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9/956

  孔洙肃然道:“官家,臣不敢当衍圣公之爵。”
  赵显点头,“好好,那就封大宗伯为衍圣公。朕用玺,诏书呢?”
  “谢官家。”孔洙立刻谢恩。
  随即,一道早就准备好的诏书就递到赵显面前。
  赵显深吸一口气,大着胆子道:“我大宋自有舆服制度,虽说大元是君父之国,可我大宋总该恢复当年冠服,这才能让百姓信服中原已复啊。”
  留梦炎笑道:“官家放心,此时老臣已经下令工部去办了,最多一月,大宋官员衣冠袍服,包括官家和太后冕服常服,就能制作妥当。”
  “官家提起此事,老臣倒是想起另外一件大事。如今官家虚岁已十八,却还未大婚,这成何体统?老臣已经给太后上了书,让太后为陛下立后选妃。”
  什么?
  赵显心中一惊,立刻明白过来。
  什么请太后立后选妃?太后又哪有丝毫权柄?还不都是留梦炎等人的主意?
  想不到,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做不得主啊。
  赵显连接盖了几次玉玺,才结束了这次常朝。
  之后,被侍卫用肩舆抬出垂拱殿,回到荒凉的寝宫勤政殿。
  勤政殿虽然还能住人,却犹如古墓,柱子上还有藤蔓爬过的痕迹,满是陈旧阴沉的气息,只有寥寥十几个宫人在值守,显得很是空荡。
  赵显呆呆的枯坐一会儿,就去了全太后所在的慈宁殿。
  这偌大的皇宫,此时也只有慈宁殿像个家了。因为慈宁殿的宫人,都是在大都时瀛国公府的丫鬟侍女,算是真正的自己人。
  此时,全太后正在吩咐几个贴心侍女,给寝宫的窗户重新贴窗花窗纸。
  看见赵显闷闷不乐的进来,全太后吩咐宫人退下,只剩下母子两人。
  “娘啊。”赵显再也忍不住的跪下,低声饮泣。
  全太后哪里不明白?她摸着儿子刚长出不久的寸发,心疼的说道:“二哥,他们欺负你了?”
  “欺负?”赵显泪流满脸,将垂拱殿的事说了一边,兀自神色含恨。
  “二哥…”全太后搂住相依为命的儿子,母子两人抱头痛哭。
第753、754章
这孩子,可怜。
  “娘亲,如今便如笼中之鸟,这座废宫,就是监牢,儿就是忽必烈控制中原的一颗棋子,这可如何是好啊?”
  母子两人抱头痛哭之后,赵显忧心忡忡的说道。
  全太后也无计可施,她想了半天,“二哥如今毕竟有名分大义在手,暂时委曲求全,静观其变,徐徐图之,总不至于性命之忧。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儿须先忍耐,万事让着他们。”
  “你千万不要贪恋权柄,那只会适得其反。你只要求享乐,他们多半也会应承,起码饮食用度能说得过去。”
  赵显点点头,“儿记下了。娘亲,留梦炎说,他给娘亲上了书,立后选妃?”
  全太后苦笑道:“可不是么?这人选他都定好了,皇后叫张淇,你道是谁?”
  “张淇?她是何人?”赵显心中感到不妙,觉得这张淇一定不简单。
  全太后叹息,“她就是张弘范的女儿!她父亲死在李洛手里,你明白了吧?”
  什么?
  赵显要是再不明白,就是白痴了。
  张淇和唐主李洛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元廷派她来当自己的皇后,当然是防止自己投降李唐,逼着自己和李洛对抗到底,死心塌地的效忠蒙元。
  这一手,当真是既高明,又无耻。
  全太后继续说道:“这皇后人选,留梦炎当然无权做主。可贵妃的人选虽然没有定,但留梦炎还是能定的。娘估计,这贵妇多半是留梦炎找的人。”
  赵显枯坐无言,但觉人生在世,殊无意趣,还不如天上的飞鸟自在。
  “来生来世,再不生于帝王家!”赵显心中满是悲凉。他已经可以想象,张弘范的女儿当了皇后,自己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在外朝是傀儡,回到寝宫,还是傀儡。内外都是傀儡。
  这古往今来的傀儡皇帝,起码还能在自己的后宫直起腰杆,可是他呢?
  …………
  “老相公回府了!”
  留梦炎的马车一到平章府,立刻呼啦啦涌出一群人,搀扶的搀扶,拉马的拉马。
  接着,留梦炎就在簇拥之中进入华丽堂皇的平章府。
  “来呀,在花园摆酒,老夫要…微醺入竹席,夏昼追清梦。”留梦炎心情舒畅的下令,一个花园午睡都说的这么清奇。
  “喳!”一群家仆立刻领命。
  当真是出则舆马,入则高堂。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在大都的时候,留梦炎虽然是汉官之首,从一品大员,却没有多少实权。可是现在,他是平章军国重事,执掌大权,是宋国真正的当家人。
  当然,这一切都是大汗赐予的,大汗也随时可以收回去。所以,他必须要一心一意忠于大汗。他已经不容于李唐,只能对大元效忠到底,以保持留家的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
  这平章府,之前是河南江北行省平章官邸。河南平章奉诏北归后,就留给了留梦炎。
  这座官邸虽然规模远远比不上赵显的皇宫,可是住着舒服多了。
  须臾间,后花园中的池边柳荫下,就设置好了酒菜,两个娇艳的女子正在伺候留老相公饮酒,两个丫鬟伺立背后打扇,还有十几个丝竹班子,在奏乐助兴。
  此时已经五月下旬,天气炎热,夏蝉嘶鸣。留梦炎喝一口小酒,吃一口菜,再喝一口冰镇酸梅汤去去暑气,当真惬意无比。
  眼见园中绿树如茵,夏花绯红,蝶舞蜂飞,耳听丝竹管弦悠悠,留梦炎不禁诗意大发,持杯开怀的开口吟道:
  白首苍颜复汉家,
  且将诗酒思年华。
  故都喜迎鸠杖客,
  芳园犹开海棠花。
  南北几度曾拜相,
  殿阁今日再宣麻。
  等闲怎知老臣心,
  但尽余晖趁晚霞。
  这诗中的自得之意自不必说,而不为世人理解的委屈之情也流露无遗。
  “恩相好诗,好诗啊!这百年之后,青史自有公论,恩相曲折救汉之心,昭昭日月,莫度感佩万分!”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
  随即,留梦炎面前,就出现一个年约三十,英气勃勃的男子。
  此人正是留梦炎最青睐的心腹,也是他夹袋中少有的人才:莫度。
  “哈哈,悔之你来的正好!陪老夫小饮数杯。”留梦炎一见到莫度,顿时高兴起来。
  莫度是几年前逃难到大都的南方豪族子弟,能文能武,而且精明干练。他当初投靠自己,送了很多字画金银为礼,出手大方,而且出了不少好主意,很是得力。
  于是,给自己做了两年幕僚之后,自己就保举他为保州州同,仅仅一年又升了知州。莫度知恩图报,大小年节和寿辰,礼物不断。
  这次河南的蒙古色目官员北归,而河北的汉官也有很多南调。莫度听说自己过黄河,主动辞去保州知州官位,跟随自己南下,此时还没有官职。
  留梦炎培养推荐的人也不少了,可像莫度这么能干,又这么知恩图报的,却很少。
  所以,留梦炎早就视莫度为心腹,很多事都和他商量。尤其是留梦炎的几个儿孙都在大都,也只有莫度这个门生值得信赖了。
  “恩相。”莫度亲自给留梦炎斟酒,“恩相虽然芳园饮酒,看似惬意,可实则忧国之情发自肺腑。莫度还请恩相宽心,能为之则为,不能为之,不如北归。倘若不能力挽狂澜,也要周全阖家之安。”
  留梦炎呵呵笑道:“悔之还是如此爽快。的确,老夫担忧大宋不能长久,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你刚才说甚么曲折救汉,可谓深知我心。唉,这世间知我者能有几人呐。”
  莫度正色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恩相不必在意后世物议,不是局中之人,安知局中艰难啊。这坐而论道谁不会?世人之所以求全责备,那是缺了换位思谋之心。”
  换位思谋?留梦炎闻言不禁颔首,“这换位思谋说得好。悔之不时有妙语警言,可知腹有锦绣。只可惜时事维艰,难以一展心中抱负啊。”
  莫度苦笑:“莫度流落北地,幸得恩相赏识,这才能够忝居五品牧臣,也算主政一方,不虚此生了。恩相待我如父,莫度已经知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9/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