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364

  当然,后续计划拍摄的续集,他就不再担任导演了,因为续集口碑,都没能超过第一部。
  “续集我们已经在着手准备了,我可以高兴的告诉大家。从一开始,《saw》就是一部庞大的计划。谭张导演的想象力,超乎你们的想象。只要大家喜欢,我们可以每年万圣节。都推出一部《saw》!”
  罗伯特在官网上回应这些粉丝,同时也没忘记宣传更多:“在恐怖电影导演之中,谭张绝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一位,你们会被他折服,就在不远的时候……3月我们推出真实拍摄鬼记录片《灵动:鬼影实录》,6月我们推出的恐怖死亡之旅《死神来了》,你做好准备吗!”
  一部《电锯惊魂》的爆发,无疑让恐怖迷们。开始正视顶峰娱乐这家小公司了,从而对即将上映的两部电影,充满了期待。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都为顶峰娱乐吸引到了不少粉丝,因为《电锯惊魂》的海外表现同样不俗。
  其中英国就贡献了超过一千多万的票房,意大利也贡献了六百多万票房,最终在几个月的海外上映期间,一共收获了4791万美元票房。
  而在北美,从第三周开始,无法维持千万票房。以743万美元将排名下滑到第七位。随后伴随着圣诞档期的大片开始上映,票房渐渐开始掉队,最终在两个月上映期内。总共拿到了6032万美元。
  全球票房累计10823万美元,成功破亿,成为张谭个人第三部全球破亿美元票房的电影。
  “一颗导演巨星在冉冉升起。”——《帝国》杂志第二次采访了张谭,这一次是电话采访。
  “中国导演谭张在好莱坞取得成功,以《saw》站稳了脚跟。”——《综艺》杂志。
  “细数好莱坞年轻一代导演,未来谁人领袖全球?”——《时代周刊》美国主版。
  《时代周刊》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位开始扬名好莱坞的年轻导演,其中重点就介绍了张谭,称张谭是目前年轻导演中。表现最优秀的一位,未来不可限量。因为张谭的导演风格多变,但每一部都让人惊喜。
  其实原本《时代周刊》是打算给张谭做专访的。结果得到的回复却是:“没时间。”
  只能退而求其次,写了一篇总结性的文章。
  说起来,这不是《时代周刊》第一次写有关张谭的内容。
  早在几年前的亚洲版上,就有过关于张谭的文章,只是没有专访而已。作为记录时代印象的杂志,《时代周刊》主要是刊载时下最热门的事件和人物,张谭在亚洲掀起过几次现象级风潮。
  但是很遗憾,对方没来采访他,也没找他上封面。
  最接近的一次是《源代码》上映的时候,作为中国科幻电影,如此成功,影响力不弱,但是《时代周刊》专访了男主角黄大亮,却没给张谭表现的机会。
  这让张谭内心暗恨,觉得《时代周刊》亚洲版不给面子,心说自己的表现,还有能谁强过他!
  黄大亮能跟自己比?
  于是乎心怀恶意的张谭,就拒绝了《时代周刊》的采访要求。他的想法是,除非对方要让他上封面,否则这个仇解不了。
  不是封面的专访,歇歇吧。
  让助理拒绝的时候,张谭高冷的说:“不上封面有什么意思!”
  还有一句没说出来:“总有一天,《时代周刊》得哭着喊着,求让我上封面,求着采访我!”
  有点中二。
  不过得原谅,对方联系他的时候,他正处于春风得意之中,一时间心态膨胀了。
  春风得意为何?
  无他。
  北亰大学主办了一次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他被邀请出席,同时北大也邀请他给学生做演讲。
  本来这种邀请,学术研讨会他都是一概拒绝的,因为始终有些不好意思被当面吹捧。也觉得自己的小说是抄袭、借鉴得来,本身不学无术,不配给别人做演讲,反正浙大那一次演讲也过了瘾,收敛收敛吧。
  但是两个原因,促使他答应了这一次邀请。
  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家里闷了n多天,被苏莎给“折磨”的都瘦了,急需要出去散散心、透透气。
  再一个原因是对方再三邀请,同样应邀的李启儒、韩云波等认识的教授,也打来电话,希望能和他一起探讨探讨武侠文化。
  特别是李启儒说:“谭张。你的小说现在影响深远,理清思路,也方便我们整理归纳。为今后从事文学创作的学生,做一些有益的启发……你的新书《陆小凤传奇》已经卖出去900万套了。好评如潮,我最近就在给学生拿这本书作讲课,很多地方希望能得到你写作时的想法呀。”
  六月上架的《陆小凤传奇》,此前的预售就创纪录了,上架销售更是连破纪录,在国内一共卖出了七百多万套,港台、海外的繁体版也卖出去将近两百万套,加起来一共九百万套。成为今年中国最畅销的小说。
  同时这本武侠小说的反响也是一片叫好声。
  书中已经不再是单纯写武侠了,开始渐渐偏向推理破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在人物塑造上面,堪称登峰造极。
  陆小凤、花满楼、西门吹雪、叶孤城,这阵容一出,立刻是让人颤抖。
  尤其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在紫禁之巅的生死之战,简直是超乎读者想象之外的大场面,武侠小说史上。除了此前张谭写出的惊天动地的华山论剑,再无能跟决战紫禁之巅相媲美的场面了。
  陆小凤系列7+3部,被张谭融为一部。取精华去糟粕,再加上自己的小说心得,真正意义上是张谭将武侠熔融一炉的集大成之作。
  小说一出,天下折服。
  超过九百万套的销量,前无古人,估计后也无来者。
  影视改编权,更是被几家影视公司,挤破头争抢。最终天娱传媒以破纪录的五十五万一集,买去了电视剧改编权。声波影业同样破纪录的一千八百万。抢去了电影改编权。
  最夸张的是游戏改编权,一家新成立的手游公司。以一千三百万加15%的公司股份,抢去了手游版权。金山公司则以两千万把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改编权抢去了。页游版权更是被六家游戏公司平分了,一家两百万。
  话剧版权、漫画版权,以及其它一些零零总总的版权,加起来还有将近一千万。
  也就是说,光是改编的版权,就收获了一个亿。
  再加上出版的版税,两个亿是稳赚的。
  这个数字有点夸张了,主要还是和这两年开始热抄的ip战略有关系,像《陆小凤传奇》这种注定要大热的ip,再高价格都不出奇。
  那些游戏公司,之所以给这么高的价钱,说穿了,就是想要等电影、电视剧播出后,聚集更多的热度。
  张谭的小说,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已经不是单独一部小说版权的含义范畴了。
  也就是他的其它小说卖得早,不然也是天价。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前几本小说把谭式武侠抄到如今的人气与热度,《陆小凤传奇》想卖天价也不太可能。
  谭式武侠助力《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再反哺谭式武侠。
  热度只会越来越高,最终让谭式武侠登上神坛,譬如现在,北亰大学召开的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就与谭式武侠现如今的热度不无关系。
  连李启儒这样的教授,都拿张谭的小说当教材使用,可见一斑。
  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张谭,心里找到了“透透气”的借口,于是在推辞几次后,“难为情”的答应下来:“感谢北大的邀请,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学者的抬爱,我答应列席研讨会旁听,并为北大的学生做演讲。但我学识有限,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海涵。”
  张谭的学历,也就是北电导演系本科,他说学识有限,是真的有限。
  不过听在别人耳中,那就是中国人的高尚美德——谦虚了。
  谦虚的张谭,即将在元旦,前往北大做演讲,消息一出,北亰高校学生,几乎都预定好行程,准备在当天挤进北大。
第375章
如此肉麻
  农妇山泉·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暨谭张北亰大学之行。
  说好的去列席旁听,顺便演个讲,结果又被弄成了一场作秀。北大这边也是low了点,竟然找来了几家赞助商,给活动冠了名。
  最关键的是,没有给张谭出场费。
  虽然给了张谭也不会要,这点小钱他看不上,拿了还说不定惹骚上身,说他为了钱啥啥啥的。但是拿不拿是一回事,给不给又是一回事,感觉北大这是借着他的名气来搂钱一波,所以让张谭十分不爽。
  不过很无奈,人一出名,难免会被一些人搭顺风车,借着你的名气来搂取利益。
  张谭相信北大这种牛逼的学府,不屑于为了点小钱出卖自己的名节,但是架不住有些人打着北大的幌子,谋取利益给自己。
  “冠名就冠名吧,炒作么,你不给别人得利的机会,谁会愿意一大早起来办什么谭式武侠研讨会。”张谭转瞬就把这点不愉快,抛诸脑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说白了张谭自己也就是一介俗人,能够理解。
  下榻的宾馆是北大的招待所,包括张谭在内,还有二十几位在学术领域有名气的专家、学者与教授。
  一大清早,一群文化界的名人,就客客气气的互相打招呼,然后在宾馆里吃一顿简单的早饭。
  “谭导久仰大名啊。”
  “刘教授早啊。”
  “李主任,月前一别,别来无恙?”
  “劳烦张教授挂心,一切都好,倒是一个月不见,李主任又有新作问世,可喜可贺啊。”
  其实这群人中,大多都是昨晚就到了宾馆,只不过没谁出门去打招呼,因为私底下没什么交际。
  场面是场面。私底下是私底下。
  气氛还算和谐的吃完了早饭,时间刚到八点钟,主办方的几辆中巴车,也刚好到了宾们门口。还有几台摄像机跟随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