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8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7/956

  “这样吧,我过河去试试,劝对岸的人撤兵。他每要是撤了兵,你每就带兵跟我走。”巴术儿想到一个办法。
  为何巴术儿有这个自信达成斡旋?
  因为天竺人畏惧大蒙古国很久了。尤其是大汗一统四大汗国,铁蹄已经踏到天竺之际,天竺诸国,谁不知道大元的厉害?
  而且大元已经拿下海西岛,灭了罗姆苏丹国,兵锋已经指向拂林(拜占庭帝国),南天竺来往西方的海商们,应该已经带回了这些消息。
  他们,会更加害怕!
  他们要是不听云南王大人的话,得罪了大元,会是什么下场?
  再说,只是让他们这次退兵,大不了几个月后他们可以再出兵。
  所以,巴术儿才有信心以大元之威,逼迫对方退兵。
  可如果能逼迫他们退兵,为何不干脆和他们结盟,引他们的兵马去夹击唐军呢?为何非要用梁军和大理军?
  因为他们是天竺人,也信婆罗门教。要是把他们放入北天竺,就会得到北天竺的民心,让他们在北天竺人的支持下迅速坐大,不利于大元吞下天竺。
  所以云南王早有定策,只能引梁军大理军入恒北,不能引天竺联军入恒北。
  难道巴术儿不怕萧氏兄妹到时出尔反尔吗?
  也不怕。
  唐军援军最快一两个月才能到,救不了他们。萧氏兄妹要是出尔反尔,就会彻底得罪大元,他们吃不消,应该也不敢。
  很明显,巴术儿低估了萧氏兄妹的胆子,也高估了大元对萧氏兄妹的威慑力。
  这倒不是他愚蠢,而是因为蒙古人在西方长久的胜利,造成的傲慢自大。他跟着云南王,这两年见多了元军在西方无往不胜的战绩,也见惯了大元的威势。往往向某地派出一个使臣,就能逼得对方纳土臣服。
  习惯了。
  萧焱听到巴术儿的话,立刻装出欣喜若狂的神色,赶紧大拍马屁的说道:“哎呀,特使正是在下的贵人,下国的救星啊!大元威震西方,战无不胜,天竺人安敢不听大元号令?只要特使出面,他们怎敢不退兵?”
  巴术儿哈哈一笑,心中很是受用。但他也知道,让对方退兵没那么容易。就算借助大元在西方的威势,也只能有条件的达成斡旋,而不能凭一句话命令对方退兵。
  那根本不可能。
  巴术儿又不傻,当然不会自大到如此地步。
  “好滴,好滴。”巴术儿对萧焱的恭顺很满意,“不过,你滴诚意,也要有呵,你可明白?你要承诺,禁了那汉法,可好?”
  停止推行汉法?
  萧焱心中冷笑,脸色却露出为难之极的神色,“特使,这汉法,可是祖宗之法…”
  巴术儿冷笑,咄咄逼人的说:“你不禁汉法,我也不能令他们,退了大兵呵!你耗子,尾汁。”
  萧焱皱眉来回踱步,良久,咬牙道:“好!只要他们退兵,梁国大理就废除汉法,行天竺之法,和他们和睦相处。”
  巴术儿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张文书,“叫你妹子,那大理太后过来,你每一起听,云南王大人滴令。”
  萧焱不敢怠慢,立刻令人叫来萧畾。
  “那梁国主,大理太后呵,听本王道来啊。”巴术儿念起云南王的王令,萧氏兄妹一起肃手敬听。
  “本王带的好大一支兵,打到了天竺呵…你们带了兵来打唐,听本王滴令,打了唐,好商量也。打了唐呵,本王许你们立国,当那国主也…”
  巴术儿念完,问道:“你每两个,可听得,分明了么?”
  萧氏兄妹点头,“听明白了。我等从今日起臣服大元,听云南王号令。”
  “好滴。”巴术儿笑容满面,“你每签了国书,许你每,代代做国主,好富贵,大自在。”
  萧家兄妹不再迟疑,随即签订了协议。
  无非是称臣纳贡那一套内容。
  巴术儿见到两人认真的签了,心中不住冷笑。
  还想世世代代当国主?
  这是不可能的。
  等到云南王大人破了关河防线,占了北天竺,就再灭了你们。
  北天竺,是大元的。
  没错。云南王也先帖木儿,从来没有想过真的招降梁军和大理军。
  一切都是利用。
  之后,几人商议了一会儿,巴术儿就带着一帮色目人,打着苍狼旗,大摇大摆的过河。
  对岸的天竺联军,看见苍狼旗过河,果然不敢攻击,只能眼睁睁的等对方过来再说。
  如今的天竺,哪个国王不知道蒙古大军的苍狼战旗?他们曾经畏惧的是波斯人、秃厥人、钦察人、阿富汗人。可是如今,他们最畏惧的,是征服了波斯人秃厥人钦察人阿富汗人的蒙古人!
  蒙古人,是征服者的征服者!
  听海商们说,就是罗姆国,也被蒙古人灭了,很快要轮到罗马了(东罗马)。
  而一个称号云南王的蒙古王,已经率领大军来到了天竺西北!
  他们,做梦都害怕蒙古大军对他们用兵。
  所以,虽然怀疑对面来的人不是蒙古人,但他们还是不敢攻击。
  很快,巴术儿等人就上岸了。
  接着,巴术儿就被请去见联军统帅雅达瓦王。
  在进入大营的路上,巴术儿不时看到一群群的天竺兵在跳舞,而且跳的非常高兴。巴术儿不禁想到,这天竺人竟然比蒙古人还喜欢跳舞。可是他们的舞蹈,却忒古怪了些,唱起来也太夸张了些。
  等到巴术儿见到一群中南天竺的国王,仅仅是礼节性的行了个抚胸礼,就用蒙古语说道:“我,巴术儿,大元云南王大人的特使,我就像是大雁那样,带来了大元的友谊…”
  他一边说,带的翻译一遍帮他翻译。
  “…梁国和大理国,已经归顺大元,成为大元的属国。他们承诺,不再推行东方汉法,不再压迫可怜的婆罗门,愿意和你们和睦相处。所以,我以大元的友谊,请你们退兵…倘若你们接受大元的友谊,那就是大元的朋友。倘若你们不接受大元的友谊,那么…”
  “你们将是大元的敌人!就会成为长生天的罪人,那么,蒙古大军将会作为惩罚者,来到你们身边,对你们举起鞭子…”
  随着翻译的解释,以雅达瓦王为首的一干国王,都是愣住了。
  什么?退兵?
  国王们面面相觑,人人按着镶满宝石的塔瓦弯刀,神色激动。
  可是面对傲慢的、留着蒙古人特有发式的巴术儿,他们忍住了抽刀的冲动。
  实力最强的雅达瓦国国王问道:“远方来的尊贵客人,你的话让我感到吃惊,我是甚至害怕湿婆会因为您的话感到愤怒,从而降下神罚。那么请您告诉我,首先,我如何相信您的身份呢,客人?”
  翻译完了之后,巴术儿取出云南王的信符,然后指着一群随从,“他们中有波斯人,阿富汗人,曾经是你们的主人。你们可以问问他们,我是不是云南王的特使。”
  搞了半天,诸位国王总算确定了巴术儿的身份。
  的确就是可怕的蒙古人的使者。
  “我的话已经带到。梁国和大理已经是大元属国,他们愿意废除汉法,和你们建立友谊。现在,他们必须回去,协助大元打仗。你们攻击他们,就是对大元宣战。倘若两天之内你们不退兵回去,那么你们将承受蒙古大军的怒火。”
  巴术儿说完这些就不再啰嗦,拒绝国王们的款待挽留,然后在国王们纠结的目光中离开。
  巴术儿一离开,国王们顿时吵成一团。
  有的建议不要得罪蒙古人,应该立刻退兵。
  有的主张不能前功尽弃,应该渡河灭了东方异教徒的梁国和大理。
  但最后,对蒙古军队的恐惧,让赞成退兵的一方逐渐占据上风。
  雅达瓦王,就是赞同退兵的人。
  “我们倘若继续北下,面对的不光是梁军和大理军,还有可怕的蒙古大军。得罪蒙古人,会面临着什么?我们应该守好我们的高原,不要去北方冒险,要是将蒙古人招惹过来,会是什么后果?”
  “北方的婆罗门的确需要我们拯救,可是我们不应该为此增加一个可怕的敌人。再说,对方也答应废除那什么东方之法。暂时退兵吧,先看看再说。不要给蒙古人找到理由。”
  其他国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他们不敢冒着招惹蒙古军队的风险,渡过纳巴达河。
  只能,先放东方异教徒一马。
  天竺联军显然很给蒙古人面子。巴术儿离开后不到一天,七大国和十七小邦的近三十万联军,就开始撤兵。
  原本用来渡河的浮桥,也被烧毁。
  梁国和大理国的危机,终于暂时得到解除。
  萧氏兄妹则是把巴术儿捧上了天,在大营置办酒席,款待巴术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