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1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6/1544

  比如今天,陶亮一个劲儿的夸徐拙名气大,给鲁菜长脸了。
  而徐拙也一个劲儿的夸陶亮的手艺好,做出来的肘子让人越吃越想吃。
  只有这样,聊起天来才不会崩,才会越聊越投缘。
  要是上来就问做法什么的,这天估计就聊不下去了。
  就拿徐拙来说,假如有人上来就问他羊蹄的做法和秘诀,徐拙也会不高兴。
  两人一路走一路看,这么溜达着来到地铁站,乘坐地铁来到丰台区,然后继续转悠,一直到下午五点半的时候,才来到了惠民饭店门口。
  惠民饭店,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朴实无华的饭店,来到之后,徐拙发现这饭店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朴实无华。
  店门口的木匾招牌已经完全变色,估计最少也有二十年了,饭店的大门,也是二十年前的那种设计。
  虽然还没见到这店里的饭菜,但是光看这门脸就能知道,味道应该绝对不差。
  因为只有这种对自己菜品极度自信的人,才会不在意门面。
  这会儿季明宇已经把直播打开了,刚拍到惠民饭店四个字,直播间就有人激动的表示,这是在他家附近,还说这家店是附近口碑最高的一家。
  中午徐拙帮山东味道做宣传的时候,他们还怀疑徐拙是不是收了人家的钱帮人打广告呢。
  到了这会儿,他们便没有怀疑了。
  因为徐拙现在宣传的两家店,都是口碑非常高,而且开的年数特别的长的饭店。
  上午的山东味道还好,毕竟是在市中心,所以门店的装饰什么的都很到位,单看门脸和里面的装饰的话,跟附近那些接待游客的饭店没什么区别。
  但是这家惠民饭店就不一样了。
  店门口的陈设什么的全都很有年代感,这样的店,一般不会掏钱做宣传,因为他们连自己的门脸都懒得重新装修,怎么会掏钱去打广告呢?
  两人来到门口,还没进去,就闻到了里面飘来的肉香味儿。
  这味儿实在是太诱人了,肉香中还夹杂着酱香,让人一闻就有些流口水。
  来的时候,徐拙和季明宇为了防止吃不下,特意多走了很多路,现在两人手机上的步数全都超过了一万步,中午吃的那些肘子也彻底消化殆尽。
  是时候再补充一些能量了。
  进入店里,迎面就是前台,旁边的墙上还贴着把子肉的由来。
  关于把子肉的传说有很多,比如有人说这是刘关张在桃园三结义也就是拜把子的时候吃的肉,所以这种肉叫把子肉。
  也有说是这是古代祭祀完毕之后会把大块的肉分割成长条分给众人吃,因为分割的时候要用青蒲草扎起来,形成扎把的形式,所以被称之为把子肉。
  当然了,这些传说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不管过去如何,反正现在,把子肉已经成了济南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这种充满市井气息的大肉块,把山东大汉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除了济南,在山东济宁、江苏徐州等地,也有把子肉的身影,而且也非常受欢迎。
  特别是徐州,把子肉几乎已经成了这里的一个重要符号,去徐州不吃把子肉就约等于没去徐州,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徐拙对把子肉不陌生,毕竟家里几代人都是鲁菜厨师,他从小就是吃正统鲁菜长大的,把子肉更是经常能够见到。
  不过他对把子肉多少有些抗拒,因为这种切成巴掌大一公分多厚的大肉片子,哪怕喜欢吃肉的人,猛一见到也会有些心怯,更别说对肉本就没多大感觉的徐老板了。
  今天来这家惠民饭店吃把子肉,徐拙其实心里还有有些抗拒的,因为他不自觉就会想起小时候被把子肉支配的恐惧。
  但他听季明宇说,这家店的老板曾经被葛家设计骗走过把子肉的秘方的时候,徐拙的好奇心就被勾了出来。
  究竟得有多好吃的肉,才会让葛家花费大力气去骗走秘方呢?
  这肉,真有那么神奇吗?
第1442章
大块吃肉的感觉,爽!
  每个地区,都有能够满足顾客大块吃肉心愿的菜品。
  比如著名的东坡肉、红烧肉、坛子肉、咸烧白、甜烧白、条子肉、梅菜扣肉、香芋蒸肉、黄酒焖肉、瓦罐焖肉等等菜品,都是大口吃肉类的典范。
  但是这些菜在把子肉面前,都有点相形见绌。
  把子肉的个头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每一片重新改刀的话,至少能做一盘菜。
  甚至让一些比较节省食材的饭店来做,能做四五道菜。
  毕竟,一片标准的把子肉,都是半斤左右,而一道标准的京酱肉丝,才用四两肉丝。
  当然了,现在很少有菜品用这种标准来衡量了,大家更在意的还是菜品的搭配以及卖相,分量什么的都是其次。
  美食嘛,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也能用来享受。
  在这个范畴中,卖相就成了第一位。
  不过在一些比较市井的美食中,比如把子肉,卖相什么的从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口感,是味道,是肉片的大小薄厚。
  鲁菜有很强的割裂感,比如把子肉这种,从名字到卖相再到吃法,都充满了市井气息,跟那些卖相十足的宫廷菜有着天然的区别。
  不过正是这样的区别,才让鲁菜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平民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只有这样,一个菜系才能长久的存在,才不会随着王朝的湮灭而烟消云散。
  济南那边的把子肉饭店,基本上都是顾客挑选,店家用一个小盆或者其他容器来盛,顾客吃什么就盛什么,盛好之后结账。
  但是京城这边,规则稍稍改动了一下。
  前台旁边依然有大锅小火闷着把子肉,不过却不是顾客挑选了,而是直接点菜,跟其他饭店的形式一样。
  这家店能在京城存活下来并且一直占据口碑榜的前几名,大概就是因为这种变化吧。
  因为济南那边的就餐方式,更加市井一些,对于习惯了吃把子肉的山东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但在京城人眼中,却不是这样。
  至少不是所有人都习惯一群顾客排着队,对着泡在卤汤里的菜品指指点点。
  大家更多的还是喜欢拿着菜单,一道菜一道菜的点,然后服务员依次把菜品端上桌。
  这样的就餐方式,才是大多数人比较喜欢的。
  两人来的有点早,所以这会儿不用排队等会儿。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之后,服务员端来一壶茶和两份菜单给两人看。
  京城这边的服务员,特别是这种生意好的饭店里的服务员,对直播什么的完全不在意,甚至还会特意绕一下,防止出现在镜头中,影响了店里的形象。
  徐拙拿着菜单开始点菜。
  “把子肉两块,大肉丸两个,辣椒两个,豆腐干两片,豆腐泡八个,青菜一碟,海带一碟,两大碗米饭,另外再来一道炒合菜和一道酱爆鸡丁。”
  他点的这些菜品都是店里的招牌,来之前两人就已经做了功课,所以这会儿很顺当的就报了出来,甚至中间都没有停顿。
  他点的这些菜,除了两道炒菜之外,剩下的全都是吃把子肉的标配。
  把子肉这种菜品,肉块大,吃起来很过瘾,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吃起来有些腻得慌,基本上一人一片就行。
  但是一人一片的话,光吃肉可能吃不饱,而且毕竟是配米饭吃的,三两口把肉吃完,那剩下的米饭咋办?
  所以,就有了别的菜品。
  比如刚刚徐拙点的肉丸、豆腐干、豆腐泡、青菜、海带、辣椒等等,都是把这些菜品放在煮把子肉的肉汤里煮出来的。
  这些菜品有着肉汤那浓烈的香味儿,吃起来非常过瘾。
  特别是豆腐泡和豆腐干,经过肉汤的长时间泡制,肉汤已经完全渗入进去,吃起来味道非常棒。
  而辣椒和青菜,则是在肉汤里稍稍烫一下,使得菜里面有着浓烈的肉汤味儿,但却不失菜品的本味。
  比如那被烫得有些皱巴的青辣椒,吃起来像是吃虎皮辣椒一样,香辣可口,同时味道还有些回甘,不管佐酒还是下饭都非常不错。
  这些菜品因为都是现成的,所以上菜很快。
  也就不到两分钟,两人要的菜就上来了,甚至连小炒也上了一道。
  这种快餐类型的饭店,讲究的就是效率,这样顾客才能快速吃完,给后面的顾客腾出位置。
  大米端上来的时候,徐拙突然发现,这大米上居然被浇了一勺肉汤。
  季明宇好奇的看着服务员问道:“这啥玩意儿?肉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6/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