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364

  李立宏的声音,还是那么浑厚,充满娓娓道来的睿智。
  “你们部门拍的这部纪录片,真好看,总算见你们忙出来一部好片子。”韩志东的老婆,是个家庭主妇,不太懂什么影片鉴赏,但是她却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舌尖上的中国》。
  并非安慰丈夫,而是真的喜欢。
  韩志东倒也不好意思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这部纪录片,是谭张策划、编导的,我们台里的水平,还达不到这个高度。”
  “哎,你说那个谭张,怎么就这么有才华,他很年轻,但好像什么都会一样,写小说、写歌、拍电影,现在又拍纪录片,小伙子人长得还挺帅气,一表人才。”
  韩志东感慨:“所以说人生来是不公平的,有人平庸,有人天才,谭张就是一个天才。”
  “你的儿子要是有他一半的才华,我这个当妈的,也能少操点心。”
  “行了行了,看电视,没事提他做什么。”
  ……
  “老乔把家安在窑洞里,这种中国黄土高原最古老的居住形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
  偶像剧结束后,馨儿和小仙,就一人抱着一袋零食,盘腿坐在沙发上,特别认真的看《舌尖》。
  昨天吹头发时的一瞥,让小仙也陷落在了《舌尖》的美味中。而馨儿也泥足深陷了,原本每晚是不吃饭,用来减肥的,现在看着电视上的各种平常却不平凡的美食,根本没有抵抗力,嘴巴不能闲下来。
  然后,还会时不时的吼一句:“哎哟哎哟,吃薯片一点也不过瘾,我要吃黄馍馍!”
  ……
  “老爸,快点调台,中央一套,《舌尖》放了。”
  “你不是一贯不看中央台的吗?而且这么晚了,还不去睡觉。”
  “我哪天不是十二点再睡……我同学跟我发疯了推荐我看,谭张拍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就让我瞧瞧看好不好看吧。”
  “纪录片是吧,没什么意思,看几分钟,你就去睡觉,老爸要看球赛,听到没有。”
  十分钟后,女儿没去睡觉,老爸也没调台。
  二十分钟后,同样。
  三十分钟后,还是这个台,父女两个还在看。
  直到四十五分钟后,《舌尖上的中国》放完了,老爸才豁然发现,自己竟然忘了调台去看球赛。
  ……
  这一夜,无数人对着电视机咽口水,很多人甚至看完《舌尖》就去找吃的。这一夜,微博、qq等社交平台上,《舌尖》的话题再度爆炸。
  豆瓣评分,又悄然提升了0.2分,达到8.9分的高度。评分人数已经超过七千多人,属于小众题材的纪录片,竟然获得了不比电影大片差的关注度。要知道自从豆瓣开通评分系统后,就是年度的好莱坞大片,也不过两三万人评分。
  《舌尖》才播出两天,就收到了七千多人评分,这状况,妥妥的属于现象级。
  第二天上午。
  央视按照惯例,在上午九点钟,公布了昨天各档节目的收视率。
  然后韩志东第一时间通知了张谭。
  当张谭得知收视率后,饶是他知道《舌尖》会火,依然没想到,收视率会高到这个程度——4.122%收视率,强势破了4点,打破了2000年以来,央视播出纪录片创造的最好收视率。
  而且,4.122%的收视率,也让央视在11点的这个夜间档,重新回到了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的宝座。
  这下子,《舌尖上的中国》,真的炸了!
第325章
无垠的高度
  “老猪,你看了《舌尖》吗?”
  “什么舌尖?”
  “靠啊,你竟然连《舌尖》都不知道,你太out了吧!《舌尖上的中国》,谭张拍的纪录片,讲各种好吃的,拍得不要太好看!”
  “有这么好看?”
  “你晚上看了就知道了,在中央一套,十一点半。”
  “行吧,我晚上看看。”
  ……
  “黑贝,你看了《舌尖》吗?”
  “看了看了,你也在看《舌尖》啊。”
  “那是当然,我是探长的铁杆粉丝,能不看吗。”
  “探长就是牛,纪录片原来还可以这么玩,确实很好看。讲故事尤其讲得好,不是单调的在记录美食,还有很多食物之外的内容。”
  “嗯嗯,我老爸说了,这部纪录片最好的地方,就是六分美食记录,四分人文点缀。光是记录美食算不上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但是透过美食去讲述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点滴,这是最令人深刻的地方。”
  ……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持续播出,全中国都刮起了一股美食风。这股风潮,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之外。
  韩志东意外,本来是希望能拍一部质量尚佳的纪录片,结果一不小心就点燃了激情。
  张大胡子意外,他混迹影视圈几十年,自己也从事过纪录片相关工作,对国产纪录片的状况一目了然,从未想过国产纪录片现在就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结果《舌尖》还真就来了次让人瞠目结舌的高水准。
  苏莎同样意外,虽然她盲目信任张谭的才华,但是也不至于第一次拍纪录片,就赶英超美了吧。
  很多人意外,不仅仅是意外这部纪录片的质量。更意外的是收视率。
  第一集就破了3点门槛,达到3.425%收视率,创下了《魅力纪录》栏目今年的收视记录。
  第二集更是破了4点大关。达到4.122%收视,创下了央视纪录片自2000年以来最高的收视率。而且领跑全国同时段收视率。
  紧接着,第三集的收视率新鲜出炉,赶上今天是周五,明天就是双休日,看电视的人更多,收视率再度暴涨,达到了4.826%,这无疑又创造新高度。在并非黄金档期的深夜档期。一部纪录片,竟然收视率比平时的电视剧收视率还要高。
  着实让人不可思议。
  “难道《舌尖》这是要破5吗?”央视的头头脑脑们都有点坐不住了。
  之前说纪录片翻不起大浪的赵建军,脸色也是不好看,4点收视率也就罢了,顶多是个小火的片子,在央视扎堆的作品里,不算什么。但是深夜时间段5点的收视率,这就是现象级的表现。
  一但破了5点,他能想象到,这部纪录片会给央视带来怎样的冲击。
  国家现在一直在提倡。要搞软实力,软实力从何而来?软实力如何彰显?很明显文娱产业是软实力的重要一环。美国用好莱坞文化侵略全世界,中国政府当然也想要推广中国文化。只是一直无力。
  现在有了一个苗头,可以想象,上面会如何重视。
  赵建军心中烦闷:“真要破5的话,我还真不好压韩志东了!”
  他这个副台长都慌了,身为韩志东的竞争对手,钱伟英的慌张更甚,前天才得到赵建军的保证,美滋滋的要上升到全局高度,坐着七套总监的美梦。这才隔了两天时间。美梦就成噩梦了。
  上午公布收视率的时候,他分明感受到了。台里的同事,对韩志东的热情。开始超过自己了。
  “我操!一部纪录片,凭什么这么火!”
  “这不合理!”
  甭管合理还是不合理,《舌尖上的中国》确实如大火一般蔓延。周六晚上,第四集播出,第二天的收视率出炉,再度惊吓了无数人。
  5.047%,一个大家猜测到了,但是不敢相信的高度。
  疯狂的破5收视率!
  ……
  《北亰娱乐信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舌尖》的盛况:“谭张新作《舌尖》开播造成轰动,纪录片收视率超越电视剧。”
  《中国青年报》同样动作迅速:“深度解读国产纪录片的生存状况,《舌尖》为何能脱颖而出受到喜爱。”
  《人民日报》的报纸上虽然没有刊登,但是网站版却发表了评论,高度评价《舌尖》的制作水准:“只有用诚意拍摄,才能打动观众。”
  当然,也不是所有媒体都在吹捧,与张谭合作愉快的南方系媒体,《南方都市报》有了不同意见:“《舌尖》究竟是一部传统的美食纪录片,还是一部借着美食贩卖爱国情怀的政治宣传片?”
  报道中认为《舌尖》虽然拍得不错,但是明显是通过美食来美化中国,把美食片子拍成了政治宣传片,认为这是对纪录片的不尊重,云云。
  似乎一单涉及到政治、爱国之类,南方系媒体就迅速暴露出了自己的屁股。
  当然,南方系的所谓思考,并未衰减《舌尖》的热度,这部纪录片的确在宣传中国,毕竟片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然而看完纪录片,观众心里自会有一杆标尺,仍然喜欢这部纪录片,并为里面的人物故事湿润眼眶,为里面的各种美食口水直流。
  “怒啊,这几天看完《舌尖》,我感觉自己长胖了十斤!”
  “片子就该这么拍,为什么国产片我们不爱看,因为那些导演都在自嗨,现在只有谭张是在为观众拍片子,不是几个亿的投资就是诚意,讲好故事才是诚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