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64

  重生以来所学甚多,音乐、小说、书法、体育,还得抽时间上课,好在很多都是有上辈子的功底,耗费精力不大。
  上课时,政史地语英都学得不错,毕竟曾经寒窗苦读过,随着重新接触,原本忘得差不多了的内容,又渐渐的浮现了一些印象,总算不至于太差劲。唯独一门数学课,是真的忘得干干净净,现在学起来很费脑子。
  音乐他有充足的记忆,无非是谱曲稍微有点难度,吉他和手风琴偶尔练习不至于生涩即可;小说这个要下功夫,他记住的只是影视剧和原著的大概,文字内容要自己书写;书法上辈子就跟爷爷学过,捡起来也快得很,但想要练习出色就难了。
  体育方面,每周都要踢一场足球赛,打两场三对三的半场篮球,以及每晚坚持跑步。吃得好、锻炼足,身体发育才会好!
  高个、大鸟,这都需要营养跟得上。
  此外,他还会在换换头脑的时候,去整理记忆中的影视剧和娱乐节目。拍电影是张谭非常想去做的事,电影导演的逼格实在是令他艳羡的高,这个逼必须要装。至于娱乐节目,他只是给自己打个预防针,看看能不能策划出来。
  未来太多他喜欢的事物了,只要有时间有心情,他都想去试试。
  “潇洒活人生么,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自在。”张谭时常这样想,用来掩盖自己是个没什么规划的人。
  ……
  有人悠哉,就有人忙碌。
  张谭悠哉的写作、念书、弹吉他,远在湖南长纱的王国华,正紧张的忙碌。经过排版、校印,一万本《四大名捕震关东》新鲜出炉。
  刊印的数量有些少,相对而言风险也就少了很多。
  但王国华追求的不是少风险,是高利润。所以这批书印好后,立刻联系渠道发往合作的书店与经销商。
  前期只打算在湖南几座城市发售,看看反响。
  每一次发书,王国华都会紧张到失眠,虽然风险是出版社承担,但毕竟他是拿提成的,书不好卖,一个影响提成,二个影响工作。出版社的竞争,也是压力山大的,盯着他这个副主任位子的人可不少。
  特别是在倒卖书号横行的当下,他这种正规买卖,赚的一向不多,并不是很受待见。
  一个不小心滑铁卢了,那他这个副主任就当到头了。
  “小吴,今天下午从出版社调台车子,我们去长纱市区书店跑调研,看看《四大名捕震关东》的销售成绩。”
  吴海立刻点头:“好的。”
  下午上班,吴海调来了出版社的一台吉普车,与王国华一起出了出版社,去市区的书店转悠去了。
  首先去的就是育才书店。
  育才书店跟人民出版社合作关系良好,每次都能给出版社的新书提供比较好的位置,而且结款也爽利,客流量、销售额都很强,育才书店就是一个风向标。
  这个年代还没怎么受到网文冲击,书店里的人很多,熙熙攘攘。
  有的人在买书,更多人在看书,只看不买。
  王国华也装模作样,跑去武侠小说区,在很显眼的位置,找到了《四大名捕震关东》。前两天刚上架,他来过一次,《四大名捕震关东》就摆在书台上,上面放一本展示封面,下面压着一叠大概二十多本。
  现在这里,《四大名捕震关东》只剩下三本了,比别的书堆明显矮了许多。
  而旁边有两个高中生模样的学生,正坐在地板上,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
  王国华随手抽出一本,捧在手里,和繁体版的绿皮底子封面不同,简体版封面是蓝色的底色,画了一副山水画,上面是红色的标题:“四大名捕——震关东,张谭著。”
  老实说,这封面的美工水平相当之低级,比盗版书还不如。
  没得办法,一分钱一分质量,出版社对这种武侠小说的装帧都舍不得花钱,只能有这个水平。
  “小吴,你去问问柜台,《四大名捕震关东》卖了多少本。”
  “好。”
  等吴海走了,王国华蹲下来,蹲在看书的两个高中生旁边,小声的问:“哎,同学,这本《四大名捕震关东》好看吗?”
  高中抬起头,戴着一副眼镜,点头说:“好看。”
  另一个高中生也说:“特别好看,打斗场面热血沸腾。”
  王国华欣喜的问:“你们看过很多武侠小说吗?”
  眼镜学生回答:“看过不少,卧龙生、诸葛青云、张非凡、李铁臂的都看过很多。”
  “觉得这本比他们的怎么样?”
  “感觉不差多少,而且我很喜欢这个四大名捕做为主角,感觉超酷的。你也喜欢看武侠吗,我推荐你买这本,我要是零花钱多,我就买回去看了。”
  王国华心情顿时开朗:“你们知道《四大名捕震关东》的作者吗?”
  “你说这个谭张啊。”眼镜学生翻到封面,看了看作者名,又翻到封底,封底那一页有作者介绍,上面写着——张谭,内地武侠新锐作家,作品风靡港台、华人地区,有开一派武侠大家之风。
  “对,知道吗?”
  “还真没听说过。”眼镜学生摇头。
  “哈哈,其实这个谭张跟你们差不多大,也是高中生,高一。”王国华很有一种炫耀秘密的心情。
第089章
火爆
  张谭是高中生这个噱头,的确很吸引人,但是不管是台湾鲜鲜文化出版的繁体版,还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体版,都没有特意透露张谭是高中生的消息。实体书毕竟与杂志连载不同,连载上面有这个噱头,还能唬唬人,让人掏钱买去一探究竟,毕竟才几块钱一本。
  但实体书,没有经过炒作,高中生身份只能让大家近而远之。
  谁会对一个不知名的高中生写的武侠小说感兴趣呢。
  要说很火的韩敬明也是高中辍学,但不具备可比性,人家乃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又有背后推手炒作,还没写小说就成名了,报纸上对他炒得是轰轰烈烈,自然有人追捧。
  张谭可没人替他炒作,也就一本影响力还很弱的《今古传奇·武侠版》在替他扬名。
  不过也算是张谭的幸运,湖南人民出版社选择走正规出版流程,没有把作者名字换成什么李铁臂、张非凡之流,来挂羊头卖狗肉。
  一般的新人出书,署名权根本拿不到。
  当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为小分队长的《超魔杀帝国》出书,就套了郭敬明的三本《幻界》、《幻影》、《幻境》的皮。直到这三本书卖火了之后,才改回来,重新署上了小分队长的笔名。
  总归出版界,就是这么乱。
  育才书店中,王国华一句高中生,把两个正在看书的高中生雷得不轻,怎么也不相信,让自己看得津津有味都快入了神的《四大名捕震关东》,竟然是一位高中生写的。
  “这地中海大叔,忽悠人呢吧?”眼镜学生跟旁边的学生抱怨。
  “不知道,作者介绍上面也没说啊。”
  “肯定是假的,他自己都没看过这本书,还问我们好不好看,凭什么知道这个谭张多大。”
  “有道理,这家伙翻书的时候,眼珠子滴溜溜转,看着像骗子。”
  两个学生嘀嘀咕咕一会,鄙视了王国华,接着,继续埋头看书去了。没零花钱买书的学生党,只能趁着有空的时候,来书店里看。
  而被鄙视为骗子的王国华,已经走出了育才书店,跟助理吴海坐回了吉普车里。
  “小吴,问清楚了吗?”
  “都问清楚了,主任,我们出版社在育才书店铺货两百本《四大名捕震关东》,已经卖出去一百九十五本。育才书店正准备联系我们,再订购五百本呢。”吴海语气里很兴奋,虽说卖书的提成是王国华拿大头,但身为助理,老大赚钱了他也能多分点汤喝。
  “太好了,卖得很快啊,才两天,两百本就卖出去了一百九十五本!走,我们去下一家书店,三联书店!”
  半新不旧的吉普车,在长纱道路上奔驰,很快就到了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也是全国性的连锁书店,和育才书店一样,是书籍销售的风向标。同样的,三联书店也进了两百本《四大名捕震关东》。
  询问后,得到的结果依然喜人。
  三联的两百本已经卖出去了一百七十多本。
  在店里,王国华还询问了一个正拿着《四大名捕震关东》去结账的三十岁左右男子,询问他购书的理由。
  这男子回答的很有意思:“你说这本啊,我早就看过了,在《今古传奇》上面看的,一直想买一本珍藏。不过之前只听说出了繁体版,没想到今天过来看看书,意外发现简体版也出了,就买了。”
  “这么喜欢《四大名捕震关东》吗?”
  “是啊,这本书真不错,耐看有味道。而且作者是个高一学生,啧啧,现在的高中生都太厉害了。不出十年,绝对是一代武侠大宗师,我现在买一本收藏,意义很大!”
  “呵呵,收藏啊,你这么喜欢武侠小说吗?”
  “武侠就是成年人的童话,小孩子有多喜欢童话故事,成年人就有多喜欢武侠!”
  “说得好!”王国华比划了一个大拇指,是真心觉得他说得好,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这本书就能大卖了。
  整整一个下午,王国华跑了长纱市里的十几家书店,得到了第一手销售资料。
  基本上客流量比较大的书店,《四大名捕震关东》卖得都很火,小一点的书店,因为客流量少,还没有太明显的起色,卖得一般般。
  但不能忽略,这才仅仅上架两天多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