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956

  至于元廷原来的各级衙门达鲁花赤,一律逮捕关押,变成俘虏。而所有汉官色目官员,全部罢黜!
  这个男人,就是这么狠。一个元廷官员,他都不会留用,而是全部革职。
  不光如此,民愤大的官员,还要处死以泄民愤。包括民愤大的豪绅,也都全部处死。
  完全就是铁血政策,毫不留情。
  李洛不怕无官可用。就算他怕无人种地,无人当兵,也不怕无人做官。
  在李洛看来,当官只要有常识,能识字,务实清廉就足够了。这门槛,说高很高,但说低也很低。
  讲真,纯粹搞政治斗争没有多少人能胜任。但要说纯粹的做官理事,李洛认为只要有心就能干。
  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随着一队队唐军分队入驻各州县,益州大地立刻风起云涌。
  …………
  李洛率兵攻略川蜀的这段时间,梁国和宋国也都没有闲着。
  在衡阳元军大败,宋军回援,唐军增援之后,攻打福建的土司联军终于在围攻下大败。
  十几家土司联军,死伤过半,大败亏输,仓皇从罗霄山撤退。可经过广州时,又被宋军追击。
  田谨贤等土司将领再次大败,仅率三万多残兵败将逃往后世的贵州广西。经过这场大败,广西贵州土司折损精兵十余万,各家都是损失惨重,可谓元气大伤。
  而宋军趁各家土司虚弱,集合十万大军西征,攻占仍然在元廷手中的海南海北道,将后世整个广东收入囊中,获取人口二百万。
  梁国趁着南方大胜和土司联军大败,也派出大将董虎臣率领大军南下,攻占广西两江道。将后世的整个广西纳入版图,获取人口两百四十余万。
  紧接着,到了二月上旬,云南又出现了一件大事。
  率领一万残兵回到云南的段氏父子,趁着南方元军覆没的机会,突然在羊苴咩城宣布恢复大理国。
  段庆自称大理国主,宣布仍然使用至元年号,仍然是大元臣子。
  他派人去大都禀奏忽必烈,说南方贼势浩大,为了剿贼,只能复国,为大元守住西南“幹腹通道”。恳请大皇帝准许效仿高丽之例,永为藩国。
  段庆为何要这么干?难道不怕引起唐梁宋三国的敌视吗?
  因为他没办法。
  从吐蕃攻打云南,对元军来说很容易,他不敢彻底摆脱元廷,不敢和忽必烈彻底撕破脸。
  再说,就算他宣布脱离元廷,他也知道李洛不会放过他。他很清楚李洛的野心。
  当然,他对云南的地形也很自信,从吐蕃居高临下打击云南容易,但要是从东边的湖广和北边的四川打击云南,那就很难了。
  当年赵匡胤“宋挥玉斧”,在段氏看来当然也是不敢攻打大理。
  段庆还将原来驻节昆明的云南平章政事纳速拉丁等元廷官员礼送出进,并好生护送去大都。
  大理复国后,三百余万原大理国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以为摆脱了元廷直接统治,总算日子要好过些了。
  段氏父子衡阳大败,很多大理男儿埋骨异乡的悲哀,也得到了缓解。
  至此,南方同时出现了四国。
  从后世地理看,分别是占据两江福建四川的唐国,占据广东海南的宋国,占据湖南湖北广西的梁国,占据云南的大理国。
  而元廷在南方的地盘,只剩下新征服的交州(安南),象州(占婆),缅州(蒲甘)。
  这三个地方的元军加起来不到十万人,而且精兵强将之前几乎都被云南王抽走了,如今只能勉强维持这三州的统治。
  说起来这三州加起来也有一千万人口,可现在已经变成元廷的一块飞地,鞭长莫及了。
  …………
  此时的大都,虽然已经雪化,但仍然寒风料峭,似乎看不到春天的气息。
  直到二月初,大都才得知南方决战失败的消息。
  云南王被俘!
  玉昔帖木儿和吕文焕战死!
  田谨贤大败!
  杨汉明造反!
  铁山自刎,李洛攻占四川!
  大理复国!
  除了缅州,交州,象州,大元在南方竟然再无寸土!
  这一个个消息,每一个消息都是非同小可,却几乎同一时间段降临到大都,就像一道道天雷,轰的元廷官员们皮开肉绽。
  据说,大汗得到南方大败的消息后,把自己关在鹰坊足足一天,第二日又去下马放飞泊打猎。
  大都官员猜测着大汗的反应,都是惴惴不安。就是太子真金,也变得阴沉起来,完全不像之前那么随和可亲。
  直到第三天,忽必烈才从猎场回来。这个老人猎杀了两只老虎,脸色看上去并不难看。
  “咚咚咚——”
  宣布上朝的钟声响起,在京的官员们一个个神色凝重肃穆的进入大内,鱼贯进入巍峨雄伟的大明殿。
  “大汗(圣上)万福金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百名朝臣一起下拜,只觉得今日的地面,显得格外冰冷。
  “都平了身子吧。”皇帝浑厚而缓慢的声音传来,同样听不出喜怒。
  “谢大汗!”百官一起爬起来,这才有机会悄悄打量宝座上的男人。
  忽必烈身穿一件白虎皮子大氅,头戴一顶白狐皮的陶儿其克帽,这打扮和以前很不同。
  他今日穿的竟然不是皇帝的朝服朝冠,而是早期大蒙古国时的装束,显得很是朴素质野。
  这身装束,让因为早年受到汉化影响而养成的几分儒雅,以及君临天下多年而养成的雍容之气,立刻消散殆尽。
  此时的忽必烈,既不像是养尊处优的大元天子,也不像骄傲威严的薛禅可汗,而像是一个草原上栉风沐雨,正带着部族征战四方的首领。
  这是铁木真当年的装束,显得朴素而粗犷。
  “南边的消息,就像草原上的白毛风,吹到了大都,让我的臣子们都感到寒冷了么?”忽必烈似笑非笑的说道,他轻轻抚摸着辫子,声音就像一条沧桑的河流。
  “倘若你们因此感到寒冷,那么就算不是白毛风,那也会成白毛风的。”
  忽必烈站起来,“有一个一无所有的猎人,他因为勇敢而坚韧,打到了几只羊。猎人很高兴,我终于拥有几只羊了。”
  “可是有一天,他丢失了一只羊,难道他会因此变得沮丧,会揪着自己的头发,痛苦的哀嚎么?”
  “他虽然丢了一只羊,可只要打猎的本事还在,就能再打一只羊。虽然打不到,那也比当初一无所有要多。”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丢掉一只羊,就再丢失勇气和勤劳。这就是朕对你们说的话。”
  百官听了再次下拜,层次不齐的说道:“大汗之言,奴才惭愧,奴才们晓得了。”
第598、599章
元廷圣旨到江陵…嫁人当嫁李中正?
  忽必烈看着伯颜,“我的伯颜啊,你说说,蒙古勇士这次在南方,大概折损了多少兵马?”
  伯颜站起来奏道:“回大汗的话,自从前年底反贼造反,再到叛臣李洛起兵,再到这次南方大败,蒙古勇士折损绝不可能超过五万。不过,不包括乃颜王等部革囊渡江的损失。”
  忽必烈和伯颜的意思很明确。莫看朝廷在南方大败,前后损失了八十万大军。可实际上真正的蒙古骑兵,不到五万人。
  这就是关键所在:大元主力并没有多少损失。
  李洛萧隐等人闹得这么欢实,南方败得这么惨,可实际上大元最倚重的国族勇士,损失不过四五万人而已。
  可北方还有十几万蒙古骑兵,二十多万色目骑兵,三十万北地汉军。
  大元光在江北,仍然有七十万大军,还是朝廷直接控制的最精锐,最忠心的兵马。
  南方大败看上去损失极大,可是新汉军(新附军)损失三十万,土司蛮兵损失十几万,大理兵损失近十万,吐蕃兵损失八万,蒲甘部落兵损失十万,杂胡损失十来万。
  这些兵马,在元廷眼里本就是后娘养的,甚至很多都是元廷要削弱的,要说心疼,那就是扯淡了。
  而算来算去,蒙古和色目骑兵加起来也就损失十几万。
  想通了这点,百官心里就好受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