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608

  “履霜,上茶!”
  履霜端着茶,放到暗夭身前,他微微前倾,竟然表达了谢意。这样一个人,跟徐佑之前想象中的暗夭区别很大。
  “你读过书?”
  暗夭答道:“是,从三岁习武开始,同时一直在读书。”
  “师承何人?”
  婉转,扯皮,拉拢,示好,表达善意,消减敌意,最终的目的就落在这四个字上:师承何人!
  房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暗夭脸上,他闭了上眼,露出痛苦的神色,似乎回想起了什么不堪的往事,道:“一个死人!”
  徐佑只怕暗夭避而不答,只要他肯说话,总能一步步套出底细,道:“死人?这倒让我好奇,死人也能教人读书习武吗?”
  “教会你之后,再杀了他,岂不是一个死人了吗?”
  左彣、履霜、秋分、冬至、山宗五人齐齐色变,望着暗夭的眼眸里或畏之如虎,或如恶恶臭,不由自主的往旁边挪开了数步,仿佛耻于和他站在同一个屋檐下。
  天、地、君、亲、师,荀子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在这个时代仅仅对师父不敬,就可能遭万人唾弃,更别说杀师这样的恶行,有悖人伦,神鬼厌之。
  暗夭说的轻描淡写,浑不在意,也是这个时候,才有了些许混迹江湖的刺客该有的薄凉和冷漠。
  左彣皱着眉头,道:“你为何杀师?”
  暗夭还是闭着眼,并不理会何濡,仿佛这个问题根本不值得回答。山宗讥嘲道:“不敢回答?尊师教你习武强身,读书明理,却被你狼心狗肺,恩将仇报。原来,你也知道这是无耻下作的禽兽行径!”
  暗夭藏在袖袍里的手指动了动,脸上不见怒火,但在场的几人无不是通了七窍的玲珑心,哪还不知山宗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何濡终于开口,道:“孟子说君王无道,尚可杀之,何况师父?若暗夭的师父行事不义,人面兽心,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暗夭猛然睁眼,眸子底部青光弥漫,显得无比的诡异,仰头大笑道;“何郎君所言最合心意!我那位师尊虽然不是披发左衽的戎狄,却是真正的人面兽心之辈。我不仅杀了他,而且剥皮抽筋,挫骨扬灰,撒在厕中最污秽的地方,咒其永世不能翻身。”
  三分癫狂,三分阴毒,三分鬼气,还有一分的惊怖不可名状!
  徐佑开始动摇,他试图将暗夭收归己用的想法,或许真的是戴着镣铐在刀尖上跳舞,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伤了自己。
  何濡的大半生,无不在违逆世间所有约定俗成的规则。汉人叛逃成了胡人,将军子剃发成了小沙弥,然后又从胡人再次叛逃成了汉人,扮演者各种各样的角色,游走在错综复杂的势力之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反大业。
  循规蹈矩和奉公守法,从来与他绝缘,看到暗夭同样的不容于世俗,反倒高看了他几分,开始真正盘算着将他纳入徐佑麾下的可能性。
  左彣叹惜道:“若对你不仁不义,杀了即可。人死万事休,何苦辱及尸身?”
  何濡笑道:“风虎,你这就有些痴气,人都杀了,一具肉身又有什么打紧?埋入土中,还不是便宜了虫兽,早晚烟消云散。留给暗夭消消恨意,岂不更好?”
  他站起身,走到暗夭跟前,眼眸神采奕奕,摄人心魄,道:“我叫何濡,想必你之前已经打听清楚了。昨夜七郎问你,四夭箭背后的组织到底什么来历,你避而不答。今日我再问你,希望你能给我一个不带隐瞒和欺骗的答案!”
  暗夭再次陷入沉默。
  何濡鼓动三寸不烂之舌,道:“我们虽是敌人,但没有私仇。你拿钱办事,杀人只是笔买卖,我们理解,所以既没有严刑折磨你,也没有无故的羞辱你。现在问你的这些问题,也不会危害到你关心的任何人,不如再看成一笔买卖,你用这些问题,换得在静苑的干净的衣食和暖和的住处,如何?”
  “好,这笔买卖很划算!”
  暗夭抬起头,看着何濡,道:“答案就是,我不知道!”
  “嗯?”
  “我不知道!”暗夭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道:“我跟飞夭、杀夭并不算朋友,每次要杀人,都由慕容贞联络我,给我一份完整的计划,我只需按照约定的时间出现在约定的地点,配合他们杀掉该杀的人。事成之后,分给我那一份酬金,彼此再无来往,只有等下次刺杀才会再见面。”
  何濡仍有疑问,道:“以你的身手,飞夭为何没有见猎心喜,将你收入他们的组织中呢?”
  “是慕容贞,她不想我跟她一样,受到组织的严密控制,求去不得,所以和飞夭私下交涉,约定我只接受雇佣杀人,而不加入他们的组织。至于用了什么交换条件才让飞夭答应下来,慕容贞没说,可我明白,必然代价不菲。因此我不能辜负了慕容贞的好意,让她付出的代价变得毫无意义,他们背后的组织,我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打听过,不知道,才可以置身事外,才可以安然活命!这就是我的答案,你信也好,不信也罢!”
  何濡的阴符四相,最善观人,凝神不放过他一处表情细节和语气里的起伏变化,道:“我信!”
  “第二个问题,我要你的易容易骨之术!”
  “拿衣食来换,这笔买卖对我不太公平。”
  “那就拿你的命来换!”何濡断然道:“交出易容易骨术,我保你不死!”
  暗夭摇摇头,道:“这对你不公平!”
  何濡奇道:“为什么?”
  “因为拿去也没用,你学不了!学不了就是无用之物,用来换我的命,对你自然不公平。”
  “有趣,有趣!”何濡对徐佑笑道:“七郎说的没错,这个刺客果然比想象中有趣的多!不过,我要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学不了呢?”
  暗夭冷冷道:“当初飞夭对我说了同样的话,结果我给了他修炼的法子,却连试试都不愿意。何郎君,你固然比飞夭聪明百倍,但是他做不到的事,你同样做不到!”
  何濡笑道:“我这人性子最倔,受不得激。还是刚才的买卖,你交出易容易骨术,我保你不死。至于公平不公平,由我来判断,不需要你做决定!”
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
  “我那个死人师父,名叫陈蟾,你们肯定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不过他的祖父赫赫有名,就是曹魏时的大堪舆家陈蜃。”
  众人齐齐倒抽一口冷气,陈蜃的大名,世人皆知,百年来朝堂、市井、乡野各处不知流传着多少关于陈蜃的传说,几乎是神仙中人。
  徐佑和左彣对视一眼,那日晋陵城中暗夭刺杀不成,负伤逃走,两人说起易容易骨,左彣曾提及陈蜃,只是没想到他们之间真的关系匪浅。
  “陈蜃得神人授予《青乌经》,你们都知道,被奉为堪舆圣典。不过你们不知道的是,除了《青乌经》之外,陈蜃还被授予了一本《青鬼律》。就是这本书,让陈蟾和他父亲陈焎耗尽了两代人的心血,试图从中找到窥探武道至境、超脱生死的法门。”
  暗夭的眼眸里藏着深深的讽刺和讥嘲,道:“只是《青鬼律》里记载的法门极其的诡异,陈焎没有胆量自己修炼,于是通过各种手段威逼利诱,骗来别人充当替代品,从修为深厚的九品高手,到不懂武功的无知少年,或男或女,或老或幼,前后不下数十人,结果无一例外,要么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要么刚刚入门立刻血脉尽断,暴毙而亡。五十年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却终成黄粱一梦。”
  “陈焎在四十岁那年,再也按捺不住,自行修炼《青鬼律》。起初进展很顺利,毕竟他用几十条人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可以规避很多修炼中的风险。如此五年,他从一个入不了九品的普通人,突飞猛进变成了六品上的高手。也就在这一年,他的修为一日千里,开始触摸到五品的山门。正当他以为可以推开这扇门,成为梦寐以求的小宗师的时候,厄运再次来临,跟之前那些人一样,陈焎全身血脉尽断,暴毙而亡。”
  “临死前,他叮嘱陈蟾,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破解青鬼律的法门,不然死不瞑目。陈蟾当时已经二十岁,从小目睹其父的所作所为,知道很多内情,所以更加的谨慎小心,足足用了十年的时间,将陈焎留下来的注解,一个字一个字的研习参悟,终于发现了藏在其中的秘密。”
  徐佑听的入神,道:“什么秘密?”
  “详细内情我也不知,这是陈蟾最宝贝的东西,绝不会告诉任何人。但我推测,应该和阴阳和合有关,一阴一阳之谓道,青鬼律最大的秘密,就是阴阳!”
  关于武道,现在最大的权威是左彣,他已经走的比在场的所有人,甚至比一命呜呼的陈焎都远。见徐佑问询的目光,左彣略带惭色,道:“我的武功是从杀伐中得来,带着天生的戾气,并不通晓阴阳,恐怕不能参透青鬼律的秘密!”
  “武道如登山,山路虽有千万条,但到了五品的山门外,却殊途同归。你的武功杀伐暴戾,所以停在六品上八年之久,这些时日先后历经生死,戾气消磨大半,逐渐的圆润温和,这才能够破开山门,晋位小宗师。说到底,还是阴阳和合起了作用。”
  徐佑被誉为年轻一辈的天才高手,对武道的理解和认知远在左彣之上,一番话说的鞭辟入里,让左彣这个刚刚成为小宗师、还没有彻底开悟的高高手茅塞顿开。
  徐佑又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和合,乃生万物。青鬼律如果真的可以窥探武道至境,必然要阴阳二元互为奥援,新新不停,生生相续。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无端暴毙,很可能是没有找到阴阳之间的和合之处,也就是那个只存在于圣人典籍中的‘炁’。”
  何濡虽然不通武功,但学识似海,眼光独到,对徐佑的看法表示赞同,道:“我也这么认为,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两情交媾,万物化成。万物皆归于一炁,炁有先天后天,先天一炁,人生而自得,若想真正的求道,需阴阳和合,炼化后天一炁,返还先天,永葆不失,然后人与道合,才能一窥至境,超脱生死。”
  暗夭看向徐佑和何濡,好一会才道:“两位郎君从未看过《青鬼律》,却能顷刻间推测的八九不离十。若让陈蟾知道,他费尽心智悟出的青鬼律,竟如此轻易的被人窥破,估计在厕中的幽魂也要不安稳了。”
  提到陈蟾,暗夭语气中总带着说不尽的恨意,可见两人之间发生的事,必定惨绝人寰。山宗嘀咕道:“被你挫骨扬灰,坠入厕池,这倒霉鬼的魂魄就从来没有安稳过好吗?”
  暗夭视山宗如无物,请徐佑提供笔墨,然后执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图,还没讲解此图的来历,徐佑满脸讶然,道:“水火匡廓图?”
  暗夭身子微震,竟一时失神,手中的笔墨滴在图上而不自知。徐佑忙挪开纸张,道:“小心!”以暗夭的定力,那是何等的波澜不惊,手中就是拿着火炭也未必会颤抖分毫,此时却被徐佑这句话搞得心绪大乱。
  “郎君之前见过此图吗?”
  水火匡廓图的出处已经不可考,后世各有各的说法,有说是彭晓所画,有说是陈抟所传,也有说是《参同契》里原本就有的。但可以确认的是,不管《参同契》里到底有没有相关的记载,至少水火匡廓图跟《参同契》关联紧密。
  所谓水火匡廓图,是黑色双色的半圆图形,属于太极图的一种。太极图并不是单指后世广为人知的阴阳鱼图,相反,太极图有很多种。伏羲女娲交尾图、先天图、周敦颐太极图、三五至精图等等,都是太极图,分五层图形、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形状不一,但本质相同,那就是阴阳互化,乃至无穷!
  “虽然没见过,但坎离匡廓,运毂正轴。坎卦,阴中有阳。离卦,阳中有阴。坎离,即是阴阳,也是日月,日月为易。读明白了《周易参同契》,自然认得此图!”
  徐佑随口糊弄了两句,暗夭彻底被折服了,道:“通天智计,无双才情,徐郎君,难怪我杀不了你!”
  他不再多话,提笔写下了《青鬼律》全文,字数不多,不过九百三十七字,可字字珠玑,高深莫测,读来仿若天书。尤其功法诀要,更是匪夷所思,跟当世的武学体系完全不同。什么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窃幽阴之宫,居神灵之主,有点偏向天师道的功法,却又不尽相同,所有的东西似是而非,让人摸不着头脑。
  “天书?我看此乃鬼书!”
  何濡神色凝重,道:“《青乌经》堪舆天下山川气脉,足可明辨日月、阴阳、人鬼和清浊,《青鬼律》却籍此神通,试图以阳世之阳,和合阴世之阴,怪不得多人暴毙,无端横死,简直泯灭人心,狂妄之极!”
  徐佑初始还不太明了,听何濡一番高论,立刻想到了青鬼律的终极秘密所在。左彣读书不多,但一理通百里明,也随之恍然。只有山宗稍逊一筹,迷迷糊糊的问道:“以阳世之阳,和合阴世之阴,这句话怎么解?”
  徐佑解释道:“我辈苦修武道,感应天地元气而通奇经八脉,只为将身内先天之炁和身外的后天之炁融会贯通,也就是所谓的阴阳和合。这里的阴阳,泛指体内的先天之炁和后天之炁,但不论先天还是后天,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至少都是人间世存在的万物和变化。《青鬼律》则不然,它将人间世的先天后天之炁统称为阳,然后从阴间世的百千鬼物身上吸取阴气,然后再来阴阳和合,走的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求的也是前人从未求过的道!”
  山宗愕然,道:“这哪里是什么大道?分明是邪道,是鬼道!暗夭,你一身鬼气,原来跟鬼同流合污!”
  正在这时,秋分突然自语道:“窃幽阴之宫,居神灵之主……窃幽阴之宫,居神灵之主……”双目呆滞,眼神涣散,口中接连重复《青鬼律》里的字句。徐佑神色微变,道:“风虎!”
  左彣同时发现异状,袍袖轻拂,柔和如春意的真气侵入秋分体内,压制住接近失控的丹田,然后口中低叱,道:“呔!”
  煌煌之音,驱散鬼气,秋分身子一歪,倒在了履霜怀中。何濡屈指扣脉,脉象平和安稳,对徐佑点头示意无妨。徐佑再次看向案几上的《青鬼律》,眉头紧锁,没有言语。左彣心中恼怒,道:“这等惑人心神的鬼书,留之何用?郎君,不如烧了它,以绝后患!”
  徐佑摇摇头,道:“先不急,听暗夭说一说修习之法!”
  《青鬼律》共九百三十七字,多为总序提纲,言简意赅,对具体修习的法门却没有叙说的十分详尽。如果不是精通《青乌经》,仅仅得到这本书毫无用处。并且陈焎的遭遇也说明,就算精通《青乌经》,其中还藏着万分的凶险,走错半步,立刻就是死路一条。
  徐佑和何濡都是天纵之才,一眼就能看透《青鬼律》的秘密,但看透跟学会是两个概念,就比如人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会推理的人少之又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