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1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1544

  假如想要追求新奇,甚至还可以往里面放一些干贝海参鲍鱼等干品。
  不过这类食材挺名贵的,从胡辣汤的角度来说,放进去一些确实能让味道提升不少,但从食材本身的角度来说,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胡辣汤这道美食,本就是饥荒年间的充饥之物。
  哪怕到了现在,所用的食材也都是寻常之物,假如用名贵食材来做的话,就失去胡辣汤的灵魂了。
  干菜泡上之后,锅里的牛肉也卤制得差不多了。
  徐拙把火关掉,让牛肉在卤汤里继续浸泡,这样做出来的牛肉会更加入味。
  半小时后,他把之前醒发的面团端过来,开始洗面筋。
  洗面筋是个比较细致的活儿,刚开始洗的时候,面团摸上去滑腻腻的,不好下手。
  但洗了一会儿之后,面团又会散开成一块一块的,而且越洗盆里的面水就越光滑,让人更加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就该换水了。
  把盆里的面水倒进另一个盆里,倒的时候最好用漏勺过滤一下。
  接着,重新往盆里加入清水,继续洗。
  一直洗到面团再次聚成一个弹性十足却不沾手的面筋团,洗面的步骤才算完成。
  洗面的水,要倒在一起,然后静置沉淀。
  面筋则是用清水浸泡着,放在一边备用。
  一小时后,徐拙把锅里卤制的牛肉一一捞出来放在一边晾着,然后把锅里的卤汤倒出来一半,把将里面的料渣子全都捞出来。
  这就是做胡辣汤的汤底了,不过光用这汤可不行,因为卤肉的料太重,得至少再放入两倍的清水进行稀释才行。
  而倒出来的那些卤肉汤也没浪费,徐拙让老杨头保存着,下次再做卤肉的时候,这可以当老汤使用。
  汤底准备好之后,徐拙便开始准备给所有食材进行改刀了。
  金针菇切掉底部的三分之一,然后用清水淘洗一下,顺便把金针菇打散,这样放进锅里之后,更方便散开。
  接着把豆腐皮切成细丝,不用太长,太长了吃着不方便。
  切好之后用热水烫一下,洗去豆腐皮的那种豆腥味儿。
  而剩下的黄花菜海带木耳粉条等食材,也全都改刀切成丝和段。
  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制作。
  徐拙把刚刚卤牛肉的锅重新放在灶上,用细网筛再次把锅里的卤汤过一遍,确定没有料渣之后,往锅里加入两倍左右的清水,然后将准备好的熟牛油放进锅里,开火进行熬煮。
  熬煮的时间要尽量长一些,这样不仅能把卤汤的香味儿再次熬出来,同时也能让牛油彻底融化进卤汤里。
  在很多美食中,都需要牛油的点缀,比如重庆的麻辣牛油火锅,比如淮南的牛肉汤,这些美食之所以好吃,牛油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牛油的性质比较稳定,只有长时间进行熬制,香味儿才会彻底释放出来。
  牛油火锅越吃越香的原理就在于此。
  做胡辣汤其实也一样的,假如时间充足,可以先用稀释的卤汤在灶上熬煮俩小时,让卤汤和牛油的香味儿彻底融合在一起。
  不过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徐拙倒没有熬煮那么长时间。
  他熬了差不多有半小时,就开始准备放其他配菜。
  在熬煮卤汤的时候,徐拙也没闲着,他将已经晾凉的牛肉改刀,切成了扁扁的肉丁,这样喝胡辣汤的时候,还能嚼着牛肉吃,非常过瘾。
  卤汤熬好的时候,徐拙刚把锅盖掀开,一股诱人的香味儿便从锅里飘了出来。
  这香味儿很好闻,不仅有卤汤的香味儿,还有牛肉的香味儿,而且因为香味儿不太浓郁,所以闻起来很舒服。
  徐拙把黄花菜豆腐皮海带木耳花生米食材等倒进锅里开始熬煮,而粉条牛肉丁金针菇则是放在一边,这三样不能煮太狠,不然就没了口感。
  在煮食材的时候,徐拙将已经完全沉淀好的面水端过来,倒掉多余的清水,然后把剩下的面汤搅拌一下,准备等会儿勾芡用。
  做胡辣汤,最重要的就是用洗面筋的面水勾芡,这样做出来的胡辣汤才算完美,吃起来也更加美味。
  锅里的食材熬煮了差不多有十分钟的时候,徐拙将牛肉等食材也放进去,然后往锅里加入三小勺白胡椒粉,一小勺麻椒粉,一小勺花椒粉。
  放进去之后搅拌一下,让这些粉料彻底融入汤汁中。
  做完这一步之后,徐拙一手拿着勺子搅锅,一手用勺子舀着旁边的面水开始往锅里添加。
  面水添加时候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这样才能让胡辣汤更加粘稠均匀,食材也会悬浮在锅里,而不是沉入到锅底。
  他一边搅锅,一边加面水,约莫粘稠度差不多的时候便停了下来。
  然后往锅里淋入一些生抽,增加酱香味儿,再淋入一点点老抽,让胡辣汤的色泽更加漂亮。
  做完这些后,让中原人魂牵梦萦的胡辣汤就已经正式做好。
  这里面有肉有菜,还有大量淀粉,吃下去不仅能够抵挡寒冷,而且还有很强的饱腹感,让人半天不知道饿。
  假如再配上油条油饼或者煎包,那就更没治了。
  “哎哟这香味儿,真好,啥也甭说了,赶紧给我来上一碗,可真把我给馋坏喽……”
  老杨凑在一边,满脸都是期待。
  徐拙刚开始做的时候,他多少有些漫不经心,因为他喝过太多人做的胡辣汤了,徐拙年纪轻轻的,他不觉得能做好。
  但现在……
  这位在京城有十几套房子的有钱大爷,也没躲开真香定律。
第1465章
老年人要的,是陪伴
  徐拙把火关小,又搅着锅熬了一会儿,这才算是做好。
  这一步不能省,只有开小火多熬一会儿,汤里面的食材才会稳定的悬浮在汤里,而不会沉淀下来。
  要是刚变得粘稠就关火,汤里的结构的不稳定,用不了多久汤就会澥。
  徐拙把火关掉,拿着碗开始盛。
  严格来说,胡辣汤需要用木勺子来盛。
  而且盛的时候,不能多搅动,只能顺着边或者顺着最上面的那一层来盛,只有这样,胡辣汤才能保证从头到尾都不澥。
  当然了,假如熬的工夫到家的话,也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只是早餐摊上,都是以效率和利润为主,很少会长时间进行熬煮的。
  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耽误时间。
  今天做的少,加上等会儿就会盛完,所以徐拙并没有特意用木勺子来盛。
  他给大家一人盛了一大碗,每盛好一碗,还会淋上一点芝麻香油,浇上一点陈醋,最后再来点辣椒油。
  只有这样,一份好喝又美味的胡辣汤才可以端上桌。
  刚刚徐拙熬胡辣汤的时候,另外几个大爷大妈觉得啥都没付出就吃徐拙的有些过意不去,所以特意回家做了一些水煎包葱油饼之类的美食,这样既能搭配胡辣汤,也能显示自己不是白吃白喝的。
  这些吃的,让老杨头很高兴。
  他家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哪怕过年,家里的人也是匆匆来匆匆走,有去马尔代夫度假的,有去瑞士滑雪的,还有去巴西冲浪的。
  每个人都过得多姿多彩的,身为一家之主的老杨头反而被冷落了。
  现在,街坊邻居齐聚一堂,再加上徐拙这个后辈,让老杨头很开心,觉得手中端着的胡辣汤,也更香了。
  其实老年人对美食并不是多看重,一个京城三环内十几套房的人,真啥都没吃过吗?
  人家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给大家全都盛完之后,锅里剩下的差不多还有大半碗,徐拙用勺子盛出来,和那群老人一块儿,在老杨头家的客厅里吃了起来。
  他这种不见外的做派,让这群老人更加喜欢,连对他的称呼,也从小徐变成了小拙。
  叫小徐,那只是把徐拙当成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而喊小拙,就等于把徐拙当成了自家人。
  称呼不通,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
  徐拙这两年一直跟老年人打交道,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喝胡辣汤的时候,他也一直没闲着,不停的夸身边的这些老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