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8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956

  仅凭这身威势和气度,就绝不在忽必烈之下。
  赵显暗叹一声,试问天下,能和蒙古大汗忽必烈分庭抗礼者,除了唐主,更有何人?
第837、838章
可愿做国主否?
  开封父老眼见汉家天子大驾真真切切的进入开封,看到龙章凤姿、英气勃勃的皇帝,真是恍惚间犹如梦中。
  回想起几十年来的心酸困苦,这些原是天子脚下之民的开封百姓,无不喜极而泣。
  王师已到!
  这一次不是假的,王师真的到了啊!
  人山人海之中,不知道多少人暗暗拭泪。
  “河南已经彻底光复,尔等从今之后,就真正是大唐子民,华夏苗裔,不再为鞑虏之奴!但有朕在,但有大唐,我汉家百姓就要顶天立地的做个人!”
  李洛大声说道,“你们记着,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异族,有资格奴役炎黄子孙!哪怕再过五百年,一千年!中原还是中原,永远是天下人的中原!你们的子子孙孙,都将活的像个人!永不为奴!”
  周围的开封父老闻言无不热泪盈眶,不由自主的纷纷再次下拜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听不见的百姓也风吹麦浪般再次跟着跪下,高呼万岁。
  “官家何来之迟啊!草民难忘官家王旗,盼了快六十年呐!呜呜呜……”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竟然嚎啕大哭。
  其他作为民意代表的一群老者,也纷纷落泪:“官家何故来迟啊!”
  也只有这些年过七十的长者,有资格“诘问”唐主“何故来迟”了。
  几个老者一带头,顿时周围一片哭声,当真是千人同掬泪,万众共悲声。
  这,同样是礼。
  倘若圣人来解决黎民与倒悬,而黎民没有哭礼相迎,那说明要么圣人不是圣人,要么黎民不是赤子。
  哭声这么大,哭的这么真切,李洛心中很是高兴。
  不错啊。开封父老还没有麻木,很给面子。
  让人欢喜容易,可让成千上万人喜极而泣,悲喜交加,那才难得。
  于是,唐主也不得不作出姿态,回应百姓的哭礼。
  “朕来迟矣!愧对中原父老,令中原父老受苦了。”李洛面带愧色的说道。
  “不敢!不敢啊!我等如何受得起!”父老们伏地叩首,连说不敢。
  “平身吧!”李洛双手虚扶,“韦素传旨,河南江北之秋季农税,今年免征,商税也减半。另外,赏赐河南江北民间七十以上老者银元一枚。”
  “遵旨!”韦素飞笔记录。
  “谢官家!谢官家!”所有人闻言都是激动无比。
  一来就是仁政,这就是圣人啊。近日,黄河之水变清了不少,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啊。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唐主李洛,比如…张淇。
  赵显的皇后张淇,在女眷队伍中抬眼偷偷看着李洛,目光很是阴沉。
  她虽然出身将门世家,也算弓马娴熟,可她很清楚,她无论如何也杀不了李洛,为父报仇。
  就算她有这个本事,也会连累赵显和自己的女儿。
  张淇深吸一口气,低下头,努力压抑心中的怨恨。
  李洛的目光扫了一眼赵显的皇后,知道她是张弘范之女。只是她此时垂头敛目,看不到表情。
  接着,李洛喳万千人瞩目下,被前呼后拥的迎入开封皇宫垂拱殿。升殿接受诸将和归唐官员朝贺。
  “舞蹈!”
  “拜!”
  “山呼!”
  “兴!”
  “舞蹈!”
  “再拜!”
  李洛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恭恭敬敬舞蹈朝拜的人,这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收复了黄河之南的整个汉地,收复了自从靖康之变以来,沦落异族之手一百六十多年的汴梁开封。
  来到这个时代整整十年了,他终于坐在了开封皇宫的宝座!
  接受朝拜之后,李洛第一时间就连下几道诏书。
  第一,昭告天下,宣布河南江北光复归唐。除了恶性犯罪,所有河南江北的罪犯一律释放。
  第二,所有道府州县衙门,照常维护秩序,等候大唐吏部的部令。
  李洛对于这些归唐官员,心中已有安排,只是现在不宜公布。他的打算是,少数官声好有政绩的,仍然可以留任。大多数官员降一到三级,原则上不得担任主官。
  另一部分官声很差的,劣迹斑斑的,革职为名。
  至于之前一直期望元军胜利,最后才被迫归降的地方官员,不但要革职,还要逮捕问罪!
  第三道诏书,摊丁入亩,推行均田令,实现大唐税制,全面实行大唐制度。
  伪宋虽然已经效仿李唐推行了均田令,可其实很不彻底,公平度不够,很多有权势的关系户多分了很多土地。事实上伪宋的均田令打了大大的折扣。
  这次,李洛要重新分配,让均田令更加普惠。
  第四道诏书,改后世河南大部、皖北一部为豫州;将后世除掉淮扬和淮西的苏北皖北设为徐州;将淮扬淮西地区划归扬州;将后世湖北东北地区划归荆州;将后世河南东北和齐鲁中西部设为兖州,齐鲁东部设为青州。
  如此一来,一下子多了豫、徐、青、兖四州。当然,青州一半还在黄河之北的蒙元手里。
  徐州和扬州重新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那么原来的徐州和扬州就要改名了。
  李洛恢复徐州为彭城郡,恢复扬州为广陵郡。
  豫州牧驻开封,徐州牧驻彭城,青州牧驻临淄,扬州牧仍然驻金陵。
  第五道诏书,封黄河水神为太玄太后,立玄后水神庙祭祀。
  第六道诏书,招募归唐宋军精锐,改编为唐军。不合格者,不愿应募者,一律解甲归田。
  第七道诏书,命江钧率军七万南归,支援南方战线。命陈淑桢率军三万入关中,支援文天祥。再分派兵马守卫黄河,防止元军渡河南下。
  当庭连发七道诏书,可谓雷厉风行。
  赵显看的很是羡慕,这才是言出法随,大权在握的天子啊。他之前算什么?金氏儿戏一般。
  他也很是忐忑,不知道唐主如何处置自己。
  “赵卿,你于国有功,可有什么要求么?你想要什么?”李洛发完诏书,就似笑非笑的望着赵显。
  赵显心中一跳,赶紧伏地说道:“此战全凭陛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罪臣实不敢居功丝毫。归唐退位,也是顺天应命而已。罪臣怎敢邀功请赏?愿做圣天子治下一小民,安度此生,于愿足矣。”
  “哈哈哈!”唐主大笑,戏谑的说道:“赵卿毕竟是赵宋贵胄,真愿为一庶民么?”
  赵显汗流侠背,战战兢兢的回答:“固所愿也。”
  李洛突然说道:“可愿做国主否?”
  什么?国主?
  赵显身子一软,顿时瘫在大殿上,连声不迭的说:“不敢做!不敢做!”
  李洛见到赵显吓成这个样子,也正色起来:“好了。你起来吧。朕适才所言,并不是妄语。你赵家虽然于华夏并无武功,但三百年文治,也算可圈可点,终究还有些功绩。”
  赵显汗出如浆,摸不准李洛的意思,呐呐不敢言。
  李洛站起来,背着手在大殿上踱步,“我华夏自祖皇起,就立志开疆,夏立九州,周封百国,教化远布,虽有今日泱泱大国。如今,国家虽大,开疆未已。”
  “你是赵宋末帝,于大唐也算有功,如何做不得封国之主?”
  赵显顿时明白了。皇帝这是真要让他封土建国!
  竟然有这等好事么
  赵显简直不敢相信。却听李洛继续道:“曹魏代汉,封献帝为山阳公,封建一郡为山羊公国。司马昭灭季汉,封后主为安乐公,封建一县为安乐公国。难道,朕之胸怀,还比不上曹氏和司马氏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