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956

  唐军军容之盛,甲械之利,远超他的想象。有如此雄兵在手,李洛真要奉诏还真是奇怪了。
  “既如此,那在下就不强人所难了。”宋使不敢废话,却又话风一转,“只是如今元廷势大,大宋毕竟是天下旧主,唐公身为汉家一脉,可否援助大宋盔甲三万领,军粮百万石?”
  什么?援助盔甲三万领,军粮百万石?
  你当我唐的盔甲粮食是大风刮来的?
  李洛和诸将差点逗乐了。唯独文天祥心有不忍,可终究没有为宋使开口。
  “不是寡人不舍,实在是我军也急缺盔甲和粮食啊。这招募的新兵还无甲可用,粮食也捉襟见肘,如何还有余力援助你家呢?”李洛摇摇头拒绝。
  唐军的盔甲,真的很紧张。因为新兵已经有了十几万,盔甲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就是获得了好几万领元军盔甲,也还是不够用。
  冤大头的事,李洛怎么会干?
  见到宋使一脸失望,李洛也不想什么都不给,总要支援一点。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寡人就助饷一百万两,你家可用银子购买粮食。”
  谁知宋使苦笑的摇头,“谢过唐公好意,银子就不要了。”
  他们打下整个广东道,最盛时占据三十六个州县。广东道是商业繁荣之地,不缺金银,他们光白银就搞到一千多万两,如今根本不缺金银。
  他们缺的是盔甲和粮食。
  银子现在有什么用?能马上换来盔甲,马上买到粮食?
  别说盔甲,就是粮食也是有价无市,很难买到了。
  想了想,宋使又说道:“唐公,大宋愿以每副铁甲五十两的价格,向唐公购甲两万,不知……”
  李洛想都不想的摇头:“倒教贵使失望了。盔甲,我军自用尚且不够,实在不能出售。”
  最后,这宋使什么都没捞到,只能恨恨而去。
  “哈哈哈!”诸将一起没心没肺的笑起来。君上没有搭理赵宋的圣旨,他们都很高兴。
  狗屁赣王,君上会稀罕?君上马上就要进位唐王了,还会在乎老赵家封的赣王,乖乖替你们赵家卖命,还接你们去临安?
  大白天,咋就梦了?
  李洛笑道:“赵宋朝廷,还是要帮一把。嗯,等灭了张弘范,就匀点盔甲给他们。”
  云南,四川,安南的元军都开始调动,到时唐国光在南方就要将面临无数的敌人,广州小朝廷恢复一些实力,才最符合唐国利益。
  …………
  赣州(江西)唐军与张弘范对峙于韶关,张弘范坚守不出,唐军无可奈何。而元军也不敢出韶关进入赣州。
  赣州的清乡,同时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抗拒唐军的豪强劣绅,一个个被清理,他们的钱粮被充公,田土分配给贫民百姓,优先分配给招募的新兵。
  江浙这边,崔秀宁紧急抽调四万唐军老兵,准备在杭州湾上船。郑和统帅的水师早就待命钱塘江。
  张弘范在等忽都帖木儿,李洛在等四万唐军登陆广州。一时间,韶关南北竟然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此时已经是七月上旬,距完哲都覆灭过去了二十天了。而由于唐军水师封江锁海,南北隔绝,所以这个消息直到现在才辗转传到大都。
  元廷得知完哲都兵败身死,李洛占了江西大部,顿时一片哗然。
  眼看三家反贼末日已到,谁知李洛竟然更加坐大了!
  这还得了?
  大明殿上,忽必烈罕见的当着数百朝臣的面勃然大怒。
  “武关和剑门被贼军占领,迟迟攻打不下,南下大军无法南下平叛。如今完哲都竟然全军覆没,还让李洛贼臣占领大半个江西!”
  忽必烈脸色铁青的扔出手中的奏报,“难道我大元勇士,已经不能打仗了么?南边就没人能奈何他了?是不是让要眼睁睁看他占了整个东南!南边那么多大军,都是废物不成!”
  也难怪忽必烈生气。李洛叛乱后,占了整个江浙,还封江锁海,重重打了大元朝的脸面,打了他这个大元天子,众汗之汗的脸面。他恨不得立刻平灭李洛,抓到大都凌迟处死。
  可两三个月了,李洛不但没有被剿灭,还灭了完哲都的七万大军,又占了大半个江西,将三万多大元工匠全部夺走。
  想到三万多匠人落到李洛手里,忽必烈就有些后悔。当初真不应该把匠区放在江西,应该放到江北啊。
  伯颜出列奏道:“英明伟大的大汗啊,奴才恳请大汗暂熄了雷霆一般的愤怒,不要让无能的奴才,和狡诈的叛臣,气坏了金贵的圣体啊。”
  伯颜继续说道:“张弘范平灭伪宋虽然功亏一篑,但伪宋已经不足为惧,那就是中了箭的山羊,挣扎在山岗上,剿灭他们是迟早的事。”
  “我大元南方还有五六十万大军,光骑兵就不下十万,加土司蛮兵更是超过八十万。就算北方铁骑不南下,平灭李洛也是像太阳一定会从西边落山那样肯定。”
  “所以奴才以为,忽都帖木儿和张弘范联兵围剿之时,就是李洛兵败身死之日。大汗但宽心罢,”
  忽必烈冷哼一声,“李洛狡诈的像狐狸,他不会给张弘范和忽都帖木儿会师的机会。朕看他多半会先攻打张弘范。嗯,给忽都帖木儿下旨,让这个奴才先不要管萧隐。”
  伯颜小心谨慎的说道:“大汗的意思,是让忽都帖木儿放弃萧隐这只豺狼,直接东去江浙,与张弘范围猎李洛这只猛虎?可如此一来,萧隐就有了喘息之机,忽都帖木儿不就白忙乎半年?”
  桑哥出列说道:“大汗英明!忽都帖木儿一撤出湖广,萧隐的确有了喘息的机会,就是再次壮大也有可能。但问题是,萧隐到底只是一匹豺狼,一条野狗。就算他坐大,再灭他也容易的很。”
  “但李洛不同,他不但水师厉害,兵马之强也不是萧隐可比,说到打仗的本事,也不是萧隐可比。他一旦真的占了整个东南,再灭就不易了。大汗这先难后易的办法,正是大大的英明啊。”
  安童也道:“的确如此!先放萧隐一马又如何,反正他迟早要完。只要灭了叛臣李洛,萧隐和赵良钤又能折腾几天?”
  其他大臣也纷纷说大汗英明。
  半年前赵良钤起兵复宋时,元廷如临大敌,将赵良钤看做最危险的反贼。毕竟,他打着宋国的旗帜,很能蛊惑煽动人心。
  可是自从李洛起兵以来,元廷就将李洛当成了最危险的敌人。
  现在,整个元廷上下,都没人敢再小看李洛。尤其是忽必烈,更是敏锐的感觉到,李洛虽然只占了江南,却会成为一个很麻烦的敌人。
  忽必烈继续说道:“还有,让汉军加速攻打武关和剑门,大元的战士虽然像沙子一样多,像雄鹰一样勇敢,可这不是轻视敌人的理由。这就像哪怕一只兔子,也会蹬死一只大意的海东青。”
  “从鹰师中拨出海东青十队,送给忽都帖木儿,协助忽都帖木儿侦查敌情。圣旨一到,让忽都帖木儿立刻放弃萧隐,攻打江浙。”
  元朝有一支特殊的军队,名唤“鹰军”,都是有好鹰和养鹰人组成,除了用来打猎,还用来侦查敌情。
  史书记载,元朝的鹰军规模很大,各种鹰加起来超过万只。
  比如海东青,虽然送信不行,但高空侦查敌情却很有用。哪里有敌人,有多少,从哪里方向来,视力强大的海东青在空中发现后,会做出不同反应。
  当然,这是需要驯鹰师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行。
  这玩意儿,算是元军的“空中侦察机”。
  忽必烈又要舍狼打虎,又要紧攻两关,还派出海东青“侦查机”,真的是看得起李洛啊,这个男人虽然老了,可仍然具备野兽一样的警惕心,一点也没有对李洛掉以轻心,即便他认为李洛不可能翻了大元的天也一样。
  伯颜又奏道:“大汗,如今我大元水师几乎尽墨,新造的战船也被叛臣李洛抢了,可大元不能没有水师啊,这长江和海面,不能一直让叛军占着。”
  “奴才认为,该下令给征东行省(高丽),东瀛行省,和交州行省(安南),让他们赶制战船,限期完成,组建水师。”
  忽必烈也是这么想,当下点头道:“准奏。着这三省年内各赶造两百艘大船!再招募水师五万!”
  “喳!遵旨!”
  然而,元廷万万想不到,朝廷中的决意,当天晚上就被特察局获悉。大都分局的李雍,立刻将情报连夜传了出去。
  由于唐军封江锁海,而且巡查极严,元廷的钦差队伍根本无法在长江中下游过江,只能放弃骑马,辛苦万分的翻越秦岭,再绕道长江上游的四川,从唐军舰队无法封锁的地方过江,要多出半个月路程,当真苦不堪言。
  而特察局的情报传回江南,只需要五天。
  …………
  “呵呵,忽必烈还真看得起我们。”李洛放下刚收到的情报,“他让忽都帖木儿放弃攻打萧隐,直接来东南和张弘范夹击我军。还下令汉军加紧攻打武关和剑门…”
  文天祥笑道:“萧隐本来撑不过八月,如今却算是逃过一劫。”
  李洛想象这萧隐的处境,可能会比之前赵良钤好,毕竟他的底子更厚,但也不可能撑过八月了。
  之前遍布数省的白莲教信众,遭到元军的残酷杀戮,红巾军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在各地元军的毁灭性打击下,白莲教算是被连根拔起,“大梁皇帝”萧隐也只能困守江陵。(以前打错了,是江陵不是襄阳)
  陈淑桢道:“忽都帖木儿接到圣旨,来到东南起码在二十天后。这个功夫,足够我军灭掉张弘范了。等到忽都帖木儿来,再灭掉他,免得我们去湖广打他。”
  诸将都是轰然而笑。可不是么?元廷想的不错,担心张弘范独力难支,捏着鼻子放萧隐一码,也要让忽都帖木儿来汇合。
  可问题是,张弘范还能有机会等到忽都帖木儿来会师么?
  二十天啊,仗早就打完了。那么忽都帖木儿再来,就是送上门的。
  李洛肃然道:“千万不要小看张弘范,谁说二十天之内一定能灭了张弘范?寡人都不敢肯定!他可是有十几万大军。记住,计划不如变化,无论打什么仗,先要考虑计划之外的变故。”
  “诺!”众将一起受教。
  李洛站起来,走到巨大的地图边,“就说这次,倘若我军谋划不遂,张弘范并没有被灭,而是好端端的待在梅岭险要之地,可忽都帖木儿的十几万大军到了江西,那这仗该怎么打呢?”
  “到那时,我军就是顾头难顾尾。两支元军的骑兵加起来就有五万,还有好几万凶悍的土司蛮兵。就是汉军,也是精锐,和东南汉军不一样。我军面对两倍强敌,就算战而胜之,那东南也会生灵涂炭,兵马损失也会很大。”
  文天祥也站起来,看着地图,抚须思索一会儿,沉吟着说道:“忽都帖木儿东来,最可能的就是走南岭道和幕阜山谷。其他地方,要么绕的太远,要么太难翻越,战马辎重不好过。”
  许夫人对东南山脉地形比较熟悉,她也认同文天祥的话,“文山先生说的不错,我也认为忽都帖木儿最可能走南陵道和幕阜山谷。假如无法快速灭掉张弘范,那就只能在这两个地方阻止忽都帖木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