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608

  徐佑看了下千琴的脸色,道:“不过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司隶府汇聚了天下英才,船阁能跟了这些时日,已经非常的不容易。”
  这是安慰千琴的话,很有可能在船阁监视孟行春的第一天就已经暴露了行迹,只是孟行春不屑揭破,或者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又或者是将计就计,引而不发。还是那句话,凡是司隶府出来的人,心思手段都极难揣测,不到最后一刻,所有的猜想都可能是错误的。
  千琴执掌船阁,可以说投入了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也是她小小的一生中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不管是朝中地方,不管是政治经济,也不管是人是物,只要船阁想知道,就一定可以知道,指掌之间,握有天下。
  可是,面对司隶府这个同行,或者说情报界的前辈,还没交锋就彻底败下阵来,实在让千琴觉得惭愧和惶恐。
  “诺!”
  千琴再次拜倒,双手贴额伏地,这一次多了几分实心实意,道:“我马上把人撤回来,多谢郎君示警之恩。”
第八章
定金丹
  回到明玉山,徐佑见到何濡,说了跟孟行春的谈话内容,道:“此人看似雍容,实则心胸狭窄,举止顾盼,都拼了命想要装扮出一幅名士风流的华门逸态,却又好似邯郸学步,沐猴而冠,简直可笑之极。”
  英雄不怕出身低,安师愈也不是世族门阀,可连皇帝都做了,孟行春这样的人,属于典型的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难怪徐佑看不上他。
  何濡笑道:“观其行而知其志,身为读书人,却甘愿在司隶府做一只咬人的黄耳犬,人品等而下之,不用多说。至于权欲心过重,倒不是什么问题,水至清则无鱼,喜欢权势是男子的通病,无可厚非。但孟行春腹中气始终难平,凭什么付出了比门阀弟子百倍的艰辛,却只能在司隶府谋个不被世人所重的职位和前程,这一点不可告人的心思,七郎要多加留意,日后可以借此驱使他为我们所用。”
  徐佑眉头一皱,道:“孟行春因出身卑微而自苦,这等人连自个赖以存身的宗族都瞧不起,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
  “出身卑微是寻常事,但出身卑微,却向往华门的百年气度,这就是把柄,可以授于人手的把柄。”何濡随手扫去案几上的浮尘,道:“譬如这张几,用的是最上等的红木,但只做几案未免屈才,可它要是想做雕栏画栋,除非打碎了重新过来,否则就是痴心妄想。”
  说来说去,还是要往造反的路子上靠,徐佑现在已经有些麻木,听的多了,仿佛造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摇头道:“你啊,不要看谁都可以拉进来入伙,孟行春未必有这个胆子……”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可是真有胆子?形势所逼罢了!”何濡不屑一笑,道:“孟行春现在只是假佐,刚入流的末吏,不值一提,但司隶府却是一个要紧的所在,借此良机,先跟他交好一番,日后用,或是不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内。”
  徐佑不以为然,道:“就你我当下的身份,一文不名,说这些未免太远了……不知道的人,还当你把牛皮吹到天上,没得惹人嗤笑。”
  何濡斜眼道:“七郎,没想到,你竟是妄自菲薄之人?”
  徐佑跟他扯不清,起身舒展下筋骨,道:“我去见詹文君……今日听孟行春的口风,这件事很快就要尘埃落定了!”他走出几步,突然回头,道:“其翼,这段时日,你见过宋神妃吗?”
  詹文君从房内出来,穿着紫色的刺绣袿衣,腰间裹着白色的围裳,金银镂带,长襳飘飘,纤细的腰身盈盈一握,足蹬五纹靴,头垂堕马髻,薄妆淡扫,眉目如画。
  “妆鸣蝉之薄鬓,照堕马之垂鬟!”徐佑笑着赞道:“夫人盛装打扮,可是有喜事临门?”
  《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这种衣服形式在后世的绘画中常常可以看到,徐佑并不陌生,不过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却是《隋书?礼仪志》里说的“袿大衣,盖嫁衣也。”此时虽然还不是隋唐,袿衣就算不作嫁衣,也该是极其重要的场合才能穿戴的衣物。
  “郎君秀口雅言,文君拜服!”
  詹文君在徐佑面前尺余处立定,身上的幽香若有若无,双眸中透着难以遏制的惊喜,道:“我正要请你过来,神妃阿姊从吴县传来口讯,要我即刻启程去见家舅……”
  徐佑一惊,道:“郭公有消息了?”
  郭勉自那夜在津口被抓,然后不知被关押到了哪里,詹文君撒出去的人手始终找不到他的所在,应该不止一处关押地点,随时都在转移变换当中。
  “嗯,刚从刺史府的一处密牢中出来,阿姊陪着在吴县的山郊别院安歇,身体无恙!”
  徐佑心思电转,他竟然不知宋神妃几时去的吴县,寻思起来,好像自上次因说书人的事见过一面,之后这一个多月,人迹渺渺,不现芳踪。
  他眉头皱起,道:“夫人可是信不过在下?”
  詹文君听闻此话,顿时一愣,道;“郎君何出此言?”
  “宋神妃前往吴县,必定是得了江夏王的允诺,才能有资格周旋在虎狼之间,跟柳权柳使君谈条件,从而将郭公救出。兹事体大,为什么不事先对我言明?”
  詹文君凝视着徐佑,点漆星眸,盈盈一脉,仿佛藏着无法言说的委屈,然后低垂着头,往日清朗的声线也变得柔弱起来,道:“记得曾与郎君说过,江夏王那边我从来不插手,神妃去吴县设法营救家舅,是通过十书牵上了江夏王的线,然后两人暗中商议谋划,具体如何实施,我从不曾问,就算问了,其实也无从知晓。并且神妃说过,她此去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能不能救出人,还要看时局……故而没有特地跟郎君提起……”
  她叹了口气,道:“你也知道,府中内情错综复杂,我对船阁和泉井的掌控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所以有些事,哪怕再重要,也只能忍耐。正好咱们的计划开始推进,夜以继日,分身乏术,就更是无暇过问了。”
  徐佑问出口就后悔了,以他跟詹文君如今的关系,不说亲密无间,但至少要比其他所有人都亲密的多,犯不着在这件事上有所隐瞒,干咳一声,道:“是我想的差了,夫人莫怪!”
  詹文君白了他一眼,道:“你不怪我就是好的,我哪里敢怪你呢?”
  徐佑暗呼一声厉害,女子不管性格如何,直爽也好,妩媚也罢,生来就会这套糊弄男人的把戏,英雄难过美人关,难就难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哪个男子能够抵挡的住?
  詹文君带着万棋和一百五十名部曲赶往吴县,如果轻车简从,骏马疾驰,一日夜即可抵达。只是怕途中生变,所以带了众多部曲护卫,改乘舟船逆流北上,需三日才能抵达吴县。徐佑没有第一手情报,还无法猜测到底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让郭勉能够安全脱身,但至少,这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命运总是如此,福不双至,好消息之后,就是坏消息了,第二日晚间,一名徒隶到明玉山拜见徐佑,或许是孟行春叮嘱的缘故,执礼甚恭,毫无司隶府的嚣张气焰,歉然道:“职下王复,见过徐郎君。我等在林屋山中四处搜寻,并拷问了多人,并没有席元达所用毒针的解药。假佐深感不安,严令我等代他向郎君赔不是。”
  徐佑昨日在孟行春的住处见过这个徒隶,所以满怀希望等他拿出解药,好为左彣拔去毒性,恢复康健之身。乍听在耳中,顿时如同晴天倾盆雨下,一时竟没有反应。
  王复偷偷抬头打量了徐佑的脸色,司隶府的人最会察言观色,知趣的没有做声。
  “会不会在某些不为人知的密室中藏匿?或者,询问下席元达的心腹,打听出毒针的来处,何人所造,熬制的毒药为何,也好对症下药……”
  徐佑定住神,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然寻不到解药,知道毒药的药理,再自行配置也是可以的。
  王复摇摇头,道:“问过了,查不到!”
  徐佑明白他的意思,如果世间还有司隶府找不到的东西,换了别人,更是痴心妄想。王复又道:“据席元达手下一名五百箓将的供认,这种毒是席元达的独家秘术,用了多种不同的药物熬制,药性混杂在一起,着实难以辨明。就算召来三吴名医会诊,要穷究药理,恐也得三五个月的时间……”
  左彣中毒已快月余,要不是修为精纯,只怕早就一命呜呼,怎么也不可能坚持三五个月。饶是徐佑智计过人,也觉得束手无策,颓然道:“如此,真的只能等死了吗?”
  王复犹豫了下,趋前几步,低声道:“那个箓将在被拷问时说过一句:除非求来李长风大祭酒的定金丹,否则天下无人可医。我看他疯癫如狂,此话未必当真,想那李大祭酒远在鹤鸣山,往返路途千里迢迢,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席元达毕竟是天师道的人,郎君想要找李长风求药,无疑缘木求鱼,所以先前不曾提到……”
  “定金丹?”
  “是!传闻李长风有起死回生之术,在益州活人无数,黎庶百姓称真人而不名之。炼制的定金丹千金难买,哪怕达官贵人,公子王孙,机缘不到,也无法求来一颗。”
  徐佑心中一动,想起那日李易凤风尘仆仆的交给他三颗定金丹,做日后救命之用,当时也知道此丹必定贵重,只是没想到这般无价。
  送走了王复,徐佑立刻取出定金丹,寻何濡询问药理。虽然那个箓将说定金丹能解毒,可毕竟片面之言,不可全信。何濡通晓阴符术,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几乎是全知全晓,有他做参考,把握会大一些。
  何濡拿起定金丹,仔细端详了片刻,奇道:“七郎怎么会有定金丹?传闻此物可以肉白骨,活死人,是道家至宝,李长风殚精竭虑,不知损耗了多少天地至宝,才炼出十余颗,你倒是大方的紧,囊中就夹裹了三颗。”
第九章
贵与贱
  徐佑的身体状况,何濡和左彣都不知晓,他们还以为只不过是旧伤未愈,将养段时日就会恢复原状,谁也没想到徐佑体内潜伏着一道阴冷歹毒的暗劲,不仅让他武功尽失,且很有可能命不久矣。加之数次跟李易凤的接触,左彣都在远处警戒,所以也不知道定金丹的存在,更别说一直在明玉山不曾离开的何濡。
  此时问起,徐佑斟酌一二,还是决定向何濡坦诚相告。两人如今也算是相得无间,何濡想做什么,他一清二楚,血海深仇得报之前,两人不会成为敌人,告知他个中内情不会影响己身的安全。
  徐佑说了前因,道:“我这条命本就是从尸山血海中捡回来的,能活一日是一日,并不要紧。之前之所以没有跟你明言,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温如泉曾说过我可以痊愈,但李易凤却认为藏有风险,或许将来某一日会突然发作,严重时危及性命。毕竟他也不能那么肯定,我就没有当真。”
  何濡这些年游历天下,见闻和经历都无人可及,养的一手镇定功夫,闻听徐佑这番话,丝毫没有动色,道:“温如泉圣手之名,天下咸知,他金口玉断说你无恙,必定会无恙。至于李易凤,不过师从李长风学过几天医术,画些符水蒙蔽愚民罢了,危言耸听,做不得数!”
  徐佑苦笑道:“你也不必安慰我,李长风著《论病》六卷、《脉诀》十二卷,医术如何,遍布益州的生祠已经说明了一切。李易凤从小就陪侍左右,耳濡目染,没学到李长风八成,也有五成的功力了,他担心我的病,甚至不惜日夜兼程,从鹤鸣山求来三颗定金丹,想来不会是危言耸听的无稽之谈。”
  李长风靠着精湛的医术,牢牢坐稳天师道七大祭酒的宝座,在民间声誉之隆,几乎连孙冠都不能比,尤其著书立说,以《论病》和《脉诀》两本医书被称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最具有创造性理论的医学论著。若说温如泉可以救活人,李长风却可以救死人,两者至少是伯仲之间!
  何濡摇摇头道:“我观七郎面相,绝不是早夭之人,就算李易凤所言非虚,你现在身染某种疑疴,也定会逢凶化吉,安然无恙。”
  他沉思了会,毅然道:“定金丹委实太重要了,至少可以救你三次危难……七郎,风虎的病不是急症,他内力深厚,还能维持一些时日,定金丹先不要用,多找些名医来问诊,说不定有谁就能解了他的毒性。”
  徐佑的眼眸亮若晨星,凝视着何濡,道:“其翼,若是你受伤,我同样会用定金丹来救你。风虎跟我有同生共死之义,亦有约为兄弟之诺,能救他性命,别说一颗定金丹,就是三颗全都拿去,又值得什么!”
  何濡起身,郑重其事的整理好衣饰,然后双手交叠跪地,正色道:“七郎,人生而有贵贱,你为主,我等为仆从,比之自当以主为先。我生平不曾有过朋友,但跟风虎这些时日相处,已然将他视为知交,若能救其性命,岂会吝啬一颗定金丹?只是定金丹世存不过十余颗,用了一颗,便少上一颗,真到了你内伤发作的时候,少了这颗定金丹,或许就会丢了性命。你若不在,万事休矣,我等就是活着,又有何用?风虎如是,我也如是,日后若遇到险处,宁可一死,也不能用定金丹吊命!”
  “天地众生如一,所谓贵贱,只是世人眼中的贵贱而已。其翼,你学究天人,这一点见识,却连天师道也不如了。”徐佑没有扶他,叹了口气,道:“事有轻重缓急,定金丹又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先救了风虎的性命,日后若我真的需要,再去鹤鸣山求李长风赐药好了……”
  “七郎,你以为定金丹是泥沙瓦砾,俯拾皆是吗?李长风不过炼制了十余颗,此次给你三颗,已是天大的恩惠,岂肯再行赐予?”
  徐佑微微笑道:“若论学问,我不如你,可说起做生意,你却不如我了。天师道归根结底,也是聚敛钱财的教派,定金丹是李长风压箱底的本事,岂会真的只有十余颗?你知否定金丹传了多少年了?”
  “十余年总是有的……我在魏国时已经听闻过定金丹的大名。”
  “那就是了,这么些年,每年炼制几炉,废的再多,百余颗的存货总是有的。不然遇到惹不起的贵人们来求药,却翻箱底拿不出来,天师道的门楣,孙冠的脸面往哪里搁?况且,我虽不是妄自菲薄的人,但也知道,若真的存世只有十余颗,仅仅凭我徐氏过往的情面,求不来这十之二三。”
  何濡哑口无言,仔细想想,徐佑说的很有道理,无商不奸,李长风虽然悬壶济世,但也是天师道的大祭酒,只看这次杜静之在扬州掀起的血雨腥风,就知道钱财对于天师道有多么重要,不能为天师赚钱的人,也坐不稳大祭酒的宝座。所以对外传言仅有十余颗的定金丹,极可能是为了坐地起价,卖一个好价钱而已。
  既然如此,何濡也没了阻止的理由,和徐佑一道去厢房看望左彣。履霜开的门,脸有忧色,徐佑以目示意,履霜低声道:“比昨日更重了,口已不能言……”
  徐佑心中一沉,昨日来时还能说话,没想到今天就失了语,走到近前,秋分正端着碗,送左彣服药。他面如金纸,气喘如丝,虎目紧闭,所幸牙关还能开合,意识尚算清醒,知道尽力服药,只不过舌尖酸麻,喝进去的药,有一半都流了出来。
  徐佑听那些来问诊的大夫说过,左彣中的毒似乎可以麻痹神经系统,五感五识会逐渐的消失,全身不能动,直到蔓延到大脑,然后死去,可谓恶毒的很。
  秋分听到动静,转过头来,看着徐佑已是泪流满面。自从晋陵开始,左彣和她朝夕相处,敦厚以待,照顾有加,彼此间情同兄妹,目睹此情此景,岂能把持的住?
  徐佑轻轻抚摸她的发髻,柔声道:“别哭,我已经找到救风虎的药物了。”
  “啊?”
  秋分和履霜同时狂喜,徐佑来不及解释太多,按照何濡的指导,让秋分用樟树叶煎水冷却后,化开定金丹,分三次送左彣服下。
  当夜,左彣呕黑血不止,到了翌日清晨,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虽然惨白,但不再是金纸般的模样,可以低声说话。徐佑连定金丹都用了,自也舍得用老参汤给他补血气,又过了三五日,终于排尽余毒,可以下地走动,性命算是保住了。
  “鬼门关走一遭,有什么感受?”
  这日阳光正盛,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徐佑和左彣坐在廊下,任由温暖的光线在身上游移,说不出的惬意和自在。左彣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被,咳嗽了一声,道:“我从军多年,鬼门关走了不止这一遭,只是往日那些都是刀剑上的杀机,生死一瞬,躲过去也就过去了。可此次却是一动不能动,脑袋里什么都清楚,可只能静静的等待死亡,那种感觉,说实话,这辈子我都不想再体验第二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