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608

  并且徐佑有一点不能苟同,风门如果真的心怀叵测,谋划深远,也未必不能在何濡身上进行提前投资,反正对风门而言,投入的成本极低,未来可期的利益极大,他们不懂投入产出比,却也会算经济账。
  “你从两岁起被王守送到承光寺,拜入昙谶大师门下,应该不知晓自己的身世,后来是怎么知道的?是令师在逃离北魏那夜告诉你的吗?”
  “关于我的身世,在逃离北魏的十年前就已经知晓了。”何濡面色如常,仿佛在说别人的往事,道:“十年前,我记得很清楚,是上元节,满城张灯结彩,不必宵禁,王守连夜来拜见师尊,两人密谈时我偶然经过,听到了一切。”
  “他们发现你了?”
  “嗯,我失魂落魄,一头撞到了门框上,不过师尊也没打算继续瞒我,因为王守来找师尊,是想让我还俗娶一个妻室,好为何氏留下血脉……”
  “这个王守倒是知恩图报,正如汉人中有小人,胡人中也有君子!道德道德,心中有道,自然有德,却跟胡汉华夷无关。”
  “是,王守纵然受过先君恩惠,能冒着族诛的危险救下我,其实也足够报答了。眼看过了十年,无人知晓我就是何将军的遗腹子,所以想着让我还俗,延续何氏。”何濡眼中掠过一丝感激,道:“只是师尊拒绝了,我也不愿意接受,家仇不能报,生了孩子也是何氏的羞耻。从那天起,我夜夜难眠,闭上眼就似乎看到全家人被屠戮的画面,整整受了十年的折磨,十年啊,再也听不进去一句经声佛号……元瑜曾召开多次无遮大会,任由僧人辩经,我登台三次,三次败北,从此再无一人多看我一眼,于是偷来闲暇开始学了阴符四相……”
  “对了,阴符四相你是从何处学来的?”徐佑对此一直好奇,阴符术失传已久,何濡困在承光寺,大门都出不去,又怎么学来这等具备传奇色彩的秘术?
  “是王守给我的,他说那是从何府搜出来的宝物,藏在鎏金饰玉的锦盒里,一看就很贵重,帮我保存了十年,终于可以物归原主了!”
  徐佑点点头,这个解释合情合理,道:“征北大将军权倾朝野,能够寻来阴符术当在情理之中。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要让你靠着家传秘术,来报血海深仇!”
  “阴符术只是一把刀,可要是没有握刀的手,报仇不过痴心妄想罢了。”
  徐佑愿意作握刀的手,但也得小心刀刃太利,伤到了自己。他抬起头,目光如有实质,道:“令师急匆匆的离开北魏,到底因何缘故?”
  适才履霜三女都在,何濡推说他不知道,可徐佑却看的通透,就算当时确实不知道,过了这五年,何濡也该有些眉目了。
  “灵智得势后,引诱元瑜大造佛塔,穷极奢靡,劳役黎庶,受到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地位有不稳的倾向。加上左光禄大夫崔伯余引了嵩山道人康静入朝,和灵智斗法争宠,师尊感悟沙门将有大变,劝之不听,谏之不从,只好仓惶南顾,以求北宗不绝。”
  嵩山道人?
  徐佑立刻想起了寇谦之,这个康静,不知是不是这个时空里的寇谦之,如果是的话,昙谶的感觉是对的!
  “还有,令师南顾之后,楚国为什么没有大力宣扬,这难道不是一个打击北魏颜面的好机会吗?”
  何濡摇摇头道:“元瑜很可能派了密使和安子道达成了协议,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不怕安子道不同意。师尊又不爱名利,只要有尺寸地可以安身译经,正好隐于寺中,懒得抛头露面,应酬俗务。不过,据我猜测,最大的原因应该是竺道融。”
  “嗯?”
  “竺道融想做楚国佛门的僧主,也得到了六家七宗的认可。但师尊要是频繁露面,得了圣宠,那僧主的归属,尚未可知。”
  将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这像是竺道融的手段。于是在南北双方有意无意的配合下,北魏国师,佛门北宗僧主昙谶,就如同一枚沉入大海的石子,再掀不起一丝的波澜!
  这,便是权势!
  这,便是利益!
第三十一章
家无余财
  “其实我早该想到,若非佛门里的重要人物,也不敢接受王守的托付,更不能将你养在身边达二十多年不为外界所知。”
  徐佑笑着说了一句,心里却在想着魏国的佛道之争。灵智架空了昙谶,成了佛门的僧主,可摆在他面前的是道门的强势反击,左光禄大夫崔伯余和嵩山道人康静联手,未必不能从魏国皇帝元瑜的手中分走一杯羹。正如楚国目前的形势一样,竺道融步步紧逼,孙冠又不甘束手就擒,两虎相争,不定是怎样的血雨腥风!
  皇权的更迭固然残酷,宗教的斗争也不遑多让,甚至更加残酷几分。因为皇权只是剥夺了对方的肉体,可宗教却是要彻底洗涤你的灵魂!
  南北两国的国情不同,上层结构组成不同,风俗、文化和信仰也不同,无独有偶,却同时发生了佛道两教的激烈对抗和争夺。只能说明一件事:推动历史前行的是历史本身,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佛门和道门,终于开始了自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
  徐佑悠然神往,参与历史的感觉,比起美人醇酒,比起权力钱财,更符合他的心性和口味。
  “是啊,师尊的恩德,今生今世也还之不尽!”
  何濡低垂着头,摩挲着手中的杯子,眼眸中是从未见过的温和与平静。只有对着徐佑和左彣,他才会表露出心中的一点真实情绪。之前说的无情话,什么敌人拿着昙谶也威胁不了他云云,显然是给冬至她们听的,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把昙谶当成了父亲和导师,既是心灵的寄托,也是灵魂的归宿。
  要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早被刻骨铭心的仇恨熬尽了所有的生命力,吞噬的干干净净!
  “还不尽,也要还!”
  徐佑拍了拍何濡的肩头,道:“先从风门的人情债还起!”
  左彣一脸的困惑,道:“我们对风门了解的太少了,连他们想要其翼做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才能主动还上这个人情债呢?”
  “你啊,别小看了其翼,他既然跟风门做了这么多次买卖,岂能不往里面安排几个眼线?”
  左彣啊了一声,道:“真的?”
  何濡笑道:“正如七郎所说,我这五年来先后跟风门打过十一次交道,也收买了里面几个人,并通过适当的时机送进去了几个……不过,这些人目前都是外围的人员,接触不到太多的机密……”
  “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只要眼线埋的够深,早晚会将笼罩在风门头上的幕篱揭开。”徐佑沉思一下,问道:“你觉得冬至可以信任吗?”
  何濡想都不用想,直接回道:“可以!她的身世清楚明白,又是詹文君临行前指给七郎的婢子,应该不会包藏祸心。”
  徐佑看向左彣,左彣点点头,道:“我也这么想,詹四娘绝不会害郎君的!”
  “这是其一!其二,詹文君让冬至留在七郎身边,既是为了让冬至有个地方容身,也是为了让她和七郎之间的线不至于就此断绝,日后说不定机缘到了,还可以再见面!”
  徐佑皱起眉头,道:“就事论事,不要扯到詹文君身上。”
  何濡和左彣对视一笑,聪明的不纠缠这个话题,道:“是,不说詹文君,单说冬至。冬至有野心,偌大的钱塘也只有静苑能给她提供庇护和实现野心的基石,除此之外,要么乖乖的嫁给农夫商人作妻作妾,要么被司隶府收入囊中做狗做马,要想做一个将自由和未来握在手里的人,只能跟着七郎,别无选择!”
  “好!”
  徐佑下了决断,道:“既然如此,你将风门中的眼线逐步交到冬至手里,跟那边的联络和打探都由她负责。咱们坐困钱塘,耳目闭塞,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才不至于后知后觉,进退失据。不过现在没钱没人,那就慢慢来,先从风门练练手,也顺便再考验一下冬至……”
  忠诚是线性的,要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进行延续,所以今天的忠诚,明天可能就是背叛,徐佑信任今天的冬至,可明天呢,谁又说的清呢?
  估摸着徐佑他们谈的差不多了,履霜端着刚做好的姜蜜水直接推门进来,之所以不敲门是因为那样会显得太刻意,笑道:“三位郎君口渴了吧,尝尝我亲手煮的姜蜜水,其翼郎君,给点薄面,要是不好吃,千万不要骂我骂的太狠了。”
  徐佑讶道:“从不下厨的履霜女娘也肯动一动玉手了?好嘛,我们就是吃毒药也会吃的满口余香,其翼要敢骂你,我跟风虎第一个不答应!”
  何濡哼了一声,道:“既然七郎这么急切,请你先饮一碗!”
  “饮又不是灌,一碗太多了,我尝一口!”徐佑嘴上说的霸气,实则也肚里打鼓,对初次下厨的人没法有信心,战战兢兢的端起瓷碗,轻抿了一下,顿时笑逐颜开,道:“履霜,没想到你还有做厨娘的天分,太好喝了!”
  何濡奇道:“真的?我尝尝……”他不像徐佑那么矜持,仰头大喝了一口,抹着嘴啧啧道:“嗯,不错,确实挺好喝。履霜这个手艺,已经不下于秋分了。”
  左彣坐不住了,说了半天的话,嗓子都要冒烟了,忙端起碗一饮而尽,突然脸色僵住,眉眼都要挤成川字,终究没咽下去,噗的一口吐了出来,溅的案几和衣服上四处都是,道:“这……太苦了……”
  徐佑和何濡同时大笑,何濡指着他道:“风虎,你还是太年轻,我一看七郎的表情浮夸就知道他在故意使诈,你竟然真的喝了那么多。”
  左彣懊悔不已,履霜吐吐舌头,道:“有这么难喝吗?我看秋分就是这样煮的啊……唔……”话音未落,她已经捂着嘴跑了出去,紧接着听到干呕的声音。
  徐佑打趣道:“你是不是把盐当做了沙饴?”沙饴就是颗粒微小的麦芽糖,家中没有蜂蜜,徐佑是知道的,要煮姜蜜水,只能用沙饴。这种麦芽糖成色跟扬州常用的海盐颜色差不多,都不算白,有点发青,色度不够纯净,不经常下厨的人很容易搞混淆。
  履霜从外面回来,神情沮丧,做厨娘的心思立刻淡了,道:“比海水都咸,定是我放错了沙饴……”
  这段小插曲让众人的心情都舒畅了许多,听何濡的经历总是沾染了太多的阴谋和黑暗,让人负能量爆棚。
  徐佑张望了一下,道:“秋分和冬至呢?”
  “正好方阿姊来请,让她们去取刚蒸的蓬糕,还有二色蜜渍藕片。”
  徐佑似乎这时才记起隔壁还住在一位才华横溢的貌美女郎,道:“好些时日没有吃到方绣娘的糕点了,今天怎么想起送吃的过来?”
  正说话间,秋分和冬至捧着糕点回来,刚进了房间,冬至嘻嘻笑道:“小郎,你可知方阿姊要找我们何事?”
  “哦,难不成她们知道周英儿被抓了?”
  冬至拍下手,道:“小郎猜对了!她们从杜县尉那里听说抓到了周英儿,眼见时辰晚了,不能去衙门里问询,特地找我们过去问一问具体情况。”
  “这是正事,我也要跟苏女郎说起的。咦,她们怎么不过来直接问我,找你们做什么!”
  秋分将蓬糕仔细摆好,先拿了一份放到徐佑的面前,忍着笑道:“方阿姊私下里谈起过,说小郎总是不苟言笑,每次她过来都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你。像这等事也只敢找我们婢子,不敢惊扰小郎。”
  “有吗?”
  徐佑摸了摸下巴,他见方绣娘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提苏棠,仅仅见过一面而已,哪里谈得上不苟言笑,道:“方绣娘当我是青面獠牙的鬼怪吗?”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方绣娘境界不到,难免要失之郎君了!”何濡最喜欢拿徐佑说笑,夹起蓬糕咬了一块,赞道:“不过论起厨艺,却没话可说,当真可餐!”
  “好啊,你是说我跟子羽一样容貌丑陋了?”
  众人大笑,徐佑虽然比不上顾允的美姿容,但也称得上玉树临风,尤其长年习武,身段高挺紧致,不像儒生弱质芊芊,别有一番魅力在,怎么也称不上丑陋。
  “有件事好教小郎知晓,苏女郎家中已经没有余财了。”冬至站在徐佑身后,压低声音,小心的禀道。
  “哦?方绣娘讲的?”
  履霜和秋分都面露讶色,她们也时常跟方绣娘接触,却从没听过她说这些话。尤其秋分今日刚刚从隔壁回来,所见所闻,无不是普通富裕人家的做派,不曾有破败之像。
  “不是,她肯定不会跟我说的,只是我偶然听到苏棠的侍婢要去城里寻一针线好的女工,将破损的织云锦衣拿去缝补。”
  “缝补衣物难道不是常事吗?以前在义兴时,家中女娘的衣物也不是日日如新。”
  “缝补衣物是常事,但这件织云锦衣是苏女郎外出、宴客和会友时穿的,之前我见过一两次,都是做的新裳,连一丝褶皱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