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608

  “我晚来几日,还没向端戎道贺,请端戎恕罪!”袁青杞奉诏入京,为皇帝讲解《上清大洞真经》,讲经之后,来大将军府拜见徐佑,忍不住出口调侃。
  徐佑笑道:“元君说笑了,你又不是我麾下的部曲,身份尊贵,我怎么恕罪?”
  “哦?这是真的怨我来迟了……”袁青杞以手托腮,歪头目视徐佑,露出俏皮无赖的样子,道:“现在别当我是元君,我就是普通的小女子,端戎准备怎么惩罚我呢?”
  “咳!”徐佑是成亲的人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总是被袁青杞调侃,故作一本正经的道:“惩罚就不必了,元君最近频繁来往匡庐山,可是和宁真人共同探讨道门神仙图谱吗?”
  虽然这段时间不问世事,詹文君也暂时退去幕后,可在冬至的掌控之下,秘府仍然满负荷运转,所以,徐佑对袁青杞的动态一清二楚。
  “成亲的男人啊,果然无趣!”见徐佑不接招,袁青杞也收敛了笑容,端坐如仙子,道:“是,我和宁真人交换了看法,决定联手厘定神仙图谱的人选、位次,只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
  “问题出在哪?”
  徐佑其实心知肚明,后世陶弘景作《真灵位业图》,为了打击天师道,将天师道尊为至高神的老子贬入第四等,袁青杞另立黄庭宗,自然会以元始天尊为至高神,就算不贬低老子,也只能列入第二等。
  可宁玄古一门心思是要改革天师道,却不是和天师道分道扬镳,他必定还会尊老子为至高神,两人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我宗欲敬元始天尊为神主,但宁真人还是要尊老君……”
  徐佑想了想,道:“你肯拿神仙图谱去和宁真人做交易,是不是打算请他编纂道藏的时候,将贵宗的《上清大洞真经》《黄庭内景经》《云篆仙书》列入三洞之内?”
  宁玄古编纂《道藏》,以三洞四辅为基本分类,其中三洞为洞真、洞玄和洞神三部,是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圣之首经,历来最为重要。
  要知道,道经的由来十分复杂,很多被后世封为金科玉律的道经刚开始时只有一卷,然后在传播的过程里被后人陆续的增添,你加一卷,我加一卷,最后定稿时甚至扩展到一百多卷。
  当然,没人承认这是大家集体创作,都得托名于天上的神仙,才能让道经显得高大上。魏晋之前,老子是第一背锅侠,领衔主编的道经最多也最杂乱。
  袁青杞虽然得到了皇帝的敕封,可那只是正治层面的认可,若黄庭宗的这三本经书可以入三洞道藏的洞真部,也就是说在道统层面承认了袁青杞受神仙传经,在人间弘法的历史地位。
  两者缺一不可。
  袁青杞并不为徐佑的神通广大感到惊讶,点了点头,道:“等宁真人的道藏出世,天下谁为道门正统,将由他一言可决。我必须在此之前,给黄庭宗取得足够的筹码,否则的话,日后必定受制于人……”
  “可是你又不能将神主之位让给老子,这样元始天尊低老子一等,黄庭宗也永远低了天师道一等?”
  “对!问题就在于此,我还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徐佑笑了笑,道:“我听闻老子身合天道,一气化为三清,故天地诸神,以三清为尊。此三清为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而道德天尊即为老子的转世身。如此,三清并列为神主,可以解决你和宁真人之间的矛盾!”
  袁青杞美眸亮起,瞧那架势,似乎要把徐佑绑了回黄庭宗,成为镇宗之宝。
第四十四章
无解毒局
  袁青杞越想越觉得这是绝妙的主意,三清并列,抬高了黄庭宗的地位,也没有弱了老君的名头。
  宁玄古不会拒绝!
  “我真好奇你的脑袋里到底装的什么,怎么任何难题在你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徐佑自若道:“无他,唯多读书尔!”
  袁青杞神色不善,道:“呵,你是笑我浅薄?”
  “不,我是说元君就像一本天书,每次和你交谈,我都会福至心灵,茅塞顿开……”
  袁青杞没好气道:“大将军如此轻浮,统摄中外,何以服众?”
  徐佑笑了笑,道:“赏罚分明,自然服众,和性情无关!”
  袁青杞白了他一眼,起身告辞离开。
  徐佑也没有再过多关注她和宁玄古之间的交易,两人都是聪明人,知道如何解决分歧,共谋发展,现在毕竟不是天师道独尊的时代了,谁能抓住这个机会,谁就可以重新崛起一个宗门。
  这是千秋万代的盛业,某种程度来说,并不比一姓天下逊色多少,甚至犹有过之,因为一姓的皇权只能延续数十数百年,可一宗的神权却能流传千年不绝。
  又过了两日,徐佑见到了于忠,身为北魏间谍的大头目,负责江东白鹭官的灭蒙,真是不见外的把金陵当成了平城,把大将军府当成了自家后花园,进门的时候还他妈的客客气气的跟出入府里的官员们打招呼。
  于忠的公开身份是梁州来的大商贾,各地倒腾贸易,没有固定路线,什么赚钱倒腾什么,至于为何和大将军来往,这很好理解,大将军也得吃饭,也得挣钱,娶了媳妇也得养家糊口啊。
  你说大将军有钱?
  钱谁嫌多呢!
  所以,于忠在金陵混的很不错。
  这也是徐佑有意为之,于忠曾多次出现在长干里,秘府再强大,也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干脆把两人关系摆到明面上,只要经得起查,就不怕有人背后搞鬼。
  “你怎么来了?先坐着,桌子上有茶,自己倒。”
  徐佑低头飞快的签署了一份重要文件,盖章用印后交给张桐,吩咐道:“此事尽快办,告诉运曹掾,我不管他多少难处,七日之内,必须找到足够多的船只,完成前方的粮草调度。”
  “诺!”
  张桐经过于忠时对他点点头,于忠忙站起来,目送张桐离开,对徐佑身边的心腹,他向来不缺乏尊重。
  “说吧,什么事?”
  徐佑又忙碌了一阵,终于得空和于忠说话,于忠笑了笑,道:“没事,好久没向大将军请安了,这次经过金陵,特来拜见。”
  徐佑知道他是有重要的事情禀告,推开面前堆积如山的各种等到他批示的文件,道:“走吧,中午一起吃饭!”
  后花园。
  于忠先行道贺,恭祝徐佑荣升端戎,然后说明来意,道:“大将军,元光一直在洛阳等候,命我来问,究竟何时安排和孙冠的决战?”
  “怎么,元光等不及了?”徐佑笑道。
  “倒也不是,主要平城那边催促他回京,皇帝接连下了几道旨意,元光有些顶不住了……”
  “哦?平城刚刚经过一场大乱,局势还没完全平复,元瑜逼元光回京干吗?”
  “改官制,准备封元光为太尉!”
  北魏的这次改制影响深远,元瑜借高腾案,杀的贵戚豪族人人心惊,莫敢反抗,准备趁机推行新官制。
  首先废除八部大人,将各大部族参政议政的根基给切断。其次,废除内朝诸曹,设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三公九卿全是虚衔,有名无权,三省互相制衡,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行。然后,取消大将军一职,不再常设。另设都督中外诸军事,只有临战时才授予主将,也不常设。
  上一次经过全盘汉化,已经极大的打击了鲜卑贵族的力量,这次改制如果成功,又将全方面的加重中央集权,到了那时,元瑜的声音会高过各大部族的声音,成为真正君临北国的皇帝。
  改制还在筹备当中,不日将公布,但首要目标元光必须回到京城,在皇帝的控制之中,才能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你回复元光,我将于五月初五再次伐蜀,最多用两到三个月就能打到成都,届时会安排他和孙冠一战。”
  于忠没有问徐佑,孙冠又不是傀儡,怎么会听从徐佑的安排,但他知道,徐佑只要敢这样说,必定有他的把握  “若只有两三个月,元光应该不会选择回京……”
  徐佑道:“你也不看好元光回京后的下场?”
  于忠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回答的有条不紊,道:“自击败柔然后,没了边境的威胁,元光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他辞去大将军,幽居家里,不问世事,可秘府散布的那两句谶谣,北疆出真龙,明月照平城,再次引起了元瑜的疑心,且谶谣的效果远胜任何污蔑,这是元瑜心里拔不掉的毒刺。要不是大将军西征,洛阳局势危急,元瑜无奈再次启用元光,他很可能早被幽禁府中,或许赐了毒酒也说不定……”
  种什么果,结什么因,当初秘府给元光点的眼药,发酵了这么久,已经成了致命的毒药。
  徐佑道:“所以说,元光若想和孙冠一战,这次就得抗旨?”
  于忠道:“是,其实元瑜更怕元光公开抗旨,导致改官制无法推进,故明面上不会给他旨意,只是私下里派人前往洛阳传口谕要他回京。元光越是拒绝,元瑜疑心越重,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早晚要出祸事。除非……”
  徐佑笑道:“除非元光败于孙冠之手,死在益州?”
  “对元瑜而言,如果元光抗旨不回京,也只能盼着元光死在益州。何况,就算元光赢了孙冠,也必定会受重伤,那时候再暗中布局杀之,免去了弑弟的恶名,其实更加有利。”
  兄弟猜忌至此,别说元瑜心狠,就是李世民又如何?
  争权夺利,无非两条路,一个精神消灭,搞臭搞倒,再无力复出,一个肉体消灭,身死魂散,更是一劳永逸。
  世间胜过亲情友情爱情,遮蔽了人性的善,张扬了人性的恶的,唯有权力!
  于忠真是对徐佑佩服的五体投地,平益州最大的变数是孙冠,为了对付孙冠,他竟然说服了元光,然后又因和孙冠一战,导致元光抗旨,和元瑜彻底决裂。很大可能,南北两国的大宗师,都会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战局里送掉性命。
  二桃杀三士算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无解毒局!
  于忠刚走,山宗又来,徐佑连如厕的时间都没有,道心玄微压制着膀胱的收缩频率,黑着脸道:“长话短说。”
  “端戎,柳红玉回京了!”
  “嗯?你怎么知道的?”
  柳权被逼着回家养老,带走了柳红玉,徐佑派人把萧药儿的调解信送了给她,这段时日风平浪静,还以为终于了却了一桩旧怨,没想到还有后续?
  “她,她刚才入府行刺,被我抓住了……”
  “清明没在,以你府内现在的防卫力度,她是杀不了你,可你怎么抓住人的?”
  小宗师就算杀不了你也可以逃脱,想抓住,必须同样有小宗师坐镇,山宗也是满头雾水,道:“她就那么突然出现,然后被亲兵用弓弩指着,就束手就擒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