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8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7/956

  事实上,此事他早就得到特察局秘密汇报了。只是没当回事。
  杨汉明也很聪明,立刻反应过来,“这个王賰,竟是拿臣弟当了传话的。”
  李洛道:“他毕竟是当过多年国王的人。要说这些心术,满朝文武,比得上他的还真没几个。他到处求婚被拒,其实是做给朕看的。他的处境不太好,希望引起朕注意。同时故意让自己成为笑柄,让朕对他放心。”
  “此人,终究是不够豁达,还怕朕对他不放心。呵呵,他有什么资格,能令朕对他不放心?当真拿自己当回事了。他的目的很简单,眼看忽必烈要西迁了,他希望朕放他离开洛阳,去和妻子团聚。”
  李沅也明白了,“果然是皇兄圣心通透。臣妹之前还奇怪,他毕竟是做过高丽王的,怎么如此下作?求娶曾经臣子的女儿被拒,还死皮赖脸的继续求。原来是这个心思。”
  杨汉明冷笑:“此人当真不知自爱。放着大唐的东顺侯不做,还想回元廷,跟着忽必烈西迁。难道他当年还没受够鞑子公主的欺凌么?”
  崔秀宁摇头:“这不奇怪。他妻子几口人都在大都,只有他一人在洛阳。一旦元廷西迁,夫妻父子就再无相见之日,所以想去大都和妻子团聚,也算人之常情。”
  “至于鞑子公主的欺凌…应该是他现在明白,鞑子公主对他也不是一无是处,终究想起她的好处来。”
  李沅笑道:“皇嫂这么一说,臣妹倒是觉得此人也没那么讨厌了。”
第911、912章
小男人的失落
  杨汉明道:“王賰想去大都,大不了光明正大上奏就是了,竟然搞出求婚这些花样儿,当真是鼠辈所为。皇兄会答应放他走?”
  李洛喝了一口葡萄酒,大有深意的一笑,“朕向来大度,他既然一心想离唐归元,朕就放他走。”
  杨汉明毕竟是大唐宰相,时时刻刻关心国库支出,立即赞同道:“皇兄英明。他想走,就放他走。这是他主动放弃爵位。如此一来,皇兄不但是成人之美,大唐每年还能节省八千银圆,八千亩土地,两千奴隶。”
  大唐爵位金贵。男爵(五品)以上的贵族,不到二百家。正是因为金贵,所以待遇也很优厚。
  就拿贵族中最低的二等男来说,每年有俸禄一千银圆,还有一千亩的爵田庄园,男女奴隶两百。
  王賰这个东顺侯是县侯,待遇达到每年八千银圆,还有八千亩土地的庄园和二千奴隶。
  当然,贵族的奴隶,属性是官奴,是天子和朝廷的。贵族只有使用权管理权,却没有所有权。
  大唐连年对外用兵,前后获得了近两百万官奴。这么多奴隶,一半在为朝廷修建各种工程,或者在国营厂房矿山做工,或者在宫中为奴。另一半要么分给贵族使用,要么分配给军队为军奴。
  所以,二千奴隶,也就只占大唐官奴的千分之一罢了。而大唐每年用在五等贵族身上的俸禄,也有七八十万银圆。省去王賰的八千银圆俸禄,也不过百分之一。
  能省多少?
  所以李洛不以为然的说道,“朕倒不在意省这点俸禄土地。只是,朕想告诉忽必烈,朕做事是大度的,也很讲情面,不会把事做绝。希望他也不要把事做绝。”
  说白了,李洛只是做出一种姿态罢了。
  忽必烈为何大方的放龟山等人归唐?一方面是不在意龟山这种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二是…他在暗示李洛,放回王賰。
  这当然是不忍看到外孙没有父亲。说到底,王賰也是他最宠爱的公主的驸马。
  忽必烈不想花钱赎回王賰,直接要人李洛当然会拒绝,所以就干脆大方的放龟山归唐。
  这就是帝王之间心照不宣的交易了。
  忽必烈本人的私德,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他的所做作为也只是为了大蒙古国的利益。李洛和他为敌,说到底是立场不同,乃是胡汉之争的大是大非,倒不是李洛本人对他有多仇恨。
  所以,无关紧要之事,李洛和忽必烈之间,不是不可以心照不宣的商量。
  帝王之间的事,很多时候只有双方自己心中有数。
  君臣之间说了几句话,很快就被几个孩子吸引了。
  但见杨汉明之女杨宓奶声奶气的说道:“太子阿兄,这是给你剥的红…红薯。”小姑娘瓷娃娃般的小脸有些羞涩,粉白的小手拿着一个剥了皮的红薯,要递给李征。
  小太子很自然的接过来,微微颔首道:“谢宓儿妹妹。”
  “哈哈。”李洛乐了,“泰安,你为何要送给太子哥哥呢?”
  崔秀宁和李沅等人也一起善意的笑起来。
  只有八虚岁的杨宓小大人似的站起来敛衽行礼道:“回舅父大人,太子大兄在晚辈中最长最尊,所以宓儿先送给太子阿兄。”
  几位大人相视一眼,都是目中含笑。
  什么是小儿女情状?这就是了。千万别以为八岁的孩子完全不懂男女情谊。谁不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懵懂之年不假,可懵懂不等于无知。
  帝后对杨宓可谓大方,早早封了泰安郡主的名号。
  要知道,皇帝的外甥女,先秦一般封“女公子”,西汉封翁主(郡主),东汉封郡主,到了隋唐降到县主。可是杨宓封了郡主的爵位,和两汉一样了。
  而且,《大唐律典--爵封卷》说的很清楚。皇帝外甥女,最高只能封郡主,下面还有县主、郡君、县郡、乡主、乡君共六等。一般初封就是乡君乡主而已,杨宓小小年纪,上来就封到最高的郡主,可见很受宠。
  如今,就连大臣们都知道,太子李征和杨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杨宓比李征小两岁,和李微同年。因为常常来宫中陪伴长安公主李微,又很得帝后喜欢,所以在宫中和长安公主并称“双壁”。
  所以,小姑娘和小太子也很熟。
  很多人猜测,杨宓可能已经入了帝后法眼,称为未来太子妃的第一人选。
  为何说是第一人选?因为还有第二人选,那就是战死江陵的归德侯光夏之女:完颜容。
  完颜容和李征同龄,作为身份最尊贵的烈士遗孤,也经常被接入宫中陪伴小公主。
  要不了多少年,太子妃的人选肯定先要定下来。所以大臣们有理由相信,陛下和皇后已经在观察各家小娘子。
  女孩子在七八岁年纪,人品才情如何,其实已经能看出很多端倪了。
  就说这越来越受外界瞩目的杨宓和完颜容两个小娘子,不但都长的粉妆玉琢,而且都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经不俗。
  可惜,很多人虽然有好女养在深闺,却没有机会让陛下和皇后知道啊。
  不然,将来捞一个妃子也是好的。
  可以说,如今的小太子李征,不知道被多少大臣惦记。
  至于越王李律,倒是被大臣们忽略了。起码现在为止,还没人能想起来,做越王岳父其实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李洛和崔秀宁对视一眼,都是心照不宣的一笑。
  第二代皇帝的皇后,何等重要?那甚至能影响到大唐的国祚长短,怎么能不慎重?第二代皇后,不但人品要出挑,家世清贵,身心健康,而且还要足够聪慧。
  这样的人,一定要从小就在帝后眼皮子底下长大,才能放心,才能看清。
  眼下最让两人满意的,就是李沅之女杨宓和光夏的遗孤完颜容了。
  杨宓是右相杨汉明之女,书香门第,有文官们的支持。
  完颜容是年幼失怙,仅有寡母。按理说没有成为将来太子妃候选人的资格。
  可是完颜容很得元从将领的关爱,虎古、颜隼、郑和、刘大刀等人都视她为女,并不算真正的失怙。她有武将们的支持。
  要是没有意外,将来的太子妃多半出自两人之中。但为了以防万一,崔秀宁和李洛还是决定多物色两三个作为备用,也看看谁和太子最有缘分。
  嗯,据说玛巴朗结的女儿李兰泽,马致远之女马嫃,江钧之女江歆,都和太子年纪相仿,而又俊俏聪明。
  年后,这三个小女孩可以赏赐她们入宫陪伴公主读书。
  虽说李兰泽是吐蕃人,出身吐蕃贵族,可她自小长在汉地,和汉人无异。而且她当太子妃的好处,是更有利于稳定吐蕃。
  还要找几个大臣家的男孩,一起入宫陪儿子们读书习武。
  崔秀宁也是无奈。要是别的孩子母亲,怎么可能这么早就考虑儿子的婚姻大事?可第二代皇后太重要了,她和李洛不得不早早准备,像养童养媳那样从小把关。
  两人当然要考虑太子的爱情,可同时也要考虑江山社稷。两者兼得,才能让人放心。
  正在两人心中转着这些念头的时候,又一个童音响起:“太子阿兄,小妹还等着你的压岁钱呢。”
  原来是长安公主李微。
  按照习俗,除夕夜是要给压岁钱的。李征虽然年幼,可作为兄长,李微向他要压岁钱也没错。
  李微长相酷似崔秀宁,完全就是个美人坯子,看上去很讨人喜爱。而且她性格活泼,精灵鬼马,也令人有些头疼。
  李征一愣,他可是从来没有给过弟弟妹妹压岁钱啊,毕竟他自己也要父皇母后和大父的压岁钱呢。
  不过,小男人果然有太子的风范,立刻笑道:“用完家宴,我就给压岁钱。嗯,我就把大父和父皇母后赏赐的压岁,全部给你们。不但你有份,二弟他们都有份。”
  他又看看杨宓姐弟,“表弟表妹也有份。”
  “哈哈!”太上皇颜铎乐了,“征儿也要给人压岁了啊。好,果然是太子。嗯,为了让你有钱给弟妹压岁,老夫今日就给你双倍压岁。”
  此时的越王李律,看到这一幕,心中忽然感觉今晚的菜不香了。
  为什么,所有的小伙伴,无论是杨宓和完颜容,还是杨谨(李沅之子)等人,都喜欢围绕着太子阿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7/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