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1544

  而有经验的配菜师傅能让工作简化很多。
  “这就是乾隆白菜?卧槽,我以为什么复杂的菜品呢,原来就是芝麻酱拌白菜叶子嘛,有点亏……”
  四方面馆内,有顾客看到店门口今日新上的黑板上写着乾隆白菜。
  觉得价格不贵,就立马动了想尝试一下的心思。
  管他什么菜,有乾隆两个字就不亏啊。
  然而当乾隆白菜端上来的时候才发现。
  这道菜还真就是一道普通的白菜而已。
  真是菜如其名,一点都没夸张。
  那乾隆两个字怎么看都觉得就有诱导成分。
  要不是看到这两个字,谁会花钱买这么一盘白菜叶子啊?
  失望之余,这顾客也没了兴趣。
  拿着筷子随意夹了一片叶子,送进嘴里。
  退货肯定是退不了的,扔了又怪浪费,好歹尝两口。
  毕竟这是真金白银买来的。
  结果白菜叶子入口,才发现味道居然出奇的好。
  “卧槽,这乾隆白菜,果然不一般哪。”
  放下筷子,掏出手机。
  拍照片。
  拍视频。
  然后一股脑发到各个社交平台。
  “卧槽卧槽,四方面馆新上的乾隆白菜,才十六元一份,真不错诶。”
  放下手机,美滋滋的再吃两口。
  这才悠哉悠哉的打开手机,看看朋友圈的点赞。
  再看看群里他们质疑或者羡慕的话。
  爽!
  花十六块钱就能买上一份可以结结实实装个逼的菜品,四方面馆真不错。
  回想一下第一次在四方面馆吃蓑衣黄瓜的时候的情景。
  觉得以后再有这种名字比较别致的菜品。
  一定要第一时间尝试。
  不能被人抢了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这些圈子也因为不同的人会产生交集。
  比如现在,这位顾客吃了乾隆白菜发朋友圈和群里,正好被店里另一个顾客看到。
  鬼使神差的,他也点了份乾隆白菜。
  跟之前那个顾客一样,这位看到端上来一盘白菜叶子之后,也有些失望。
  甚至想去群里揭露那个托儿的无耻嘴脸。
  什么嘛,一盘菜叶子也敢叫乾隆白菜?
  那我弄两根萝卜剁巴剁巴也能叫康熙萝卜。
  或者再弄一道雍正花菜。
  但是想想徐拙的为人,好像不会做这种噱头菜。
  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尝一口。
  然后……
  朋友圈、群组、各种社交平台全部发一遍。
  “卧槽,四方面馆新上的乾隆白菜真好吃,大家快来尝尝啊。”
  用实际行动验证了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个亘古不变的定律。
  就这样,乾隆白菜的名气在食客圈子里传播开来。
  甚至有人还生出了优越感。
  “乾隆白菜吃过没?没吃过就甭说自己是个吃货。我们吃货群里天天分享这些美味。”
  “什么?拉你进去?那不行,你都没去四方面馆吃过饭,怎么有资格进这么高端的群呢?”
  徐拙怎么也没想到,他只是觉得这道菜性价比比较高,所以才上了店里的菜谱。
  毕竟两块钱的成本卖十六,百分之好几百的利润。
  没想到这道菜居然成了一些顾客的装逼道具。
  甚至还有顾客把蓑衣黄瓜、赛螃蟹和乾隆白菜并称为四方面馆的“装逼三宝。”
  主要是这三道菜都有很强的欺骗性。
  蓑衣黄瓜就不说了,就是一根黄瓜,现在店里已经卖到三十了。
  没吃过的人见到都拍桌子喊服务员。
  赛螃蟹名气也不小,不过也就是一盘炒鸡蛋而已。
  跟蓑衣黄瓜一样,这道菜也经常被没吃过的顾客质疑。
  现在又多了一道乾隆白菜。
  又可以拉着朋友过来装一波了。
第0418章
有股爱情的酸臭味儿
  徐拙觉得回头可以把油泼豆莛也加到菜谱上。
  凑个装逼四宝。
  这道菜也比较有欺骗性,甚至比那三样还有欺骗性呢。
  绿豆芽谁没吃过?
  所有饭店中都能找到酸辣绿豆芽这道菜。
  主要原因就是,绿豆芽和土豆丝一样,是饭店利润最高的两道菜。
  不管大饭店还是小饭店,都不会错过这两道高利润的菜。
  土豆就不说了,便宜的时候两三毛一斤,一盘菜的成本绝对不超过一块钱。
  但是售价的话,基本上都是十几块钱起步。
  十几倍的回报率。
  而绿豆芽也差不多是这样。
  所以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很难找到不做这两道菜的饭店。
  酸辣绿豆芽跟土豆丝的价位相当,一般也都是十几块钱,最多不到二十出头。
  基本上就是最便宜的热菜了。
  但是油泼豆莛这道菜,一份怎么也得四十往上,不然根本不够这道菜的人工费。
  想想花四五十块钱买一盘绿豆芽,估计所有人心里都会不自觉的生出一种失落感。
  而尝到味道后,又会眼前一亮。
  油泼豆莛那道菜虽然是绿豆芽,但是味道确实很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