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956

  要是以逸待劳,放任元寇一路杀到镰仓城,那不知道要受到多大损失。更别说对军心士气的影响了。
  所以,必须主动出击,将元寇堵在富士山以东,不让元寇继续深入。
  几乎所有大武士以及京都来的公卿大臣,都和北条时宗想法一致。这是最正确的。不可能眼睁睁看到元寇在人烟繁庶之处荼毒,而十几万大军坐守镰仓不管的道理。
  然而,北条时宗等人万万想不到,李洛压根就没打算登陆后一路平推到镰仓,他只不过是调虎离山罢了。
  这根本就是阳谋。他一旦在伊东半岛登陆,摆出大举进军内陆的姿态,幕府大军不可能坐视不管,必然会南下围堵。
  如此一来,江户湾一带就空虚了。那么,他的水师就乘机直入江户湾。
  据被抓获的日国奸细招供,江户湾可是停泊了大量的日国船只,是幕府好不容易征集起来,用于运兵南下反攻九州岛的。
  七八万陆兵如此大张旗鼓,为的就是调虎离山,掩护水师干掉日国的船队啊。
  李洛登陆后,得到兵力加强的水师才离开伊东半岛,然后南下,远离海岸,接着兜了个大圈子,再北上直扑江户湾。
  江户湾有大量日国船舶,但水师的力量并不强啊。
  征东大军登陆后,作为先锋的蒙古色目骑兵,果然又开始杀人了。马蹄所过之处,到处都是被毁灭的村庄和神社。
  李洛并没有下令屠杀百姓,可他也没有制止蒙古骑兵屠杀日国百姓。
  东征军的主力,几乎是沿着日国百姓的血迹,慢腾腾的北上。
  蒙古骑兵大肆杀戮的消息传到镰仓,所有人都恒意滔天。
  “天日在上,吾不尽灭元寇,便死后化身邪魔,永世不得翻身!”北条时宗指天誓日的仰天怒吼!
  “尽灭元寇!”
  “尽灭元寇!”
  大武士们纷纷按刀嗔喝,杀意沸腾。
  北条时宗一声令下,整整十六万第一批动员的大军,就带着骑兵必胜,誓死剿灭元寇的信念,汹涌南下。
  九月二十五日,两军前锋终于在富士山之东遭遇。蒙古色目骑兵二话不说,上万骑兵一个冲锋,就灭掉了数千骑术生疏的日国骑兵。
  然后,蒙古骑兵完全无视漫山遍野的幕府大军,在外围不断放箭滋扰,呼啸来去,嚣张至极。
  甚至,不少蒙古骑兵冲到附近,跳下马背,换了步射用的强弓,射杀日军。他们射术精湛,弓力强劲,准头又高,一箭出去,多半箭不虚发。更要命的是,往往直射面门。
  等到日军冲过来,他们又呼喝一声,娴熟至极的跃上马背撤离,一边还用骑弓回头射箭。
  可是,骑兵差劲的幕府军队,却完全无可奈何,只能原地列阵防守。
  半天下来,幕府大军空有那么多人马,却被蒙古骑兵折腾的够呛,光被射死的步兵,就不下千人。
  北条时宗等将帅恨的咬牙切齿的同时,也不由都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到了,蒙古军队的厉害和难缠。难怪宋国会亡啊,这样的骑兵有个几万,仗还怎么打?
  两军第一战,幕府大军就吃了个大亏!原本高昂无比的士气,也消磨了很多。
  九月二十六日,李洛和幕府大军都在富士山以东扎营,两军顿时遥遥对峙起来。
  幕府大军十五六万,李洛只有七万多人,不到对方的一半。
  李洛当然不会主动决战,真当对方是软柿子么?那是赔本买卖。
  北条时宗虽然兵力雄厚,但坚见识到蒙古军队的厉害,也不敢贸然开启决战。
  而两军对峙之时,罗昱和郑和率领的水师,已经来到江户湾附近海域。
  …………
  同一天,李洛的第一份奏章,经过十天之后,终于送到大都。
  “征东大军捷报!征东大将军李洛,已经攻下大宰府……”
  第一时间,李洛的奏章就犹如石破天惊一般,在元廷闹出好大动静。
  来自日国征东军的军情奏报!
  征东军并没有全军覆没,飓风之后,高丽军护军虞候李洛,受命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挽狂澜之既倒,被残军推举为征东大将军,竟然扭转战局,消灭日国九州主力,一举攻下日国西都,而且还在日国废国置县,做的好大事啊。
  自从一个多月前忻都和范文虎等人大败而归,所有人都以为征日大军全军覆没。皇帝大怒之下,连杀了好几个官员,而且下令制造战船,再征日国。
  堂堂大元,竟然两征日国大败,不但耗费钱粮无数,还前后覆没二十多万大军。这个事实,就像上天赏赐的一记耳光,狠狠抽在元廷和忽必烈的脸上。
  这让自负无比,高高在上的众汗之汗,无论如何也心气难平。整个元廷,都闹得没头没脸。
  甚至,忽必烈都没有强调飓风造成的失败。因为飓风代表着上天。他宁愿相信是军队战力不济才打了败仗,也不愿意相信是上天在庇护日国,惩罚大元。
  忽必烈盛怒之下,无论蒙色官员,还是汉官,这段时间都是战战兢兢,就连伯颜,安童,阿合马这三人,也不敢面对喜怒无常的大汗了。
  可是李洛的一份奏章,顿时让整个元廷转怒为喜。
  金碧辉煌的大明殿上,忽必烈一个多月来第一次畅快无比的爽朗大笑。
  “朕早说过,我大元铁骑,如何这等不济。哼,难道日国以为隔着大海,就认为朕的鞭子抽不到他们的脑袋么?可是今天,朕的鞭子已经抽到他们脸上了。”
  满殿的贵族大臣,一起跪倒,纷纷祝贺皇帝,说大汗福泽万里,威加海内,如今再下一国,直追太祖成吉思汗。
  忽必烈苍狼般的细长眼眸再次扫了一遍李洛的奏章,说道:“这个李洛,是不是高丽李签的侄子?”
  真金太子笑吟吟的出列奏道:“父汗,这李洛正是李签的侄子。额娘的病,就是他请张真人治好的。他之前做着宁海州达鲁花赤,也是儿臣的意思。”
  已经贵为集贤院大臣的张三丰,也出列奏道:“陛下,正是这李洛,也算贫道故人。”张三丰很是感慨,他没想到李洛如此大气魄,竟然立了这泼天大功。
  这不止是扭转败局,开疆拓土,也是挽回了元廷和皇帝的颜面啊。
  御史中丞脱不合也讶然说道:“是他?”立刻出列奏道:“大汗,如此说来,这个李洛奴才倒也是认识的。去年奴才以钦差大臣奉旨巡查沿海州县,在宁海州见到此人。这李洛,真真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不但是个会放羊的好牧人,也是条忠心的好猎鹰。奴才还准备举荐他为水军万户。”
  枢密副使伯颜说道:“奴才收到奏章军报,就查了李洛的官档。他是江华岛人,以高丽四品虞候的军职出征,带的兵只是江华水师和江华乡勇,却能临危受命,转败为胜,的确是个人才。”
  忽必烈合上李洛的奏章,说道:“想不到,倒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嗯,如今李洛占了日国的西都,让整个九州岛都在我大元手中。征东大军转败为胜,朕很高兴,李洛是个高丽好官人,好奴婢。他立了大功,当赏!”
  “拟诏,封李洛为日本行省平章政事,征东大将军,赏怯薛卫出身,赐爵江华郡侯!”
  “喳!”
第319、320章
铁浮屠的真相……
  行省平章政事是从一品,哪怕日国还没有纳入元朝统治之下,可日本行省平章政事也算重臣了。要知道,就是范文虎,之前也只封了日本行省左丞。
  征东大将军一职,算是忽必烈的正式追认。如此一来,李洛就成为货真价实的征东大将军。
  至于赐怯薛侍卫出身,那也是元朝一大特色,类似于清代的抬旗。元朝很多高官大将,都是怯薛侍卫出身。这个出身很是金贵,汉人根本不用指望,就算色目大臣子弟,能得到怯薛侍卫出身的也不多。
  忽必烈破格赐予李洛这个“高丽人”怯薛侍卫出身,等于是为李洛打开了官运亨通的方便之门。
  然而以上官职荣誉,都比不上最后一个爵位:江华郡侯。
  别看元朝郡侯只是三品,却比行省平章更让人羡慕。一是元朝军功爵位乃是世袭罔替,而且还算实封!
  只是,其领地不叫封国,而叫“投下”。封地内的百姓,都属于其“投下私属”,但仍有向朝廷缴纳赋税和出兵的义务,也就是包税代管。向朝廷缴纳的税额是固定的,名义上仍然属于朝廷的土地,只是代为治理。
  这其实只属于半实封。因为不但要纳税,也要服从征调出兵。元朝有一百二十万大军,还不算各贵族投下的私兵。倘若加上贵族私兵,元军还要多出好几十万。
  李洛本是正四品,如今一下子骤然提升五级,做了行省平章,还得了个世候之位。忽必烈如此大方,除了因为他的军功够大够及时,更因为他挽回了大元朝和天子的脸面。
  当然,也因为李洛是“高丽人”。倘若他是汉人,那就别想了。现在的忽必烈,可不是以前的忽必烈,他和汉人世候的蜜月期早就结束,对汉人的堤防猜疑日甚一日,已经不是汉官眼中那个“宽宏雅量”的汉化天子了。
  主管财赋大政的中书省左丞相阿合马,出列奏道:“大汗,这江华郡,乃是征东行省(管辖),非我大元直管。李洛虽是高丽人,可封给他江华岛,驸马国王(高丽王)就少了赋税了。”
  他当然不敢反对封李洛为江华郡侯。以李洛的军功,封个郡侯也不过分。但江华岛毕竟不是大元直属领地,赋税也是缴纳给高丽王廷的。将江华岛封为李洛的投下领地,高丽王就会失去江华岛的赋税。
  忽必烈冷笑:“哼,驸马…前次征日,他督造战船不利,导致大风一来,船就沉了。朕还没有惩罚他,他还敢表示不满么?这李洛也是高丽人,封在江华有何不可?嗯,看在公主的份上,就让李洛把赋税交给驸马就是,不必交给户部。”
  阿合马道:“奴才知道了。”阿合马为何要替高丽王说话?因为他吃了高丽人很多贿赂。
  如今中原到处都是投下封地,忽必烈已经不舍得再把中原土地封为功臣投下了。刚好借李洛是高丽人,将他封在江华,不费元廷一寸土地。
  忽必烈一句话,就决定了江华岛的命运。从此,江华岛算是半独立于高丽王廷之外了。这也是忽必烈为削弱高丽耍的一个花招。当然,这肯定是不能宣之于口的。
  枢密副使伯颜更关心军事,出列奏道:“大汗,李洛虽然占了九州岛,但伤亡惨重,还要面对北条氏几十万大军。奴才以为,要是不尽快派遣援军,恐怕九州岛得而复失,前功尽弃。”
  好不容易占了九州岛,元廷是绝对不容放弃的。只有九州岛在手,才能打下整个日国。
  忽必烈道:“此事朕已有决断。安童,如今能征用多少船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