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56

  如果得到完颜部残余力量的支持,李洛的计划会顺利很多。不然他为何刻意拉拢女真人?
  毕竟女真人早就汉化,以中原遗民自居,用起来不膈应,远比高丽人可靠。
  李洛也不怕女真人反噬。女真人大部分被蒙古屠杀,小部分沦为奴隶。如今还算自由之身的女真人,男女老幼最多几万人,能凑出几千兵马就顶天了。
  这点人助李洛一臂之力是够了,可要想东山再起,再建大金,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时虽然也才几千人,但那只是完颜部一个部落的力量。而当时整个女真族系却能出动十万精兵。没有后来女真诸部的加盟,阿骨打真能凭万儿八千人成事?
  李洛没有回答完颜隼的问题,只是故作高深的笑笑。
  此时听到动静的崔秀宁也醒了,披着大衣出了房间。
  “夫人,拜年了!”
  完颜隼完颜仝一起笑嘻嘻的行礼。
  “外面冷,快进屋烤火吧!”崔秀宁很喜欢这两个虎头虎脑的少年。
  几人进屋,崔秀宁拿出两贯铜钱,“这是压岁钱,不能让你俩白拜年。”
  两人推辞不过,只好收了起来。
  崔秀宁像家庭主妇那样把昨晚剩下的饺子热了,几人刚吃完,村正们就陆续来拜年。每人都带着礼盒,说着恭维喜庆的话。
  因为李洛带头低息放贷,让他们每人也放了几十贯低息贷款,村正们自然心有怨气。可是又不得不从,没人敢出头挑事。
  很简单,因为都寨捏着村正的任免权。如果李洛看谁不顺眼,立刻就能换人。大不了事后行文到郡守府走个流程,郡守当然不会为一个村正驳了都寨的面子。
  李洛暗爽,做官就是好啊,这才过去过久,又是几十贯的礼物进账。
  村正们刚来拜年不久,外面就传来喧哗。完颜隼完颜仝立刻持刀出去察看。
  众人出门一看,竟然黑压压的一片,足足两三百人,全是附近的百姓。
  李洛一出来,一大群人呼啦啦跪下去,喊到:“给大人夫人拜年,新年大吉啊思密达!”
  “谢过大人慈悲思密达!”
  ……
  众村正有点发呆的看着这一幕,都是心生羡慕。
  他们可是从来没看到这景象啊!几百村民自发的来拜年。
  这就是民望!
  这才多久?李都寨就有了这等民望。
  有此民望,李洛日后必然还要高升呐,他会走到哪一步呢?
  李洛却很淡定。什么民望?只要稍微对百姓好些,舍弃一些利益,就能换来所谓的民望。
  民望加持当然有用,但根本不足恃!
  只有实力,才真的可靠。
  李洛手一抬,“诸位免礼,谢过盛情!本官在此也给诸位,给摩尼乡八千父老乡亲拜年,祝今年风调雨顺,虫蝗不兴,家家丰收,户户有余!”
  “谢过都寨大人!”几百人再次下拜。
  …………
  三天时间转眼就过,正月初三,工地上再次热闹起来。
  经过数百人近十天的修建,李洛要求最先修建的内院,已经完成了一半。
  内院是核心区域,占地近两亩,又分为大小两个独立区域。东边四分之三是家主居所,有住房,厅堂,库房,浴室,厨房,杂间等近三十余间。
  另外半亩的区域,是瓷院。共修建瓷窑五座,库房和工坊五间,是李洛烧制骨瓷的地方。骨瓷技术事关重大,只能放在眼皮子底下。
  看样子,最多到初十,内院就要完工。李洛和崔秀宁就可以先搬进去了。
  果然,正月初九这天,匠长孙三福禀报,内院已经竣工。
  当天晚上,李洛和崔秀宁终于搬到新居。
  地方够大,也够气派,只是还没有开始“雕梁画栋”,又没有家具摆设,所以显得空荡单调。
  不过,这么快就能住进来,两人已经很满意了。其他不说,这个内院起码比之前的小院安全多了。
  两人住进了一个套间,崔秀宁住内,李洛住外。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住在一个房间。之所以不分开住,当然是考虑外人怀疑两人的关系。
  套房外间原本是仆人为了伺候主人,方便主人随时召唤住的“秘书间”。但李洛完全不在意。反正现在也没有仆人。
  所有的粮食物资也运送过来,存入附近的库房。连两头牛也牵到了瓷院。
  崔秀宁也没有忘记她的“警狐”。狐狸母子四只也搬进了“犬舍”。
  就在李洛搬入新居的同一天,柳家的柳成椽也把董格叫到柳府,见面就是一顿数落。
  “老董,你怎么搞的!年前让你散布那个消息,消息为何今日还不见传开?嗯?!”
  董格虽然胆战心惊,但早就有了崔秀宁给的对策,说道:“此事本就要禀报郎君,只是近来郎君去城里拜年访友,甚是忙碌,所以很不得便。”
  柳成椽春节期间的确很少在家,应酬太多所以忙的很。
  “你说!”
  柳成椽喝道。
  “小吏得到消息,李洛似乎是盼着海盗来袭,好一网打尽立功升迁!小吏再散布谣言的话,岂非帮了他的忙?”董格说道。
  “什么!”柳成椽不信,“他这三百乡勇就是乌合之众,连兵器都没有,如何能和海盗对抗?他哪来的底气?难道他是白痴不成?尔敢欺我也!”
  散布谣言本就为了引海盗来抢李洛,可现在董格告诉他,李洛竟然巴不得海盗来。倘若真是如此,那的确不能再散布谣言,不然不是帮了李洛的忙?
  但是,柳成椽并不相信董格的说辞,狭长的眼睛满是质疑和阴冷。
  如果董格的解释不能让他满意,呵呵…
第四十二章
暗杀计划
  董格解释道:“李洛年前要在朴家遗址修建宅院,有人建议换个地方,说那里危险,海盗来过第一次,就会来第二次。”
  “李洛说他巴不得海盗来。小吏就问为何。他冷笑道,海盗不来本官如何立功?你们以为这三百乡勇全是饭桶么?里面可有几十人上过战阵的。”
  “李洛又说海盗中已经有人暗暗向郡守投诚,一旦海盗再来,官府马上就会得到消息,到时…。”
  “李洛又警告各村正,海盗有人暗投官府的事严禁泄露。之所以告诉我们,是让我们到时放心带壮丁配合围剿。他还许诺,等灭了海盗,人人有赏,他甚至会推荐某个村正接任他的都寨之职。”
  “后来我向李洛身边的女真护卫提起海盗,那少年说,希望海盗快来,他好杀几个过瘾。就怕海盗下次不从摩尼乡上岸。”
  “我观察乡勇,发现三百人中的确有几十人像是做过军的,他们身材比较魁梧,右手大拇指粗壮,以前应该长期练过箭术。”
  “还不止这些,李洛是有兵器的,或许能武装上百人!只不过为了向海盗示弱,才没有发放。这些兵器是郡守特批的。小吏寻思,只怕这些是郡守有意为之。因为海盗再不剿灭,他官位也难长久。”
  柳成椽皱眉,“他真有几十人能上阵打战?还有一批兵器?”
  董格毫不犹豫的顺:“千真万确!”
  柳成椽琢磨起来。如今海盗可是郡守的心病,若再不剿灭,的确有碍仕途。
  难道,真是郡守的安排?不然为何李洛建宅院偏偏选在朴家遗址?他就不嫌晦气?
  那股海盗多次作案,每次都选择靠近海边居住而又缺乏武力的富户,搞的不少富户纷纷内迁。朴家遗址,就在海岸附近。总不会是李洛傻吧?
  柳成椽总结出来,只要散布那个消息,海盗一定会来,他们都是爱财胜过爱命。
  柳成椽之所以确定这点,是因为他已经散布过两次消息,第一次灭了双河乡的白家,第二次灭了摩尼乡的朴家。柳成椽也顺利兼并了两家地主的土地。
  官府之所以不利用这点引海盗自投罗网,是因为官府并不知道柳成椽故意散布过消息,也就不知道这个规律。
  柳成椽阴险多疑,正因为如此,所以会自动脑补对手的阴谋诡计。
  海盗每次上岸不到百人,倘若李洛真有数十敢战之士,又提前布置,只要拖到官兵来援,就稳操胜券了。
  虽然董格说的合情合理,但柳成椽仍未相信。他吩咐一个私兵,将另外一个投靠他的村正王范叫来。
  私兵骑着快马赶去,半个时辰后带回王范。
  “老王,李洛曾对村正们说,不怕海盗来袭?”柳成椽劈头盖脸的直接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