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6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5/956

  和另一个秘书班子录事司不同。录事司属于朝廷秘书班子兼皇帝个人秘书班子,除了替皇帝服务,还要为朝廷各部服务。
  而御前三行走,则完全是皇帝个人的秘书班子。御前三行走虽然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却不管朝廷的事,只为皇帝一个人服务。
  以韦素的才能和见识,就是五品的御前参事也做得。可他初来乍到,不宜一下子提拔到御前参事,御前奉事已经算是幸进了。
  韦素不知道唐廷官制。但顾名思义,他也知道御前奉事的分量。
  前一刻还是一介寒士,现在就是一个七品官位的帽子砸下来,韦素要是不高兴,那怎么可能?
  有了俸禄,家中贫寒的妻女,就再也不用受苦了,不用再受到乡村保长的欺辱了。他韦素堂堂大丈夫,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出仕做官,一展自己的抱负了。
  “谢陛下隆恩!臣韦素,拜见吾皇!陛下不以臣卑鄙无知,简拔臣于寸功未立之时,臣纵肝脑涂地,亦不足以报君恩于万一…”韦素感激万分的说道。
  他是真的感谢李洛。
  君以国士待之,臣以国士报之!
  …………
  李洛军务紧急,无心停留,唐军只是匆匆借道而过,秋毫无犯。就是沿途州县的元廷官衙,唐军也无暇搭理。
  为今之计,只有北渡渭水,进军咸阳,收取五陵原大牧场,逼迫关中元军主力尽快决战。
  不过,李洛下旨晓谕关中百姓,说大唐吊民伐罪,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必将解倒悬之苦,挽累卵之危,以安百姓之心。
  而唐军所过之处,揭竿而起的义军纷纷来投,小者百十人,大者数千人,都是望见唐旗闻风来归。
  李洛下令拨付元军俘虏的兵器盔甲,武装来投的各路义军,还赏赐钱粮,收揽义军之心。
  不到十日功夫,及到了北渡渭水时,四处来投的义军,竟然超过两万人。
  九月二十五,九万多唐军(加义军)拔营,渡过渭水,浩浩荡荡开向咸阳,直指咸阳之东的五陵原大牧场。
  同时,李洛派人传信给武关道的武岩,让他攻下蓝田关后,分兵两万扼守潼关,剩余兵马包围长安。
  …………
  得知消息的陕西平章哈赤牙哥,立刻坐不住了。
  原本,他打算拖延一段时日,等到河东或者河南援军赶到,再和李洛决战。
  可是李洛竟然没有来攻打奉元,而是渡过渭水,往咸阳之东的五陵原大牧场而去,那就必须要阻止!
  五陵原是一大片平野,埋葬了很多汉人的皇帝和后妃。所以为了镇压汉人气运,早在窝阔台大汗时,就将方圆百余里的五陵原圈为牧场,常年养战马四万多匹。是关中几个官马场中,最大的一个。
  这么多战马,绝对不能落在叛军的手里!
  再说,那个地方可不像河流密布的奉元(长安),而是有利于大元铁骑逞威的草场,方圆纵横百里,是个好战场。
  所以,哈赤牙哥和其他蒙古将领一直认为,必须决战。
  不能等援军来,也无需等援军来。
  眼下关中七万铁骑全部聚集对付李洛,连蓝田关和各地民变都不管了。
  七万铁骑,在有利于骑兵的大草场上决战,蒙古勇士不畏惧任何敌人。
  包括李洛在内!
  “传令,大军开拔,一骑双马,六万骑兵分为两翼,包抄追击叛军!”
  “还有一万骑兵,分为十个千人队,轮番袭扰叛军!”
  “本堂倒要看看,李洛还有什么办法对付大元铁骑!这次,就让这个骄傲、奸诈、卑劣的叛臣,品尝到什么是失败和恐惧,让他像个绝望的孩子那样哭泣吧!”
  哈赤牙哥下令道。
  “喳!”众将大声领命,人人兴奋的满脸通红,热血沸腾。
  大元铁骑只要骑上战马,只要不是在山地水网之地,那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是长生天眷顾的雄鹰,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没有人,能在平原地带和蒙古铁骑抗衡。
  就是李洛…也不行!
  “轰隆隆—”
  七万铁骑,十四万匹战马,尽情的奔驰在关中平原上,如同排山倒海的洪流,不可一世的席卷而来,激起的尘埃,就像是垂天之云,漫天飞扬。
  整个大地,都在马蹄下瑟瑟颤抖。战马的嘶鸣声,撕破苍穹。
  不远处的百姓,看着气势滔天的,都是目瞪口呆。
  鞑子铁骑如此厉害,王师…能赢么?
  很多人顿时忐忑不安起来。
第699、700章
高陵决战,血色月夜
  关中风光大气磅礴,厚重醇美,笔墨难言。然李洛无暇观赏,只能匆匆行军,只争朝夕,以执行既定方略。
  唐军动作很快,北渡渭水之后,沿着郑国渠往东北挺进,趁着元军还在百里之外,插入地势开阔的五陵原,目标直指五陵原大牧场。
  唐军一边行军,一边分遣骑兵,收缴牧场的战马,半日后,就收缴了一万多匹。
  五陵原是汉朝皇家陵区,由于风水极佳,埋葬了十几个汉朝皇帝。本来,这片地区被设置为五个县,是关中精华地区,陵邑人口密集,人文荟萃。
  即便是金代,虽然五陵原迁来了很多女真猛安谋克落户,可也是种地生产,并没有破坏陵区,金代皇帝,对汉唐陵墓,还是持保护态度的。
  可到了蒙元,就大为不同了。
  蒙元跑马圈地,将偌大的五陵原化为牧场,种草养马,毁弃耕地和灌溉工程,原来的汉人和女真百姓,不是沦为奴隶,就是成为牧民。
  而之前的陵区地面陵园建筑,早就当然无存。只有偶然可见的石翁仲和石兽,寂寞的倾倒在齐膝的荒草中,诉说着过去。
  这些石人石兽还算幸运的,因为更多的石人石兽,包括宝贵的古碑,都被敲碎了,堆成蒙古部族的“敖包”,用来祭祀草原人的神灵。
  一路走来,碎石堆成的敖包不时出现,恍然置身塞外。
  李洛大军行进在五陵原上,犹如身在草原,处处可见游荡的马群和蒙古帐篷。仔细倾听,秋风还隐隐送来草原马头琴的声音。
  甚至,还有帐篷肆无忌惮、有峙无恐的搭建在陵墓的封土上!
  唐主骑在马上,眼看此等情景,不禁喟然悲哀,愀然不乐,开口吟道:
  汉家陵园作牧场,
  石人颓圮马萧萧。
  入夜一轮明月上,
  独听胡琴照敖包。
  五陵少年今犹在,
  龙城飞将亦可召。
  六军齐发鼙鼓起,
  不雪奇耻恨不销。
  李洛吟完,抽出一支羽箭,一折而断,大声道:“胡虏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不报此仇,如同此箭!”
  左右见天子发怒,一起翻身下马,跪伏尘埃,参差不齐的说道:“陛下息怒,鞑子凌辱汉家祖陵,臣等必定死战,报此血仇!”
  李洛用马鞭指着一座高高的土丘,“此汉太祖长陵也!夷狄以帐篷建其上,可恨可恨!来人!毁帐杀胡!”
  “诺!”一队骑兵轰然而出,驰往不远处的长陵,奔到土丘下,一起下马,抽刀冲向丘顶。
  然而,帐篷里面的元廷牧官,早就闻风逃走,只剩下几顶帐篷,嚣张的凌驾于刘邦长陵之上,居高临下的俯瞰原野。
  唐军毁掉帐篷,前来复命:“陛下,帐内鞑子已然逃走。”
  李洛哼了一声,“逃有何益,朕迟早灭之。”
  事实上,李洛虽然感概汉朝皇陵的遭遇,但要说他有多愤怒,那就是扯淡了。这一番龙颜大怒,当然是作秀居多。他以汉家英雄自居,遇到此事当然要做出姿态,万不可无动于衷。
  这是政治正确,必须要这么干。忽必烈称李洛奸诈,不是没有道理。
  韦素奏道:“陛下,快到泾河南岸了,再往东十余里,就是泾阳县。”
  朱颔也道:“陛下,鞑子骑兵大半日内必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5/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