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956

  顿时,李洛对他的印象就更好了三分。
  “传他进来!”
  很快,一个长身玉立,相貌英俊的年轻官员进入社主堂,他一见到李洛,立刻俯身下拜,声音清朗的说道:“微臣兰溪县令杨汉明,拜见君上!”
  “免礼,看座!”李洛看到杨汉明相貌不俗,英华内敛,不禁更是满意。
  “谢君上!”杨汉明和李洛一样,跪坐在蒲团上,腰背挺拔如松,可目光微俯,既身姿端正,又不失恭敬,显然很有修养。
  一看,就是世家子的做派。
  还是那种有古老传承的世家子风范。
  播州杨氏在唐代就已经雄踞一方了,最远可追溯到弘农杨氏,可不是一般家族。
  李洛笑道:“杨卿,你可知寡人召见你,所谓何事?嗯,你但猜测一二,猜错了寡人绝不怪罪。”他倒想以此试探一下杨汉明。
  杨汉明心思急转,要说出自己的猜测么?
  他为人很是聪明,稍一犹豫,就决定直接说出自己的猜测。
  猜对了,能让君上更加看重自己。猜错了,也可借此机会让君上知道自己心意,说不定有可能玉成自己和沅儿。
  “君上恕罪,微臣斗胆猜测,可能与洛宁县主有关。”杨汉明斟酌着说道。
  “哦?”李洛神色淡然,看不出喜怒,让杨汉明很是忐忑。
  “你为何猜测与县主有关?难道,你敢与县主有所瓜葛?”李洛的神色变得冷厉了几分。
  杨汉明心中一颤,与县主有私,可是大罪啊,不但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沅儿,他如何会做这等事?他虽然喜爱县主,却只是发乎情止乎礼,万万不敢逾越。
  所以,杨汉明很快镇定下来,再拜道:“启禀君上,县主乃是天人一般,微臣万万不敢唐突。只是,臣曾经去医院治伤,与县主相识。当时,臣并不知她是县主,爱慕之下就写了一封书信。等到知道她是县主,臣好生惶恐。”
  “后来,县主去兰溪游历,又与臣邂逅。除此之外,微臣并无逾越,还请君上明察。微臣以为,此事不是秘密,君上或夫人必然已经知晓。如此一来,召见微臣,就多半与县主有关。”
  李洛淡淡道:“你好生惶恐,可有后悔么?”
  杨汉明回答:“微臣惶恐,却并不后悔认识县主。”
  聪明!李洛不得不承认,杨汉明是个很聪明的人,而且,不失坦荡,还知道周全李沅。
  自己这番试探,他算是过关了。
  “杨卿,你猜对了。寡人召见你,的确是为了洛宁县主。寡人问你,你可曾有过婚配?”
  杨汉明心中一喜,说道:“微臣十五岁时,在故乡曾经定下了黄氏之女。后来出了变故,就取消了,至今未娶。”
  李洛也不再拐弯子了,“既是如此,那寡人就将洛宁县主下嫁于你,你意下如何?”
  杨汉明忍不住喜形于色,心中一松的下拜道:“微臣,谢君上青睐!倘若县主不觉委屈,微臣便是心甘情愿!”
  “好!”李洛拊掌笑道,“你就等寡人诏命吧。不过,你父母皆不在海东,此事颇为遗憾。”
  这句话,其实也是李洛的试探。倘若杨汉明没有答好,那李洛许与不许,仍在两可之间。
  杨汉明听到李洛这话,心中很有些犹豫,但是想想,决定还是坦诚相告,免得落下欺君之罪。
  “君上恕罪!臣之身世,其实也有些来历。”
  杨汉明离席顿首,“微臣本是播州杨氏嫡子,家父杨讳邦宪,如今官居元廷播州宣慰使,爵播国公。五年前,家父决意投元叛宋,微臣苦劝无果,只得行兵谏之举,事败被废,逃出播州,成为流民,辗转来到我唐…”
  李洛顿时也松了口气,行啊小子,你过关了,有资格当我妹夫了。
  但是,李洛却装出惊讶之色,“原来杨卿是播州杨氏子弟,果然是有些来历。嗯,你们杨家治理五州之地数百年,世世相袭,也算一方诸侯了。”
  播州杨氏,管辖后世小半个贵州省,四川一部,重庆南部,势力很强,实际上已经成为一藩。
  李洛说完,就暗自观察杨汉明的表情。他识别人的本事虽然比不上崔秀宁,却也不是吃素的。
  杨汉明露出一丝苦笑,说道:“一方诸侯,是祸非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司官割据地方称雄,并非好事。为何蛮人数百年不见归化?皆因此制。”
  “蛮人只知君长,不知朝廷。而各级土官横征暴敛,视百姓为奴,抗拒教化,以愚黔首,于王道背道而驰,绝非国家之福也。”
  李洛早听崔秀宁说杨汉明是土司阶层的叛徒,就像后世干革命的地主资本家之子。但此时亲耳听到杨汉明这番言论,才见识到此人的“叛逆”。
  难怪他和他父亲成仇。就算他没有兵谏,他父亲迟早也容不下他。
  “杨卿之意,是土司不合时宜,妨碍教化,不归王道,应该废除?”李洛问道。这是他最后一个试探。
  杨汉明斩金截铁的说道:“微臣以为,正该如此!我唐一旦恢复中原,微臣以为应该废除土官,改任朝廷流官,其下民户,统归朝廷。如此,则西南才可大治!”
  “而播州杨氏也是汉家大族,却挟蛮自重,割据称雄,将来怕是没有好结果。所以,微臣主张废除土官。”
  李洛非常满意杨汉明的应对。自己没提到改土归流,他自己却提出了这个建议。说明此人不但是个王道统一派,还很有眼光。
  此人,满分!
  那就这样吧,寡人无忧矣。
  第三天,两道敕旨就传了出去,很快惊动了整个海东。
  “…下嫁洛宁县主李沅,为兰溪县令杨汉明妻…”
  “…封兰溪县令杨汉明为县马少卿,尚洛宁县主…”
  洛宁县主终于要嫁人了!
  县马,只是民间称呼。官方一直没有说县主之夫是县马。欧阳修曾说:“民间多称郡主之夫为郡马,县主之夫为县马,谬也。”
  李洛这道旨,算是把县马这个民间称呼,变成了官方。还搞出“县马少卿”这个东西。
  文天祥等人知道,不由莞尔。
第460章
陌刀队之虎牙禁军!
  李洛办完赐婚的事,就下诏全军选拔陌刀手。
  “……陌刀手,乃大唐猛士也。昔年,唐军破秃觉,平安史,征吐蕃,平西域,多赖其力。所谓刀如墙进,人马俱损者也。”
  “煌煌大唐,武德烈烈。寡人承唐社稷,布武天下,求猛士于内外,复陌刀之威名…不分族属,但身过八尺,雄壮彪悍之士,皆可应募。军士授予锐士之衔,赏武士出身,冠以陌刀士之名。”
  “陌刀队,乃重步之锋镝。赐号虎牙禁军,以虎头霜牙为战旗。每兵配备军奴一人,骡马一匹,乘马一匹,饷银倍之……”
  李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将全军中身高体壮的力士,全部集中起来,打造成一柄锋利的战刀,关键时刻作为杀手锏,同时作为自己最精锐的禁军。
  唐君选拔陌刀士的诏令一下,整个唐军顿时都沸腾起来。
  只要能应募上,就授予锐士军衔,赐予武士出身,还能拿到双饷!
  这些还不算,还能分到一个军奴,一匹骡马,一匹乘马。
  还属于禁军。
  这待遇太好了啊。
  就以武士资格来说,按照军典,只有锐士以上军衔,同时什长以上军职者,才能被授予武士。由于什长大多数只是猛士,所以三四个什长里面,最多只有一个是武士。
  而一旦成为陌刀士,就是武士啊。
  然而,十八万三千唐军(含水师和宪兵),身高过八尺(184厘米)的不过五十分之一,所以只有三千多人应募。
  可是,并不是身高过八尺之人,就一定雄壮彪悍。在经过力量和耐力考验后,最终成功被选拔为陌刀士的,堪堪两千人。
  其中,汉人最多(基数最大),其次是女真人,契丹人,党项人,畲人。
  两千人啊,有点少了。李洛接到最后的名额,多少有点失望。原本他以为,怎么也有三千人。
  要不要降低标准?可如此一来,朝令夕改,绝对不是好事。
  “两千人…呵呵。”李洛将名单递给崔秀宁。
  崔秀宁看了看,忽然说道:“我们有日国奴隶,占婆奴隶,安南奴隶,其中青壮男子也有六七万人,能不能挑出一些?”
  李洛顿时心中一动。陌刀手选拔条件最重要的是身体硬件,说白了就是个子高力气大。至于格杀技巧,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但要是身体条件不够,就是再训练格杀术,也无法持续舞动一丈长的重刀,批不了两三层战甲。
  六七万青壮俘虏中,肯定是有这样的力士存在。
  “几百人肯定是能挑出来的。不过他们本是奴隶,要是骤然当了武士,会让很多将士不服气,影响军心。”
  崔秀宁想了想,沉吟着说道:“要不这样,奴隶中挑出来的大个子,先取消奴籍,授予最低的武卒军衔,等以后立功再升职。这样一来,奴隶大个子们就心存感激,将士们也没意见。”
  李洛笑道:“好,那就这么干!嗯,就算日人安南人个子矮,几百人还是能挑出来的。还有,你不是警察吗?怎么现在张口闭口奴隶?这不是你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