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956

  崔秀宁穿着甲,自己已经汗流浃背,却笑盈盈的说道:“先不用急着说事,顾卿解解暑再说吧。”
  这也是崔秀宁和李洛的风格差异之处。李洛面对属下,从来就是有事说事,上来就直奔主题。崔秀宁不同,面对下属先是嘘寒问暖,给吃给喝,然后再说事。
  等到众人用完冰镇酸梅汤,顾凯这才禀报起来。
  “夫人,三门铁芯铜体炮,已经各放百发,并无炸膛,也无开裂。微臣以为,可以大量铸造了!”
  崔秀宁道:“威力如何?”
  “即刻为夫人演示施放!”顾凯道,“王团总,放炮!”
  火器旅的团总王坚喝道:“各就——位!装填丹药!”
  每门火炮配置五个操作炮手,此时装药的装药,装药的装药,还有调整炮口瞄准,以及安装引火线,还有人压紧弹药。
  这些操作步骤,都是崔秀宁设定好的规范动作。已经令火器旅训练了很久。现在看炮手的操炮,都是干脆利落,动作迅捷规范,崔秀宁很是满意。
  崔秀宁在心里掐着时间,在掐到大概一分钟时,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王坚猛的一挥令旗,“点火——放!”
  “兹兹…”
  三门火炮引线被同时点燃,紧接着只见火光一闪,白烟乍现,随即“轰”的一声巨响,比拳头还大的铁蛋飞出炮口,呼啸着轰向近近两里外的土墩。
  “轰!”远处的三个土墩,有一个被轰的土石飞扬,被轰塌了大半。另外两个土墩没有被击中,但附近的地面也被轰出一条长槽。
  显然,威力的确够惊人了。崔秀宁算过,大概三分钟能击发两次,这速度很不慢了。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也不低了。
  “好!”崔秀宁很是满意,“不错,顾卿和各位匠师辛苦了,记大功一次!”
  顾铠说道:“这等利器,本就是夫人的章程法子,又亲手指点,耗费一年,这才铸造出来。臣等并无功劳,安敢贪天之功?”
  崔秀宁笑道:“顾卿这话就不对了。火器的确是我的章程法子,但造出火器,不断检验的却是你们,这就是大功。”
  王坚突然一身铁甲的下拜道:“末将为君上为夫人贺喜!有此等利器在手,我唐必定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崔秀宁道:“火器虽利,但又有其短,未必就能稳赢蒙元铁骑。还是不能太过依仗,敢和元军白刃相搏,刀枪见红,才是真勇士。”
  王坚道:“夫人所言极是,末将铭记在心!”
  崔秀宁穿着盔甲,热的里面全是汗水,她也不想再待了,又看了一遍施放,就下令全力量产。
  最后,崔秀宁又下了一道命令:试制十八斤弹重型火炮!
第449、450章
大汗说了,安南已亡!
  第二天,文天祥和耶律忠节深谈之后,耶律忠节虽然有所触动,但似乎仍未完全释怀。
  崔秀宁只好亲自出面,召他入社主堂,再和他谈谈。
  “末将耶律忠节,见过夫人。”耶律忠节来到社主堂,有点不情不愿的向崔秀宁下拜。
  在占婆被唐军埋伏投降后,他还以为投降的是宋军。他本来就对蒙元没有好感,替蒙元打仗也不过是为了族人生存,纯属无奈。替宋军效力,不是不可以。
  可当知道对方不是宋军,而是什么唐军,唐国君上就是他敬仰的征南大将军李洛时,耶律忠节终于愤怒了。
  他感觉受到了大将军的出卖和愚弄。李洛留给他的良好印象,立刻一落千丈。
  他又不傻,前后一想,如何不知道是个天大的局?大将军李洛如此行事,难道不是个表里不一、虚伪狡诈的奸雄么?
  你要反元,就光明正大的反,轰轰烈烈的干,不成功便成仁,在天下百姓眼里,还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
  可你倒好,假冒高丽世族,蒙蔽元廷以图方便,这也就算了。可却谋取元廷高官,假借元廷之手谋取私利,暗行反元之事,如此做派,那后世青史昭昭,你该怎么说?
  就算你夺了天下,可你毕竟做过元廷的重臣,受过元廷的爵位封号,这又怎么说?
  你为人不择手段,全无信义可言,虽然本事了得,但多半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乃是勾践刘邦之流。为你效力,估计就是兔死狗烹的下场。
  耶律忠节之所以没有反抗,只不过是顾忌六千族人的性命,只能暂时隐忍。但他对曾经敬仰的李洛,却已经没了信任。
  李洛是金国代王完颜铎的义子,也算石抹怀德的表弟。石抹怀德当然可以为李洛效力,但他耶律忠节,有何理由替这种人卖命?
  虽然文天祥和他谈了很多,让他对李洛的反感有所淡化,但他还是感到膈应。
  这次唐国摄政夫人召见他,他也猜到是为了何事,所以心生抵触。
  “耶律将军免礼。”崔秀宁温言笑道,让石珊瑚取来冰镇瓜果,赏赐给耶律忠节。
  “谢夫人。”耶律忠节淡淡说道,没有用冰镇瓜果。
  崔秀宁道:“听说耶律将军是辽德宗七世孙?”辽德宗是耶律大石,崔秀宁这个历史菜鸟本来不知道,她还是听文天祥说的。
  耶律忠节听崔秀宁提到耶律大石,不禁流出敬仰之色,回道:“好教夫人知道,末将正是德宗七世孙。”
  崔秀宁点头,“真是英雄之后。耶律将军出身西域吧?那里还有族人么?”
  耶律忠节道:“末将的确出生西域。大辽(西辽)亡后,族人大多随蒙古军队西征打头阵,很多都死在极西之地。如今的大辽故地,已经没有多少族人了。”
  崔秀宁心中有数,没有多少,说明还是有一些的。
  崔秀宁没有再说话,而是取出一份信,这是她伪造李洛的笔迹,以李洛的口吻,炮制出来的一封信。
  崔秀宁的书法本来很差,也就是这几年当摄政夫人,为了不让属下笑话她的字,这才下功夫练了几年,到现在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算是书法入门。
  可李洛的书法却很有火候,已算一代书家。本来,以崔秀宁的书法功底,要模仿他的笔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由于崔秀宁练习书法没有字帖,所以就一直以李洛的书法为范本练习。如果说李洛学的是董书,那么崔秀宁学的就是“李书”。
  在书法上,她妥妥是自己老公的学生。
  所以,反复临摹多次,终于勉强模仿出一封有七八分相似的李洛笔迹。
  这封信,倘若是熟悉李洛笔迹,且又精通书法的人,一定会看出是伪造的。
  但糊弄对李洛笔迹不熟,本人也不通书法的耶律忠节,已经足够了。
  “你看看这封信吧。”崔秀宁将信交给耶律忠节。她相信耶律忠节不可能识破。
  耶律忠节打开信,觉得笔迹有点熟悉,马上就想起来,大将军发布军令的文书,好像就是这种字体。他不通书法不假,但不会没有记性。
  那这肯定是李洛的亲笔信了。
  耶律忠节一看信,就不得不心生惭愧。
  信上写的是:
  “…吾不虑怀德。怀德乃太公之甥,吾之表亲,以情度之,必归我唐。吾所虑者,忠节也。”
  “忠节宽厚君子,方正重信,是以吾重其德,征南多有看顾。忠节虽来,或恐误解吾心,以其信义所秉,多半不耻吾行,遑论君臣相契也。”
  “若其不降,夫人万勿相逼。吾为天下故,失信于元廷,本忍辱负重,无奈逞以阴谋。安能戕害君子,复失义于英雄?吾之行事,宁负少数人,不负天下人。吾心皎皎,唯夫人知之,他人何言,青史何言,千唾万骂,奈之何也。”
  “忠节乃吾袍泽也。契丹男儿,亦我华夏赤子。若其不降,一不可杀,二不可辱,而伤吾义。夫人可编其部为民,赏以田亩,赐安南女子为妻,落户为农,视于汉人同等,安居乐业,令其衣食无忧…”
  也难为崔秀宁了,要不是这几年文言文有进步,她还真模仿不了李洛的口吻。
  这封信,千叮万嘱就是一个意思,无论耶律忠节降于不降,都不要亏待。写信人为了天下人忍辱负重的苦衷,也跃然纸上,由不得耶律忠节不动容。
  耶律忠节看完这封信不禁心生愧疚。古人说义分大义小义,忠分大臣小忠,德分大德小德。如今看来,自己就是小义,而大将军却是大义啊。
  大将军心胸宽广,待人以诚,体恤旧部,那些手段只是无奈之举,本心仍不失英雄磊落,自己真是怪罪他了。
  崔秀宁叹息道:“此信,本不该让耶律将军所知。只是我见将军心有芥蒂,担心有伤君上之明,这才无奈出示。耶律将军若没有效力唐军之心,就凭你曾是君上旧部,我也不会亏待,自然一视同仁……”
  耶律忠节赶紧跪拜下来,铿锵有力的说道:“臣耶律忠节,谢君上恩义,谢夫人雅量!契丹男儿不擅耕种,愿诚心诚意归顺大唐,为君上效力!”
  崔秀宁仔细观察耶律忠节的表情,就知道他果然被这份信打动,真心归附了。
  “耶律将军请起!”崔秀宁笑吟吟的虚扶道。
  六千多契丹骑兵,真的到手了!
  这种手段的确有点下作,但崔秀宁作为一个特务头子,又受到李洛影响,怎么可能真把光明正大当回事?在她看来,手段不是重点,重点是为公还是为私,目的是否能够达成。
  伪造一封信,就能够让六千多契丹骑兵真心效力,为什么不干?
  唐国本来只有虎古和光夏统帅的一万多骑兵,其中一万是女真人,一千多是契丹人,两千多是北方汉人。
  现在加上李忆的四千多党项骑兵,石抹怀德的六千多女真骑兵,以及耶律忠节的六千多契丹骑兵,唐军骑兵超过了三万人。
  这三万骑兵,可都是精于骑射的精锐骑兵,比蒙古骑兵也差不了多少,不是滥竽充数的仅仅会骑马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