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608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第五十二章
意在关中
  和何濡的争执并不会太过影响两人的关系,何濡偏激又极端的性格不是今日才形成,早在认识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正如他所言,只要不是安氏当皇帝,谁当皇帝,哪怕是个暴君也无所谓,什么天下,什么生民,什么夷夏之争,于他都没有任何的意义。
  他活着,只是为了复仇!
  这点跟徐佑有很大的不同。
  徐佑的复仇之路始终夹杂在楚国朝局的大势里,安子道要废黜太子,安休明要弑父谋逆,安休若要起兵夺嫡,这都是大势之下的必然。他所作的,只是局部的推动和细节的改变,就算如此,还要小心翼翼的维系江东的基本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战争局限在金陵周边,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动乱,让江东不至于生灵涂炭,让楚国不至于被北魏趁机南下侵吞……
  他要复仇,也要百姓安乐,也要楚国强盛,也要汉人重新屹立在各民族之顶端。重生一次,如果仅仅为了复仇而活着,那未免太无趣,也太凄凉了些。
  与何濡相比,徐佑想要的太多,很多时候不能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不能全凭一己的好恶行事,妥协和退让是前进和胜利的伴生矿,正因为有底线,所以不能肆无忌惮。
  若安休林真的天不假年,局势将如何发展,现在谁都不能预料,至少眼下,安休林是个好皇帝,于国于民都有利,这就足够了!
  秋分从门外探出脑袋,略带担忧的看着徐佑,道:“小郎,其翼郎君他……你们没事吧?”
  徐佑长身而起,道:“能有什么事?他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又臭又硬,过会我去斟茶认个错,马上雨过天晴!”
  清明出现在门口,道:“何郎君去了地牢见鱼道真!”
  徐佑扬了扬眉,冲秋分笑道:“瞧,连斟茶都免了!”
  争执归争执,不能误了正事,这点何濡分得很清楚。他见了鱼道真,问了和徐佑差不多的问题,出来后径自来见徐佑,道:“鱼道真说谎!汉中绝非癸地,甲水畔的酆都山,要么是诱饵,要是死棋。”
  徐佑并不惊讶,他根本就没相信鱼道真的鬼话,道:“鱼道真深知说谎的秘诀,九真一假,实难分辨。并且她看似老老实实的没有施展媚术,其实媚术无处不在,透过神态和言语,自然而然的就能博得别人的信任。”
  “她摆明了是欺梁州现在不属大楚,说了咱们也没法子处置。不过哪怕明知是诱饵,也得去瞧瞧,六天应该在那里留有布置,雁过留痕,只要有布置,总会有线索!”
  “先等着吧,我估摸要不了多久,朱四叔就会传来好消息了!”
  朱智的密信和姚晋的降表同时送抵金陵,降表给了朝廷,梁州失而复得,西凉甘为属国,歃血为盟,以兄侍之。密信给了徐佑,看完信里的内容,徐佑感概道:“无双国士,舍朱智其谁?”
  何濡接过信看了看,笑道:“小诸葛果然记挂着关中六州八十七郡的地盘,我说为何不参与金陵决战,反而无声无息的跑到梁州去……若按他的谋划,三路攻凉,一年之内应该可以吞下来,只是要防范元魏的动静,以免腹背受敌。”
  “魏和柔然这次国战,就算能胜,也是惨胜,应该没有余力南顾。所以若要吞并西凉,获取关陇地带的养马地,此乃百年仅遇的的良机!”徐佑转头望着清明,道:“冬至可有北边最新的战报回来?”
  清明摇头,道:“冬至还在徐州,亲自负责青、徐乃至沿淮一带的谍报网,短时间内恐怕无暇关注北边。”
  “文君呢?她的船队走到哪里了?”
  詹文君的船队几乎和迎接尤媛的船队同时抵达金陵,徐佑作为骠骑将军,自得去后渚篱门迎驾,接詹文君的事交给了秋分。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站成两排,秦淮两岸更是聚集了上万的百姓来看热闹,安休林和徐舜华站在最前,和安子尚低声说着什么,过了会回头望着群臣,笑道:“微之,你近前来!”
  徐佑出列至安休林身后,道:“陛下!”
  “不知怎的,心里有点忐忑……你说我该和太后亲近点好,还是疏远点好?”
  徐佑哭笑不得,低声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尚书》也说一人之庆,兆民赖之。陛下乃天子之尊,当为臣民做出表率,事父以敬,事母以爱,臣以为,亲近点好!”
  安休林频频点头,徐舜华噗嗤轻笑,只是顾忌皇后的仪态,没敢笑的太大声,抿着嘴道:“以前在义兴时,听七弟说的最多的是如何打杀了别人,如何折辱了对方,现在满口的之乎者也,道德文章,真有点不习惯!”
  安休林和徐佑同时露出无奈的表情,徐舜华凤眼圆睁,道:“怎么,我说的不对?”两人同时怂了,互望一眼,又同时点头:“对,很对!”
  安子尚嘿嘿笑着,没有说话,他是粗鲁,可不是傻子。安休林故意当着百官的面把徐佑叫出来,这是示下以宠幸,可能是对朝议只封了他开国县侯觉得愧疚,反倒刻意的加恩作为补偿。
  义兴徐氏,生子如此,当真是好造化!
  等船靠岸,尤媛在安玉仪的搀扶下登了岸,她年过半百,容颜端庄,风韵犹存,安玉仪站在身旁,更是唇红齿白,逸态神飞。再后面是山阳王安休渊和太常令袁灿。
  “参见母后!”
  安休林行跪礼,庄而重之。徐舜华跟着后面跪下,然后是文武百官伏地齐呼:“参见太后!”
  尤媛的眼泪顿时就到了眼眶,强忍着没有流出来,轻扶安休林的手,把他拉起来,笑道:“自家人,别跪来跪去的,显得生分。”
  她原打算追随儿子到黄泉相伴,可想到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孙子,又被安玉仪寸步不离的守着,等熬过了最悲戚的那段时日,寻死的心也就淡了。可接下来的几天一直活在了惶恐之中,直到安休林登基,表态要尊她为皇太后,这才略微松了口气。但也仅仅松口气而已,心里的忐忑始终存在,安休林究竟会如何处置她和孙子们,去了金陵,是假惺惺的明尊而暗抑,或者等朝局稳定,再赐毒酒,对外宣称病逝?这些都是模棱两可之间,帝王心术,谁也不知道安休林的真正意图。直到此刻,看着安休林当着百官和万民行跪拜礼,心里再无疑虑。
  徐舜华也乖巧的搀扶着尤媛的另一侧,柔声道:“母后远来劳顿,先起驾回宫,咱们再好好说说话。”
  “好!让大家伙都起来吧,地上凉,可别伤了身子。”
  车驾缓缓而动,卤薄仪仗鼓吹羽盖齐全,全依皇太后之礼,隆典祀、重朝章、明等威、彰物采,浩浩荡荡,回了台城。
  忙碌了大半日,先是祭庙,然后赐宴,宫廷里的繁文缛节让人烦闷的要死,好不容易挨到所有仪式结束,徐佑得出空来策马往长干里赶,刚过了朱雀航,有一人等在渡口,冲着徐佑招手喊道:“微之!”
  徐佑遁声望去,轻咦道:“王都尉?”他翻身下马,将绳子扔给清明,走过去作揖道:“都尉回京了?”
  当初王宴把始安公主府的那些龌龊勾当告知徐佑,立刻离京自保,现在时过境迁,又突然冒了出来,活得很是通透。
  “昨夜刚回,还没恭喜微之加官进爵……”
  徐佑笑道:“故友重逢,不要说这些没劲的话。都尉在哪落脚,稍晚些我去找你,今夜不醉不归!”
  始安公主已被赐死,府邸也被收回,王晏想回也回不去。不过王氏也是江东大族,没了公主,王晏在金陵也不会没有宅子住。
  “微之,吃酒不急,等了却心愿,只要微之有空,哪怕天天我请吃酒都无妨。只是今天厚颜前来,是有事想求微之帮忙。”
  徐佑看着周边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好奇的往这边看过来,显然认出了他的身份,还有几个年轻女郎跃跃欲试,顿时勾起了之前被扔香囊和果蔬的黯淡经历,捂着嘴干咳两声,道:“都尉,不如咱们边走边聊?”
  “微之请!”
  找了家酒肆,徐佑还没开口,王晏撩起袍衫,扑通跪到了地上,道:“微之救我!”
  徐佑心里纳闷,虽然始安公主被赐死,可和公主有关的一干人等全都没有问罪,更别说他这个驸马和公主貌合神离,世人皆知,更是牵连不到他的头上。
  “都尉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据我所知,主上并没有问罪你的旨意……”
  “不是我,是江子言!”
  徐佑愣了好一会,才想起江子言是谁。不就是那个王晏爱得死去活来的男子吗?被卫田之和始安公主合谋抢去献给了安休明,后来应该被安休明纳入了宫里作为禁脔,之后就没听过此人的消息了。
  “江子言现在何处?”
  “现在廷尉狱!”
第五十三章
花如玉人点无尘
  秦汉以来,廷尉主掌天下刑狱,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永安朝因为萧勋奇和安子道的铁杆关系,司隶府的黄沙狱完全压住了廷尉狱的风头,世人只知司隶校尉,而不知有廷尉。
  安休林登基后,将萧勋奇、萧玉树等一干人犯押在廷尉狱,暂时封禁了司隶府和黄沙狱,由原来的廷尉左平腾子陵担任新廷尉,里正廷尉署的职责,凡律令事,皆归于廷尉,重新接管了断讼诸事。
  “清明,拿我的拜帖,请廷尉来此间小叙!”
  廷尉是九卿之一,正三品,食两千石,可依着徐佑如今的权势,要他过来见个面,绝对没得商量。
  腾子陵,字乐水,其人眉清目秀,颇为书卷气,面相上看不像是明镜高悬、审谳治狱的严峻之人。他出身寒门,蹉跎仕途二十载,方熬了个六品的廷尉左平,不过腾子陵和陶绛是同乡,经过陶绛的推荐,安休林直接火线提拔他当了廷尉,负责金陵平定后的各种狱讼。固然有千金市马骨的味道,可背后暗藏的政
治寓意,却也值得人深思。
  安休林为了对抗门阀,开始重用寒门子弟。他身边的嫡系如谢希文、陶绛、魏不屈、狄夏等重臣,无不是寒门出身,他们犹如璞玉,埋在瓦砾当中不见光彩,可一旦破瓦而出,皇权加持周身,发挥出来的力量足以和扬州士族分庭抗礼。
  “见过县侯!”
  称职务不如称爵位,盖因骠骑将军百年来数十人为之,可开国县侯却寥寥无几,只听这一句话,就知道腾子陵是个玲珑心窍的可人儿。
  其实圆滑世故点好,世故的人知道怎么办事,不至于学什么强项令,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徐佑笑道:“请廷尉过来,是有点私事想要请教,不知方便与否?”
  “县侯尽管垂询,我自是知无不言!”
  “听闻元凶极为宠幸的江子言,现被关在廷尉狱,可有此事?”
  腾子陵暗道不好,莫非这位风流名声在外的徐开国也好男色?苦笑道:“确有此事!只是县侯晚了一步,昨日……昨日有人提了江子言离狱……”
  谁来提的人,他支支吾吾不敢说,徐佑立刻明白过来,面不改色的道:“我知道,找廷尉来是想问问,江子言的来历调查清楚了吗?”
  腾子陵松了口气,道:“江子言来历清楚,他是湘州邵陵人,家世寒微,自幼母亲病死,父亲把他养大。十六岁时遇到了驸马都尉王晏,得以离开湘州来了金陵。再后来,被始安公主送进东宫,跟随元凶身侧,直到主上平乱诛逆,经宫人举报,被抓入了廷尉狱。”
  既然身份没有问题,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徐佑又和腾子陵闲聊了两句,亲自送他到了酒肆外,转身回到房内。王晏从屏风后出来,显得失魂落魄,黯然道:“微之,他是被宫里来的人提走的,是不是?”
  能让腾子陵模棱两可,不敢明说的地方,也只有宫中台城,徐佑安慰道:“我再打听打听,等有确信再和都尉商议。”
  王晏强忍着泪,又欲跪下答谢,徐佑赶忙扶住,道:“都尉不要多礼,我也只能尽力而为,究竟如何,还是看他的命数了!”
  回到徐宅,詹文君倚着房门,素手提着红裙的裙裾,正踮着脚去闻从窗楹那边探过来的拒霜花,娇媚的侧颜在树木斑驳的光影里若隐若现,真个是淹淹润润,袅袅亭亭,胜似江南风景美如画!
  “哎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