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956

  “就地挖井取水,严格遵守野战条律。”李洛下令道。
  按照唐军的条律,严禁饮用被污染的水,也严禁饮用生水,必须将没有污染的水烧开后灌入行军水壶。
  除非实在没有办法。不然就必须严格遵守。
  因为水源都被蛮人离开前故意污染,唐军只好停下来,就地挖井。
  这里的海拔比较高,挖井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挖井人多也转不开,只能做慢功夫。
  足足耗了两三天,唐军才挖出一大批水井,好不容易解决喂马饮水的问题。
  李洛和韦素坐在河边,看着河流上不时飘过的腐烂尸体,不禁眉头微皱。
  韦素道:“陛下,倘若三国民间都是这么干,那大军光饮水,就是个问题。蛮人可以撤入从林,大军总不能钻林子吧。”
  “看来,就算决战大胜,要彻底平定三国,也要旷日持久啊。”韦素有些担心。
  李洛当然更清楚这一点。他之所以这么轻松吞了安南占婆缅甸,那是因为元军先打过,又占领过,把硬骨头都干掉了,成了熟透的柿子。
  但这三国,元军可是没打过,唐军也是第一次打。没有冤大头帮他拔刺了,只能他自己拔。
  要吞下三颗没熟的带刺果子,不是那么容易的。
  “启禀陛下,河对岸,千里目已经能为望见敌军大营了,距离河边,大概十五里。”杨青雀过来禀报道。
  她已经年近四十,可仍然身材健美,英姿飒爽,手中一杆梨花枪,不减昔日之威。
  “青雀啊,你的儿子,已经十七了吧?”李洛忽然问道。
  “陛下好记性,的确已经十七了,明年,就要从陆师学堂毕业了。”杨青雀有些激动。
  果然,李洛点点头,“等他毕业,到宫中做个乙等侍卫,随朕御前。”
  杨青雀赶紧下拜,“臣,谢陛下隆恩!”
  乙等侍卫可是五品啊。陛下一上来就赏赐儿子这么好的前程,当然是皇恩浩荡。有几个人能十八岁就做五品武官?
  “平身。”李洛笑道,一指对面的石头,“坐吧。此战,你怎么看?你大胆说就是。”
  杨青雀捋捋耳边的头发,“陛下,敌军敢诱我军深入在平地决战,依靠的当然是几万头战象。可有海宋参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大唐火器的厉害。据说暹罗王也不是无能之辈,火器是战象克星,他会如何破解呢?”
  “臣以为,暹罗王一定有了法子,可是什么法子,臣一时也想不到。但臣断定,不止是堵上大象耳朵这么简单。”
  “敌军兵力数倍于我,我军孤军深入,若是不知暹罗王的打算,大军不宜立刻过河。”
  李洛笑道:“说得好,你虽然是女子,却不愧是老将。这些,也是朕这两日在想的。”
  虽然特察局提供了很多情报,也提供了暹罗王的战略意图,但同时特务也提醒,暹罗王精明狡诈,他的战略意图,有可能是故意放出来的假情报。
  至于暹罗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扑朔迷离,一时难以探知到。
  难道,他的意图真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堂堂对阵,以众击寡这么简单?
  李洛判断,这应该不是对方的真是意图。
  唐军靠火器打了那么多胜仗,三国不可能不吸取教训,海宋也会再三提醒。暹罗王这样的地区霸主,奠定泰国文明的明君,本身也是老将,不可能这么平庸。
  唐军‘凶名在外’,他只凭人多势众,就敢堂而皇之的决战?他败的起?
  最合理的解释是,他的战术有很大的赢面。
  而杨青雀的话,更是让李洛坚定了这个看法。
  战略是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永远不会错。
  什么样的战术,能让他有信心破了唐军火器?
  李洛闭上眼睛思索。韦素和杨青雀等人,也都陷入思索中。
  但是,想了半天,也难以判断出暹罗王的战术。
  这不怪他们。因为,谁能想到,暹罗王等人如此决绝,竟然拿十六万本国民兵当肉盾?
  十六万人,都是精壮男子。三国加起来也才六百万人口啊。
  这么狠毒的战术,大家一时想不到也就不奇怪了。
  晚上,大营中的唐军被蚊虫骚扰的难以安眠,尤其是蚊子,又大又毒。基本上没有蚊帐无法睡着。
  这可还是冬天。
  只有李洛的身边,没有蚊子。他手上盘着小霓,蚊子不敢骚扰。唐主这才能安心的思考。
第783、784章
你这是抗旨啊!
  五六万头战象,如此巨大的数量,说出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只要知道吴哥王朝全盛时期号称“战象二十万头”,后世中南半岛仍然有数万头野生大象,就知道这个数据没有夸张。
  这三国的确能集中好几万战象,打一次生死存亡的国战。当然,这些战象肯定多是野象,临时驯养的。他们根本养不起这么多战象。
  蒙古骑兵,明军,清军对付战象的法子,一是射杀大象背上的象兵,二是用火吓唬大象,效果很不错。
  但他们面对的大象,不过千百头。
  可要是大象高达数万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情报显示,为了对抗大唐,三国准备了两年时间,主要就是捕获野生大象。
  而且,因为野生大象的训练还不足,绝大多数的战象不装备象兵驾驭,而是作为纯粹的动物军团参战。
  说白了,就是消耗品。也就是…牺牲品。
  牺牲品…炮灰,李洛想到这里,心里忽然一动。
  假设五六万头大象都是一次性消耗的牺牲品,那么人呢?比如说,民兵?
  这不是没有可能!
  这样的是,大唐干不出来,任何中原王朝都干不出来,就是辽金蒙古,也绝对不会拿本族青壮当炮灰。
  可南洋的蛮族,未必就干不出来。
  要是十几万民兵和几万头战象全部作为炮灰,组合起来使用…
  李洛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是这个战术,那唐军就很危险了。
  没有任何一支古代军队,能抵挡数万头大象的冲阵。只要几万头大象成功冲进来,那多强悍的军队也要被冲垮。亚洲象平均体重七八千斤,甚至上万斤,那根本不是人类血肉之躯可以匹敌的。
  李洛蹲下来,在地上画了几下,推演了一番,就冷笑着咬牙站起来。
  多半就是如此了。
  不管是不是,一定要防备这一手。否则,迎接唐军的,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败,就是他自己,也可能死在这一战!
  想到了这种可能,李洛竟然如释重负,原先萦绕心头的那种不安,也奇怪的消失了。
  “陛下。”韦素和司录郎中罗徽顶着一脸疙瘩过来,“这蚊虫实在太多了些,而且和中原蚊虫不同,咬的人不但痒,还很疼。将士们被骚扰的两天无法入眠了,臣建议,先不要过河,明日白天睡觉,恢复体力。”
  李洛摸着小蛇,“准。传令下去,夜里就不要睡了,明日白天再睡。”
  罗徽去传令。韦素坐下来,“冬日蚊虫仍然如此肆虐,夏日可想而知。臣不明白,这蛮人是怎么忍受过来的?难道他们皮太厚,蚊虫无法叮咬?”
  李洛哑然失笑,“那倒也是不是。蛮人久居此地,已经习惯了。”
  用后世的话说,蛮人对蚊虫的革登热病毒,已经有了免疫。
  韦素道:“原来如此。陛下,臣建议,三月之后,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能留在此地了。只要打残三国主力,不让他们在北伐时骚扰后方也就是了。此地到了春季,将士们必定多生疾病,于陛下安危不利。”
  虽然唐军防疫防瘴的方法已经很完善,但不可能完全克服地理气候带来的影响。相对开发早的安南,此时的泰国柬埔寨更加危险。
  从将士们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渡过怒江没有几天,唐军就连夜里睡个安稳觉都不行了。
  空气潮湿的很,皮肤上总是黏黏糊糊,又不能像土著那样赤脚光背,这时间一长,不可能不生病。
  无论是什么结果,这一仗,李洛最多打到明年三月底。到时哪怕无法征服三国,也必须要撤军回国了。
  “传令,召开军议!”李洛下令。
  谁知,第二天竟然开始下雨。唐军只能呆在营中睡觉。
  可恼的是,这雨一下竟然没完没了,不大不小的足足下了七天,还没有停歇的样子。整个河边大营,都是污水横流,犹如沼泽一般。就连营地中,都很难找到干燥的地方。
  唐军就只能在宾河北岸停了五天,仍然没有拔营的动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