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8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1/956

  你汉人皇帝都能为了阻止汉人百姓过河屠戮同族,我蒙古大汗为何反而不能?当然更有理由。
  大家一起杀可好?反正烂摊子是你李洛的,后世骂名,天下骂名,也是你李洛的,管我蒙古可汗何事呢?
  这又是阳谋。
  所以,只能捏着鼻子接受大规模难民。既然要接受,那涉及到的民事赈济,军事防务等一系列大事,千头万绪,必须要朝议,各部分担任务。
  大唐朝廷,要为此高速运转起来。比应付一场大战更加考验唐廷。
  幸亏有特察局的情报,幸亏已经迁都到洛阳,就在黄河边上,能够很快收到消息。不然,这次危机就是一个天大的灾难,甚至无法收拾。
  想不到,忽必烈借助自然风雪之力,布下了如此一盘杀机重重的大棋。
  “铛铛铛——”
  宫中召集紧急朝议的钟声很快敲响,皇城中的灯台很快就被点亮。睡梦中的文武大臣,立刻知道出了大事,赶紧披衣起床,骑马赶赴紫微宫。
  原本在雪夜中寂静的洛阳城,顿时到处传来凌乱的马蹄声。很有骑士骑着快马夤夜冒雪出城。
  “洛,我们能不能抢先北伐?要是抢先北伐,北方百姓听到大唐来解救他们,就不会被元军逼着南下了。”
  等到李织等人退出,崔秀宁心中没底的说道。
  抢先北伐?李洛苦笑着摸摸崔秀宁的头,面露苦笑。
  媳妇儿的确很聪明,可是在军事战略上,还是不太在行。
  “忽必烈这招,是一箭四雕。其他三雕,你是知道的,可还有一雕,就是逼迫我们抢先北伐。他,已经在等着我们北伐了。”李洛很肯定的说道。
  “现在是什么天气?零下十好几度,古代更冷啊。北方冰天雪地的,我们要是在此时仓促北伐,就是被忽必烈牵着鼻子走,上了他的当,等待我们的,多半是一场大败。”
  崔秀宁脸色一白,立刻明白过来。
  抢先北伐,绝对不行。
  大唐第二次北伐才过去几个月,战力损失还没有恢复。兵力又比较分散,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就算仓促调集河南兵马北伐,骑兵数量也不够,火器对后勤运输依赖太大,这冰天雪地,行军非常困难,大雪连天,火器的可靠性也下降了。
  而且,唐军主力多是南人,寒冬季节去北方,和有绝对机动优势的元军主力大战,太吃亏了。
  而蒙古骑兵,本就是在苦寒之地成长,他们不怕冷,也习惯了雪季作战。
  很明显,忽必烈已经准备了大军,在以逸待劳的等着着唐军仓促北伐。
  他会拉长战线,利用机动优势,用最精锐的骑兵重兵集团,在风雪的帮助下,狠狠给运输艰难、骑兵不足、移动缓慢的唐军一个教训。
  唐军倘若大败,元军就可以挟大胜乘机渡过冰封的黄河南下,再次夺回河南江北。
  加上甘凉那边也得手,再夺回陕西,呵呵…
  好算计啊。当真一环套一环,步步杀机,步步为营,毫无破绽。
  “所以,你知道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意思了么?忽必烈大叔,就是一个贼。”李洛冷笑。
  虽说两人私下总是称呼忽必烈为大叔,但那是毫无敬意的。
  “上朝去吧。大臣们快到了。”崔秀宁给帮李洛穿好龙袍,自己也赶紧换了朝服。
  等到两人来到大殿,发现太上皇和小太子都到了。
  这对祖孙,可是很少上朝的。今夜上朝,显然也知道事情重大。
  颜铎坐在龙案的左后侧,看到李洛到来,立刻颤巍巍的问道:“皇帝,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李洛将事情说了一边,颜铎的脸色也沉了下去。
  “忽必烈当真不择手段,卑鄙无耻。”颜铎皱眉叹息,“这是一箭四雕的阳谋啊,稍有不慎,我大唐就栽了。”
  崔秀宁道:“以父亲看,还有其他好的法子么?”
  颜铎思索一会儿,无力的摇摇头:“没有了。除了想办法接受安置南渡百姓,没有其他好的法子了。这一招,大唐必须要接,不接也得接。要怪,只能怪大唐是穿鞋人。”
第893、894章
天下有此君父,何其幸也!
  没错,起码在东方,大唐就是穿鞋的,而“大元”就是一个没鞋的光棍,可以肆无忌惮的破坏。
  可大唐却有千般顾虑。蒙元本来就是入侵汉地的异族王朝,他们不会心疼汉人的家园,瓶瓶罐罐全打烂了也再所不惜,大不了骑上马就走,到西方在白人面前继续作威作福。
  一个是主人,一个是强盗,行事当然不同。
  这让大唐很被动。
  李洛知道,元军的奴隶运送计划完成的差不多了,迁都西方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了。
  此时的元廷,几乎是轻装的。他们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带着汉军和汉官以及其家属西迁。
  根据情报,蒙元会带走河东河北辽东三地所有的牲口,运力高达五百万匹骡马牛驼,能够进行完全畜力化的大迁移。
  还留在中原的几十万蒙古“国族”,下到七八岁的孩童,上到六七十的老者,无论男女人人都会骑马,跨上马背就能长途跋涉。
  而被蒙元笼络、已经半胡化、死心塌地跟随蒙元西迁的二十万汉奸军队(克尔钦军),也人人都会骑马行军。
  不会骑马的,也即是汉奸军和汉官们的家属了。可是忽必烈“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牛车马车。
  唐军就是想阻止,想追击,都不容易。
  大唐的马匹相对蒙元还是太少了,怎么追击?机动力不行啊。
  李洛越想越觉得郁闷。
  哼,一定要拿下漠南漠北,彻底改变中原王朝马匹不足的问题。我的大唐,要成为第一个真正控制草原的汉家王朝。
  很快,赶来朝议的大臣们,就带着雪花进入大殿,山呼舞蹈。
  “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平身吧。”李洛扫了一眼满殿的五品以上京,看到不少人都冻得哆嗦。
  “来人,在殿中燃起银霜炭。几座炉子都点上。”崔秀宁下令。
  如此寒冷的雪夜,一路喝风的赶到空荡荡的大殿参加朝议,的确是有些不好受。
  唐廷大臣,多是南人,没有北人耐寒。虽然皇帝都赏赐过狐裘或水獭皮御寒,可毕竟不是公服和朝服,总不能上朝穿皮裘吧?那不符合舆服礼制。
  几座炉子熊熊燃烧起来,大臣们才觉得暖和了不少。
  这个冬天,可真是有些冷啊。陛下皇后,当真是体恤臣子。
  李洛觉得,是应该推出一套专门的冬装朝服了。不然,大臣们寒冬上朝会受冻。
  但,这根本不是当务之急。
  等到李洛说出当务之急,所有人都惊住了。
  如果消息属实,那是就几百万流民南下啊。
  几百万!
  那是什么概念?
  还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
  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首先就是防务!
  “陛下,臣请立刻北伐,赶在流民南下之前,过河攻打元军!”
  礼部尚书吴镇楼奏道。
  “只有如此,我大唐才能占据先机,不为蒙元所趁。”
  财部尚书也立刻赞同马上出兵北伐。财部当然不愿意国库因为赈济几百万流民变得空虚。
  “不可!”军师府太尉江钧立刻反对,“不是涨鞑子志气灭自己威风,此刻北伐,以眼下能调动之兵力,大唐胜算太小,一旦败了,那就是不可收拾之局!”
  “陛下,臣以为,不但不能仓促主动北伐,还要严守防线,谨防鞑子利用流民南下。还有雍州,尤其是河套和陇右,也要牢牢守住才是。”
  果然是太尉,一下子就从军事上发现了问题所在。
  “启禀陛下。”鸿胪寺卿、一等伯李签出列,“这么多流民南下,大唐哪里能赈济的过来?又安知元军奸细不会混在流民之中?此其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1/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