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364

  几颗葡萄下肚,舌尖上的中国终于播出。
  高清摄像机拍摄的高清画面,透过32寸背投电视机屏幕,扑面而来。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云彩变幻,山川多姿。
  “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伴随着李立宏浑厚的解说声音,天南海北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潺潺流水一般的轻微配乐,恰到好处的凸显了本片的格调。
  “制片人:谭张、韩志东、李艳。”
  “总编导:谭张。”
  “自然的馈赠本集导演:陈力。”
  “松茸出土后,丽丹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村民们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舌尖的风格。既是讲食物,也是讲人的故事开的内容设定,不紧不慢的镜头和解说,一切都符合纪录片的格调,又凸显出舌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几分钟后,苏莎就忘记吃葡萄了。
  她是第一次看到舌尖的正片,之前只是张谭在剪辑素材的时候,她看过一些没有配音的单调画面,当时只觉得画面不错,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如果不是习惯了张谭的风骚,她恐怕也会动摇信心。
  只是未曾想到过,那些平常的素材剪辑成片之后,竟然化腐朽为神奇,充满了悸动的吸引力。
  “哇,松茸,张谭,松茸好漂亮,哎,这么好吃的松茸,我竟然没有吃过,不行,我想吃松茸。”
  张谭应付说:“行,明天去吃松茸。”
  一会儿,苏莎又咋呼起来:“竹笋好好玩啊,哎呀,炒竹笋肯定好吃,明天我要去买一些竹笋来,自己学着抄一份。”
  “不是说出去吃松茸么?”
  “中午吃松茸,晚上我抄竹笋。”
  “好吧。”张谭耸了耸肩膀,没想到自己的女朋友,对待这些平常的食材,竟然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舌尖上的中国还真是难以抵抗。
  想着,张谭看着熟悉的画面,不知咋事,竟然感觉到自己肚子有些饿了。不需要苏莎拿给他吃,自己就从盘子里捡起了并不喜欢吃的葡萄。
  一集舌尖只有45分钟时长,不知不觉到了尾声:“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报和奖赏。”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完。
  张谭和苏莎两人,也把整盘葡萄给吃光了,仍然意犹未尽,肚子还在饿着,口水还在分泌。
  “家里好像还有点方便面?”
  央视一套的调控操作台上,值夜班的几个员工,一边调试各种设备,保证节目播出顺畅,一边在无聊的闲扯。
  “李小龙传奇你们觉得好看吗?”
  “不怎么好看,我只是喜欢李小龙。才每天追着看。”
  “是啊,反响不是很好,口碑有点糟糕。不过收视率真好,已经有17%了。我们央视好几年都没有这么火的电视剧了。”
  “对一般电视剧来说,李小龙传奇是挺火,但是和这几年的谭式武侠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去年天龙八部在地方的卫视。平均收视率都快2o点了,太夸张了。”
  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员工,摇着头说:“你们可能不知道,本来射雕、天龙这些剧,都能在我们中央台放的,张大胡子当初第一次拍射雕英雄传时,就是跟我们中央台合作的,只是上面领导认为武侠不行,把剧给推了,结果让折江台捡了便宜。”
  “当时估计谁也想不到。武侠剧竟然能火成这样子。”
  年纪较大的员工点头:“也是,武侠毕竟给人印象差点不过,你们听说这个消息了吗?”
  “什么消息?”
  “我们台里最近在讨论,是不是争取把笑傲江湖抢过来,张大胡子那边也倾向于上中央台,现在就差摆平折江台了。”
  “不会吧?”
  “怎么不会,我们中央台现在被地方卫视都围攻成什么样了,长此以往下去,谁还看中央台,台里领导心里比谁都急。不然为什么花大力气拍摄李小龙传奇。李小龙也是武打的明星,火遍全世界,谭张的小说也是武侠,同样火了一遍。笑傲江湖我看还真有希望上中央台。”
  “老徐说的有道理,纪录片部门那边,都和谭张一起合作纪录片了,再上马他的武侠剧,顺理成章。”
  另一位员工不可置否:“纪录片哪是这么容易的,现在哪有人看什么纪录片。我看韩志东和谭张,这次悬。”
  “是啊,韩志东这下是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还不是给谭张的名气绑架了,媒体都快把这个谭张抄成神了,唉,现在这社会,太浮躁。”
  这几个员工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旁边还有一位新来的员工,一直没插话,老老实实的工作,此时忍不住说了一句:“我这边的监视器上面,正在放谭张的纪录片,你们不来看吗?”
  “看不看都一事。”老徐很淡然的断定。
  “是啊,纪录片我最头疼。”
  话虽如此,几个人还是探过头去,瞄了几眼。
  然而,几分钟后,老徐等人的淡然变成不淡定了。
  浑厚的解说声音、高清晶莹的画面、娓娓道来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镜头。既有美食纪录片,应该有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又有对于人与食物之间的互动。
  “莴笋炒火腿,选肥瘦均匀的火腿和新鲜的莴笋同炒,放入大蒜调味,荤素搭配,是诺邓当地的家常菜。”
  “挖藕要有耐心和技巧,才能取出完整的一段藕,摸清楚整根藕的走势与长度,然后再逐段地清除淤泥。藕断了就破了卖相,灌进了淤泥就更卖不出价格。所以每一个挖藕人,都要小心地把藕完整地挖出来。”
  这不仅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浓郁文化气息的传承纪录片。
  刚才这几个对舌尖不屑一顾的老员工,互相看了看,全都有些愣,这样的纪录片,真是国产的纪录片?
  老徐等人,变得沉默了。
  他们从事电视行业不少年,见多识广,看一会就能分辨出,什么片子是什么水平。
  一直等到舌尖播完了,久没说话的老徐,才摇头失笑:“没想到谭张还真有水平,这纪录片不错,水准不差。不过再怎么有水平,也改变不了它是纪录片的本身,可惜了啊,他有这水平,正经去拍电影多好。”
  另一个老员工点头:“是啊,拍什么不好,要拍纪录片,嘿”
  之前的那个新员工,听了不高兴:“我觉得,这么好的纪录片,肯定不会被埋没,谭张的才华是有目共睹,舌尖现在关注度很高,收视率肯定高!”
第322章
又一次震惊
  等偶像剧结束,小仙打着哈欠去洗澡去了,留下馨儿在客厅,盘腿坐在沙发上等看《舌尖上的中国》。
  馨儿是张谭的铁杆粉丝,说起来她从未看过张谭的武侠小说,因为压根就不喜欢看书。不过谭式武侠改编的影视剧,馨儿全都看过,并且十分喜欢。对张谭写的那些歌,也同样十分喜欢。
  最喜欢的其实是电影《疯狂的石头》。
  当然,以上的喜欢,并不足以使馨儿成为张谭的铁杆粉丝。
  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张谭是作家、导演中最帅的一个,也是最年轻的一个,气质卓尔不群。年少成名,风靡偌大华人世界,可以说是比偶像明星还要吸引粉丝,理所当然有一大群铁杆粉丝。
  身为铁杆粉丝,这时候必须要支持偶像拍的纪录片。
  这是馨儿心里的话。
  但她在期待《舌尖》的同时,也十分的担忧,因为很多人都在说,《舌尖》是一部纪录片,没人喜欢看,张谭拍纪录片根本就是错误的决定。
  “我觉得挺好,预告片看着不错呀。”馨儿在心里安慰自己。
  不知道是太迷张谭,导致对《舌尖》质量的紧张,还是什么别的原因,馨儿感觉自己现在手心都出汗了。这时候她突然有点羡慕小仙,可以自在的躲进厕所里,享受淋浴,那哗啦的流水声,让她也想洗澡了。
  偶像剧结束和纪录片播出,中间有十分钟的间隔。
  十分钟的等待结束,《舌尖》正式首播。
  “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想尽可能地跟上红玛丽丹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酥油煎松茸,在松茸产地更常见。用黑陶土锅溶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生片。油温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香气毕现。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短短几分钟的开场。馨儿豁然发现,《舌尖》和自己想象的沉闷纪录片,一点也不同。虽然片子不急不缓,但是没有一点儿平淡。
  馨儿不太会评价,只知道——好看!
  然后,呼唤闺蜜:“小仙,小仙,快来!”
  “干嘛?”
  “快来看《舌尖》。”
  “哎哟。跟你说过了,我不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