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956

  闲暇之余,李洛也没忘记观赏秋雨中的京都城。
  虽然他是大将,但骨子里是个喜爱风雅的男人啊,呵呵。
  谁说秋风秋雨愁杀人?我觉得挺好啊。
第327、328章
大将军晕过去了!
  李洛以征服者的姿态,冒着清寒的秋雨,去了清水寺散心。龟山天皇父子和宫妃,就被软禁在此。
  清水寺是京都名刹古寺,也是一座皇家寺院,乃是日国佛教法相宗总院,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朦胧细雨之中,清水寺周围的红叶静美,枫林清幽,衬映着偌大的古寺,显得宁谧静穆。
  可是如今,整整三千兵马“守卫”着清水寺,让原本超然尘外的古老巨刹,多了很多肃杀之气。
  李洛拾阶而上,刚好听到清水寺的钟声,隐隐传来僧人的早课诵经。虽然清水寺早被占领,但寺内的僧人显然也认命了,只管诵经念佛。
  李洛到时,龟山父子正在讲经堂听经。
  “……天下本亦是空,家国社稷自也是空。荣华富贵,草头一露;王图霸业,水月镜花。此乃人间幻象也,刹那间生,刹那间灭……患得患失,终未醒觉;无悲无喜,大彻大悟。”
  一个宝相庄严的老僧,趺坐在观音像前的蒲团上,对龟山父子侃侃而谈。被软禁几天以来,龟山父子除了自欺欺人的听经讲禅聊以安慰,也没有别的法子麻醉阶下之囚的痛苦了。
  李洛刚好听到老僧的“妙理”,不由嘴角一弯。
  什么都是空?都是幻相?那你清水寺为何守着数万亩田土,大小僧人争相沽名钓誉呢?
  “大将军到!”亲卫颜隼一嗓子嚎出来,大队亲卫涌入,顿时打破了讲经堂的禅意。
  老僧一噎,脸色微变的站起来,双手合十道:“老衲妙溪,见过大将军,阿弥陀佛!”
  僧人们也都纷纷双手合十,口宣佛号的向李洛施礼。
  龟山父子满脸苦涩的站起,鞠躬道:“小国下君,见过上国大人。”
  “国主免礼,莫要如此。国主到了大都,不失公候之位。这官爵,必在本帅之上,本帅不宜受礼啊。”李洛温言说道,目中满是笑意。
  这个男人算是一个温柔的征服者。所以,他的笑容充满同情和体谅,似乎很为龟山父子的遭遇感到遗憾。
  虽然这年轻的男人抢光了京都的典籍古器,可他毕竟没有滥杀人啊,反而维护了城内的秩序。
  “国主放心,本帅已经代朝廷暂时委任了你的一个大臣为平安路总管,维护城中秩序。这平安城,必定无虞。”李洛给龟山父子透露一个消息。
  “大将军请坐。”妙溪禅师亲自搬来一个厚厚的蒲团,请李洛坐下。
  “诸位都坐吧,无需客气。”李洛满面春风的笑着说道,众人这才拘谨无比的坐下,却如坐针毡。
  龟山上皇小心问道:“朕…在下听闻,宋国皇帝在大都?”
  李洛点头:“那宋国主封了瀛国公,在大都享受荣华富贵呢。大皇帝对宋国废帝,那是极为宽厚的。国主此去大都,本帅定会上奏国主的恭敬顺服,不臣之罪,全在北条氏,与国主无碍的。”
  龟山装作感激的样子,“那就多谢大将军阁下了。”他心情极度复杂,既对李洛痛恨,恐惧,又对李洛抱有幻想。
  后宇多天皇世仁大着胆子说道:“大将军阁下,朝廷公卿…不,我们君臣都要去大都么?”他的心情也和他父皇一样复杂。
  李洛道:“那是肯定的。你们父子宫妃,加上京都大臣以及家眷,总有三千多人。除了平安总管府的官员,自然全部要去大都。”
  龟山父子顿时露出果然如此的惨然神色。两人都是尊奉汉学之人,对中原历史非常熟悉。他们当然知道,当年宋徽宗父子被押到金国五羊城,可是受尽了屈辱。
  而今,轮到他们父子了啊。
  想到亡国之君的可怕下场,父子两人真是发自内心的战栗。龟山上皇不止一次想自杀殉国,可他没有武士的刚烈,正当壮年如何舍得死?自杀殉国说起来壮烈好听,可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人?蝼蚁尚且贪生,苟活于世终究还有一点盼头。
  北条氏误国啊!
  倘若当初深知唇亡齿寒之理,出大军援宋共抗蒙元,也不会有今日之祸。可因为幕府的短视,坐看宋朝被灭,如今怎么样?蒙元灭宋已毕,就腾出手灭日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倘若北条氏能保住神国,那还是神国的大英雄,可要是没保住,他就是神国的大罪人。
  李洛看着神色恍惚,失魂落魄的龟山父子,心中快意无比。
  说起来,他对这对父子还算客气了。要是换成蒙古人,那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情形。起码,他们的那群漂亮的宫妃,一定会遭殃。
  李洛之所以比较“客气”,并不是有多同情对方。而是,他不想那么下作野蛮。太过于作践对方,就显得一点品味和涵养都没有。对待失败者的态度,往往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侵略者,而不是复仇者。对于投降的一国之君,不能太过分了。
  “大将军阁下,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离开京都前,去皇宫看看。毕竟…在下在那里出生长大。”龟山上皇说道,已经泪流满面。
  “可。本帅准了。”李洛答应了,站起来准备离开。
  这不是大不了的事,人之常情嘛。
  “谢过大将军。”龟山父子一起说道。
  等到李洛离开,父子二人再也忍不住的抱头痛哭。
  就是妙溪禅师,此时也无心再劝了。他自己这当口心里也难受的要死。因为元寇刚才不但搬走了他禅房内的三尺金佛,还运走了藏经阁的很多孤本图书。
  而他只能装聋作哑,哪里敢制止?
  这个满嘴皆空的高僧,此时全无一丝淡定,眼睛都红了。
  忽然,这个高僧嘴里嘟囔几句,身子一晃,就倒了下去。
  “师尊!”几个僧人大惊失色的一起扑向晕倒的妙溪禅师。
  纳尼?!龟山父子一起制住悲声,一脸错愕的看着晕倒的禅师。
  发生什么事了?
  …………
  十月十日,东征大军带着几十车的典籍古器,以及俘虏的三千多日国君臣和其家眷,离开平安城,浩浩荡荡往东而去。
  经过稲荷山时,三千多俘虏回望平安城,纷纷大哭着下拜,哭声惊天动地,响彻数里。
  龟山上皇泪洒胸襟,望着平安城吟诗道:“十月十日离帝家,从此飘零向天涯。三千泪恸苍茫雨,不见平安梅樱花……”
  太政大臣鹰司兼平也吟诗道:“一去神都不知年,愧将故国问苍天。忍看殿宇生幽草,泪望山河起烽烟……”
  眼见公家大臣们纷纷作诗,宫妃姬妾们梨花带雨,蒙古大兵们终于不耐烦了,鞭子顿时没头没脸的抽将过来。
  “一群酸儒老九!咿呀甚么!再不赶路,饶不得你!”蒙古大兵挥着鞭子用蒙语怒骂,“牛羊不知道牧人的辛苦,你们是刚产犊子的母牛!磨蹭什么!”
  俘虏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再次上路,却都是一步三回头,千般不愿,万般不舍。这副景象,就是没心没肺的李洛,也不由唏嘘感概。
  由于带着大量俘虏,大军走的并不快。直到十月十三,才到达伊势国。日国第一大神宫伊势神宫,已经赫然在望。
  “大将军阁下,在下想最后一次去伊势神宫祭拜天照大神。”龟山找到李洛面前,直接跪了下去。
  伊势神宫?李洛看着不远处一座巍峨的宫殿,不由心里冷笑。
  伊势神宫,不久之后就不会存在了。不过,李洛不准备一把火烧掉,那太可惜了。
  这个宫殿建筑,将来还会存在,但不会是伊势神宫,而是太上道宫。祭祀的神灵,也会从天照大神变成太上老君。
  “准!”李洛很大方的说道。
  “谢大将军!”龟山想不到李洛如此痛快,他匍匐在李洛马头之前,扑在尘埃中,身子微微颤抖。
  很快,伊势神宫里再次传来日国君臣的阵阵嚎哭之声。不一会,一个将领过来禀告道:“大将军,有七个日国大臣,在那什么宫内撞柱自杀了。”
  李洛点头,吩咐道:“此不失为忠臣之举也,就让伊势神宫好生安葬吧!”
  “诺!”部将领命而去。
  因为发生了七个大臣自杀殉国之事,蒙古大兵对待俘虏们的态度稍微好了点。
  十月五日,大军才重新回到松坂海港。
  当日,李洛就接到消息,说九州岛已经烽烟四起,很多不甘做亡国奴的人组成抗元义军,纷纷起事。李洛任命的日奸知县,有的被抗元军所杀,有的成为抗元军的首领。
  失去了大军镇压,九州岛果然乱起来了。但大宰府(秀宁城)因为有留守大将朱颔的一万大军镇守,所以仍然被牢牢控制着。
  九州岛之乱很正常,也是李洛有意放纵。因为,这是他放弃攻打本州,回到九州岛的借口。
  攻占九州岛,俘获日国君臣,已经是泼天的大功劳,足以骗取元廷的信任和重用了。他没必要为了再立新功,在关东和幕府死磕,消耗实力。
  一方面,他也不能再立功了。因为倘若军功太大,必定会引起元廷和忽必烈的忌惮,也会引起蒙古贵族的嫉恨,落了所有蒙古将领的面子。接下来的硬仗,就让元军来打。接下来的大功,就让蒙古将领来拿吧。
  他已经给了北条时宗很多准备时间,想必幕府的力量已经不是上个月可比,绝对够元军喝一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