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4

次日唐营排宴,犒赏三军已毕。秦王乘着酒兴,问土人:“此地何处好景,可以游玩?”土人答道:“城北十里外,有一北邙山,周围百里,古帝王之陵,忠臣烈士之墓,如星罗棋布,其中珍禽怪兽,苍松古柏,无限佳景。”秦王见说,喜道:‘吾正欲到彼处射猎。”李淳风道:‘咂晨起演先天一数,殿下该有百日之灾,不可开弓走马玩景;况面带青色,还是不走的是。”秦王道:“吾日夕驰骋于弓马之间,觉得气爽神怡,有何利害?”即同马三保软甲轻衣,雕弓利箭,十余骑迳往北邙山来。
到了山内,秦王四顾了一回,喟然长叹道:“吾想前代之君,坐镇中华,拥百万之师,有多少英雄豪气,今止得几个石人石马相随。况荆棘丛生,狐兔为侣,宁不可叹。日后唐家天子,亦如此而已。”正嗟叹间,忽见西北上,赶出一只白鹿,冲面而来。秦王扣满弓,一箭射去,正中鹿背。那鹿带箭望西而走,秦王纵马追之,紧赶数里,转过山坡,其鹿杳然不见。秦王四下追寻,不觉骤至一处,坦然平川旷野,但见旌旗耀日,戈戟森罗,一座新城门,匾上“金墉城”三字,日光耀目。秦王道:“此非李密所居之城乎?”马三保道:“正是,殿下可急回,若彼知之,便难脱身。”不提防守城军卒看见,忙去报知魏主,李密道:“此必是李世民诱敌之计,不可追之。”程知节踊跃向前道:“主公,此时不擒,更待何时?”说了,手提大斧,跨青鬃马,如飞出城。秦叔宝恐知节有失,随即赶来。
时秦王正欲回骑,只见一人飞马来追,大叫道:“李世民体走!”秦王横枪立马问道:“你是何人?”知节道:“我便是程咬金,特来捉你。”秦王笑道:“谅你这贼夫,何足为惧?”知节举起双斧,直取秦王。秦王挺枪来迎。斗了三十余合,因马三保被秦叔宝接住,秦王只得败走,三保也抵敌不住,亦自逃去。知节追赶秦王,看看较近;秦王搭上箭,曳满弓,飕的一声,正射中知节盔缨。秦王见射不中,心中甚慌,纵马加鞭复走,恰值面前一座古庙,牌书“老君堂”三字。秦王心下想道:“既有此庙,何不进去躲过片时?”忙进庙门,把门关了,取一条大石条来顶撞了,把马拴在庙廊下。向着老君神像,也不及细祷,作一揖道:“神圣在上,若能救吾李世民脱得此难,当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祝告了,即往神座内躲避。那老君原是灵感的,故受一方香火。今见一个真命之主,紫微有难,岂不显圣?便刮起一阵旋风,把秦王行来的马蹄踪迹,都灭没了。又把蜘蛛絮尘,同定庙门。
程知节追赶秦王,到三岔路口,倏忽不见,四下一望,只见前面一个大树深林,丛丛茂密,便纵马加鞭,赶进林中。上了山岗,见山背后一座古庙。知节慌忙来至庙前,把门乱推,却推不开;蜘蛛网面,四下里尘灰飞絮,像久无人进来的。只得兜转马头,复上山岗。向庙中细看,吃了一惊。只见屋脊中间,一条大黄蟒蛇,盘踞其上。知节看了想道:“吾间得人说,汉刘邦斩了芒砀山的大蟒蛇,后来做了皇帝,我也是一个汉子,难道除不得此孽畜!”忙下岗,到庙前下了坐骑,将一块大石,撞开了庙门,往屋脊上看,却又不见。想道:“孽畜必游进殿内去了。”走到殿前,只见一马系在柱上。知节道:“原来李世民躲在这里!”又看梁柱上的蟒蛇,踪迹全无,瞥见神柜上帘幕摇动,恍如蛇尾现出在外。
原来秦王见有人进殿细看,如飞在柜里轻轻拔出剑来。时叔宝亦追赶进殿,见知节把神幕揭起,喝道:“贼子,却躲在这里!”举起巨斧,照着秦王头上砍来。
秦叔宝忽见五爪金龙现出来,抓住巨斧。叔宝知是真命之主,如飞抢上前,把双锏架住巨斧道:“兄弟,你好莽撞,岂不知唐与魏原是同姓,曾有书礼往来?今若把一死的见驾,是无功而反有罪矣!”知节道:“大哥,你不知吾刚才见他,是一条黄蟒蛇精,今不杀他,他会遁去。”秦叔宝微笑了一笑,轻轻扶秦王出了神柜,叫手下宽松剪了,扶出庙门。从人牵了秦王的马,程知节、秦叔宝各上了马押后,一行人带进金墉城来。那些市井小民,不知好歹,口中啧啧赞道:“好一个汉子,生得秀眼浓眉,方面大耳,不知犯着何事,被两位将军解进城来。”有几个跟进城的百姓,便道:“你们不要小觑他,这是一位唐家的太子,因偶然在这里过,被我两位将军获住。”众百姓道:“怪道相貌迥出寻常,原来是金枝玉叶,可惜,可惜!”
秦叔宝在马上听得,却要放脱他,因众耳众目,又不便行,只得解至府门。
魏公令群刀手拿秦王至阶前,责之道:“你这个猾贼,却自来送死。汝父镇守长安,坐承大统。吾居墉城,管理万民。前已明取河南,今又想暗袭金墉,是何道理?”秦王道:“叔父暂息虎威,侄有言禀上。因洛阳王世充,杀我使臣,故侄领兵征讨,败其三军。世充坚闭不出,是以退兵千秋岭下。偶团承醉捕猎,来金墉探望叔父,不意叔父反致见疑。”魏公怒道:“你这个猾贼,吾与汝何亲,假称吾叔父!汝本恃勇轻敌而来,探吾虚实,于中取事,却以甜言哄我。”喝令武士,推出斩之。魏征道:“主公若斩世民,非安社稷之计,金墉速于受祸矣。”密问:“何故?”魏征道:“此人东征西荡,争入长安,与其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彼若知我主杀其爱子,必起倾国之兵,前来复仇,忿死相拼,有何了日?”李密道:“如此说,难道竞放了他去?”魏征道:“莫若将他监禁在此,使李渊知之,若有降书朝贡之物,放他回还,如若不从,使其子执质在此,终身不敢来侵犯,岂不是好?”魏公道:“此论甚通。”即令狱卒带入南牢。时唐主在长安,因马三保来报知此信,自要亲提人马来讨李密,以救秦王。因刘文静与李密有郎雾之亲,劝唐主修书具礼,来见李密。不意李密绝不认亲,反要把刘文静斩首,幸亏徐世绩劝免,也送入南牢去了。可怜:
青龙白虎同囚室,难免英雄相对泣。
时魏公发放已完,忽见流星马报到,奏说:“开州凯公校尉,杀了刺史博钞,夺其印缓。会合参军徐云,结连宁陵刺史顾守雍造反。大起人马,犯我境界。说诱满州刺史何定,献了城池。二郡人马,与凯公攻打惬师、孟津地方,诸郡百姓无守,甚是紧急。”魏公闻报大惊道:“僵师乃吾咽喉之地,屯粮之所;倘有亡失,魏之大患。孤当自率大军讨之。”即命程知节为先锋,单雄信、王伯当为左右护卫,罗士信、王当仁趱运粮草,留徐世绩、魏征、秦琼,总护国事。亲自领兵,往开州进发。
却说秦王与刘文静,监锁南牢,虽亏秦叔宝时常馈送,不致受苦。更喜那狱官姓徐名立本,字义扶,妻亡,止携一女,名唤惠英,年已二九,尚未适人。那个徐义扶,虽是小官,却是见识高广,眼力颇精。他道刑名过犯,冤抑者多,所以不嫌前程渺小,志愿力行善事,利物济人。秦王初发监禁之日,那夜女儿惠英,梦见一条黄龙,盘踞国室之内。惠英惊骇,走去偷觑,只见那龙飞来,缠绕其身,遂尔惊醒。述与义扶知道。义扶晓得秦王是个真命之主,遂要放他两人还乡,急切间未得其便。惟每日三餐,请秦王与文静到里边精室中去款待。两人甚感他恩德。
一日,秦叔宝与魏玄成在徐懋功府中小饮。说起秦王之事,叔宝大笑起来。徐、魏两人问道:“秦兄有何好笑?”叔宝道:“吾想我们程兄弟,真是个蠢才。”懋功道:“那见他蠢处?”叔宝道:“当日在老君堂,要举斧杀死秦王之时,忽现出五爪金龙,向斧抓住,因此弟见了,忙把双锏架住,不好私放他,只得解将进京。
程兄弟竟认秦王是黄蟒蛇精,必要除他,岂不是可笑?”玄成道:“吾见秦王,龙姿凤眼,真命世之主。前日主公要杀他,所以力劝监禁南牢。将来数尽归后,必至玉石俱焚,如何是好?”懋功道:“吾们这几个心腹兄弟,如今趁他被难之时,先结识他,日后相逢,也好做一番事业。”叔宝不好说昔日有恩于唐主,今又救了秦王之命,只得点头道:“徐大哥说得是。”玄成道:“据我之见,还该趁主公未归,大家携一尊到那里去,与秦王、文静叙一叙,也见我们这几个不是盲目之人。未知二兄以为何如?”叔宝应声道:“魏兄说得极是,弟正有此心。明日二兄早来同去。”
过了一宵,秦叔宝家中整治二席酒,悄悄叫人抬进南牢。比及玄成、懋功来时,日已晌午了。三人俱换了便服,大家跟了一个小厮,各坐小轿,来到南牢门首。先是小厮去报知,狱官徐立本如飞开门,接了进去。魏玄成三人叫小厮打发轿人回去,义扶引到四室与秦王、文静相见了。秦王、文静各各拜谢深恩。懋功道:“非弟辈俱属蒙瞽,不识殿下英明,有屈囹圄;这也是殿下与刘兄,数该有这几日灾厄。今因主公提师时凯公去了,因此我们进来一候,冀聆教益。”魏玄成道:“只是此地怎好坐?”秦叔宝道:“酒席已摆设在里边。”刘文静对徐懋功道:“狱官徐立本,虽官卑职小,却非寻常之人。承他朝暮慇懃奉侍,实出意外;况他才智识见,另有一种与人不同处。”
一头说,众人已到里边,却是三间精室,满壁图书,尽是格言善行。三人请秦王上坐,刘文静次之,玄成、叔宝、懋功各各坐了。秦王道:“承三位先生盛意,世民有何德能,敢劳如此青盼。那狱官徐义扶,虽居击析之职,定不久于人下者。承他日夕周旋,愚意欲借花献佛,邀来一坐,未知三位先生肯屑与他同坐否?”徐世绩道:“他原是隋朝科甲出身,当日主公原教他为司马,不知甚意,自愿居刑曹监守。”魏征道:“吾也闻他是个乐善好道有意思的人,这样世界的官儿论甚大小,快请出来。”小厮请了徐立本出来,谦让了一回,只得于末席坐下。
酒过三巡,只见徐家一小僮进来,向家主禀道:“有懿旨在外。”徐立本如飞起身出去。玄成等众人尽加惊异,俱在那里揣度。只见徐立本走来坐定,魏玄成忙问道:“宫中怎有甚懿旨到这里来?”徐义扶笑道:“不敢隐瞒,正官王娘娘实与小女有缘,晓得小女颇识几字,素知音律,幸得禁林清赏,故此常差内侍接进宫去陪侍。前因分娩太子,进去问候,是今日弥月,叫他进去,不知还有甚事。”徐懋功道:“令媛想是有才貌的了,今年多少贵庚?”徐义扶道:“小女名唤惠英,年一十九岁了。”徐懋功见秦叔宝、魏玄成与秦王说起袭取河南一段,也就住口,不与义扶讲。大家诉说战阵功业之事。
正说得热闹,只见一个小厮,向魏玄成禀道:“走役来报王爷差人齎赦诏快到了。”玄成向叔宝、懋功道:“二兄陪殿下宽饮一杯,弟去了就来。”说了起身而去。文静与懋功是旧交,秦王与叔宝彼此有恩心交,四人更说得投机。忽小厮报道:“魏老爷来了。”大家起身。懋功道:“想必主公威降了凯公,复平土地,故有赦诏,为何吾兄反有忧色?”玄成就在抽中,取出诏书来道:“请二兄看便知。”前面不过凯公肉袒投降,后又喜生太子,故降赦文,除人命强盗重情外,不放南牢李世民、刘文静二人,其余成赦除之。懋功与叔宝读了一遍,双眉频蹙,默然不语。
只听见外边人声嘈杂。魏玄成问道:“为何喧闹?”徐义扶道:“想必宫侍送小女回来。”又见那小厮出来,请义扶进去。徐懋功道:“前日秦大哥要打帐在赦内邀恩,吾度量必不能够,为什么呢?昔日魏公待人,还有情义,近日所为,一味矜骄,恃才自用。目下赦内若肯赦二公,则前日先认了亲,不至如此相待。”叔宝道:“除此之外,却怎么商量?”秦王听见他们计议,不好意思,只得说道:“承三位先生高谊,或者吾两人灾星未退,且耐心再住在此几时,亦无不可。只是有费三位先生照拂周旋。”魏玄成道:“否有个道理在此。”
正要说时,只见徐义扶走将出来,便缩住了口。刘文静对众人道:“义扶兄已属心交,众兄有话不妨直说。”魏玄成对刘文静道:“刘兄来看赦书上,那一条不赦南牢的‘不’字,只消添上一竖一画,改为‘本’字,主公归来,料必无疑。就有他事,这血海干系,总是我三人担待了。”秦叔宝喜道:“这却甚妙,须要就烦魏兄大笔,方写得像他亲笔一般。”时众人站在一堆儿,也有说妙的,也有不开口的。徐义扶道:“卑职倒有一计在此,不知三位大人可容卑职略参末议否?”徐懋功道:“兄有良策,快些说出来。”义扶道:“以不改本,恐文义念去,有些勉强;况主公非昏暗庸愚眊眼糊涂之主,看他另写一行,下笔之时,何等慎重,今若改了本字,主公回家,必然看出,有许多不妙。莫若竟让卑职,把秦殿下与刘大夫放去。主公回来,三位大人尽推在卑职身上,虽尚可饰辞,犹难免守国防范之愆,然不至有大害了。若明改赦诏,不几视朝廷之敕书,如同儿戏乎?”众人都道:“此论不差。”
魏玄成道:“义扶持论甚畅,但不知怎样个放法?”徐义扶道:“方才王娘娘宣小女进去,因太子弥月,欲草疏到主公处,奈因身子尚惮劳顿,故叫小女代为草就,要差人到孟津去。小女有心乘机奏过王娘娘,即讨此差与卑职,明日四鼓就要起身,岂不好是改敕的机会?现有懿旨,叫卑职到徐大人处拨差官兵守护狱四的,内票在此,表章是用黄绢封固的,小女藏在里边。”抽中取内票出来。徐懋功取来一看,只见上写道:
  仰兵部掌印大堂徐,速拨吏卒二十名,去守南牢监禁,待狱官徐立本公干归,即使交卸,勿得有误施行。
玄成、叔宝大喜道:“这是唐主之福,该使殿下还朝,父子重逢,君臣会合。”徐义扶道:“只是要五匹有鞍辔的好马,方才济事。”魏玄成道:“连兄只须三骑,多此二骑何用?”徐义扶道:“小女与一个小价,亦少不得。”徐懋功道:“既如此,也该请令媛出来见了殿下,好少刻同行。”
徐义扶忙进去,同女儿惠英出来。众人见时,乃是一个才要改妆不脂不粉的美秀女子。徐义扶道:“匆忙之际,总朝上三叩首就是。”众人皆要还礼,义扶再三不容,只得答以三揖。惠英如飞进去了。徐懋功道:“我前者会征化及,得二匹骏马,驯良之至,一匹赠与殿下,一匹赠与令媛惠英。”秦叔宝道:“殿下的追风马,我养好在厩下,并挑选二匹送来,后会有期,我们该大家别过罢!”徐懋功道:“诸公该作速收拾,同我发兵卫下来,就到我署中来是了。”魏、徐、秦又叮咛了一番。义扶送了三人出门,如飞进去,收拾了细软,把两套青衣小帽与秦王、文静换了。义扶又添些果菜,叫小厮扛了一坛酒,放在客座里。秦王问义扶道:“添酒增肴,是何缘故?”刘文静道:“我晓得这是义扶的作用,少刻便见。”
正说间,听得啊一声响。义扶如飞叫小厮去开门看来,却是一个老队长同十来个小兵,到义扶面前叩见了。义扶对众人道:“里边禁门,刚才徐大老爷差人到来巡察,已封好在那里了。恰好我们两个舅子,要同到孟津单将军处公干,故有现成酒肴在此,天气寒冷,酒在坛里,你们吃了罢,只要收拾好了家伙。”说完了,徐惠英提了灯笼,秦王与文静负了奏章与报箱,小厮青奴挑了行李,叫一个士兵出来,关好了门进去了。徐义扶等五人,忙忙走的不多几步,只见秦叔宝家小厮迎上前来,说道:“家老爷坐在堂中,候徐爷去会。”
义扶等走进叔宝署中,只见院子里系着五匹马。秦叔宝忙出来接见了,对秦王道:“我晓得殿下归心甚急,此刻也不敢尽情了。”将手指着院子里的马道:“这两匹马,是才间徐大哥叫人牵来的;这匹金串银镶的,赠与殿下,那匹绣串雕鞍的,赠与惠英小姐。殿下的马,文静兄坐去。那二匹是我赠与义扶及管家的,多是驯良善走的脚力。”又在袖中取出书札来,对文静道:“此三件烦兄带去,一道表章是叩谢唐王的。两封书启,候李药师与柴嗣昌两兄的。代弟一一致意。”文静如飞打开包裹藏好。叔宝叫小厮快牵自己的坐骑来,要送秦王出城。秦王上住道:“承将军等许多情义,我李世民镂之心版,再不敢劳尊驾送出城,恐惹嫌疑。”叔宝洒泪道:“士为知己死,大丈夫若虑嫌疑,何事可为?”即便先上了马,众人也只得上了马,急赶出城,又叮咛了一番,然后举手相别。这叫做:
惺惺自古惜惺惺,说与庸愚总不解。
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 宁夫人惑计走他乡
词曰:
深锁的窗,遍青山,愁肠满目。甚来由,风风雨雨,乱人心曲。
说到情中心无主,行看江上春生谷。正空梁断影泛牙樯,成何局?
画虎处,人觳觫。笑鹰扬,螳臂促。怎与人无竞,高飞黄鹄。
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甚张罗?叫得子规来,人生足。
调寄〈满江红〉
流光易过,天地间的事业,那有做得完的日子?游子有方,父母爱子之心,总有思不了的念头。功名到易处之地,正是富贵逼人来,取之如拾芥。若是到难处之地,事齐事楚,流离颠沛,急切间总难收煞。
却说秦王与刘文静、徐义扶、女儿惠英,四五骑马,离脱了金墉城,与秦叔宝别了,连夜趱行。秦王在路上,念叔宝的为人,因对刘文静道:“叔宝恩情备至,何等周匝。所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之谓也。怎得他早归于我,以慰衷怀?”刘文静道:“叔宝也巴不能要归唐,无奈魏势方炽,二则几个弟兄,多是从瓦岗寨起手,干这番事业。三则单雄信是义盟之首,誓同生死,安忍轻抛。如今彼三人,皆有他意者,因前日翟让一诛,故众人咸起离心耳,散则犹未也。”秦王见说,不胜浩叹道:“若然,则叔宝终不能为我用矣!”徐义扶道:“殿下不必挂念,臣有一计,可使叔宝弃魏归唐。”秦王忙问道:“足下有何良策?”徐义扶道:“叔宝虽是个武弁,然天性至孝。其母太夫人,年逼桑榆,与媳张氏,俱安顿瓦岗。”秦王道:“魏家将帅俱集金墉,难道各将家眷尚在山寨里?”徐义扶道:“金墉止有魏公家眷,余皆在寨中。一个叫尤俊达,一个叫连巨真,二将管摄在那里。莫若将秦母先赚来归唐,好好供奉着,叔宝一知信息,必为徐庶之奔曹矣。”秦王道:“好便好,作何计赚来?”
徐义扶道:“臣当年曾仕幽州,知总管罗艺,与秦叔宝中表之亲,极相亲爱。今年恰值秦母七十寿诞,莫若假设是罗夫人,因往泰安州进香,路经此地,接秦母到舟中去相会,一叙阔踪。秦母见说,定必欣然就道。若离了山寨,何愁他不到长安?”
刘文静道:“要做,事不宜迟,回去就行。”
三人正说得入港,赶到了千秋岭来。只见后面小厮青奴,在马上喊道:“姑娘的靴子掉去了一只了!”秦王听见,如飞兜转马头,只见徐惠姨一只窄窄金莲,早已露出。徐惠英虽是个倜傥女子,此时不觉面红耳赤。徐义扶道:“既掉了一只,何不连那只也除了去?”只见秦王把马加鞭耸上一辔头,向旧路寻去。未及片时,秦王提着一只靴子,向徐惠英笑道:“这不是卿的靴子?”徐惠英如飞下马来向秦王接了,穿札停当,然后上马。自此一路上,秦王与惠英虽不能雨觅云踪,然侍奉宵征,早已两情缱绻,魂消默会矣。一行人晓行夜宿,不觉早到了霸陵川。秦王对刘文静道:“孤偶然出猎闲游,不意遭此大难,若非惠英、义扶与秦、魏。徐三位同心救援,几乎老死囹圄。”刘文静道:“这也是殿下与臣数该有这百日之灾,幸遇义扶,朝夕周全。令媛弃恩施计,殿下不特得一明哲之士,兼得一闺中良佐,岂非祸兮福所倚乎?”
正说时,只见尘头起处,望见一队人马前来,乃是大唐旗号。秦王道:“难道父皇就知孤归国,预差人来迎接?”话未说完,只见袁天罡、李淳风、李靖三骑马早已飞到面前,口称:“殿下,臣等齐来接驾。”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之。”那时西府宾僚陆续来到,大家拥入潼关。秦王对徐义扶道:“贤卿与令媛,乞暂停驿馆,待孤见过父皇,然后备车驾来接令媛,方成体统。”义扶点首,忙进驿馆中安歇。
秦王同众公卿进朝,见了唐帝,到宫中拜见了窦太后,骨肉相叙,如同再生,不觉涕泗横流。秦王细把被难前情,一一奏明。唐帝道:“秦叔宝、徐懋功、魏玄成这三位恩人,目下虽不能归唐,朕当镂之心版,儿亦当佩带书绅。至于义士徐立本与其女惠英,该速给二品冠带,并其小女凤冠霞佩,速宣来见朕。”秦王吩咐左右,在西府内点宫女四名,整顿香车,迎请徐惠英与其父义扶进朝。唐帝见了,甚加优礼,用义扶为上大夫之职,其女徐惠英,赐名徐惠妃,加一品夫人,与秦王为妃,参赞西府军机事务。
秦王又将叔宝寄来的谢表呈上。唐帝看了说道:“叔宝先年与朕陌路相逢,全家亏他救护。今吾儿又赖他保全性命,父子受恩,未知何日得他来少报万一?”秦王道:“不必父皇留念,儿自有良策,使他即日归唐。”说了,大家谢恩出朝。未及数日,秦王即差李靖、徐义扶带领雄兵二千并宫娥数名,拥护徐惠妃夫人,前往瓦岗,计赚秦母出寨。今且按下慢提。
再说魏公李密,在僵师收降了凯公,大获全胜,颁赦军民。正该班师回来,复不自谅,徇行河北部,被夏王窦建德首将王综,拒战于甘泉山下。被王综以流矢射中李密左臂,大败丧气。又接徐世日报,说狱官徐立本,私放秦王、刘文静归国,自谋宫中差使,不知去向。魏公看报大怒,连夜赶回金墉。魏征、徐世勃、秦琼接见。魏公将三人大肆唾骂,道他们不行党察,通同徇私,受贿卖放,藐视纪纲。将三人即欲斩首。亏得祖君彦、贾润甫等再三告免,权禁南牢,将来以功赎之。
再说秦母与媳张氏孙怀玉,住在瓦岗。虽叔宝时常差人来询候,然秦母年将七十,反比不得在齐州城外,为子者朝夕定省,依依膝下,寻欢快活。奈儿子功名事大,只好付之浩叹而已。一日,只见一个小厮,进来报道:“幽州罗老将军,差人到寨,专候秦夫人起居,要面见的。”秦母见说,对媳张氏道:“罗姑爷处,还是我六十岁时差人来拜寿,后数年以来,音信悬隔,今什么又差人来,莫非又念及我七十岁的生辰么?”张氏夫人道:“是与不是,还该出去见他,就知分晓。”秦母只得同着怀玉,到堂中来见。两个差官,齐跪下去说道:“差官尉迟南、尉迟北,叩见太夫人。先有家太太私礼一副,奉上的寿仪,俟太夫人到舟中去,家太太面致。”
秦母连忙叫怀玉,拖了两个差官起来。随后又是四个女使,齐整打扮,上前叩头。
那差官说道:“这是罗太太差来,迎请太夫人的。”秦母道:“小儿秦琼,在金墉干功,不在寨中,怎好有劳台从枉顾?请尊官外厢坐。怀玉,你去烦连伯伯来奉陪。”
怀玉应声去了。
秦母同四位女使,到里边来,见了张氏夫人,叫手下把罗夫人私礼抬了进来,多是奇珍异玩,足值二三千金。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道:“不是罗家帅府里,也办不出这副礼来。私礼如此,不知寿仪还怎样个盛哩?”那四个女使,见过了张氏夫人的礼,又致意道:“家太太多拜上,因进香经过,要请太太夫人与少爷,同到舟中去一会,方见故旧不遗,叫妾们多多致意。”张氏夫人忙叫手下安排酒筵,款待来使。婆媳两个,私相计议。秦母道:“若说推却儿子不在,礼多不收,也不去会罗姑太太,这门亲就要断了。若说去,琼儿又在金墉,急切间不能去报知。”
其时恰好程知节的母亲,也在房中,插口道:“这样好亲戚,我们巴不能个扳图一个来往,他们却几千里路,备着厚礼来相认,却有许多疑虑?”张氏夫人道:“当年怀玉父亲,犯事到幽州,亏得在姑爷手下认亲,解救回来。那十年前婆婆正六十寿诞,我记得姑太太,曾差两员银带前程的官儿,前来上寿。如此亲谊,可谓不薄矣。今若遽尔回他,只道是我们薄情,不知大体的了。”秦母道:“便是事出两难。”程母道:“据我见识,既是老亲,你们婆媳两个,还该同了孙儿去会一会。人生在世,千里相逢,原不是容易得的事,难道你还有七十岁活么?你们若不放胆,我只算你的老伴,去奉陪走走何如?”
秦母见他们议论,已有五六分肯去相会的意思了。及见连巨真进来说道:“那两个姓尉迟的差官,多是十年前在历城县来拜过寿的,说起来我还有些认得,怎么伯母就不认得了?”秦母道:“当时堂中挤着许多人,我那里就认得清?既是恁说,今日天色已晚,留他们在寨中歇了,明早一同起身去就是,少不得连伯伯也要烦你护送去的。”连巨真道:“这个自然。”
过了一宿,明早大家用过了朝餐,秦母、程母、张氏夫人,多是凤冠补服。跟了五六个丫鬟媳妇,连他们四个女使,共是十二三肩山轿。秦怀玉金冠扎额,红锦绣袍,腰悬宝剑,骑了一匹银鬃马。连巨真也换了大服,跨上马,带领了三四十个兵卒,护送下山。一行人走了十来里,头里先有人去报知。只听得三声大炮,金鼓齐鸣,远望河下,泊着坐船两只,小船不计其数。秦母众人到了船旁,只见舱内四五个宫奴,拥出一个少年宫妆的美妇人出来。你道是谁?就是徐惠英假装的。秦母与众人停住了轿,便道:“这不是罗老太太,又是谁?”那差来的女使答道:“这是家老爷的二夫人。”秦母见说,也不便再问。大家逊进官舱,舱口一将白显道,抢将出来观看,被秦怀玉双眉朝竖,牙眦迸裂,大喝一声。白显道一惊,自进舱里去了。李靖在船楼上望见,骇问来人道:“此非叔宝之儿乎?”来人道:“正是。”
李靖道:“年纪不大,英气足以惊人,真虎子也。”快叫人请过船来。
秦母等进舱,一个女使对着禀明道:“这个是秦太太,那个是程太太,这是秦夫人张氏。”徐惠妃一一拜见过,便向秦母道:“家老太太尚在前船,嘱妾先以小舟奉迎。承太太夫人们不弃降临,足见亲谊。”吩咐打发了轿马兵卒回去,后日来接。秦母道:“琼儿公干金墉,多蒙太太颁赐厚仪,致承尊从枉顾,实为惶恐。”
舟中酒席已摆设停当,即便敬酒安席。李靖请过秦怀玉来,与徐义扶相见了。李靖与秦怀玉说起他父亲前日寄书札来,取出来与怀玉看了。怀玉方知他是李药师,父执相逢,不胜起敬。忽听见又是三声大炮,点鼓开船。秦母在那边舟中,不见了怀玉,放心不下,忙叫人请了过来,坐在身旁。船头上鼓乐齐鸣,一帆风挂起,齐齐整队而行。连巨真见这许多光景,也觉心上疑惑,亏得夜间宿在徐义扶舟中,义扶向他备细说明,连巨真心中虽放宽了些,但嫌身心两地,只好付之无可如何。
徐惠妃那夜见秦夫人们,多是端庄朴实的人,已在舟中,料难插翅飞去,只得将直情备细说与张氏夫人知道。张氏夫人,忙去述与婆婆得知。秦母止晓得先前楂树岗秦琼救了李渊之事,后边南牢设计放走李世民一段,全然不知,亏得徐惠妃将前事一一提明:“因秦殿下念念不忘令郎将军之德,故此叫妾与父亲陛见后即定计来请太夫人。”此时秦母与张氏夫人晓得相对说话的,不是罗二夫人,乃是秦王一位妃子,重新又见起礼来,幸喜程母因多用了几杯酒,瞌睡在桌上。秦母道:“小儿愚劣,有辱殿下垂青。但是那里知我家与罗总管是中表之亲?”徐惠妃道:“家父先朝曾任幽州别驾数年,罗帅府衙门中事并走差之人,无不熟识。”秦母道:“怪道尉迟南兄弟,扮得这般厮像。只是如今魏邦事势未衰,吾家儿子急切间怎能个就得归唐?夫人先须差人送一个信去方好。”徐惠妃道:“这个自然。但程太太跟前,万万不可说明。”
秦母众人在舟中住了两天,那日早起,只听得前哨报道:“头里有贼船三四十只,相近前来。”秦怀玉正睡在那边船楼上,听见,如飞披衣起来窥探。只见李靖在舱中,唤一将进来,那将是前日扮尉迟北的。李靖在案上取一面令旗,付与中军官,递将下来。那将跪下接着,李靖坐在上面吩咐道:“前哨报有贼船相近,你领兵去看来,不可杀害,好歹捆来见我。”那将应声去了。不一时,只闻得大炮震天,呐喊之声不绝。小船上兵卒,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把甲胄收束停当。未及两个时辰,鸣金三响,早见那员武将跪下道:“禀元帅爷缴令,贼船已获,头目现捆绑在船,专候元帅爷的旨定夺。”李靖收了令箭,便问道:“贼船是何旗号?”那将答道:“打着是魏家旗号。”李靖双眉一蹙道:“既是魏家的人,解进来。”那将应声而去。其时大小船,俱停住不行。船头上众将,排列刀斧手、捆绑手,明晃晃执着站立,好不威武。只见战船里,拖出一个长大汉子来。连巨真在后边船上望见,吃了一惊道:“这是我家贾润甫,为什么撞在这里,却被他们拿住?”忙要去报知秦怀玉,无奈船挤人多,急切间难到那边船上去。徐义扶又不见了,只得趴在船舷上,听他们发落。
只听见李靖问道:“你是那一处人,叫甚名字?”贾润甫答道:“我是魏邦人,叫做贾和。”李靖道:“既是魏邦人,岂不见我大唐旗号出师在此,擅敢闯入队来!
我且问你:你奉李密使令,差往那里去,今从何处来?”贾润甫道:“实因王世充去秋曾向我处借粮二万斛,不意我处今秋歉收,魏公着我去索取。”李靖道:“王世充残忍褊隘之人,刻刻在那里觊觎非望,以收渔人之利。你家李密,却去济应他的粮草,何异虞之假道于晋,因以自敝乎?可知李密真一庸碌之夫矣!”贾润甫道:“天下扰攘,未知鹿死谁手,明公何出此言?”李靖拍案喝道:“李密手下多是一班愚庸之夫,所以前日秦王被囚于南牢,文静因辱于殿陛。我正要来问罪,你却撞来乱我军律。左右的与我拿去斩讫报来!”众军校吆喝一声,把贾润甫拥绑出来。
连巨真唬得魂飞魄散,如飞要去寻秦怀玉。何知秦怀玉被徐义扶说明,反不着忙。
只见中军官又叫刽子手推贾润甫转来。李靖起身亲解其缚,喝左右取冠带过来,替贾爷穿好上前相见。贾润甫拜谢道:“不才偶犯元帅虎威,重蒙格外宽宥,是见海涵。”李靖道:“适才不过试君之器量耳,弟辈仰体秦王求贤之心,何敢妄戮一人。且叫足下相会几个朋友。”
话未说完,只见徐义扶、连巨真、秦怀玉,多走到面前。贾润甫大骇,对徐义扶道:“你是放走了秦王与刘文静,该在这里的了。”对连巨真、秦怀玉道:“你们是住在瓦岗,为何却在此处?”徐义扶把始末备细说了一遍。贾润南对徐义扶道:“你却同了秦王高飞远举来了。累及徐军师、秦大哥、魏记室,坐禁南牢。”秦怀玉听见说他父亲囚禁南牢,放声大哭,忙问李靖说道:“乞老伯借二千兵与小侄,待小侄打进金墉,救取父亲。”秦母在此船,闻知这个消息,亦差人来盘问。贾润甫道:“既是秦伯母在此,何不请过船来相见,听我说完,省得停回重新再说。”
李靖便向怀玉道:“正是,贤侄去请令祖母过来,听贾兄说完。”不一时秦母走过船来,众人一一拜见了。秦母向贾润甫道:“小儿为何事逮罪南牢?”
贾润甫道:“魏公降服凯公回来,闻报徐兄放去了秦王、刘文静,又迁怒于秦大哥、魏玄成、徐懋功,将他三人监禁南牢。我与罗士信再三苦谏不从,即差我往王世充处讨粮。因去秋王世充差官来要借粮四万斛。彼时我听见,如飞向魏公力止,极言不可借。世充乏食,天绝之也,何反与之?况我家虽有预备,积储几仓,亦当未雨绸缨,要防自己饥懂。况军因粮足,今着借与彼,是着寇兵以资盗粮也,智者恐不为此。无如魏公总不肯听,竟许其请,开仓斛付二万斛。那开仓之日,适值甲申日,有犯甲不开仓之禁忌。嗣后巩洛各仓,仓官呈报鼠虫作耗,背生两翼,遍体鱼鳞,缘壁飞走,蜂拥而出,仓中之粟,十食八九。魏公拜程知节为征猫都尉,下令国中每一户纳猫一只,赴仓交纳,无猫罚米十石。究竟鼠多于猫,未能扑灭,猫与鼠不过同眠逐队而已,鼠患终不能息。魏公正在悔恨,近又萧铣缺饷,亦统兵来要借粮五万斜,如若不允,便要尽力厮拼。因此魏公着了急,将他三人在南牢赦出,即差了秦大哥与罗士信,领兵去征萧铣,徐懋功差往黎阳,魏玄成看守洛仓。目下又值禾稼湮没,秋收绝望,因此差我向王世充处,取偿前日之粟。如今伯母既是秦王命李元帅屈驾长安,定必胜似瓦岗,待我报与秦大哥晓得了,他毕竟也就来归唐。”
又对连巨真道:“巨真兄,你还该回瓦岗去,众弟兄家眷尚多在寨,独剩一个尤员外在那里,倘有疏虞,是谁之咎?我因公干急迫,伯母请便。”即向众人告辞。李靖见贾润甫人才议论,大是可人,托徐义扶说他归唐。贾润甫道:“弟因愚劣,不能择主于始,今虽时势可知,还当善事于终。若以盛衰为去留,恐非吾辈所宜,后会有期。”即便别去。李靖深加叹服,连巨真因与秦叔宝义气深重,只得同到长安,看了下落,再回瓦岗。正是:
满地霜华连自草,不易离人义气深。
第五十三回
梦周公王世弃绝魏 弃徐绩李立邃归唐
诗曰:
成败虽由天,良亦本人事。
宣尼惊暴虎,所戒在骄恣。
夫何器小夫,乘高肆其志。
一旦众情移,福兮祸所伺。
蛟螭失所居,遂为蝼蚁制。
噬胼徒空悲,贻笑满青史。
事到骑虎之势,家国所关,非真拨乱之才,一代伟人,总难立脚。何况庸碌之夫,小有才名,妄思非分,直到事败无成,才知噬脐无及。
今且不说秦母归唐。再说贾润甫别了李靖等来到洛阳,打探王世充大行操练兵马,润甫要进中军去见他。世充早知来意,偏不令润甫相见,也不发回书。叫人传话道:“这里自己正在缺晌,那得讨米来清偿你家?直等我们到淮上去收了稻子,就便来当面与魏公交割。”贾润甫见他这样光景,明知他背德不肯清偿,也不等他回札,竟自回金墉来回覆魏公道:“世充举动,不但昧心背德,且贼志反有来攻伐之意,明公不可不预防之。”
李密怒道:“此贼吾亦不等其来,当自去问其罪矣。”择日兴师,点程知节、樊文超为前队,单雄信、王当仁为第二队,自与王伯当、裴仁基为后队,望东都进发。
那边王世充,早有哨马报知,心上要与李密厮拼,只虑他人马众多,急切间不能取胜,闷坐军中。忽一小卒说道:“前年借粮军士回来,说李密仓粟,却被鼠耗食尽,升贾润甫补征猫都尉,宫中又有许多灾异。金墉百姓多说是僭了周公的庙基,绝了他的香火,故此周公作祟。”郑主道:“只怕此言不真。”小卒道:“来人尽说有此怪异,为甚说谎?”郑主笑道:“若然,则吾计得矣。但必要一个伶俐的人,会得吾的意思,方为奇妙。”说了,果看着那小卒,小卒低着头微笑不言。
到了明日,擂鼓聚将,大宴群臣,计议御敌之策。郑主问道:“李密金墉之地,还要隋朝故宫,还是他自己创造的?”张永通答道:“魏主宫室,原是周公神词。李密谓周公庙宇当创建于鲁,此地非彼所宜,便撤去庙貌,改为宫闱。周公累次托梦于臣,臣未敢读奏。”郑主拍案道:“怪道孤昨夜三更时分,梦见一尊冠冕神人,说:‘吾乃周文王之子姬公旦便是,蒙上界赐我为神,庙宇在金墉城内,被李密拆毁了,把基址改为宫殿,木料造了洛口仓,使我虎贲卫从,漂泊无依。今李密气数将尽,运败时衰,东郑王你替我报仇做主。’”众臣道:“神人来助,足见明公威德所致,此番魏邦土地,必归于明公矣。”郑主道:“富贵当与卿等共之,谅孤非敢独享也。”
正说时,只见三四个小卒走上前来报道:“中军右哨旗了陈龙,忽然披发跣足,若狂若痴,口中大叫道:‘我要见东郑王。’”郑主见说,笑逐颜开,对众臣道:“此卒素称诚朴,何忽有此举动?孤与卿等同去看他。”说了,齐上马,来到教场中。军师桓法嗣纵马先到演武场,只见陈龙闭着双眼,挺挺的睡在桌上,高声朗句的在那里诵大雅文王之诗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见郑主来,忽跳起身,站在桌上,朝着外边道:“东郑玉请了,吾周公旦附体在此。前宵所嘱之言,何不举行?勿谓梦寐,或致遗忘。若汝等君臣同心协力,吾还要助汝阴兵三千,去败魏师,幸毋观望,火速进兵为上。吾去也!”说了,跳将下来,满厅舞蹈扬尘。此时王世充与众臣,早已齐齐跪拜道:“谨遵大王之命,我等敢不齐心讨贼,以复故宫,重修殿宇峥嵘?”大家忙起身,看那个陈龙,面色如灰,手足冰冷,直僵僵横在草地上。郑主叫人负了他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