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1544

  不过在下入主料之前,需要先把花椒炸出来。
  这道菜想要吃起来香辣可口又下饭,花椒是少不了的配料。
  不过有了花椒粒之后,吃起来有些麻烦,所以需要先把花椒炸一下,让花椒的味道留在油中,而炸过之后的花椒粒,就可以捞出来丢掉了。
  徐拙开火后直接把火调小,然后把花椒放进了锅里。
  小火慢炸,这样才能把花椒的香味儿炸到肉里面。
  这一步不能大火,火太大的话,没等花椒的香味儿炸出来就直接糊了。
  只有小火慢炸,才能把花椒的味道一点点激发出来。
  等花椒表面的颜色加重,花椒的香味儿从锅里飘出来后,徐拙就拿着比较细密的漏勺,把锅里的花椒粒全都捞出来。
  然后,徐拙往锅里放入一勺豆瓣酱,把火稍稍开大一些,开始翻炒。
  等炒出红油之后,徐拙把火开大。
  他把准备好的干豆豉下进去炒几下,然后把姜末和蒜末下进去,翻炒出香味儿后,再放入小米辣和葱白。
  等小米辣那呛人的味道飘出来后,徐拙把刚刚过油的小鱼干倒进去。
  小鱼干倒进去之后,就不能用勺子翻锅了,因为这样容易把小鱼干炒碎,之能用颠勺的方式进行翻动。
  这样炒两分钟,让主料和配料充分融合,小米辣的味道也能浸入小鱼干中。
  然后开始调味儿。
  锅里倒入一点点陈醋,一点生抽,一点蚝油,再来一勺白糖,翻炒均匀后就能出锅了。
  这道菜在制作的时候不放盐,因为小鱼干本身是咸的。
  而且豆瓣酱、生抽、蚝油这三种调料中都有盐,再放盐的话就有点多了。
  这道菜因为是家常菜式,所以可以添加任何想添加的配料。
  比如可以往里面放点芹菜,不喜欢吃辣的话,也可以用青红菜椒代替小米辣,这样做出来的菜品色泽更加诱人。
  另外,在做的时候,还可以往锅里稍微加点水,这样做出来的小鱼干稍带一些汤汁,拌到米饭里吃,绝对过瘾。
  菜品做出来后,徐拙拿着筷子尝了尝。
  小鱼干香辣劲道,口感十足。
  哪怕他现在不饿,尝了小鱼干之后也不自觉的拿出了早上老爷子蒸的馒头,掰开后往里面夹了一些小鱼干。
  这么咬一口,馒头的面香味儿和鱼干的辣味儿混杂在一起,让人不自觉就胃口大开,吃了之后还想吃。
  而松软的馒头配上筋道的鱼干,在口感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道香辣鱼干真不愧是下饭神器,徐拙三下五去二吃完了一个馒头不说,甚至这会儿还想再吃一个。
  不过为了身体着想,他还是忍住了。
  “来来来,都尝尝我做的这道香辣鱼干。”
  后厨的厨师每个人都尝了尝,喜欢吃辣的完全停不下来,比如曹坤,他这会儿已经盛了一碗米饭开吃了。
  而冯卫国和老爷子,则是受不了这种辣味儿,尝了一口小鱼干就放下了筷子。
  “小拙,这道菜现在还准备在店里上吗?”
  老爷子对徐拙突然做出这么一道新菜有些好奇,马上就该拆迁了,再推出新菜的话不合适。
  “不推出来了,等去了省城,再推出来也不迟,这种下饭菜绝对很受欢迎。”
  很快,关俊杰就从国外旅游回来了。
  徐拙去机场接到他之后,直接把他送到了施工已经接近尾声的四方酒楼。
  “关师兄,后厨的装修才刚刚开始,你看看设计图行不行,有什么需要改装的地方就跟他们沟通一下,我的车子就留在省城了,当成你的代步车。”
  后厨是关俊杰的天下,所以徐拙把他带到了这边,让他跟施工队的人进行接洽和沟通,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改掉。
  否则等烟机装好后,再改就麻烦了。
  “你把车子给了我,那你呢?你怎么回去?”
  徐拙笑笑:“我不回去了,下午就要坐车去扬州,跟我爷爷和我干爹去扬州大学装一波逼!”
第0698章
荣不荣誉的无所谓
  关俊杰最近频繁的跟魏君明联系,也知道他们要去扬州大学的事情。
  客座教授只是一个称号,而且还要按照协议,定期去扬州大学进行授课,假如那边有什么活动的话,也得积极参与。
  看起来有些得不偿失。
  但是对于做饭的厨师来说,这个称号却重若千钧。
  因为自古以来,厨师受到重视,登上大雅之堂的人少之又少。
  而被请进大学去讲课的,更是一个没有。
  当然了,也有一些厨师出身的人,最后成了企业家或者社会名流,成被聘为某个大学的客座教授或者被授予荣誉教授的称号。
  但是,他们只能算是从厨师行业中走出来的人才,却不能代表厨师。
  因为给他们授予荣誉的学校,是冲着他们企业家或者社会名流这个身份,而不是厨师的身份。
  所以,这次的扬州之行,真的可谓是开创了先河。
  厨师进校园当教授,搁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徐拙把车子留给关俊杰,顺便在附近的一家星级酒店给他开了房间,在没有找到合适住所的时候,关俊杰就暂时住在这里。
  交代好这边的事情,徐拙把关俊杰介绍给薛春峰他们,然后就打车去徐家酒楼,跟老爷子和魏君明汇合去了。
  原本于培庸没邀请魏君明,因为他想找跟他一辈儿的人。
  但是跟他一辈儿的老牌川菜厨师,现在要么已经彻底退休不问世事,要么就徒有一个名师的称号,水平却很一般。
  真正对川菜研究得比较透彻的,还是魏君明。
  因为魏君明经历了川菜从不辣到麻辣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川菜的转型阶段。
  虽然好多人痛心疾首的说川菜不该被麻辣味儿垄断,要恢复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旧时风貌。
  但是他们却忘了一点。
  川菜之所以能够迅速风靡全国,就是因为融合了麻辣的味道。
  这股子火辣,不仅征服了整个川渝地区的人,甚至还席卷全国。
  从两广沿海,到东北平原;
  从黄浦江畔,到伊犁草原。
  都能找到川菜的身影。
  八大菜系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川菜。
  在那个转型阶段,有人顺应潮流,不仅接纳麻辣,还通过自己对烹饪的理解,对很多菜品进行了创新。
  也有人故步自封,只会哀叹食客不懂欣赏。
  魏君明,就是前者中的领头人。
  他也是率先接纳麻辣的川菜厨师之一。
  烹饪的发展,虽然要遵守传统,但也要顺应潮流去适应。
  要不然,真论传统的话,大家应该回归原始生活,围着兽皮吃生肉才行。
  不过原始生活也有好处。
  看上哪家的姑娘,不用再费尽心机去讨好追求了,直接一棍子打晕拖回山洞里就能成为夫妻。
  什么门当户对车子房子,全都不用考虑。
  当然了,姑娘们看到中意的帅哥,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把他“娶”回自己的山洞里,根本不需要于可可那样当舔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