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956

  “杀!”七万唐军步兵,全线出击。
  大渡河北岸,顿时爆发了一场一边倒的大战。
  大理军的单兵战力并不弱,可比起唐军还是差了一大截。加上军心涣散,哪里能抵挡战意如虹的凶悍唐军?
  段正已经没有渡河的机会了。他绝望之下,只能率禁卫兵死战。
  这根本就是徒劳的反抗。
  大势已去,人力难挽。
  经过一个时辰的混战,大理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跳河的跳河,终于全军覆没。
  只有段正和一帮将领,率领上千人,站在河边。他们的周围,围了上万的唐军。
  数里之内的岸上,河中全部是尸体和鲜血,远方还有逃兵的背影。数以万计的大理军,被收缴了兵器,神色麻木的坐在地上。
  段正看着身边仅有的上千禁卫,看着凄惨无比的战场,看着重重包围自己的唐军,露出了惨然的笑容。
  “元,已经降过大元,不能再降唐了!元降与不降,大理国也保不住了!今日始知,项羽之悲也!”
  段正举起战刀,大喝道:“李洛,善待大理子民!否则,元必为苍山厉鬼,洱海怨魂,令尔不得安生!”
  言迄大笑,将战刀横在脖子上狠狠一拉,鲜血顿时飙射而出,身子慢慢倒下。
  “膘信…”将领们悲声喊道,却无人阻止段正自刎。
  “天不佑大理也!恨煞恨煞!”段炯长叹一声,也举刀自刎。
  高遂谋和张昌言等大将,也纷纷举刀自刎殉主。
  而剩下的禁卫,则是放下兵器投降。
  至此,大渡河之战以唐军大胜,大理全军覆没结局,尘埃落定了。
  益州百姓闻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人人喜气洋洋。
  益州,安矣!
  大唐万胜,大王万胜!
  唐军分战四地,旬日之间,连败安南元军,宋军,梁军,大理军,皆是摧枯拉朽一般大获全胜,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一举抵定南国一统大局。
  “三国攻唐”惨败后,整个南方,再也没有力量能阻止唐国统一了。
  段正兵败自杀后三天,消息还没传到羊苴咩城,皇后萧畾终于产下一个女婴。
  于是,就有一个孕妇倒霉了。
  “南秀,此事你办的很好。嗯,小公主你要找个地方先养起来,万不可让人知道。”
  大理皇宫内,萧畾抱着一个男婴说道。这个男婴不是她生的,她生的那个女婴,已经让南秀藏起来了。
  南秀说道:“公主,小公主的事,奴婢还有点不放心。奴婢还要去收拾下首尾,晚上再来向公主复命。”
  萧畾点点头,“去吧。你放心,本宫不会忘记你的赏赐。”
  南秀垂下眼帘,露出欢喜的神色,“奴婢谢公主,不敢要公主赏赐。”
  南秀说完,就攻恭敬的退下。
  萧畾看着南秀的背影,目光冰冷,杀意一闪即逝。
  南秀啊,本宫知道你很忠心,但是,你不能活了。
  本宫不敢再让你活啊。
  你参与了这么大的事,一旦泄露出去,本宫就完了。
  谁叫本宫的肚子不争气,没有生个皇子呢?
  你不要怪我。
  萧畾计议已定,打算等到南秀夜里还复命,就毒死她,杀人灭口。不光南秀,那两个知情人都要秘密处死。
  萧畾叹了口气,看着怀中的孩子,脸上露出厌恶之色。
  这不是她生的!
  但,自己必须要喂养他。
  紧着,她又开始担忧川蜀的战事。
  她还接到坏消息。但她莫名的感到不安。
  到了晚上,南秀迟迟不来复命。等的心焦的萧畾只能派人去找。
  很快,一个侍女就来禀报:“星母,南秀留了一张纸条,说家中有了变故,要回大梁,让星母保重。”
  什么?
  萧畾愣住了。
  以她的聪明,当然明白南秀猜到自己要杀人灭口,所以连夜逃走。
  呵呵,南秀啊南秀,本宫真是小看你了。你是不是把小公主也带走了?
  南秀啊,你这么聪明,真不枉费本宫重用你一场。
  萧畾心里愤怒,可面上却不露分毫,说道:“她家中的确有了变故,让她去吧。”
  她很想派兵追赶。但南秀带着她的女儿,还带着天大的秘密,她不能追。
  就算追,估计也追不上了。
  “传令,本宫生了皇子,让礼部准备酒宴,昭告百官。”萧畾说道。
  皇后生了皇子的消息传出,多少给了忐忑中的大理群臣不少安慰。
  虽然战事诡谲难测,可皇子降生总是喜事,应该是个好兆头。
  可是乐极生悲,仅仅一天之后,一个可怕的消息就传到羊苴咩城。
  安南的文天祥,竟然大败元军,已经攻下昆明,此时应该往羊苴咩城而来了。
  消息传来,大理朝堂一片恐慌,可他们还来不及向益州的段正报信,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就晴天霹雳般轰下。
  膘信已经兵败自刎,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唐军已经在准备渡过大渡河。最多半月,就能来到羊苴咩城。
  真是祸不单行啊。
  萧畾听到噩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晕”了过去。
  被太医“救醒”之后,萧畾放声大哭。
  “诸卿!膘信驾崩,弃我等而去,唐军南北相逼,如何是好啊!呜呜呜!”
  萧畾哭的伤心欲绝,怀中紧紧抱着的小崽子,也吓得哇哇大哭。“母子”两人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星母节哀啊!”
  众大臣跪了一地,人人垂泪。
  “膘信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请星母立刻下诏,立皇子为帝,以安民心!”
  “星母!文天祥和杨汉明,很快就会兵临城下,如何决断,还请星母拿个主张!”
  一帮大理段氏的近支弟子,也跪下来,请求立刻立刚出生的皇子为帝。
  要是大理平安无事,他们肯定会跳出来争夺帝位。可是如今,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唐军很快就会打过来,皇位已经成了烫手栗子,他们谁也不敢争位,巴不得小皇子扛起来。
  萧畾看着黑压压的跪了一地的大臣和段氏宗亲,拭泪道:“本宫…心乱如麻,不知所措,那就按照诸卿之意,立皇子段锦城为帝。”
  “羊苴咩城已经守不住,尽快收拢能收拢的兵马,退往腾冲府,五日之内,一定要离开羊苴咩城!”
  萧畾读书很多,精通文史。她很清楚,大理的局面如今根本就是死局,比起当年的晋室和宋室还要危险的多。
  司马家和赵家还有南方可去。而段家,去南方也没用。只能逃往天竺。
  路线她已经找好了。但是此时她不能说出来。免得这些人不愿意背井离乡。先把他们骗到腾冲府,再以唐军追击为借口,逃出国境,直入天竺。
  这几个月她可没闲着,为了打通后路,她暗中做了很多布置。
  她把很多大理人最喜欢的贝币换成了金银,准备了很多图书典籍。路线也探查好了,派到天竺的商人,已经带回了重要的消息。
  从羊苴咩城往西,过澜沧江,怒江,经勐卯,户拱,翻越若开山,就能进入一个叫阿洪国的地方。(阿豪姆王国,今印度东北)
  这个阿洪国,其实和大理国接壤,只是因为若开山脉的阻挡,才显得很遥远。(大理国比今日云南大的多,缅甸北部当时属于大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