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校对)第9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956

  崔秀宁拉着他的手,“别想了。到时真不行你再亲征就是了。就算败了,我们现在家大业大,也不是一定输不起。”
  “西征的事,我还不是太担心。我担心的是…”崔秀宁指指太极宫的方向,“爹的身体,今年以来垮的很厉害,征儿说,大父的手越来越冷,脚也肿了,怕是…”
  颜铎今年已经七十六,年过古稀,说过去就过去。
  李洛叹了口气,“太医也告诉过我了。说是,恐怕难以熬过今年冬天。就是礼部,也在悄悄准备了。甄尚宫也告诉我,太上皇不大好。宫人和大臣们都看出来,应该是真的不成了。”
  崔秀宁眼圈泛红,“到时,我们还不是最难过的。最难过的是征儿,他们祖孙感情很深。我们一直忙各种事情,征儿其实算是爹带大的。”
  李洛道:“人皆有生老病死,大限一到,神医难留。我们能做的,也就是经常去看看,到时丧礼办的隆重些就是了。”
  崔秀宁忽然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说道:“有件事要告诉你。微儿在征儿的房间,无意间发现了一张画,画的是个女子。还别说,他的画学了爹的几分本事,画的还不差,起码能看出画的是谁。”
  什么?
  李洛有点惊讶的问:“征儿今年不过十岁,就画了一个女子?这…”
  难道征儿是个多情种子,情窦早开,也就是早熟?
  十虚岁的孩子,后世也就是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啊。
  不过似乎,后世十岁的孩子也不是太懵懂,多半会对异性有朦胧的好感了。
  崔秀宁露出苦笑:“你知道他画的是谁?”
  李洛有点紧张,“是谁?杨宓?完颜容?马嫃?李兰泽?江歆?”
  这几个小姑娘,都在宫中皇学堂陪公主读书,太子当然不会和她们陌生。
  可是李洛每说一个名字,崔秀宁就摇一次头。
  李洛忽然就松了口气,笑道:“那肯定是哪个宫女了,他应该就是随便画画,练练笔而已。嗯,我的儿子嘛,肯定是靠谱的。”
  “是辛苦。”崔秀宁幽幽说道。
  至高无上的大唐天子,如同被蝎子蜇了一般的身子一震,有些愕然的看着崔秀宁,“你说什么?谁?”
  “是辛苦。”崔秀宁坐下来,“我当时虽然看出画的是辛苦,但还是问征儿,这画的是谁。”
  “征儿没有撒谎,直接就说画的是辛苦。”
  李洛的脸色古怪,有些难看了。
  崔秀宁斟酌着语言,“我再问,为何要画辛苦。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何,就是想画辛苦,还想经常见到辛苦。他还问我,这是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还主动告诉我,想赏赐一件东西给辛苦,被我阻止了。”
  皇后的神色,也很为难。
  “不行。”李洛摇头,“这个小屁孩,才多大一点,就想女人了?这哪里像我?”
  崔秀宁听到这句话,顿时脸色一呆,苦笑道:“也没那么严重。再大几岁,他就未必会想辛苦了。”
  李洛很是无语,“辛苦今年二十一,比征儿大了十一岁,这绝对不行。再说了,辛苦是大臣,怎么能成?不能开这个先例。”
  崔秀宁露出担忧的神色,“征儿对辛苦,有很大的好感。但他还小,对女子的兴趣,和成年人不同的。等他大几岁,或许心思就淡了。”
  李洛摇头,“你要真这么放心,为何不替征儿隐瞒,还要告诉我呢?只怕没那么简单吧?你是娘,征儿的心事你知道的最多。你是害怕,征儿真的会认准辛苦对不对?害怕他会对辛苦有执念?”
  崔秀宁叹了口气,她的确是担心了。因为她对心理学有专业研究,知道孩子的执念,很多时候远比大人更要命。根据孩子的心理,他们会对关注对象做出很多自发而本能的意象加工。
  这样的执念,有的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更加清晰,甚至会影响终身。
  征儿为何会对辛苦产生兴趣?这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两年前,辛苦进宫奏事,自己和她闲聊,辛苦说起了自己小时候当乞丐到处流浪的往事。
  当时,征儿就在旁边,对辛苦说的艰辛往事听得很着迷,似乎代入感很深。
  记得辛苦当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臣当时的年纪,和太子殿下差不多。”
  应该是那一次,小家伙就再也忘不了辛苦。
  也就是,种子种在心里了。
  这已经具备了儿童心理执念的所有要素。越是感情丰富的孩子,这样的执念就越顽固。
  一般而言这说不上是什么坏事,也不是大事。可对于大唐太子而言,那就绝不算好事,也不是小事。
  崔秀宁忽然笑起来,“征儿十八岁时,辛苦还不到三十,也不是一定不行吧?辛苦是典型的娃娃脸,不容易显老。”
  李洛咬牙,“大十一岁!十一岁啊!想都别想!这个辛苦,枉费我们对她好,竟然要钓我儿子!我说她怎么还不嫁人呢,原来存着这个心思。”
  这男人生气了。
  “哎呀。”崔秀宁跺脚,“谁要钓你儿子?你这话怎么说的那么难听?辛苦都没和征儿说过几句话,虽然见面次数不少,可从来没有单独相处过,怎么就钓你儿子了?”
  李洛站起来,来回独步,叹息道:“征儿太小,苦儿也太大了。要是只差个三五岁,我也不是不能捏着鼻子认了。可这十一岁的差距,实在大了些。”
  “明宪宗比他的万贵妃,足足小了十七岁。可他之所以专宠大自己十七岁的女人,那是因为小时候缺乏父母之爱的阴影造成的。可征儿呢?有父母之爱,有祖父之爱,还有手足之爱,他什么都不缺啊。”
  崔秀宁笑道:“人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渴求不已。征儿太幸福,出身就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孩子。没有人敢伤害他,欺负他,他没有经历任何苦难,也难以想象苦难的人生。”
  “可辛苦恰恰相反。她五岁时就乞讨,历经很多苦难,靠着机灵和凶狠,躲过一次次伤害,硬生生从底层混出头,成了白莲教的佛女。她这个经历,征儿没有。所以征儿认为她的经历很宝贵,值得他欣赏。这才是他喜欢辛苦的原因。”
  李洛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说,征儿从辛苦说的往事中,领悟出苦难经历的意义。或者说,他对这种经历,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如果是这样,那倒也不是坏事。”
  崔秀宁点头:“所以说,你也不要太担心,顺其自然吧。就算他长大了还对辛苦念念不忘,也不是啥坏事。辛苦这种经历的人,当皇后也不是完全没好处。大不了,提前几年免了辛苦的官职。”
  李洛神色阴晴不定,心中权衡儿子到时真爱上辛苦的利弊。
  “这个辛苦真是,早嫁人不就好了?要么,给他赐婚?”李洛问。
  崔秀宁摇头:“你可别赐婚。她可不是珊瑚和婵儿。给珊瑚她们赐婚,那是恩典,是爱护她们,毕竟她们自己想嫁。可是辛苦不同啊。她的眼界太高,经历太复杂,一般人也不敢娶。给她赐婚,会适得其反,征儿的执念也不会缓解。”
  李洛皱眉,“征儿这性格是像谁啊。哎,还是律儿像我。”
  崔秀宁心头一跳,“你可别乱想,多大点事?范不着上纲上线。”
  …………
  几天后,一个好消息传来,给出师西征的唐廷,带来了好兆头。
  派到泰山虎尾坳寻找兖州鼎的人,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地毯式寻找后,终于找到了始皇帝埋下的兖州鼎。
  寻鼎人飞报长安,兖州鼎已经在运完关中的路上!
  消息传来,唐廷上下大为振奋,一起入宫朝贺天下。唐主大喜,昭告天下万民,大唐得上天眷顾,再得兖州宝鼎。
  但遗憾的是,去会稽郡(绍兴)秦望山寻找扬州鼎的人,至今也没有在秦望山找到扬州鼎的下落。毕竟,秦望山的面积,比泰山南边的虎尾坳大多了。
  李洛只有欢喜,却不着急。他传旨给秦望山的寻鼎人,慢慢找,仔细找。因为他判定,扬州鼎多半就在秦望山。
  四月初六,兖州鼎终于被运到长安。经过群臣们观摩之后,一致确定是兖州鼎无疑。
  皇帝再次召开瞻鼎宴,在太液池蓬莱宫宴请群臣。之后,将兖州鼎请入专门为藏鼎所建的“九鼎殿”。
  九鼎殿也在大明宫,里面已经藏了雍州鼎,冀州鼎,兖州鼎三座古鼎了。
  九鼎殿的后面,是专门保存珍贵上古典籍简书的天一殿。所谓天一生水,天一殿为了防火,不但用砖石修建藏书库,还打有水井,配备了消防水车。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皇宫三大内最重要的地方,恰恰是九鼎殿和天一殿。
  宴会上,鲁国公文天祥为天子敬酒毕,对百官说道:
  “昔年,宋帝无传国玉玺,被称为白板天子。而汉唐失九鼎重器,也是一大缺憾。至于上古典籍,历经始皇收书,项羽焚宫,散失泰半,多不成篇。”
  “可我大唐,先得上古简书,再得传国玺,再得九鼎。以此受昊天之命,气运之大空前绝后,是以圣天子只手补天缺,再造乾坤,光复汉业。此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自古以来帝统之正,得国之正,孰能与陛下相比?天子坐明堂,拥古简,列九鼎,持传国玺,自始皇以来,独陛下也!”
  文天祥一番话,说的群臣更是肃然起敬。
  这还真不是文山先生拍马屁,而是事实,谁也不能否认这一点。从陛下的功德气运来看,真的鲜有能及了,甚至可说,三代以降,仅陛下一人。
  就算始皇帝的功业,在百官心中,也比不上当今陛下。
  没错,始皇帝的确一统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功业彪炳千古,百代皆行秦制度。可是,他毕竟是“奋六世之余烈”,他是站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才完成千古伟业。
  反观陛下,虽是先唐帝裔,可先唐已亡数百年,根本没有一丝半点祖宗基业可凭。元从们可都是知道,当年陛下寒微时,只是一个中原流民,后来才做了区区九品都寨。
  李唐后裔的身份,仅仅是为陛下带来了声望而已。
  这煌煌大唐,万里江山,完全就是陛下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打下来的。驱除鞑虏,光复汉家的大业,也是陛下硬生生的从如日中天的蒙元手中夺到的。等于说是再造乾坤。
  还有谁比陛下得位更正的吗?
  就凭传国玉玺等宝物,还有比陛下更有大统名分的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9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