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956

  不忽木拱手道:“好教唐主知道,大汗痛惜天下苍生久矣,常哀生民之多艰……是以,为免遭生灵涂炭,百姓受苦,愿意交还河东河北。只是,大元退出河朔所需甚大,还要安抚文武百官,所以需要大唐送大元五千万钱粮,以为资费啊。”
  唐廷文武百官早知道元使来意,闻言都是面带冷笑。
  “荒谬之极!”礼部侍郎吴镇楼出列呵斥,“河朔本就是汉家故土,何言赎买!”
  兵部侍郎乌图冷哼,“我大唐雄兵百万,战无不胜攻,将士们立功心切,日夜盼战,自然以武力恢复河朔,怎会花钱赎买?你们难道把大唐当成赵宋不成?”
  财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我大唐国库已然空虚,哪里有钱粮赎买河朔?元使之言,实属荒谬。倘若花钱赎回故土,则必须大征赋税,百姓就会困苦不堪了。还是堂堂正正的再次北伐为妥。”
  不忽木听了很是无语。没钱?没钱赎回河朔,却有钱再次打仗?骗鬼呢?只是不想给钱罢了。
  “唐主,这赎回河朔之议,实在是我大元爱惜百姓之举啊。不然,刀兵一起,生灵涂炭,汉人会死伤多少将士,多少百姓?难道他们的性命,大唐都不在意么?能花钱,为何非要用兵呢?那可是穷兵黩武啊。”
  穷兵黩武?唐廷大臣都差点乐了。要说穷兵黩武,蒙元好意思说大唐?自从铁木真起,蒙元有一年不打仗不用兵的么?
  李洛淡淡说道:“西方有一块疆土,叫罗姆国。为了将士百姓性命,朕愿以用罗姆国,交还河朔。如何啊?”
  什么?
  不忽木眼皮子一跳,强颜笑道:“唐主说笑了。这罗姆国,并非唐土,而是我大元铁骑打下了的。如何能拿来交换河朔呢?”
  李洛微微点头,“那么河朔乃是汉土,并非蒙元汗国之地,有什么资格要我大唐花钱赎回呢?”
  “蒙元荼毒中原数十年,朕打算问你家可汗要赔款一万万。你家可汗会答应给么?如果他答应给,朕就有钱粮赎回河朔。”
  不忽木大着胆子说着:“外臣请唐主知道,大都有不少人,劝大汗杀尽汉人王、李、张、刘、完颜、陈六大姓,没收他们的钱粮。可大汗阻止了。可见我家大汗,当真是仁慈之主。若是唐主不愿意赎回河朔,那大都又要有人奏请我家大汗行此下策了。”
  这是威胁?
  “大胆!”杨汉明喝道,“你是在威胁大唐么?好大的胆子!”
  “陛下,臣请斩杀元使不忽木!”
  “陛下,元使狂悖,可悬首洛阳!”
  “不忽木,你不能活了!”
  众臣纷纷出列,要求斩杀不忽木。
  “罢了。”李洛淡淡说道,“不忽木,你方才此言,已是死罪。朕见你是使臣的份上,这次就不杀你。你回去告诉忽必烈——”
  “蒙古刀利,我大唐之刀更利。尔等胆敢再犯滔天巨罪,残暴无道,则即便远遁万里,朕也必诛之。尔之部族,亦将不复存在。勿谓言之不预也。”
  不忽木听到这语气平淡却杀气森森的话,顿时浑身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大唐之主,也是汉人,为何和赵宋皇帝全然不同呢?如此杀意,还是汉人之君么?
  唐军善战,唐国富裕,这绝对不是唐主的空口威胁。
  “外臣告退…”不忽木汗出如浆的说道,赶紧提出告辞。
  留之无益,也不敢再留了。
  之前,还以为唐庭多少能坐地还钱,他本来还抱着讨价还价的准备。谁成想,唐廷态度竟然如此强硬,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不忽木出了唐宫,竟然出了一身冷汗。他也无心在洛阳逗留,当即要求唐廷礼部送他过河,北归大都。
  元廷使节刚刚出城,就遇见一群东来的士子。
  正是张养浩等一行人。
  “是元廷使者。”张养浩一看就明白了。
  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他和这个不忽木很有渊源。就是不忽木,成为他的贵人,举荐他在元廷中为官,两人关系莫逆。
  可是如今,却是再也没有交集的机会了。
  看到元使神色颓然,显然是在洛阳没有达到目的。
  这一路上,张养浩等人已经听说元使来洛阳的意思了。路上的百姓们说,蒙元派使者是要大唐花大价钱赎回河朔。但其实是欺骗之举。
  而且朝廷也没有钱粮,真要赎回河朔,那也要大量加征赋税。
  圣天子怎么会答应?当然只能继续北伐了。
  至于死人,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此人铩羽而归,看来朝廷不久后又要用兵了。”张养浩道,“大唐崛起江南,数年来席卷天下,气吞万里如虎,当真是兵威赫赫,武功昭昭。圣天子年号洪武,恰如其分啊。”
  另一个士子笑道:“陛下是先唐后裔,陇西贵胄,怎么会对元廷假以辞色?这元使空跑一趟,却是不冤。”
  几人一边说话一边就在城外排队,等着进城。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后面一声大喝:“爹,我们终于要到洛阳了!到洛阳了啊!”
  “没错,就是洛阳,哈哈哈!”
  张养浩等人都是眉头一皱,不由回头一看,却是五个人。其中一个五旬男子,一看就是士子。
  另外还有三个带着刀枪的大汉,还有一个老妇人。
  张养浩忽然看那老先生有些面善,转而一想,就想起是一个人来。
  几年前,他还是个少年,有个关先生在济南金线泉畔坐馆,写了一出《杜蕊娘智赏金线池》,上演之后,轰动济南,万人空巷。那位关先生也名动一时。
  可是此人么?张养浩也不敢肯定,又见此人身边有三条带刀大汉,也就没有多事的询问。
  张养浩其实没有看错,此人正是关汉卿。
  他们冒了天大的险,好不容易偷渡黄河脱北,在踏上河南的那一刻,真是欣喜若狂,百感交集。
  虽然河南光复不到两个月,可却已经开始恢复生气,犹如久旱逢雨,枯苗返青。
  竟已有了那么一丝兴盛之气了。
  比起一河之隔的河东,俨然大有不同。
  难怪黄河之水清了不少,圣人出世矣!
  一行人虽然落魄,可见到明显多了不少生气的河南,都是既庆幸又欢喜。
  就在昨晚,关城带着两个“好汉”,摸黑到青鱼嘴河防所,袭杀了所中的巡河兵丁,抢了船渡河。
  关城神勇,先是偷到一把刀,趁着对方反应不及,一口气连杀六七人,犹如寿亭侯附体。
  如此惊险遭遇,关汉卿已经准备写一处新戏了。
  此时到了洛阳,关汉卿等人终于长长松了口气。
  随着天子和唐廷来到东都,洛阳城已经越来越热闹了。可是关汉卿等人反而犯了愁。
  没钱住店,也没钱吃饭啊。
第867、868章
传陛下口谕!
  本来,关汉卿还有十两白银,可当时上船时慌里慌张,其他官兵已经追到放箭,紧急之下,老妻竟然落下了包袱,那十两白银还有一点细软首饰,全部丢了。
  眼下,几人身上可谓不名一文。能值钱的,也就是关城和两个朋友抢来的刀。
  要是在北边,光是这持刀的罪名,就足够几人轻则坐牢,重则斩首。
  好在,大唐并不禁刀。只要是一般刀枪弓箭,都可以长期持有,但必须登记为民兵,有责协助官府治安捕盗。
  无奈之下,关汉卿等人只有打算卖掉一口刀,先在城中找地方安顿下来。
  关汉卿等人一边询问哪里可以卖刀,一边在洛阳城中闲逛。
  “洛阳当年,可是中原巨城,隋唐时何等辉煌,想不到今日沦为这等地步。”关汉卿看着破旧狭窄的街道坊市,不由摇头叹息。
  城中人是不少,如今看着也很热闹,可全无东都的风采了。就是穿城而过的洛河,也污浊不堪,不知道多少年没有清理过了。著名的天津桥,也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座简陋的木桥。
  几人肚里饥饿,看着街边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饺子,不禁直咽口水。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呐。
  “哎,客人请留步,看看香不香。本店洛阳锅贴,洪武老道君御口亲尝啊!洪武老道君还赐了墨宝!”
  一家看着很有年头的锅贴店外,一个伙计正在吆喝,不少路过的客人都纷纷进店。
  “店家,莫要大话,陛下真来过你们店中?”一个客人不信的问。
  店家大声道:“这事哪里能够胡咧咧,那不是欺君之罪么!实话告诉各位客官,俺家锅贴,那是几百年的老字号了。十月初九辰时一刻,洪武老道君驾临本店,御口亲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