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956

  “不用大礼参拜,你起来说话就好。”李洛和蔼的说道。
  李洛自己都不知道的是,随着他身居上位日久,已经越来越有威势,不知不觉的就养出一种气场,令对方感到威压。
  “草民不敢。”中年男子虽然心里一松,却不敢真站起来。
  “你起来吧!”李洛不得不亲自扶他起来。
  中年男子哪里敢真让他扶?赶紧爬起来拱手作揖道:“草民谢过将军!”
  心里却想,这小将军虽然颇有威严,倒是没有架子。看样子也是汉人了。
  “本官李洛,不知老哥姓甚名谁啊?”李洛问道。
  中年男子恭敬的回禀:“好教李将军知道,草民陈五郎,本是浙东大陈村人氏。”
  李洛点头,“原来是浙江陈老哥,本官想问你一些问题……”
  看到李洛不像恶人,陈五郎逐渐放心,没有隐瞒的一一道出。
  随着两人一问一答,李洛和崔秀宁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其他人也都露出愤怒之色。
  那些生番如此野蛮!
  汉人移民没进山招惹他们,只安分的在平原上种地而已,他们竟然下山整村整村的屠!
  多年来,竟是不断有汉人移民来,又不断被屠杀。以至于直到今日,只有区区几千人。
  如果没有生番的屠杀,这么多年下来怎么也积累到几万人口了。
  如今,剩下的汉人移民各村长正在一个叫古榕村的地方开会,紧急研究对策。
  “李将军,如今生番凶神恶煞一样,村民要么被杀死猎头,要么扔掉庄稼逃走再被饿死!草民恳请将军救大伙儿一命,替死者报仇……愿做牛做马以报!”陈五郎哭泣着再次下拜。
  李洛站起来,趁着这股悲愤的气氛,突然从虎古箭壶里取出一支箭,喝道:“匹夫无不报之仇!十世之仇犹可报也!山中丑类,屠戮华民,不知死乎?不报此仇,有如此箭!”
  李洛说完折断箭杆,递给陈五郎,“陈五郎,本官允你所请,帮尔等剿灭生番,报仇雪恨!”
  野战营七百战士一起大吼:“剿灭生番!报仇雪恨!”
  大家都知道,不剿灭生番,就不可能真正拥有这片土地。
  陈五郎刚才被李洛的所作所为惊呆了,他直到这时反应过来,激动无比的哽咽道:“草民代大伙儿拜谢将军大恩大德……”
  李洛下令:“自保营留守舰船。野战营即刻拔营!陈五郎,带路吧!”
第八十章
快去迎接李将军
  就在李洛率领七百甲兵往岛内开进之际,古榕村的祠堂议事厅内,又开始争执起来。
  十几个村长,操着不同口音,坚持自己的主张。
  一个精瘦老者操着广东口音道:“林老弟,如今的急务,乃是推举话事人。没有主心骨带头,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不听号令,大伙儿无所适从。”
  此人是白河村村长梅全禄,也是宋朝秀才。他年纪最大,也是老秀才,最讲究论资排辈,自然不想让其他村长当话事人。
  一个福建口音也跟着响起:“可不是嘛,我们这亏吃的太多,再这么下去要被生番杀光了。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没有一个乡长掌舵怎么成?依我说,早就该按人头推选乡长。有了乡长,统一调度布防,才能抵御生番。”
  他是福建溪山村村长吴镇楼,也是宋朝秀才。他一直主张所有村民推选乡长。
  还有村长说:“树挪死人挪活,干脆迁走吧,往南边迁!”
  又一人反驳道:“庄稼不要了?迁到南边,南边就没有生番了?这不是疲于奔命?”
  浙江林水村村长林必举再也忍不住的拍案道:“梅兄,吴兄,各位村长,如今火烧眉毛了!还说甚么乡长!说甚么逃跑!或许明日,你我人头已入生番矣!”
  众人无不默然。
  林必举站起来,指着外面田野上的:“这些庄稼都是我们的心血,今年全靠它们生存。要是丢下庄稼南迁,小弟就说一条,我们几千人吃甚么?还不得饿死!所以,南迁之议,不必再提!”
  “小弟预感生番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如今之计,一是放弃东边的村庄,将村民聚拢到一起,不得分散。二是挑选敢战的青壮,然后让做过军的人当领队。三是挑选擅于奔跑的村民,在山外放哨,一旦发现生番下山,立刻跑回来报信。”
  “村民中有几十人是做过军的,敢战的青壮也有四五百人吧?拿着锄头和生番拼死一战,未必就能输。”
  吴镇楼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我赞同林兄的主意。只是这抓总之人呢?”
  梅全禄也道:“老夫自也赞同。可这么大的事,这么多的人,没有总揽的话事人,岂不事事商议,如何能够统一事权,生番一来,怎么应变自如?”
  吴镇楼和梅全禄坚持要先推举首领,倒不是完全出于私心,也含有很大的公心。遇到生死存亡的战事,竟然没有一人总揽事权,那如何能打赢?风险实在太大了。
  要不,干脆抓阄决定,看上天旨意。
  林必举听到两人又把话题点到“头领”,不由苦笑不已。可他又何尝不知道头领的重要?问题是没有一个威信足够压众的人让所有人认同信服,而生番说来就来。
  此时,人人都怀念大宋朝。
  这大宋要是还在就好了。
  说起来大宋的官人们也不算好,可百姓起码能维持温饱,日子并不难过。
  如果大宋不亡,或者这岛上有一支宋军,他们就不会这么凄惨了。
  现在回想起来,赵官家做天子的时候,他们的日子才是最好过的,才最像个人。
  看来,只要官府不过分,有官府的地方还是比没有官府的地方好啊!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少年满身大汗的冲进来,大喊:“不好了……生番下山了!”
  什么!
  众人全部大惊失色。生番前天还下山屠杀了两个村子,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小丁子,你看清楚了?有多少生番下山!”梅全禄焦急万分的问道。
  小丁子非常善于奔跑,胆大机灵,是梅全禄派到大山附近放哨的人。
  小丁子跑了二三十里,就是善跑也累的虚脱。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远远的……看见下山……没看清……多少人!东边的村子…听我报信……都往这边跑了…”
  各村长都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生番为了保存体力,肯定不会跑步过来。但算起来……最多大半个时辰,就会来临。
  了不得了!
  再组织抵抗根本来不及。
  如今只有一个字:逃!
  各村长急切间都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可是还没有传令大家一起逃走,又一个村民冲进来报信。
  “官军来了!海边几艘大船,都穿着盔甲!”
  各村长顿时再次被惊到。
  官军如何会渡海而来?难道是来抓捕他们这些逃民的?
  再说,大宋都亡了,哪里还有什么官军?来的当然是元军了。
  生番如鬼,元军如虎,又都赶在此时而来,前有狼后有虎,这可如何是好啊!
  “告诉各村,大伙儿赶紧往南跑!不要往西,元兵从西边登岸了!”
  梅全禄,林必举等人顾不了那么多,满头大汗的安排紧急南逃。
  几千人逃跑,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再急也要带上口粮和必需之物。不然就算逃出去还不是饿死?
  东边几个村子靠大山最近,那里的百姓此时也乱糟糟的跑过来,他们是听到小丁子一路上大喊后逃走的。
  千百人惊恐无比的涌过来,附近的村子都惊动了,也一窝蜂的向古榕村聚集。
  无论如何,如今只有聚集在一起才显得安全。所有汉人村庄都陷入混乱中。
  李洛等人已经看见不远处的村民成群结队的往古榕村的地方逃去。
  看来村民对“官兵”畏惧到见之即逃的地步了。
  “陈五郎,你快跑去报信,细细分说,勿让村民误会!”李洛道。
  “草民遵命!”
  陈五郎立刻飞奔前去报信,让村长们知道李将军是来帮他们剿灭生番的,不是坏人。
  这就是普通百姓的淳朴之处了。要是换个读书人,绝对不会轻易相信李洛。谁知这小将军不是先礼后兵之计,想要将村民一网打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