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956

  所谓降籍,其实就是贬为奴隶。
  李洛思索了一会儿,来回踱步,再坐下来先拿起崔秀宁的茶杯喝了一口清清嗓子,就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四种刑罚不够,还要加一种宫刑。”这男人一语惊人。
  什么?
  崔秀宁皱眉,“这就是肉刑了?早就废除的酷刑,为何还要恢复呢?”
  李洛道:“我觉得吧,刑罚首先考虑的不是人道不人道,而是威慑和惩罚,让人不敢干。比如强煎幼女,或者相关情节严重的罪犯,肯定是不够死刑的,可坐牢显然不足以惩罚。那就宫刑,这样就有足够的威慑性。”
  崔秀宁想了想,只好答应。“那死刑呢?”
  李洛开始显摆历史知识:“汉朝死刑方式最多的是自杀,犯了死罪的人往往自刎。隋唐就是绞杀和斩首。宋朝是重刑主义,死刑罪名有五百多个。宋仁宗还引入辽国的凌迟。”
  “很多人嚷嚷这说是退步了。扯淡!我杀一个人判斩首,他杀十个人也判处斩首,那公平何在?为何杀人犯往往会连续杀人?因为死刑方法都一样。反正都是斩首,那我既然杀了人,还不如多杀几个。”
  “所以,死刑方式必须分等级。对杀人犯人道,就是对死者不人道。既然犯了死罪,就应该严酷惩处。”
  李洛这个看法,崔秀宁也是认同的。
  她当年在大学时,了解过很多杀人案例。有一个现象就是,杀人犯连续杀人的比例很高,比如灭门案,流窜作案,连环杀人案,群杀案等等。
  而这些杀人犯的心理往往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杀人要枪毙,不如多杀几个垫背。
  杀一个人,和去学校杀一群小学生,都是一样的结果哦。
  行,那我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杀了人,干脆多杀几个。
  因为这个犯罪心理,每年全球多死很多人。
  李洛继续说道:“咱就这样干。死刑等级分为五等。第一等凌迟,第二等车裂,第三等腰斩,第四等斩首,第五等绞死。”
  崔秀宁很无语,“五种?太多了吧?”
  李洛很认真的说:“不多。杀一个人斩首或绞死,杀两人以上就腰斩,三人以上车裂,四人以上凌迟。”
  崔秀宁冷笑:“那五人以上呢?十人以上呢?”
  李洛咬着牙:“那就凌迟也分等!剐千刀和割百刀能一样?哼,有本事就多杀,杀的人越多,死刑就越痛苦。我就要看看,是坏人的贼心狠,还是大唐的国法狠!”
  崔秀宁噗嗤一笑,“真是个愤青!好吧,就依你。那就凌迟也分等级。怎么分?”
  李洛沉吟半天,“就以刀数定。最高三千刀,最低一百刀,分为三十等!每多杀一人,加一百刀!”
  崔秀宁很无语,光凌迟就分为三十等啊。
  真是疯了。
  可是,法理上完全说的通。
  李洛的做法,其实就是将罪行细化处理。杀九人和杀十人,死法都不同。这种方式,能最大化的限制杀人犯继续杀人。
  李洛继续道:“所有的谋逆造反,主犯也用凌迟处死。比如,谁要敢刺杀我们,那就直接享受最高等级的凌迟!谁要是刺杀朝廷大臣,那就最低腰斩起步,斩首都别想。”
  “要是杀人情有可原,那就最多判处绞刑,甚至徒刑或者降级、要是自卫杀人,无罪。”
  李洛又说了一大堆。这男人一旦掌握大权,就尽情的在制度设计上放回自我。然而,他都能说到点子上。
  言出法随,一念之间决定万千人生死。
  这就是王者之权!
  正在两人规划法制大政之际,忽然听到颜婵儿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大王,娘娘,李织求见。”
  李洛神色一整,“宣进。”
  一身红色女官服饰的李织进来,还没下拜就被崔秀宁止住:“别拜了,直接说正事。”
  “诺。”李织打开手里的文书,“禀大王,娘娘,五日前梁国,宋国和大理在昆明暗中结盟,秘密对付大唐。三国共有兵马六十万,他们约定,一旦任何一国被唐国攻打,另两国立刻发兵攻唐。”
  呵呵,三国结盟?
  李洛冷笑不已。你们终于正式睡一个被窝了?好,好的很。
  “第二件事,三日前萧隐已经册封鲁王萧淼为太子。萧焱因为得罪了豪族,没有当上太子。”
  “还有一事,大理王段庆的身子突然就不行了,估计数月之内,段正就能即位。另外,大理太子妃萧畾,已经怀孕一月有余。”
  崔秀宁听完说道:“梁国的董虎臣等人,近期联络频率低一些,免得暴露。大理和宋国的人,支持力度再大一些,进度要加快了。”
  “诺!”李织放下情报,就下去安排了。
  崔秀宁将最近的情报整理了一下,总结道:“忽必烈年内对西用兵可以肯定了。但三国同盟今年不会对我们用兵,他们也需要时间。”
  李洛道:“我倒是巴不得他们赶紧出兵攻唐,好让我灭了。”
  崔秀宁摇头:“指望他们短期内主动攻唐不现实。萧隐和段庆都是心机有余,胆魄不足的人。他们联盟只想自保,毕竟我们相比他们更强大,他们只是恐惧罢了。”
  李洛点头,“要是粮食足够,我们现在就应该起兵一统南方了。可这耕牛才到,年内无法用兵了。”
  唐国粮食储备已经快要见底了。而今年由于耕牛奇缺,复耕面积有限,又无法深耕细作,导致粮食产量不高,百姓也就能吃饱,朝廷收不到多少粮税,百姓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卖。
  刚经过大战不久,唐国的物质积蓄几乎消耗殆尽,军粮和马粮也就能保证日常供给,却难以支应战时需求。
  要知道,唐国不种地的城中百姓,军警,官吏,工匠,奴隶等,加起来好几百万啊,这些人的口粮,就指望农民多余的粮食,怎么能不紧张?
  没有饿死人,已经是李洛天大的本事了。
  崔秀宁道:“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三国每天都有很多百姓饿死。大多数人也就喝粥吃野菜度日。就这,还是豪强支持的结果。他们,更艰难。”
  …………
  梁国,江陵,赵王府邸。
  萧焱一人枯坐凉亭,自酌独饮。他醉眼迷离的听着亭外的夏蝉鸣叫,忽然放声大笑。
  “所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你们这些夏蝉,鼓噪什么!你们,怎么懂得秋寒霜冷?哈哈,哈哈哈!”
  “殿下…”一个王府管事上前,“殿下已经喝得不少,还请…”
  “滚!”萧焱怒吼,抬起血红而冰冷的眸子,“无事再来聒噪,杀无赦!”
  “诺…”那管事哪敢再劝?只能有多远走多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啊。”萧焱放下酒杯,已经泪流满面。再也毫不顾忌的直抒胸臆。
  “父皇,当年你组织圣教,可还记得是谁出谋划策,让圣教发展壮大?是我!当年是谁出主意,解决圣教的财源?是我!”
  “是谁率军联合李唐大战元军?是我!是谁不顾名声,得罪豪族强征粮草?还是我!是我萧焱啊!”
  “你四个儿子,我萧焱是立功最大,出力最多的啊!可为何,为何我不是太子?为何啊!嗬嗬……”
  一向以风轻云淡,仪态从容示人的萧焱,此时愁肠百结,心如刀割,再也忍不住的痛哭失声。
  可接着又满面泪痕的大笑,状如疯癫。
  “哈哈,三国联盟……你们相当赵魏韩,可李洛不是智伯啊!他是嬴政!你们知道李唐的强大么?嗯?你们只看到唐军的火器和粮食,你们以为李唐靠的只是火器和粮食么?”
  “你们没有看见唐军的士气,唐国的民心,唐国的底蕴,没有真正看见唐国的可怕!”
  “你们以为靠着三国结盟,就能对付李洛?就能灭唐?糊涂啊!糊涂啊父皇!”
  萧焱又哭又笑的吼叫半天,这才好受了很多。
  几天前,萧隐突然宣布立鲁王萧淼为太子。这简直如同晴天霹雳,重重轰在萧焱的心头,炸的他痛不欲生。
  大梁终于有太子了。
  但…不是他!
  不是他萧焱!
  他被抛弃了!
  惊愕,伤心,愤怒,不甘,刹那间就让这个男人濒临崩溃。
  萧淼有什么资格做太子?他哪里比自己强?就凭他会笼络豪族?就凭他会讨父皇欢心?就凭他更听话?
  凭什么?
  父皇,你是不是疯了?
  父皇,你疯了啊。
  萧焱失魂落魄的回到府中,已经闭门饮酒数日了。短短几天光景,这个美风仪的男人就胡子拉碴,披头散发,一身酸臭。
  此时,萧焱终于冷静下来,思索着对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