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956

  “邵忠,朕封你为水军都督,伏波大将军。洞庭水师归你节制。你去洞庭后,再招募水军,打造战船。这长江之上,终究不能没有我大梁的水师。”萧隐说道。
  “遵旨!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大办水师,让大梁水师走出洞庭!”邵忠凛然说道,心中却冷哼一声。
  “高朗。”萧隐又点了一个名字,“朕之前吩咐过你的大事,你一定要抓紧办。两条线,一条也不能松懈。你的暗香会,可要好好用才是。”
  “遵旨。”高朗领命。
  高朗不但是尚书令,还掌管梁国细作机构“暗香会”,极得萧隐信任,很多大事,萧隐都和高朗商量。
  虽然萧隐没有明说是什么事,但萧焱已经猜到和唐国火器有关。
  对于唐国火器他做梦都想要,但通过试探,发现很难有机会。
  唐军火器兵本来就极少有战死的,上次江陵乱战,虽然战死了一些火器兵,但火器很快就被唐军收了起来,没有让他捡到一件。
  要是父皇被李洛抓到把柄,那就麻烦了。
  萧焱不知道的是,萧隐除了交代高朗,还将窃取火器的事交给了鲁王萧淼。
  而鲁王萧淼密报萧隐,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萧隐做了一番安排,这才踏实了一些。
  萧焱想了想,还是觉得进言,做一些弥补。
  “父皇,唐梁之盟至关重要。儿臣建议,请以襄阳公主和亲李洛,结为两家之好。有了姻亲之情,我大梁就会更保险。”
  襄阳公主是他妹妹萧畾。萧焱曾听妹妹说,嫁人就要嫁李洛这样的大英雄。
  “畾儿?”萧隐摇头,“李洛已有王后,大梁公主嫁过去,难道是做侧妃么?不妥。”
  谁知鲁王也说道:“父皇,儿臣觉得二哥此策可行。李洛毕竟是一国之主,而且唐强梁弱,畾儿就算是侧妃,那也不算太委屈。”
  萧隐沉吟道:“襄阳秀外慧中,又是大梁长公主,嫁给李洛为侧妃,岂不丢了大梁脸面?嗯,高朗,唐王那王妃是何等样人?出身如何?”
  高朗奏道:“唐国王妃姓崔,乃是清河崔氏后裔。而且唐王后在唐国很有威望,处理过很多政务,是唐王的贤内助。”
  “什么贤内助。”萧隐冷笑,“无非是借着李洛外出打仗,牝鸡司晨罢了。这等女子,李洛未必真的满意。”
  萧隐说完,看向礼部尚书刘甫之,“刘卿,李洛还在成都吧?你去成都见一见他,暗示李洛,我有好女,待字闺中,名满江陵。倘若他愿意以我女为王后,则愿结秦晋之好。”
  刘甫之也出身豪族,出列说道:“臣遵旨。”
  萧隐叮嘱:“切记,此事要暗示,不能明说。免得不成,徒惹崔后怨恨。”
  萧隐很自信,因为襄阳公主萧畾,是江陵出了名的美人,又身份尊贵,李洛多半会心动。但是,他又不想白白惹崔后怨恨。
  萧焱闻言,脸色一变。父皇的意思,是让李洛废后啊。
  那怎么可能?
  就算嫁给李洛为侧妃,他都担心李洛不会答应,别说还要李洛废后了。
  “父皇,此事万万不可,据说李洛夫妇情深,李洛怎会更换王后…”萧焱谏言道。
  萧隐冷哼道:“哼,崔后一介女流,却参与政事,很有威望,这岂合妇道?唐王怎会心无芥蒂?我大梁公主,怎能做侧妃?无需多言。”
  萧焱一脸苦笑。早知道,他就不提这一茬了啊。
  …………
  前朝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后殿一个妙龄女郎耳中。
  “公主殿下,大喜啊!”一个宫女笑吟吟的进入雅致无比的书房,对书案前正在临摹字帖的女郎说道。
  这女郎正在聚精会神的临摹卫夫人的《稽首和南帖》。此贴秀逸婉丽,很适合女子临摹。
  她的一手簪花小楷,已经很有几分火候。
  “何喜之有。大惊小怪作甚。”女郎抬起一双黑白分明的秀眸,端的眉目如画,青丝婉扬,好一个丽色天生的佳人。
  就是她的声音,也犹如珠落玉盘,清脆动人。
  她虽然装作淡定,可那故意掩饰的一丝神色,以及那失去水准的最后一笔,仍然显出她对这什么喜事很感兴趣。
  她又不傻,作为一个待嫁女子,哪里听不出来侍女的意思?
  “奴婢听说,陛下要将公主,许配给唐王李洛,两国结为秦晋之好呢。”侍女笑嘻嘻的说道,“殿下,这难道不是好事么?”
  襄阳公主目中波光一闪,随即又冷若冰霜,“明娥,不要胡言乱语,本宫开不得玩笑。”
  明娥见到她似乎发怒,赶紧敛容下拜道:“禀公主,奴婢所言句句属实,怎敢拿公主作戏?”
  襄阳公主闻言,不由有些走神。
  她忽然想起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嫁人当嫁李中正。”
  难道,真的一语成谶了?
第600、601章
虎老雄心在…画污恨意长。
  襄阳公主萧畾,是萧隐唯一的女儿。由于打小就生活在豪族之家,加上貌美才高,所以眼高于顶。她心目中的良人,不是一般男子,而是那种纵横捭阖的大英雄。
  事实上,她虽然毫不掩饰的说出“嫁人当嫁李中正”,可关于李洛的长相品行,她却一无所知。
  与其说她想嫁给李洛这个人,不如说她想嫁给李洛这样的人。
  “听闻李洛虽然年轻,却已有王后。此事,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萧畾并不扭捏作态,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顾虑。
  她可不想做什么侧妃。
  真要嫁过去…她萧畾应该是王后!
  侍女明娥笑道:“奴婢听说,陛下派了礼部尚书刘辅之去成都见李洛了,暗示李洛废后,再结为秦晋之好。”
  废后?
  萧畾蛾眉一蹙,这恐怕不成吧?
  “奴婢还听说,那萧后在唐国牝鸡司晨,不守妇道。唐王在外打仗,她将宰相的大权夺过来,自己处理政务,这不是不守本分么?那还要宰相干什么?”明娥煞有其事的说道。
  “牝鸡司晨?不守妇道?”萧畾哑然失笑,伸出春葱般的玉指点点明娥的脑门,“女子理政就是不守妇道了?这话好没道理。唐国初建,江山不稳,宰相毕竟是外人。唐王在外打仗,当然更放心崔后。”
  明娥道:“但据说崔后大权独揽,很是霸道,怎么看都是吕后武后的路数。就连陛下,都说崔后不是唐王良配哩。”
  萧畾轻摇螓首,“人云亦云,岂可当真。贤与不贤,唯有唐王自知。废后之事,料无可遂。此事,不说也罢。”
  她口中说的淡定,可心中却失望无比,很是不快。
  萧畾说完,就若无其事的继续练习书法,只给侍女一个曼妙绰约的背影。
  可不知不觉间,她临摹的那种婉约秀丽的卫夫人簪花小楷,慢慢的写成了王右军的《十七帖》,笔意凌厉锋锐。可因为火候不到,竟然隐含了一丝峥嵘的杀伐之意。
  最后,襄阳公主笔下出现两首诗:
  “月暗花难见,草长路将迷。借我青锋意,从容步竟夕。”
  还有一首是:
  “长叹蛾眉意难平,恨却香闺绣户心。雉飞汉家盛世到,瞾凌唐宫天下明。漫漫石碑无一字,斑斑青史更无情。苍天若遂襄阳意,女儿亦可致太平。”
  所谓诗言志也,这襄阳公主其人若何,已经不言自明了。
  此女也很小心,写完之后,就将两首容易表露心迹的诗焚了。
  明志焚诗,萧畾经常这么干。
  …………
  此时的益州,到处都在筛选新兵,到处都是豪族的愤怒和凄惨。
  新任益州均田使的大特务乔布,用刀子逼着冯家、张家等豪族,以及各大寺院和各家土司,让他们交出大量的土地,钱粮,人口。
  敢说一个不字,格杀勿论。
  开始还有人武装反抗,带领私兵壮丁作乱,但都被杀的人头滚滚。不少盘踞益州百年的豪族和大寺院,都被武力镇压,烟消云散。
  最难对付的还不是好组合寺庙,而是各家土司。
  这些土司之前就出兵随吕文焕东征,由于全军覆没,他们的武力受到极大削弱。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的武力仍然不可小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