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956

  崔秀宁白了他一眼,“怎么可能连夜逃走?那不是惹人怀疑么?两人继续在居士院住下来,直到第二天寺庙发现纪安死了,两人才和其他居士一起嫌晦气离开。这才是最正常的反应。哎哎,你看什么呢?眼睛!”
  李洛呵呵笑道:“我看咱儿子胃口好不好啊,真是的,又不是没见过,又不是没……”
  “我去!”崔秀宁抱着孩子站起来来,似乎要炸毛了。
  李洛赶紧躲开,“夫人安坐内宅就是,本堂去处理公务了。第二批流民又要上船了!”
  “德行!”崔秀宁看着李洛的背影,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李洛背着手,踱着大官人的方步,慢悠悠的来到节堂,果然看到萨普勒等人已经在等候了。
  “中堂,邵武路八个州县的流民,四万八千人,已经上船了。白银已经收了,总共是三十一万两千余两,此为账目,请中堂过目。”萨普勒说道。
  自从李洛承诺推举他为他省平章后,萨普勒就一反常态的对李洛恭敬起来。
  众官都有点疑惑。按理说,虽然李洛是平章,但左丞作为副手,只比平章低一级,根本用不着对平章这么恭敬啊。
  甚至,强势的左右丞,都是能和平章扳手腕的。萨普勒本身也不是个软弱的人,为何现在也称呼李洛为中堂?
  萨普勒见到众人神色怪异,心中冷笑,哼,李洛可是承诺推举本官,你们以为本官是白恭敬的么?等本官当上平章,还记得他李洛是谁?
  “左丞官人辛苦了,你真是本省的大功臣呐!”李洛呵呵笑道,“再有第三批流民,就能补齐税款了。这往后的第四批第五批么,呵呵……”
  听到李洛一声“呵呵”,众官也都“呵呵”笑出来。等到第四批流民卖了,他们就要分钱了。
  要发财了。
  只是,平章官人和左丞官人会怎么给大伙分呢?
  参政王甫出列说道:“中堂,两个月来,因为赈济流民,各地官仓消耗很大。州县请示增加今年的截留,补上官粮亏空。”
  “准!”李洛痛快的说道,虽然这个过程注定会有大量官员贪污,但他也顾不得了。再说,他巴不得元朝官员贪污。
  等李洛退堂回到内宅,崔秀宁已经在收拾衣物。
  第二批流民马上就要到海东,她必须要回去了。
  李洛从背后搂住她的腰,在她粉白的脖子上啄了一口,“你先回去,过段日子我再去海东看你。”
  崔秀宁点头,“姈子我带到海东去了,你没意见吧?”
  李洛清澈的目光直视崔秀宁,“奇怪,我能有什么意见?你这话真是莫名其妙。”
  崔秀宁抿嘴一笑,“好吧,是我莫名其妙。”
  李洛道:“儿子呢?我再抱一会儿,不然还有一段时间才能抱上。”
  等李洛抱上李征,这才猛然发现,孩子已经长开了。小家伙粉妆玉琢,五官精巧,眉眼像崔秀宁,鼻子嘴巴像他。
  “你真帅啊,小男神,我们认识一下吧。”李洛握握李征肉乎乎的小手。
  突然,李洛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回头看向一副马上就要离开模样的崔秀宁,一字一顿的说道:“老-婆,今-天-你-们-母-子-不-能-走!”
  “为啥?不能再耽搁了啊!两批新移民了。”崔秀宁不解。
  “因为…”李洛神秘的笑道,“还没办满月酒!”
  “我去!”崔秀宁一拍额头,“赶紧办,办了再走!我儿子不能不办满月酒,不能不收礼!”
第359、360章
螺丝壳里做道场的唐国…
  平章衙内的满月酒宴,整整办了两天,泉州城内外的官员将领,富商豪绅,几乎全部来了,光是礼金,价值就超过了三万两。
  李征出生一个月,就赚了四万多两。使得他的父母连夸他能干,这么小就能挣钱。四月初二,一办完酒宴,崔秀宁就带着李征,李沅,姈子等人离开泉州去海东。
  偌大的平章官邸,顿时安静下来。不过,泉州离海东很近,无论李洛过去,还是崔秀宁过来,都很方便。
  四月初五,大都处置右丞哈歹只的回复,终于姗姗来迟的到达泉州。
  圣旨回复,着将哈歹只以及相关人证,全部押解上京,交于刑部和御史台议处。看到哈歹只终于被押解上京,李洛才松了一口气。至此,他才算是真正的扳倒了哈歹只。
  四月七日,大都分局传来消息,中书省左丞相阿合马,被千户王著和密宗僧人高和尚,假传真金太子之命,联合刺杀了。
  忽必烈当时在上都和林,闻讯大怒,将凶手王著和高和尚凌迟处死,就连汉官大臣,太子心腹张易,也被牵连处死。
  可是紧接着,有官员弹劾阿合马生前结党营私,中饱私囊,逾制不法等数款大罪。
  忽必烈令搜查阿合马府邸,竟然发现了几张人皮,上面的头发耳朵还在。忽必烈追问人皮来历,阿合马的管家侍妾招供说是用来“厌胜巫祝”。
  忽必烈作为帝王,对“厌胜巫祝”之类的邪术当然深恶痛绝,当即勃然大怒,下旨严查阿合马不轨之事,并剥夺阿合马一切生前荣誉以及追封谥号。之后,将阿合马开棺戮尸,喂野狗吃掉。其子侄全部斩杀。
  这还没完,忽必烈直接将阿合马的党羽一网打尽。
  至此,掌握元朝财权几达二十年的“阿党”,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
  阿合马最厉害的本事是敛财征税,通过清理户口和调整盐政以及发行纸钞,使得元朝成为历代税收最多的王朝。
  可以说,善于理财的色目人阿合马,对元廷对忽必烈做了很大贡献,功不可没。可是一旦身死,生前身后的一切都被无情的忽必烈剥夺的干干净净。
  就是他的遗孀,也被忽必烈罚为奴隶,送给蒙古将领。
  由此可见忽必烈的凉薄。阿合马固然不是好东西,可皇帝做的,也实在太狠了点。
  接替阿合马左丞相之位的,也是一个善于理财的色目大臣,中书右丞桑哥。
  李洛知道,桑哥接下来会执掌元廷理财大权八年,成绩同样很突出,但最后仍然不得好死,被忽必烈诛杀。
  元廷的政治动荡,对李洛当然是利好。随着一大批“阿党”官员落马,从中央到地方空出了不少职位,李洛立刻写了一封信给张三丰,让他兑现之前的承诺。
  元廷如今早就停了科举,新进官员主要靠荫袭和举荐。张三丰如今是集贤院大学士,二品大道官,当然有举荐选拔官员之权。
  由于元朝政治粗放,举荐官员的漏洞很大,很多人纯粹靠关系坐上官位,才能操守没有下限。
  按照李洛当初和他的约定,张三丰要举荐二十个李洛的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七品,只有三人可以是六品。
  李洛给张三丰写完了信,又写信到海东,让崔秀宁选出已经有了家室,并且适合做官的二十人,准备来中原做官。
  李洛的计划是,二十个名单,三个六品的放到江南某州做同知。剩下的十七人,全部在江折,江西,湖广三地做县令。
  只要这二十人做了官,在海东的财力扶持下,不出两年,他们就能做到知州甚至知府。
  等到李洛一起兵,这些人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
  崔秀宁只花了一天多时间,就从泉州回到海东唐侯府。
  如今的海东,西边平原上,都是连绵的水田和旱地,到处可见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农夫,一座座村庄星罗棋布,显得既祥和又繁庶。
  “快看,是夫人回来了吧?”田间的移民看见豪华的马车和大队护卫经过,都知道是崔秀宁回来了。
  路边的农夫纷纷拜倒在地,不由自主的称颂唐侯和夫人仁慈爱民。
  由于唐国只征收二成赋税,而且每家每户都有几十亩良田好地,使得唐国百姓不但解决了温饱,甚至开始有了盈余。
  如今,谁家没有余粮余钱?
  不但粮食菜蔬够吃,就是鸡鸭鱼肉,隔三差五也能打个牙祭。多余的粮食和鸡鸭猪羊卖了换钱,可以存在海东银行里。
  可以说,他们现在的日子,比他们以前眼中的财主家的日子,也差不了太多了。比在元廷治理下,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这一切都是拜君侯和夫人所赐啊。
  崔秀宁坐在马上里,掀开车帘,看向外面绿油油的庄稼,忙碌的百姓,袅袅的炊烟。听着耕牛“哞哞”的叫唤,农夫俚俗的小调。闻到田野上青草春泥的气息。不由整个人沉浸在一种踏实安详的喜悦中。
  “宝宝啊,你看看,这就是你君父开创的家业。”崔秀宁将怀中的李征举到窗帘口。“看到没,那是麦子,那是水稻,那是桑树,甘蔗,水井轱辘,哎呀,还有老牛,小狗…”
  李征一根手指头含在嘴里,乌黑而无辜的懵懂眼神看着外面的田野和村庄,显得很是好奇。
  然而,小男人迷茫的很,看了一会儿看不明白,他就小嘴一瘪。
  就在小男人嘹亮的哭声响起之前,他那已然经验十足的母亲,立刻用他想要的东西,堵上了他的小嘴。
  于是,小男人的哭声终于来不及发出,就变成了进食声。
  “小祖宗,那好磨人啊。”崔秀宁忽然有点无语,很多时候,她感觉自己还没完全长大,就成了孩子他妈了。
  崔秀宁爱怜的看着吃奶的孩子,忍不住亲了几口肉乎乎的小脸蛋。想起这两三年和李洛的经历,崔秀宁嘴角不由弯了起来。
  这样,也挺好啊。
  很快到了唐侯府,义父颜铎听到崔秀宁回来,立刻激动的亲自迎出来,喊道:“老夫的孙儿何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