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956

  尤其是李洛获封江华郡公的消息,更是让李若愚嫉妒不已。江华郡公啊,那算是把江华岛,封给了李洛啊。虽然江华岛名义上还是高丽王廷的土地,但实际上已经是李洛私人的了。
  父亲李签,也才是个庆源郡公的爵位啊。
  李若愚知道,李洛被封为江华郡公后,高丽王虽然高兴,但也很心疼。要知道,今后王廷每年要减少十万贯以上的税收。这减少的税收,当然会落入李洛腰包。
  但是他父亲李签,却真的高兴。说什么“吾家之千里驹也”,让李若愚很是郁闷。
  …………
  元旦这天,李家坞堡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江华郡守郑律。
  “哎呀,府君为何亲到,在下还要去府衙拜望呢。”李洛见到郑律上门,很是意外。
  这郑律,可算是他的一个贵人了。是郑律三年前委任了他都寨的官职,又颇多关照,才让他顺利练兵。
  所以,李洛多少有点感激,也就比较客气。
  “不敢劳烦江华郡公,下官就厚颜来了。”郑律笑呵呵的拱手说道,“给江华郡公拜年啊。恭喜恭喜。”
  郑律看着已经威势逼人、满身上位气势的李洛,心中很是感概。曾经李洛只是个小小的九品都寨,在自己面前持礼甚恭,府君长府君短。
  可是如今,不到三年时间,李洛竟能立下泼天大功,封了江华郡公。官爵权势已经尽在自己之上了。
  真是山水再相逢,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今非昔比啊。
  “府君乃是在下旧上官,自有香火之情在,万不可自称下官啊。”李洛笑呵呵的请郑律进去,吩咐好生招待。
  两三年过去了,郑律如今还在江华郡守任上。现在江华成了李洛的投下领地,他这个郡守就尴尬了。
  江华的赋税,他已经没有权力征收了。征税人变成了李洛。李洛承包了江华岛的赋税,只要每年缴纳给王廷三万贯就成。
  就是对百姓的民政之权,郡守也丧失大半。曾经炙手可热的江华郡守,一下子成了鸡肋官职。
  郑律曾想法子调走,另谋他职。可是如今并无好缺,一时半会竟然谋不到。所以只好厚颜来拜见李洛这个曾经的属官,希望李洛能帮衬一把。
  听到郑律忐忑的说明来意,李洛当即说道:“府君勿忧。此事在下必不教府君白跑一遭,等我修书家伯,看看有无好缺。”
  郑律暗赞李洛念旧,欢喜的说道:“那就多谢郡公抬举了。”说完,取出一对金瓶,“区区薄利,还请郡公笑纳。”
  李洛也有点感慨。两年多前,是他给郑律送礼。可现在,郑律给自己送礼。
  “府君万勿如此。府君曾是在下上官,这礼在下收了,心有不安。”李洛很认真的拒绝道。
  见李洛固辞不受,郑律也只好作罢。感谢一番,便起身告辞。李洛亲自送郑律出府不提。
  郑律走后,李洛当即给李签写了一份拜年信,附带了郑律拜托的事,以及送给“伯父”的礼物,派人送到仁州。
  同时,他还选了一批礼物,着人送给高丽王后等人。
  做完这些,李洛立刻下了一道令:江华岛的所有豪族庄园,皆要缴纳三成赋税。违抗者,立刻收回庄园,逮拿家主。
  江华岛如今是他的投下领地,按照大元朝的规矩,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谁敢不从,就是造反。
  以柳家为首的豪强,听到李洛的命令,顿时恨得咬牙切齿。
  可是,面对元廷新封的江华郡公,他们除了乖乖答应缴税,还有什么办法呢?
  正月初三下午,李洛携带崔秀宁,离开领地江华岛,乘船赶赴大都。
  差不多忽必烈大叔要召见自己了,不能再耽误下去。
第349、350章
鹰房召对…李洛的新官职
  正月初七,李洛和崔秀宁来到大都,再次住进前年购买的位于金台坊的院子。
  第二天,李洛就带着重礼去储政院拜见真金太子。
  他不知道真金是不是在储政院。倘若真金在宫城内的东宫,他就要扑空了。
  幸好,真金太子非常勤政,大多数时间都在储政院。以他现在的身份,面见太子容易多了。他只是报了姓名爵位,很快就被请了进去。
  “微臣李洛哈剌不花,拜见太子殿下!”李洛进入储政院见到真金后行礼下拜。
  真金太子见到李洛非常高兴,毫无架子的挽着他的胳膊拉起来。
  “免礼免礼!小九拔都,你当真令孤刮目相看啊。嗯,孤果然没有看错人!”真金太子不但热情客气,说的还是汉语,还称呼李洛的“美号”,可见对李洛很是欣赏。
  李洛恭敬的说道:“微臣能替太子替大元立下微末之功,还不是太子抬举。若非太子英明宽下,微臣安能建立尺寸之功。微臣此次拜见,就是来感谢殿下的。”
  这话就不厚道了。李洛能以高丽军的名义率军出征,靠的是李签和金方庆,以及李阀的世族身份,和真金其实并无关系。
  但真金太子对李洛的马屁却欣然笑纳,拍拍李洛的肩膀道:“你是大元忠臣,也是孤的人。既有才能,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他一句“你是孤的人”,算是承认了李洛太子党的身份,正式将李洛拉入太子党的阵营。
  李洛心中冷笑,暗道等我在南方挖足了人口资源,再把我大元的虎皮一脱,到时看我还是不是你的人。
  见到真金承认自己是太子党,李洛的称呼立刻变了,“大人常年在储政院勤政,还望多多珍重玉体啊。”
  旁边的太子心腹,汉臣留梦炎也笑道:“江华郡公所言极是。大人,这储政院事物繁杂,如此勤政,当真过于操劳了,不如在东宫多多歇息啊。”
  元朝的储政院可不是摆设,属于第二个朝廷,的确很忙碌。很多不重要的政事,忽必烈都扔给太子储政院处理。然而储政院有没有那么多熟悉政务的官员,真金就显得操劳了。
  这也是忽必烈对太子的手段。既锻炼了太子,又让太子被大量不重要的政事包围,没有精力和皇帝争权。
  忽必烈这一手,可比康熙高明多了。康熙说起来精明,却连父子争权的事都处理不好,导致两废太子。
  真金道:“这些政事虽不重要,但父汗总要三天两头过问,孤焉能怠慢?留学士此言,以后不必再说了。”
  留梦炎道:“是,大人。”
  真金看着李洛,温言道:“小九拔都前年推荐张真人治好了皇后大人的病,此次又建东征大功,孤很是感激。小九拔都想要什么官职,尽可说与孤知道。”
  李洛知道是真金试探自己,说道:“臣安敢求官?皇后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大人和公主大人也赏赐过臣,臣岂能居功?这东征大胜,也赖圣上和大人洪福,将士效死,臣就更不敢居功了。”
  真金很满意李洛的回答,干脆挑明说:“朝廷原要授你兵部尚书。只是福建平章阿鲁不花被贼军劫了皇税,被杀几个朝廷命官。残宋水师甚至一度登陆。阿鲁不花被朝廷训斥无能,罢了平章的位子。”
  “尤其是残宋水师,趁大元水师如今缺船少兵,屡屡上岸骚扰闽浙粤。这闽浙地面,势必非要精通海战的大员坐镇不可。刚好你奏请回朝献俘,张真人和孤就举荐了你。”
  “你在日省海战屡胜,军功资历都够了,做这福建平章当能胜任。只是,大汗虽未反对,却更想委任你为浙东路达鲁花赤。”
  李洛暗自腹诽忽必烈多疑,倘若他是蒙古色目官人,忽必烈哪里会有丝毫犹豫?
  浙东路达鲁花赤也是三品大员,可毕竟不是一省平章。行省平章乃是从一品封疆大吏,等同明清的巡抚,总揽一省军政大权,不是浙东路达鲁花赤可比的。
  “微臣谢大人举荐之恩!微臣惶恐,能得大人如此看重!必肝脑涂地以报万一!”李洛面带惊讶的感激道,似乎才知道这个消息。
  真金道:“你先别谢我。想着,大汗该召见你了。你好好应对就是,说不定大汗一高兴,真能赏你平章的官位。嗯,你先去吏部录了住址,等候传召。”
  李洛有点无语。听真金口气,忽必烈多半还是舍不得福建平章,只给浙东路达鲁花赤了。崔秀宁几番折腾谋划,可能还是拿不到最好的结果啊。
  好在,就算浙东路达鲁花赤,也很不错了,比劳什子兵部尚书强得多。明清时代的兵部尚书那是妥妥的朝中重臣,可在我大元,兵部尚书就是鸡肋,一点兵权没有不说,还有三个尚书。
  李洛辞别真金,径直去了吏部,登记在大都的住址。不然,一旦忽必烈大叔传召,都不知道他人在哪里。
  李洛没有去见张三丰。张三丰推举自己,是崔秀宁派人联络的。他欠自己人情还没还,自己没必要多此一举的感谢。
  回到金台坊的院子,崔秀宁见他回来就告诉他,忽必烈决定召见他了,应该就在这几天。
  崔秀宁又告诉李洛一件重要的事,看守文天祥的狱吏,已经有一人发展为外线。文天祥在狱中的情况,现在随时可以掌握。
  崔秀宁抚着肚子说道:“文天祥每天在牢里就是看书写作,精神并不差,也没有受到虐待。元廷每隔段时间就有人来劝降,但他都严词拒绝。”
  “文天祥还说,你们什么时候杀我呢?我希望杀我的时候,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天下人知道,还有人敢杀身成仁,正气犹存。”
  李洛笑道:“真是个又倔又犟的人。犟的好,不犟咱还懒得救他呢。你觉得,怎么救他出来?”
  崔秀宁道:“劫天牢劫法场那是扯淡,想都不用想。就算成功,也逃不出大都。”
  她说着拿出一张图,“你看看这个。”
  李洛一看,原来是张图,图中画的是刑部大牢的平面图,已经周边的建筑,其中一个建筑离大牢很近,被崔秀宁专门画了个圈子。
  崔秀宁葱根般的玉指点着图,“这是李雍他们绘制的,这个画圈的位置,是铁栅坊的土哈剌家宅。土哈剌是色目人,是一个大商人。这个宅子是空的,如今没人住。它离刑部大牢的直线距离,只有一里。”
  李洛懂了,“你是说,把土哈剌的这所空宅子买下来,然后挖地道通往大牢?”
  崔秀宁点头:“这是最稳妥的法子。先挖到大牢底下,再确定文天祥的牢房位置,这个地下线路,能做到这一步。而且在深夜动手,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文天祥接出来。”
  李洛道:“可是大都晚上城门是关闭的,深夜如何出城呢?”
  崔秀宁笑道:“你看这宅子南边靠近什么位置?靠近大都旧城啊!旧城的城墙年久失修,很多墙都塌了,拦不住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