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956

  今天是九月十五,月圆之夜。李洛和崔秀宁难得的一起赏月。
  “今天才发现,古代的月亮真是漂亮。难怪那么多诗人能望月赋诗。”崔秀宁凭栏看着夜空,目光带着说不出的迷离。
  李洛知道她又想起了家人,他握住她的手,半是调侃的打岔:“何止月亮更好。这水啊,空气啊,食物啊,整个天地自然,都好。”
  崔秀宁眯着眼睛斜看李洛,“就是人不好。”
  李洛突然用力一拉,将她拉进怀里,抱的结结实实,额头顶着她的额头,“人怎么不好?没尽到老公义务是吧?”
  “我呸你一脸,胡说什么?哎哟…我去!你头上有角啊!”崔秀宁也不甘示弱的用头抵过去。
  “我尼玛……你是牛啊!”
  “你才牛呢…哎哎…你爪子往哪摸?”
  “这都不行?”
  “不行!我可以告你猥亵,再加一条袭警……”
  “好好好,我现在就是柳下惠,坐怀不乱行了吧。来,我把手放在明处,现在说正事。”
  “放开我再说正事。”
  “抱住你就不能说了?为了革命,你就牺牲一下。”
  “说——正——事!”
  “好吧。”
  两人一边商量大事,一边向月亮撒狗粮,半是一本正经,半是打情骂俏,直到深夜才一起回房休息。
  …………
  第二天大早,使团再次出发,沿着官道继续北上。
  这天,李洛和几个公主家臣一起,玩儿了大半天的牌九。
  李洛虽然会赌,但他其实并不擅长赌道,也不嗜好。所以,等嗜赌的王后对牌九熟练起来,他这个“老师”的优势就逐渐丧失了。
  到了下午,李洛已经输了十八颗宝石。输得脸都有点绿了。
  唯一的收获,就是和王后以及她身边的人混熟了,算是混入了“王后圈”。
  “公主啊,微臣就像失去所有羊羔的可怜牧人,身上已经没有好东西做赌注了。”李洛苦笑着对王后说道。
  我尼玛……当我是凯子啊?
  他宝石是多,可这次携带的却不多,到了中原还要用的,怎么能白白输掉呢?
  王后哈哈大笑,开森死了。因为,她今天赢了不上黄金宝石,昨天的赏赐,全部捞回来了。
  她的财富当然多的花不完,可谁会嫌钱多?
  “你没宝石了就别玩儿,赶快滚下去,换张瞬龙上来……咯咯咯!”王后笑道。
  李洛心道,公主你笑的好像一只小母鸡啊!
  李洛被“赶”下车,对张瞬龙道:“张直阁,公主让你替我上场!”
  张瞬龙小声笑道:“李兄弟,输习惯就好了。”
  根据崔秀宁的情报,这色目人不学无术,完全靠着会讲故事博得公主欢心,做到三品大员。
  看他的长相,应该是西亚人。
  等张瞬龙进入王后车軿,李洛这才松了口气。
  他母亲的,不能再和他们赌了,不然还没到大都,自己带的东西就要输光了。
  李洛乘机回到崔秀宁的马车上,他的表情一落在崔秀宁眼里,崔秀宁就知道他输了不少。
  “输了多少?”
  “十八颗蓝宝。”李洛有点尴尬。
  什么?崔秀宁的脸色,顿时因为财产损失晴转多云。
  这些蓝宝,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颗颗鸡蛋大小,属于品质最好的极少数。按照目前的价格,这十八颗蓝宝石要值上万两白银,却被李洛一下午输掉了。
  崔秀宁那个心疼的。
  没有哪个女人知道男人输钱会高兴的。
  “这么说,我们最好的蓝宝石,被你输了一半。”崔秀宁干巴巴的说。
  李洛笑道:“你别忘了,我昨天还赢了一个令牌,一个三百匹马的牧场,一个三千亩的庄园。”
  崔秀宁一听,脸色又好看起来。
  “赌博到此为止。估计你的王后也不会一直玩儿牌九。需要换个策略了。”崔秀宁道。
  李洛点头,“你觉得现在换什么策略最好?”
  崔秀宁想了想,“她对藏史很感兴趣,你不是也懂这块儿吗?就给她当几天藏史老师吧。”
  李洛笑了,“好,要是再凑效一次,我们的计划就成了一半。”
  崔秀宁抱着胳膊,明明穿着高丽长裙,姿态却像个现代白领,“不急,慢慢来。这女人缺乏定性,需要反复夯实,才能引导她”
  李洛道:“要是能把她搞定,我们起码能省两年时间!”
第172章
大都到了!
  第三天下午,玩了三天牌九、暂时对牌九腻味的王后,又开始发脾气了。
  三大家臣都挨了鞭子。
  “李洛,你上来!”王后喊道。
  李洛弃马上车,一照面这女人就问:“李司译,还有什么有趣的么?”
  她的神色,似乎是一旦听到不满意的回答就会立刻炸毛。
  刚挨过鞭子的三大家臣,都挤在角落里可怜巴巴的看着李洛,他们希望李洛想出让主人高兴的办法。
  完全没有一点高丽大臣的样子。在李洛看来,他们好像三只狗啊。
  李洛手里捻动这女人赏赐的天珠手串,向女人行了个密宗佛礼,脸上露出喇嘛上师惯有的神秘恬淡笑容。
  这番做作,一下子就转移了女人的注意力。
  “公主赐予微臣的天珠,似乎有法力加持。微臣竟然一连两夜,梦见雪域高原的格桑梅朵。”李洛说道,“可能,公主就是雪山上最圣洁美丽的格桑梅朵吧。”
  王后相貌普通,以姿色而论和漂亮的格桑花很难类比。但王后还是很高兴。
  其实,从来没有人敢如此直白的赞美她的容貌。
  “李司译难道去过吐蕃?”王后有点惊讶了。
  李洛笑道,“微臣幼年曾在拉萨为僧三年,学习吐蕃秘史。”
  什么?
  王后顿时有点激动了。王后几乎对一切知识都不感兴趣,却唯独对密宗和吐蕃史感兴趣。尤其吐蕃故事,更是兴趣盎然。
  原因很简单。她的启蒙老师是一群吐蕃僧人,为了把公主培养成亲近吐蕃的人,他们肯定没少在洗脑上下功夫。让公主对吐蕃产生向往好奇之心。
  比如,拉萨被她小时候的老师描绘出雪山圣地,日光之城的样子,她向往已久,却不能亲往。
  吐蕃这地方,哪怕后世也极易受到女性关注。只因为吐蕃文化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和宗教主义色彩,格调孤寂悲情。所以有人说,越孤独的女人,越喜欢西藏。
  王后虽然对吐蕃故事感兴趣,也学过吐蕃语,但她对吐蕃历史其实知之甚少。就算是渊博的吐蕃僧人,对吐蕃本族的历史也了解不多。
  要说对藏史和藏文化的了解,李洛绝对是当时第一人。因为作为神秘度很高的地方史,藏史是在现代才成体系的搜集、整理、研究出来的。在古代,当时人反而了解更少。
  藏族文物什么最值钱?就是古代伏藏典籍,以及吐蕃赞普陵墓中的史料。而伏藏和陵墓的地址都很隐蔽,许多秘密往往藏在民歌和野史中,李洛以前为了赚大钱,可没少下功夫。
  结果,他不但得手了两次,还成了半个藏学家。
  “本后就像山这边的牧人想知道山那边的事一样,想知道吐蕃的故事。”王后突然说了一句吐蕃语。在高丽,会蒙语的人很少,但毕竟还有几个。而懂吐蕃语的人,却几乎没有。
  李洛也用吐蕃语说道:“公主只要愿意,微臣可以将所有知道的吐蕃故事说与公主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