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364

  张谭是支持在北亰过年的,他虽然挺喜欢凑热闹,但回老家之后,亲戚长辈太多,加上如今他名声响亮,少不得要被长辈们灌来灌去。这不是张谭愿意见到的场面,若是个普通人还能融入其中,乐得逍遥。
  人的名树的影,如今去哪都是座上宾,着实无趣。
  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留在北亰。
  老话常讲,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爷爷张贺农还在老家,身为子孙后辈,却漂泊在外不愿回老家,这有违人伦。所以年终将近,还是回了合淝,给庐州工作室员工发了年终奖,聚餐吃一顿饭之后,一家人回到了岗集镇老家。
  老家的小洋楼,在爷爷张贺农的照料,花草满园,倒也别致。
  奥迪a6停在小洋楼前,早得到通知的家里人,都赶了过来。
  尤其是小一辈的几个孩子,欢喜的跟什么样,每次张谭一家回老家,总会带些吃的东西回来。
  “小四子,过来,把车上的挂历瓜子小糖拿去,给各家分分。”张全顺了车,立刻就吩咐张谭的堂弟。
  年关快到的时候,出版社作协杂志社政府都送了很多年终的福利,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到的企业,也给张谭这个合淝名人送来了不少礼品。
  台历挂历日历多得家里都放不。
  瓜子小糖糕点等土特产,也是一包又一包。
  还有送的最多的各色好烟好酒好茶。
  这么多东西,张谭一家根本用不掉,便带回来,给亲戚家分散一点。
  把一大叠挂历抱去,再把一堆瓜子小糖拎出来,张全顺又喊张谭:“来,一家两瓶酒,两盒糕,两袋糖,扬扬,你给大伯他们送去。”
  奥迪车的后备箱,整个就是塞满的状态,不多会就拿出来了大半,给大伯三叔四叔家都分了不少。而张贺农则收了儿孙孝敬的最好的茶叶,老爷子烟酒都平常,最好的就是一口茶。
  不止是后备箱,车后排座位也塞满了东西,差点连人都坐不。
  卸了年货,张全顺将奥迪车的钥匙丢给张谭:“车里面的烟酒都分拣好了,你开车去送你给姥姥姥爷和舅舅姨娘们,还有你姑姑。”
  “知道了。”张谭点火,开着奥迪车,潇洒上路。
  没驾照,在合淝不敢开,只能在农村集镇过过瘾。到了姥爷那边,又是一阵热闹,张谭的舅家这边,人数比老张家还要多,是地方上的望族,虽然都是农民工人,但在注重宗族的地方,人多就意味势众,一般人不敢惹。
  “晚上在这吃饭!”张谭的大舅,不容拒绝的说。
  张谭龇牙:“不喝酒我就在这吃,喝酒我就回去了,我开车呢,酒驾容易出事。”
  “那就不喝酒,饭要吃。”
  开车是个好借口,果然晚饭没有喝酒。
  吃过饭,陪姥姥姥爷说了会话,张拓告辞回去。回到家里,家里竟然还没吃完饭,张全顺等老弟兄四个,还有张谭的姑父,大伯家两个堂哥,正一边喝酒一边吹牛逼呢。屋子里的空调开着,暖烘烘的一点也不冷。
  几个婶婶和姑姑,则在一旁聊着张家长李家短。
  张全顺红着脸招手:“怎么搞到现在才回来,来陪你姑爷喝两杯酒。”合淝这边姑父不叫姑父,叫姑爷,有点像过去人的称呼。
  “扬扬现在又长高了啊,今年夏天看他还没这么高。”张谭的姑父也是喝得满脸通红。
  张谭便坐来,拿了个干净杯子,倒上了酒。
  谭明霞心疼儿子吃冷菜,便退出了八卦圈子,走过来看了看桌上的几盘炒菜:“你们还要喝啊,喝多了小心明天都走不了路,扬扬你要吃什么,妈去把菜热。”
  张全顺现在帮张谭主持生意,签字干什么都是他代签,场面见多了,越来越有一家之主的派头,当指使老婆:“喝酒当然要喝好,都是家里面人,喝多也不怕,你把猪肚热,再把这两个炒菜热,再点面条。”
  如此老爷派头。
  外人面前,谭明霞给他面子,忍住没发作,只是问张谭:“你还喜欢吃什么?”
  “妈,别费事了,就把我爸说的热吧,我吃不了什么,在大舅家都吃了一饱。”
  “喝酒不吃菜伤胃,我去热菜,你先别急着喝。”
  谭明霞端着盘子去热菜了,家里有买微波炉,热菜很方面。
  敬了姑父的酒,张谭有些好奇的问:“爷爷呢?”
  大堂哥张强说:“爷爷多喝了两杯酒,有点上头,就先去睡了。来,扬扬,我们兄弟俩走一个。”
  ……
  除夕倒计时。
  老张家门庭若市。
  亲朋古旧都借着机会送来了许多年货,最多的还是农家的咸菜野味鸡鱼肉蛋,堆放了一屋子,吃一年估计都吃不完。在岗集镇,张谭家算不上有钱,岗集首富据说有上亿身价,但说到名气,张谭绝对第一。
  连县里的书记,都借着新年慰问的机会,来到张谭家里坐了坐,聊聊家常。
  直夸张谭是长沣县的一张名片。
  “当真是……”
  张谭望着一页一页撕开的日历,回想上辈子,莫名有些感慨:“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第163章
中国名人榜
  砰!
  啪!
  砰砰!
  啪啪啪!
  烟花璀璨,一年过去;爆竹声响,一年到来。
  在老家热闹了几天,到了年初八,张谭一家就去了北亰。因为张谭的艺考时间,按照北电的安排,是在大年初十开始导演系一试。张谭来考试,父母和姐姐则来北亰游玩,他们都知道张谭是开了方便之门的,所以一点不紧张。
  张谭自己反倒是好一阵子没码字,抽时间把基本导演类书籍翻了一遍,再看了看新闻。
  静了静心,奔赴考场。
  一试是笔试,果然如张谭所料,上考天文下考地理。
  十题中有九题张谭答不出来。
  把会答的答出来,不会答的蒙出来,张谭早早就交了卷子。考完试,张谭不放心,又跟北电副主任兼导演系主任李向书打了电话,联络了一下感情。随后迈着八字步,在北电各处转悠,鸭舌帽压低,遮住脸,拿眼睛四处转悠。
  艺考可是一次盛会,美女如云的盛会。
  张谭的确看到了不少美女,即便是肥大的羽绒服,也难以掩盖她们身上的气质。不过裹满衣服的美女,并不是张谭的最终目标。他的目标是去表演系艺考后台看穿着三点式的女生们,他以前看报道,说艺考的时候,女生都穿三点式,接受检查身体。
  但仔细找了找,发现完全是扯淡啊。
  女生一个比一个穿的多。
  就算是考形体等内容,也是穿着保暖衬衣在考试,根本不脱。
  “大失所望!”
  摇了摇头,张谭回家去也。
  在家里稳如泰山的等待复试。
  没过几天,参加复试的名单出来了,张谭榜上有名。复试考的是理论和口试,张谭下笔如有神,把看书时记住的内容,似是而非的答出来。口试的时候。则滔滔不绝的谈论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随后,再次出现在了三试榜单中。
  三试名单放榜的时候,有个人看到自己名字没在榜单上,当场就破口大骂有黑幕。骂榜单上的人不干净,骂老师办补习班收钱当敲门砖,骂北电充满了龌蹉,最后被保安给架出去了。
  张谭站在榜单面前,鸭舌帽戴在头上。
  防止被人认出来。
  听到考生的破口大骂。手插裤子口袋抖了抖。
  北电黑幕当然存在,要说都是黑幕,那也不尽然,内定是有的但不是大多数,总归是要招真才华的人来扛起北电导演系的招牌。至于张谭,的确开了方便之门,但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也算不上什么黑幕。
  以张谭现在的名气,就是去北大读文,也不是难事。
  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张谭也就转身离开。
  回到家,翻翻日历,不觉已经是2月10号,农历正月二十。三试还要等几天,张谭已经知道了三试和最后的面试,都要考什么。三试考的是命题构思创作和影片分析,面试则是跟老师讨论创作问题。
  基本上都在于平时的理论积累,而不在于考前临时突击。
  张谭索性将书本丢开,继续鼓捣自己的《四大名捕逆水寒》去了,这本小说计划一百万字。目前已经写到了八十万字,过年期间没怎么写,又到了最后结局收尾的部分,所以张谭写得比较慢。尽量将书中的每一个线索和伏笔,都以最好的方式收场。
  这本书他几乎将四大名捕熔融一炉,相信比温瑞安的原著,写得更加精彩更加细腻。
  而这一本书,能为张谭带来的利润和评价,绝对不会比《射雕英雄传》来得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