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1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2/1544

  郭树英说道:“其实用白糖也行,不过单用白砂糖的话,在熬糖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糖液反沙,所以要加入一些麦芽糖增加糖的韧性,同时加了麦芽糖之后,也有利于制品成型。”
  原来是这样啊,徐拙点点头,明白了过来。
  郭树英拿着一个大勺子,在锅里不断的搅动着。
  一直到锅里的糖液熬到呈现琥珀色且比较粘稠的时候,郭树英把火关掉,然后和徐拙一道,把这口锅抬到了旁边已经准备好的工作台上,将里面的那些粘稠的糖浆全都倒在工作台上。
  这工作台是特制的,下面有水流动,这样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这样糖浆会变得更加粘稠。
  等到糖浆的温度稍稍降下来之后,郭树英就开始忙活了。
  他一手拿着一个薄薄的铲子,一手小心的将工作台上的糖浆摊平,然后从一边小心的折起来折到中间,将这些糖叠起来。
  这些糖浆虽然足够粘稠,但当叠在一起的时候,依然会自动向四周慢慢流淌。
  郭树英就这样一遍一遍的把这些糖在工作台上折叠,每次折叠,这些糖浆就会粘稠一些,一直到这些糖浆变成面团一样的糖团才算停下来。
  做完这些,就该进行拔糖了。
  所谓的拔糖就是把这面团一样的糖团缠绕在木桩上,然后用力拉长,拉长后再缠上去,直至把这琥珀色一样的糖团拉成白色,拔糖这一步就算成了。
  但是手工拔糖的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
  因为拔得轻了,糖的粘性太大影响口味,拔重了的话,又容易使糖皮在包糖时发生脆裂现象。
  所以想要手工拔糖,首先得有丰富的经验才行,不然的话,还是选择机械拔糖比较靠谱一些。
  虽然这样一来显得不够传统,感觉上没有手工制作的好,但实际上,拔糖这一步还是机械操作比较好。
  因为机械操作可以设定频率和力度,能让糖团呈现出最美的姿态。
  这是手工无法比拟的。
  郭树英把这团糖放在拔糖机上,把各项数值设定好之后,机器就开始转动了。
  用机器比人工效率快得多,比如现在,也就不到五分钟时间,这些糖团已经从琥珀色变成金色,然后又从金色逐渐变白。
  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就得关掉机器把糖团取出来了。
  经过机械的高频率拔糖,这会儿的糖团的粘稠度很罕见的有些下降。
  趁着这个时间,要赶紧动手进行“打斗”。
  所谓的打斗,就是趁着这会儿糖团比较软和的时候,把糖团聚拢成一个面团,然后从中间的部位往下按,按压成一个布袋的形状。
  这个可是有要求的,布袋状的糖皮薄厚一定要一致,不能有气泡出现,不然这次做糖就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等到布袋彻底弄好后,就可以往里面包馅料了。
  所谓的包馅,就是把布袋的口收住,使得里面的馅料被彻底包起来。
  不过在包的时候,得注意点,不能把空气包进去,得顺着边自下而上用力把馅料和糖皮捏紧。
  等到彻底收紧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押条了。
  押条,也叫抽条,就是顺着封口的部位,把糖皮一点点搓细搓长,一直到这些细条变得比手指还细一点才算好。
  按照徽州的标准,应该是搓成毛笔粗,搓好后截寸段,这就是寸金糖的雏形了。
  整个过程有些麻烦,不过却不觉得辛苦,因为屋里的气味儿让人闻着很舒服,这种糖果的味道很提神。
  让人时刻都记着自己在做好吃又好看的美味。
  郭树英熟练的把糖搓成长条,徐拙则是拿着切刀,准确的将这些糖切成一寸长的小段。
  其实这些步骤都可以用机器来代替的,但是今天是为了拍视频,不能全都让机器来,得有人的参与才行。
  这样宣传的时候,也能蹭一波手工制作的热度。
  这就是徐拙拍这条视频的初衷,毕竟糖是常年都能卖的食物,而且还可以大批量制作,所以徐拙觉得寸金糖这道甜品,应该是可以创造出一些利润的。
  至于多少,那就不清楚了,得看市场的反馈才行。
  那些切好的糖这会儿还有点发软,不过徐拙已经捏着开始吃了。
  入口有些黏黏的感觉,甜丝丝的,就像是在吃比较甜一些麦芽糖一般,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有嚼劲,吃起来很有感觉。
  然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里面的馅料。
  咸桂花和橘饼碎掺杂在其中,再加上炒面粉和绵白糖的那种口感,对于这颗糖来说,简直就像注入了灵魂一般。
  可惜这么好吃的糖,这会儿还不算做好。
  因为还有回潮的一步没做呢。
  所谓的回潮,就是让糖的温度彻底降下来变硬变酥之后,糖的表面会稍稍有些水分,整颗糖会变得黏黏的。
  这会儿投入到满是熟芝麻的筐里开始筛,让这些寸金糖在里面滚动。
  等这些糖上面沾满熟芝麻,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寸金糖。
  徐拙一边制作,一边盘算着这寸金糖该怎么宣传比较好。
  不过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便把注意力放在了任务上面。
  现在寸金糖有了,千层酥有了,花生也很好找,假如再配上芝麻糖和一壶热茶,这不就是黟县的锡格子茶了嘛。
  想到这里,徐拙觉得今天就可以把任务做出来。
  晚上回去后,就能给自家媳妇儿做杨梅丸子吃了,美滋滋!
第1209章
锡格子茶
  寸金糖的回潮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为了能够提高效率,这一步一般都会用人工回潮的方式让寸金糖上面发黏,达到沾满芝麻的目的。
  而所谓的人工方式,就是在这些切成段已经晾凉变硬的寸金糖上面,均匀的喷上一层浓度稍微低一些的麦芽糖水。
  这样,寸金糖的表面就会变发黏。
  投入到装满熟白芝麻的筐里之后来回滚动,就能被芝麻牢牢的包裹起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寸金糖。
  做好的寸金糖表面浅金色,上面沾满白芝麻,颜值很高,看上去跟闻喜煮饼有点相似。
  至于味道,最外面的芝麻香气十足,而被芝麻包裹着的糖则是酥脆可口,至于最里面的馅料,更是丰富多变。
  不管什么时候吃,都让人非常喜欢。
  在制作的时候,徐拙就连着吃了好几块。
  做好之后更是有些停不下来。
  这寸金糖虽然是糖,但跟一般的糖却不一样,一来是足够酥,二来馅料中的那些咸桂花和橘饼碎简直就是惊喜一般的存在。
  而且每个寸金糖里面的数量都不多,吃着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所以下意识的就会继续吃。
  这糖还真是不错,徐拙觉得回头只要宣传到位,绝对能在网上卖一波。
  另外就是,自己这边一旦宣传,徽州那边的本地企业以及望月楼等老牌餐饮店,也绝对会跟风宣传。
  说不定网上就会掀起一波徽州美食的热潮来。
  毕竟吃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生存的第一考虑要素,所以不管什么情况下,大家都不会放弃对美味的追寻。
  郭树英对于大家的反应很满意,每次做徽州美食的时候大家都这么给面子,这让他有种徽州出品,必属精品的感觉。
  闲着没事,他向徐拙说道:“其实这寸金糖的馅料并不是恒定的,除了这款比较经典的甜咸味之外,还可以放黑芝麻、绿豆沙、红豆沙、莲蓉等各种馅料。
  另外咸桂花和橘饼碎也能用别的一些食材进行替换,你如果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多琢磨琢磨。
  对厨师来说,虽然制作美味是快乐的,但是更快乐的事,就是创作美味,特别是别人没做过的那些,创作出来后的心情绝对是不一样的。”
  这的徐拙倒是很懂,因为他每次做出新菜的时候,心情也都是这样的。
  不过郭树英说的快乐,是作为一个厨师的那种满足感。
  而徐拙的快乐,则是装逼带来的那种爽感。
  完全不一码事。
  做完这些之后,徐拙闲着没事,就把剩余的麦芽糖放进锅里进行熬煮,顺便倒入一些白砂糖,准备熬一些糖浆把芝麻糖和花生糖也做出来。
  虽然锡格子茶只要求花生,但是比较正规的做法几乎都是花生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2/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