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608

  元沐兰眉心微蹙,灵智已经知道方斯年从南朝过来,或许昨晚在大将军府由元光出手指点方斯年武功的事也泄露了。
  大将军府埋着各方的眼线,元光知道,但从不去管,他是故意为之,以对皇上展示坦荡。可这不代表元沐兰可以容忍谁都能无所顾忌的把大将军府里的一举一动泄露出去。
  该杀人了!
  方斯年道:“小女子六根不净,眷恋红尘,入不得佛门!”
  “六根可断!”
  灵智越看方斯年越是欢喜,但他的欢喜和元光不同,元光那是看到世间瑰宝自然而然的欣赏赞叹,而灵智的欢喜里却暗暗藏着几分不为人知的狂热和贪婪,道:“我出家之前先学儒,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及见《老》、《庄》,便悟儒家是腐朽之虚谈,继而学道。等遇到师尊,则知沉冥之趣,尚不及佛理之万一,故断六根、灭六尘,皈依我佛,至今已三十有二年。”
  他叹了口气,道:“眼见时日无多,证道亦难,深悔当年没有尽早觅得佛门通极乐之大道,而居士妙龄年华,却执迷于外物,重蹈老僧之覆辙,偏又生具无上慧根,殊为可惜。不如留在寺里小住三年,三年后若居士仍旧不愿礼佛,老僧愿赔礼道歉,并亲自送你回江东……”
  方斯年笑了笑,站起身来,道:“大和尚厚爱,我受不起,告辞!”
  “阿弥陀佛!”
  灵智口喧佛号,轻甩僧袍,雄浑的真炁如同江水拍岸而来。方斯年手捏法印,身如坐鹿,同时吐佛家真言咒:“南无离怖畏如来!”
  手印、身印、口印合归于一,金姿玉相,自有莲华绽放!
  袍袖交击!
  灵智心中大定,果然如他所料,此女的菩提功精纯的可怕,正好从她身上找出突破的法子。方斯年没被击退,反而被强大的吸力拉扯着往灵智飞去,眼看着要落入他的手里,锦瑟五十弦组合成枪,破开丈余,准确无误的刺在灵智和方斯年气机牵引的最薄弱处。
  锵!
  灵智还做不到无视三品高手的攻击,尤其元沐兰的功法霸道凌冽,和佛门功法天生相克,只好放开方斯年,袖袍一舒一卷,荡开锦瑟。
  元沐兰抓住方斯年,退回了原位,锦瑟枪尖指地,仿佛千军万马聚拢其后,随着一声令下,踏平眼前的任何阻碍。
  杀气凛然!
  “公主,这位居士天生佛骨,对佛门至关重要,你真要插手不成?”
  元沐兰沉声道:“师父要我带她来永宁寺听大和尚说法,可不是要给大和尚留下当徒弟的……”
  灵智垂眉,道:“老僧非是要强留,只是怕她沉溺俗世,沾染了尘埃,误了这百年不遇的道心佛骨,岂不可惜?”
  元沐兰冷笑道:“我看不是她对佛门重要,而是对大和尚很重要,对不对?”
  此言直至本质,灵智正是看中方斯年身怀最纯粹的菩提功,在这个年纪突破四品,若无受想灭定功为辅佐,那绝无可能。他当年偶然得到安般守意经残卷,从里面悟出御意至得无为的真诀,这才在那么多修习菩提功的同门中脱颖而出,架空昙谶,独掌佛门,成为北魏的国师。
  然而残卷毕竟是残卷,他的受想灭定之法并不完善,先天真炁就像白玉微瑕,总是无法功行圆满,徘徊一品山门外,至今无法比肩元光,更遑论超越。
  如果以前,他还不算急切,可自从嵩山道人康静被崔伯余举荐入朝,妖言迷惑圣听,使得皇帝这些年逐渐的开始偏重道门。再看看南朝佛门的遭遇,这让灵智如坐针毡,夜不能寐,所以方斯年的突然出现,就像佛陀赐给沙门的礼物,以助他突破大宗师,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当着元沐兰的面,固然吃相难看了点,可总比将来没得吃好!
  既然撕破了脸,灵智也不再客气,道:“公主,她从南朝而来,或许是奸细,你如此维护,别给大将军招惹祸事……
  元沐兰收了锦瑟,护着方斯年缓缓后退,道:“知道为何父皇愈加重用康真人,而疏远大和尚吗?像这种离间天家骨肉的蠢话,绝无可能出自康真人之口!大和尚守着天下无双的永宁寺,以为释教独尊,高高在上太久了,竟为了一个小小的女郎得罪大将军和我,岂非不智?”
  “阿弥陀佛!”灵智道:“公主有没有想过,为何大将军让你带她来此?正因大将军知道,她对本寺太过要紧……”
  “哈哈哈!”元沐兰飒爽英姿,玉立之时,犹如松柏挺拔孤直,终于对灵智露出不屑的笑意,道:“大将军何许人?若要问山门,一刀可破,哪像你处心积虑的求借外力?”
  灵智默然。
  退出精舍,元沐兰低声道:“快走!”两人不敢迟疑,出寺后纵马直回大将军府,元沐兰说了遭遇,元光正在写字,叹道:“灵智的菩提功有缺陷,远没有方斯年这般圆润无碍,我让你们去永宁寺,既为成全方斯年,让她听灵智说《涅槃经》,找到成为大宗师的路;也为了成全灵智,让他从方斯年身上有所悟,以破开桎梏……只是没想到灵智身为僧主,竟卑劣至此……”
  “可见他被康静压制的多么厉害,早失了镇定和气度。只有成为大宗师,才能重新得到父皇的青睐,所以不择手段,连颜面都顾不得了!”
  元光摇摇头,似乎不愿再过多的评点灵智,转头对方斯年道:“平城你不能待了,现在就离开,路上小心,南归之路不会平坦。”说完随手写了个字,折叠起来交给元沐兰,道:“派人送给灵智,你送方斯年出城,告诉她该注意的地方。”
  元沐兰接了过来,道:“师父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方斯年再次跪拜,道:“此次北上,承蒙大将军点拨,斯年感激不尽。”她和元光虽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跪拜理所应当。
  元光目光柔和,道:“去吧,好生活着,这江湖,以后是你们的了!”
  离开大将军府,元沐兰吩咐随从把元光的字送到永宁寺,亲自护送方斯年到平城郊外,叮嘱道:“有了师父的手信,灵智不会再出手,可佛门势力庞大,大抵有三到五个小宗师,最可能出手拦阻你的应该是灵智的第七徒,名为左溪,此人的武功大开大合,伏虎搏鹰,最有杀伐意,你要千万小心。”
  “嗯!”方斯年满不在乎的道:“我记下了,公主不必担心!”
  元沐兰指着前方的并州大道,道:“别走水路,太容易被找到,你沿着此道南下,多走山野荒僻之处,更方便避开追兵。”
  北魏立国之后,大力修缮道路,其中最主要的是往南的并州大道,可直达中原腹地,和往东去的定州大道,贯通河北平原。
  “告辞!”
  “保重!”
  元沐兰目送方斯年骑马消失在夕阳的尽头,心里突然觉得世事无常,谁能想到,当年在钱塘生死相搏的双方,会有这番奇怪的际遇呢?
  徐佑,这次算我还了你的人情,
  下次再见,切莫忘了,请君为我阶下囚!
第八十三章
虎啸江淮
  “成了?”
  “成了!”
  “走,去校武场!”
  祖骓展示的是三弓床弩、千钧弩和元象弓,这是徐佑之前给他勾勒出的大概意向,涉及简单的物理和数学原理,由天工坊苦心研制而成的破阵守城的远程神器。
  三弓床弩自不必提,后世威名赫赫,可射千步,具装也好,巨盾也罢,连人带马直接插成串串,没得商量。也可发射踏橛箭,直接钉入到城墙里面,成排成行,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缘而上。万钧弩更接近宋代的神臂弓,属于蹶张弩的一种,用腰力和脚蹬上弦,射程可达二百多步。元象弓则是融合了明弓和清弓的特点,区别于现在的汉弓,采用了长弓梢反曲弓的结构,拉距大、储能足,可射重箭,用来破甲。又因为反曲,可以用较小的力开更大石的弓,并加装了凹槽状的皮革弦垫,以减轻弓弦反弹回来的力量,增加了易用性和稳定性。
  不过,弓弩之强,强在于箭,比如清军有披箭、刺箭、哨箭三大类,天工坊这次分别造了平棱箭、三棱箭、破甲箭等轻、重箭多达二十余种,可以根据战斗单位和战斗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箭支,力求把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试射的效果非常惊人,三弓床弩堪称大杀器,一支重矢加七支箭,如雷坠地,中者立毁。万钧弩也表现不俗,二百步内穿透重重札甲,上弦简单,达到一定规模后,比三弓床弩更适合野战。至于元象弓,六十步内可穿透锁子甲,最主要的是精准度堪比长了眼睛,如果装配镇海都,战场上几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想想被五百个狙击手瞄准的可怕画面,简直不要太难。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震撼莫名,谭卓兴奋的道:“大将军,有这等利器,魏军铁骑再不足虑!”
  “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兵器!”徐佑给众人泼了冷水,道:“魏军具装尽毁于和柔然一战,短时间内虽恢复无望,但重骑和轻骑的数量仍旧占据绝对优势,我们很可能要在黄河流域和魏军作战,天时地利在彼不在我,参军司还是要多做针对性的谋划,结合多兵种之间的配合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众人心中凛然,收了侥幸,再不敢麻痹大意,道:“诺!”
  国家机器一旦全力运作起来,效率和规模都变得十分惊人,经过紧锣密鼓的连月筹备,楚国上下一心,调集兵力,筹措饷银,囤积粮草,赶制军械,扩建船坞,沿江淮线的军事重镇堆积粮草如山,刀枪弓弩箭矢甲胄船只雷霆砲等各种军械更是不计其数。天工坊和五兵部、将作监深度合作,参考当初赵信船坊和扬州官坊的故例,承担了各式武器的规制、设计和铸模等方面的工作,算是合理的发了一大笔战争财。
  其实以徐佑现在的身份地位,对钱财的需求不算很大,但该收的钱必须得收,否则的话,家事和国事不分,怕是会引起某些人的反感和弹劾。
  要知道,只有帝王的家事,才是国事!
  在这数月间,台城内也接连发出旨意,命左彣为豫州刺史,移镇陈留,齐啸为兖州刺史,移镇高平,朱智为梁州刺史,移镇汉中,张槐为湘州刺史兼南蛮校尉,移镇夷陵,魏不屈接替朱智,出任江州刺史。由护军将军狄夏坐镇中枢,魏不屈兼丹阳尹,联手拱卫金陵。
  另外,顾允不日赴京,正式履职吏部尚书,而空缺的扬州刺史由山阳王安休渊兼领,并以鲍熙为扬州长史,李二牛为扬州司马。
  李二牛的任命通过的波澜不惊,鲍熙的任命则在廷议时被卡住,谢希文希望以临川王府的旧人来出任这个职位,不过徐佑以西征需要维持扬州局面稳定为由,说服安休林暂以鲍熙为长史,若才干不足,可等西征结束之后,再依着谢希文的意思,另择良臣代替。
  谢希文接受了鲍熙任命,但以父子不能平级为由,让顾怀明辞掉了户部尚书之职,升三品,改任侍中,户部尚书由户部侍郎范淮之接任。范淮之出身中等士族,和诸姓门阀素去牵扯,全凭着才干一步步升官至户部侍郎,原本以他的品第,侍郎就是做官的终点了,可他也是聪明人,积极的向谢希文等人靠拢,所以这次也得到了积极的回报。
  三月七日晚间,春雨细细,方斯年突然出现在大将军府,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昏迷了过去。经过检查,她的肩头和后背有多处刀伤,有些结了痂,有些是新创,不过并不打紧,没有伤到筋骨和要害,否则也不可能活着回到金陵。徐佑以无上玄功为她疗治了内伤,然后交由温如泉调理了外伤,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如常。
  真正让徐佑惊讶的是,方斯年不仅破了四品,且进境极快,想来该是在北魏另有奇遇。秘府稍前传来的消息,方斯年入了平城后去找纥奚丑奴,之后离城就再找不到踪迹,她也没有主动跟秘府联系,生死不知,倒让徐佑他们好一阵担心。
  “斯年没事吧?”詹文君还是担忧,低声埋怨道:“你也真是的,干嘛答应她孤身去魏国,从没经过江湖险恶的小丫头,千里迢迢的前往敌境,说出来还以为你虐待孩子呢?”
  徐佑苦笑道:“斯年只是心思纯净,其实人极聪明的,当年跟着山宗一路杀抄贼,遇事沉稳……”
  詹文君白了他一眼,威风八面的徐大将军立刻服软,道:“是是,我的错,应该派个人跟着她,以防万一。”
  说话间方斯年悠悠醒来,看见徐佑,俏脸露出璀璨的笑容,道:“小郎,那臭和尚追杀我了两个月,辗转千里,终于被我抓到机会砍了他的脑袋。”
  “臭和尚?”徐佑眸子里露出几分冷意,道:“灵智的人?”
  “是,他说他叫左溪,是灵智的第七个徒弟,看似瘦弱,手底下可真有几分硬气!”方斯年猛烈的咳嗽了一阵,道:“可硬没有用,他的真炁不够纯,不能持久,被我带入大山里硬生生的拖死了!”
  等方斯年断断续续说了她的经历,徐佑才知道这一路多么的惊险和神奇。先是被元光亲自点拨,从而破了四品,又被灵智看重,强行留下不成,反倒受元沐兰的庇护,逃出了平城。然后就是灵智派了徒弟欲动手擒拿,幸好方斯年足够机智,边打边逃,她自幼就在山村里长大,精通狩猎技巧,又有和山宗厮混的那段经历,对山川河流的走势以及野外生存能力都强过左溪太多,所以故意引他入山,最后设了陷阱困住后,一刀砍断了脖子。
  左溪是四品巅峰,单以境界论,和徐佑不相上下,可他吃亏就吃亏在和尚当的太舒服了,有灵智罩着,没被社会狠狠的捶打过,丢了性命不亏。
  又过来几天,等方斯年恢复元气,徐佑详细问了她和元光交手的经历,是夜忽有所感,正式迈入三品之境。他已在三品山门外徘徊了许久,去年年末玄机书院开院,袁青杞见到他就曾说过似有破门的征兆,这次受元光所激,算是水到渠成。
  倒是清明已经困在五品多年,他比徐佑还早一年成为小宗师,如今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突破的迹象,这让他有些苦恼,尤其看到方斯年后来居上,虽说不会羡慕,可也觉得该努力了。
  三月十六日,万事俱备,安休林登坛拜将,发《征讨凉国檄》,痛陈姚吉大逆不道之九大罪,愿应凉太子姚晋之请,吊民伐罪。然后以大将军徐佑为三军主帅,都督荆、江、梁、兖、青、徐、豫和扬州等八州内外诸军事,仍兼任徐州刺史,统率二十五万精锐悍卒,誓师西征。
  自安师愈践祚以来,楚国从未有人臣达到如此可怕的权位,安休林对徐佑的信任,或许超出了世间太多人的想象。
  徐佑随即以大将军的名义给魏国新任豫州刺史穆梵致信,说他欲借黄河水道,经豫州、洛州至潼关征讨西凉,为了避免双方发生误解,特手书一封,愿魏国念及彼此友邦之情谊,慷慨借道。
  穆梵曾跟随元光千里奔袭柔然,毁了鹿浑海的绝户计就出自他的谋划,因战功刚刚调任豫州,刺史的位置还没坐热,接信后大惊,立刻飞马上报平城,并严令豫州各郡严防死守,在得到平城的谕令之前不得妄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