,把保温盒放在了正在搂着熊仔熟睡的于可可旁边。
  徐拙把保温盒的盖子一打开,熊仔一翻身就站了起来,双眼直勾勾的盯着保温盒里的叉烧包。
  显然,它也闻到了叉烧的香味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