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608

  所以,这里肯定有出口,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
  清明再次下水,还是一无所获。时间飞快的流逝,人的体温被冰冷的水悄悄吸走,谁也不知道徐佑还能坚持多久,他咬了下舌根,剧烈的刺痛保持着大脑正常运作,突然说道:“清明,你精通易数,可起一卦看看?”
  “好!”
  清明应了声,屈指捏了一个古怪之极的手印,然后没入水中轻轻动了动,平静的水面微微荡漾,出现的漩涡似乎暗含着天地间某种玄妙的至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徐佑能感觉到他的动作,笑道:“天地万物,无不成卦,可像你这样起卦的方式却很罕见……如何,起了何卦?”
  “水雷屯,龙居浅水之卦,万物始生之象!”
  徐佑神色大振,道:“屯卦,上坎下震。坎为雨,喻险;震为雷,喻动。水雷屯,正是雷雨交加,险象丛生之时,可只要勇毅果敢,知难而进,自可通达无碍。这是初难后解之象,上上大吉!”
  卦象给了两人莫大的信心,很多时候,身陷绝境,最怕的不是绝境本身,而是失去求生的欲望和可以活下来的信念。水雷屯或许没有那么的玄妙,可此时此刻,却是点燃生命不息的那盏明灯。
  “你再去仔细找找,水中的空门跟平地上不同,声音或许更厚重些。还有,这水潭没有腐臭的异味,应该不是死水,必有地方引活水进来……”
  清明又反复三次下潜,绕着山壁摸索了数遍,终于在水底的北面发现了暗门。这暗门不知道多厚,若不是感受到墙壁缝隙里微微渗出的水流波动,仅靠击打完全听不出破绽。
  找到暗门是第一步,开启暗门的机关却比暗门本身更加难找,后来还是徐佑灵机一动,让清明搬开潭底的石头,在距离暗门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铁制圆舵,手腕粗细的铁链盘成好多圈,不出意外,这应该就是打开暗门的钥匙。
  “郎君,我试了试,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靠蛮力转动铁舵。”
  徐佑点点头,道:“之前种种,考验了智计、才学和勇气以及决断,现在自然要考验武力,归根结底,一力可降十会……”
  五丈,十几米的水深,光水重就大的可怕,加上铁舵常年没用,生锈和自身的阻力以及暗门的质量,等闲不可能有人能转动分毫。
  幸好,清明已经来到了五品的山门外,以力破法,无有不成。
  他潜入水底,过了十息,铁索和石头摩擦的刺耳杂音响起,潭水底部的北面慢慢打开了半人高的出口,成吨重的潭水汹涌外泄,强大的冲劲让人根本没法保持住平衡,清明一手抱住徐佑,一手抓紧阴长生,蜷缩一团,护住头胸要害防止磕碰,随着水流翻滚着从出口冲了出去。
  刚到外面,耳边听到轰隆如雷的水声,还没来得及反应,三人凌空跌落七尺,掉入往地下深处奔腾而去的暗河里。
  大自然的力量沛莫能御,这条暗河以三十度倾斜角往下湍流甚急,清明拼尽全力才勉强维持着三人合抱,不至于被急流冲散,在这样的地方,幽深不见天地日月,一旦分开,怕是再无相见之时。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有数十息,也或许只有一瞬间,暗河来到一个大约一百二十度的拐弯处。清明弓起后背,用血肉之躯接下了这一下近乎夺命的撞击,闷哼声中,唇边流出血迹,随之进入到了一段比较平缓的河道,这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郎君,你怎么样?”
  徐佑经过这么几番折腾,身子虚弱到了极点,勉强笑道:“还好,死不了……阴长生呢?”
  “还活着,不过他受了重伤,撑不了太久!”清明的语气还是那么的平淡冷静,道:“这暗河不知通向何处,郎君可有对策?”
  “别忘了你起的屯卦,顺时应运,自会欣欣向荣。我的对策,就是随波逐流,等到生门现身!”
  “郎君的意思是?”
  “还是那句话,这清明洞里的阵势虽然凶险绝伦,可每到绝处都会留有生门,只要我们抓得住,一定能安然无恙。”
  可人在河中,伸手不见五指,连停住身形都做不到,又怎么去寻那隐蔽之极的生门呢?
  大罗金仙也做不到啊……
  “郎君,你看!”清明突然大声喊道。
  徐佑抬头望向前方,竟然看到了两盏微弱的灯光,越到近处,光线越发明亮起来。凝神看去,原来不是灯,而是跟天师宫前那两座桥上一样的悬珠,比那些碎小的悬珠更大,更圆,也更亮!
  这两个悬珠镶嵌在一只硕大的龙头的左、右双角之上,龙头为铜铸,惟妙惟肖,威风凛凛,俯视众生,给历尽劫波而来的人们以无比震撼的压迫感。
  “清明,就是这里!”
  话音刚落,腰带甩出,系在龙角之上,清明越水而出,夹带着徐佑和阴长生稳稳的落在龙头上。
  “咳……咳!”
  徐佑干呕几声,吐出了几口河水,神色萎靡,可精神却比较亢奋,借着悬珠的光芒,伸手摸了摸周围,道:“这是蛟,不是龙……”
  蛟龙在古籍中的记载多有不同,有说有角,有说无角。不过蛟为龙属,有角才更符合人们的想象,它的角和龙角不同,直而短,没有分叉,龙角却更似鹿角。
  清明赞同徐佑的看法,道:“这应该是角木蛟,为苍龙七宿里排在首位的角宿!”
  “不错,二十四节气上应二十八星宿,清明正对角宿!”徐佑靠着蛟龙角而坐,道:“天师道把天下分为二十四治,下应节气,上应星宿,在鹤鸣山里摆下二十四洞的大阵势,和二十四节气气机相关,自然,也少不了二十八星宿的踪迹!”
  他站了起来,俯首从蛟龙嘴里往里瞧去,隐约能感觉到风的流动,笑道:“走吧,生门来得如此容易,想必到了此行的终点了!”
  当下清明背负着阴长生,先弯腰爬进了龙嘴里,徐佑跟在后面,匍匐前行,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终于到了出口,清明先钻出去,徐佑跟在后面,然后彻底呆在原地。
  他们站在半空的一个突出的石台上,身后是跟外面一模一样的角木蛟铜铸兽首,眼前呈现的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穹隆型的空间,高三十余丈,宽数十丈,十几根三人合抱的石柱支撑着洞顶,山壁间镶嵌着无数的萤石,紫红翠绿浅蓝,五光十色,闪烁着玻璃光泽,倒映着水光,将这片空间照射的如同仙境。
  在底部的正中间,幽深的水流环绕着一座高台,高台上有一口井,露出的部分由青石砌成,绿藻斑斑,跟寻常村镇里吃用的水井并无二致。
  井口旁边,插着一把通体清幽,光泽如玉的古剑,五节连环之柄,上有隐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
  “这……就是戒鬼井?”徐佑不由自主的往前一步,几乎不敢置信看到的这一切,道:“三五斩邪雌剑?”
  清明同样受到了莫大的出动,声音微颤,道:“传说戒鬼井在天师宫的下面,莫非这里就是天师宫所在的那座孤仞绝峰?”
  “我们从平坝边上的悬崖入洞,经过多次下行和横进,又通过暗河到了山底和那孤仞绝峰相连的地方……所以你猜的没错,我们头上,应该就是天师宫!”徐佑指着周边的山壁半空,道:“你看,从我们这边依次是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这是苍龙七宿的铜铸兽首,位在东;再看对面,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这是白虎七宿,位在西;然后是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位在南;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位在北!”
  “也就是说,清明洞的最后入口是方才那角木蛟的铜铸兽首,其他各洞也都是从各自对应的星宿兽首口中进来的?”
  “是,除了惊蛰、芒种、寒露、小雪这四洞分别对应两个星宿,其他一洞一节气,对应一星宿,大道殊途同归,不管从哪个洞进来,最后的终点都是这里——戒鬼井!”
  清明再去打量,果然芒种洞的洞口有两个铸铜兽首,分别是心宿对应的心月狐和尾宿对应的尾火虎。
  若不是命大走到这一步,谁能想到,被称为可通仙府的二十四洞的存在,竟然是为了保护那传说中可以禁制万鬼的戒鬼井?
  天师道,好大的手笔,好大的气魄!
第九十四章
玉桥三界
  角木蛟兽首的下面挂着绳梯,徐佑和清明先后攀着落到洞底,地面全部用平整的青石铺就,没有一点的突兀和凌乱。
  徐佑跺了下脚,搓搓手恢复身体的暖意,幸好现在是春夏之交,天气不是那么的寒冷,换作冬天,怕是要伤到肺腑。
  两人缓缓走到那跟护城河似的环绕着高台的深壑边,六座拱桥一字排开,连接对岸,桥栏两侧各自雕刻着四十九尊张大了嘴巴的三足蟾,栩栩如生,仿佛在吞食天地灵气,随时就能成仙得道。
  桥身也各不相同,一座金光闪闪,一座银辉泻地,一座闪烁着玉石独有的光泽,一座纯青石砌成,一座阴沉乌木,还有一座是竹!
  清明疑惑道:“郎君,这是……”
  “这是道门六桥!”
  清明奇道:“出自何典?”他自诩通晓诸家典籍,却从未听说过道门六桥的说法。
  “出自《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此经藏在鹤鸣山的道典里,还未曾面世。里面提到五道轮回和六桥之说,五道为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桥为金、银、玉、石、木、竹。凡人在世间积下不同的缘法,就会经过六桥进入五道,或成仙成圣,或为王为侯,或贫困潦倒,或为胎卵虱化,从而让善恶有报,清浊分明。”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也就是《天地本起经》,大概成型于南北朝时期,所谓的五道和六桥结合了佛教的六道轮回思想,体现了这个时期佛儒道互相争斗,却又互相融合的时代色彩。
  徐佑并没有在鹤鸣山见过这本道经,属于习惯性的随口胡诌,但只看眼前的六座桥,就明白它必然是《天地本起经》里记载的度人前往五道轮回之所的六桥。如果连清明都闻所未闻,说明此经现在还未问世,应该是后人根据戒鬼井里的这六座桥编纂而成。
  “那,我们该走哪一座?”
  想想一路行来的凶险,清明的眼神里充满了戒备。两者间的距离有十余丈,纵身掠过不是问题,但问题是,以设阵之人的手段,岂会让人如此轻易的过河?
  可以想见,从河面上过,要比从桥上走凶险百倍,桥上或许死路里留有生门,河面上估计有死无生!
  徐佑默然不语,负手站在他们面前的那座桥头,过了一会,轻笑道:“清明,你想要什么样的将来?”
  “我?”清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低着头想了片刻,道:“无忧!”
  “如何无忧?贫贱人家为衣食忧愁,富贵人家为权位忧愁,王侯门阀为昌盛忧愁,天潢贵胄为千秋忧愁,仙人神君为长生忧愁。就算跳出五道,真正的超脱天地人三界,又怎知到时会有什么样的烦恼呢?无忧,太难!”
  “既然求而不得,那便无所求!”
  “好,无所求!这三字自有真意!”徐佑迈步上桥,神态从容,无比镇定,道:“六桥为度人,不为杀人,走哪一条没有分别,关键是守住本心,不为外象所惑。清明,咱们高台上再见!”
  脚步落在桥面,这座玉石桥竟微微一颤,清明背着阴长生,紧跟其后。行七八步,三足金蟾的眼睛滴溜溜转动,突然精光乍射,从口中冒出青烟袅袅升起,顷刻之间,瑞气氤氲,祥云缭绕,再看不到人影和彼此。
  “来者何人?”
  徐佑出现在森严幽深的大殿中,两侧立着无不是凶神恶煞的厉鬼,密密麻麻,无有尽数。暗紫色的血从殿柱和周边的墙壁上缓缓流下,不一会就浸透了双脚,将大殿变作了血池。
  殿上宝座后坐着一人,隐在雾气朦胧之中,瞧不见真容。
  “你又是何人?”徐佑浑无惧色,朗声问道。
  “我乃九幽之主,青玄九阳上帝!”
  “不知帝君招我至此,有何见教?”
  “徐佑,大胆!”
  青玄帝君一声怒喝,旁边的厉鬼一拥而上,无眼的从眼眶爬蛆虫,凑到徐佑眼前,长舌的满是倒刺,留着口水似乎要往他脸上舔,还有那唇如朱砂,目如镜面,拖着豹尾,长着青色双翅的怪物绕着他全身飞舞,场面恐怖至极,若是那胆小的,此刻就会双股颤颤,吓得屁滚尿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