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364

  作协的主席团成员,基本上都是一些杂志的主编、文联的成员之类,平常难得一见。
  接待张谭的是目前的合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许辉,许辉是茅盾文学奖评委,安微省文联大时代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市政协委员,发表过多篇获奖作品。不过许辉虽然是合淝作协副主席,但他不是合淝人,是蚌阜人。
  一般情况下,作协的人都是一群传统文学工作者,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之类,看不起写武侠这种通俗小说的作者,尤其是张谭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年轻,天生就遭人妒忌。
  不过写出名了又另当别计。
  毕竟作协里面也有许多不学无术的人,混进来挂个名,甚至主席团里面都有这样的草包混进来,大家早就习惯了和光同尘。
  张谭的《射雕英雄传》火遍全国和东南亚,论及名气,安微作协所有人都没他的大。传统作家再看不上武侠小说,也只能按耐住妒忌,发送邀请。
  因此,见到张谭时,许辉表面客套,实际上眼睛都是斜乜着的,多有不忿:“张谭是吧,是挺年轻的啊。把这份申请表填一下,核对一下资料,等后面审核好了,就是作协的成员了。”
  张谭接过表格:“好的。”
  许辉漫不尽心的说:“填好申请表,大概三五天就能批下来。这次省作协方面,严阵主席对你还是很看重的,邀请你进作协,就是严阵主席的意思。不过呢,也有几位副主席,反对现在就招你进省作协,认为你还是要多多加强你的文学方面素养。”
  张谭感受的到对方的轻视和愤愤之情。
  不过他压根没在乎。
  加入作协只是装逼需要,头上顶着作协成员的头衔,就仿佛已经是主流文化圈的成员。虽然有点俗,但人的名不就是靠着这一项又一项的头衔,所加持出来的么。别人一听,哦,作协的人,这个厉害,作家、文学家!
  身上的艺术家气质,就唰唰唰狂涨。
  所以张谭无视了许辉的态度,对方看不起张谭,张谭根本不在乎,不年轻了,早过了这种张口就是“莫欺少年穷”的中二阶段。
  作协虽然是民间团体,但也是受到政府认可的文学团体,隶属于文联旗下,有进入政协资格的存在。这不是谁私人家开的,作协的荣誉是行业整体的认可,有机会进张谭当然进。反正进了也不折本,作协顶多收点会员费,剩下就是聊天打屁开工作会了。
  于张谭没有任何损失。
  事实上看到许辉的轻蔑,张谭多少还有点得意。
  对方再怎么不爽,再多人反对,还不得过来邀请张谭加入作协,一个人只要混出名了,哪还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不过那个严阵主席,似乎应该去感谢一番。
  花花轿子人人抬,对方抬爱,自己理当上门拜访。
  “填好了,下面怎么搞?”
  “联系方式都留了吧,行了,可以回去等通知了。我们作协也没有多少事要忙,不过马上省文联要牵头,办一个非典救治慈善捐款会,到时候通知你过来参加。”许辉收了申请表,说。
  “慈善捐款?”
  “对,上面牵头组织的,来不来都行,不强求。但是最好还是来一趟,从稿费里面拿出来一点钱捐一下,也是回报社会,对吧。”
  张谭点头:“对,应该的,到时候通知我,我一定来。”
  ……
  作协的事情很顺利。
  不用半个钟头就办好了基本的手续,只等审核好就是作协成员了。
  离开作协之后,张谭就去了文艺出版社,出版社目前正在校对书稿,张谭过来看看有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
  事实上这本《神雕侠侣》已经跟原著偏离了太多。
  主要是小龙女跟尹志平那一档破事。
  原著中,老金也不知道磕错了什么药,把小龙女写的那么神仙,甚至说是按照他的女儿为原型来描写的。结果,竟然让全真道士尹志平给玷污了,多少读者当初看到这里,恨不得拿把刀冲过去,把金庸给砍成十八段。
  当初张谭就有这种体会,只觉得一股怒火压着发不出去。
  可以说《神雕》的魅力,全都被这口热腾腾的热翔给毁掉了。杨过堪称是最憋屈的主角,断臂不能好好撸也就罢了,竟然连心爱的姑姑都不是原装了。
  叔可忍婶不可忍!
  所写在创作《神雕》的时候,张谭做了比较大的改动。
  删去了这一段热翔。
  用一些其它的矛盾冲突来取代被玷污这一段,从而让剧情能继续衔接下去。
  其实,张谭在规划大纲的时候,也是犹豫了一下。
  他在《射雕英雄传》里面,把尹志平的名字改成了甄志丙,原本是做铺垫,准备照搬《神雕》的原著剧情。尹志平是历史真实人物,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胡乱写是要受到道教追讨的,金庸就是因此改为了甄志丙。
  不管尹志平也好,甄志丙也好。
  他当初看书的时候怒归怒,但小龙女这一段,也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了,没有哪部小说敢这么玩。
  况且都看书都看过十几年了,那点怒气早没有了,相反新版《神雕》包子小龙女被玷污,张谭还和广大网友一样,认为甄志丙吃亏了。
  照抄原著,还是很省事的。
  还能搞个大新闻。
  但是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桥段。
  他写的是武侠小说,目的除了赚钱赚名,剩下的就是让大家能够愉快的享受这些本该出现的经典,而不是恶心大家。而且他似乎听说,金庸这样写的时候,招来了大量的辱骂,当初闹得很凶。
  以金庸的名气,都闹出来这么大动静,张谭不敢想象自己写出来,会怎么掀起巨浪。
  万一有人给他寄刀片,或者读者一怒之下,血溅五步。
  那就悲剧了。
  所以,为了生命安全,张谭决定不写这一段了。
  反正制造剧情的冲突,可以有多种手段,没必要选择最下作的一种。
  “我写的是爽文,不是牛头人啊!”
  ……
  《神雕侠侣》凡四十回,一百万字,安微文艺出版社计划出六册。
  相比出版《射雕英雄传》时,草率的版本,这一次,出版社要走精品路线。书本的纸张和装订,都要保质保量,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也一一校订好,最后,还会请人绘制大量的插画,增加画面感。
  插画这一关,需要张谭来把关。
第135章
插画小龙女
  早在金庸那个年代,写小说因为匆忙赶稿,有非常多的疏漏,虽然金老爷子前后修改过几次,但很多小地方的疏漏,还是没有解决。
  譬如断臂的杨过,依然可以“双手微微颤动”、“抱拳”等等。
  类似这样的BUG,在《神雕侠侣》中是非常多的,一些譬如独孤求败到底什么时代的人,从哪冒出来的,杨过小时候就去过铁枪庙,但是长大后再去又变成第一次去了,还有小时候的杨过竟然能找到玉米,这分明是明代才传来中国的植物。
  等等。
  这都是无伤大雅的小BUG,小说一百万字,写的时候又是连载,不可能不出现一些疏漏。
  最大的疏漏,其实是历史的疏漏,因为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也有北伐壮举。但金庸可能是演义传本看多了,受到影响,在他的小说中,很多历史的事件前后时间颠倒了,变得似是而非。一旦按照真正历史来写,所有故事就乱了。
  当然,小说创作本就是真真假假,虚构的故事掺杂进一些历史事件,以增加真实感。文学是对历史、对生活的一种再加工。
  同理,张谭创作的《神雕侠侣》自然也是一大堆疏漏。
  好在有出版社的人员,一起帮忙校订,查漏补缺,让作品更加完美。
  在出版社里,张谭见到了为小说画插图的插画师。
  插画师是个女的,叫苟彩云,三十多岁,长得很寒碜,但是黑白插画画得相当精彩,人物简单的线条中带着无限神韵。
  “彩云,你跟小张好好聊聊书中的人物,一定要把每一个角色的特点都画出来。”出版社领导交待。
  苟彩云点头应允。
  张谭好奇地捡起桌上的一张铅笔画,上面是一个睡在绳子上的女性背影,似乎是画的小龙女,便问:“你看过《神雕侠侣》了吗?”
  “看过了。”苟彩云说话比较简洁,“非常好看。”
  “这个是画的小龙女吧?”
  “对,还有这些。”苟彩云又将旁边的一堆画纸递了过来,“你给点意见,小龙女和杨过,我确定不了最后形象。”
  张谭看了看,苟彩云已经画了好几十幅插画,其中小龙女和杨过的插画比较多。
  小龙女的插画,有侠女风格的,有邻家女风格的,有可爱的,有冰冷的,有身材凸凹有致的,有身材跟平板电脑一样的。
  “我觉得这一副的小龙女相貌,很有感觉,不过还要再画的天真一点。”张谭不大一会就挑出了一张小龙女练武的插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