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518

  固始军当然还远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已经流露出了一点儿一支强军中所具备几要素中的韧劲儿架势,而蔡州军欠缺一点关键时刻悍勇的气势,这直接导致了这一战始终差那临门一脚实现突破。
  终究还是差那么一点儿,袁无为心中叹了一口气,现在自己该怎么来面对这个困局?
  脚步声惊醒了沉思中的袁无为。
  “三兄!”
  “九叔怎么样?”袁无为目光注视着袁无畏。
  对于袁怀德受创之重也让袁无为有些恼火。
  专门叮嘱对方要照顾好九叔,没想到竟然以这样一种情形回来,这让自己回去如何向家主交代?
  而且更让袁无为头疼甚至心焦的是赵榄的阵亡。
  赵榄是赵氏一族年青一代的领军人物,甚至隐隐成为蔡州军体系中外姓年轻一辈的头羊,现在竟然折损在固始城下,而且与赵氏有着姻亲关系的袁怀德也同样重伤不起,这会给外界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这些外姓家族会怎么想?
  你袁无畏丝毫未损的回来了,袁怀德却险些丧命,怎么说都说不过去,但袁无为也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这件事情的时候。
  “不太好,生命无虞,但是……”袁无畏低垂下头。
  袁无畏也感受到了诸将对自己的些许不满,这里边既有攻城失利带来的情绪,也还有对自己未能在西面城墙实现突破的一些不满,亦有九叔受伤过重而自己却毫发无损的对比因素在里边,但这能怨得了自己么?
  谁曾料到许氏余孽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而且一来就是亡命一搏的架势?细作斥候在干什么去了?
  但这些话都只能憋在心里。
  袁无畏当然知道袁怀德在家族中素来对袁无为、袁无敌一系比较亲善的,这大概也是袁无为很不悦的主因吧,不过自己问心无愧,九叔也未死,倒也不虞说不清楚。
  “第五军情况怎么样?”
  蔡州军编制和大梁、大晋情况相若,都是按照左右厢来进行编制,左右两厢各有十军,但是和大梁大晋军队不一样的是蔡州军左右两厢二十军是满编的,左厢十军二万五千人,右厢十军二万五千人,均为蔡州军主力。
  家主袁怀河自领左厢厢主,右厢厢主则是赵宣。
  左厢第五军就是此次袁无畏带队进攻西面城墙的主力。
  “损失还是比较大。”袁无畏收拾起其他情绪,意态索然:“固始军为这一战所做的准备超出我们的想象,职方司在这方面所做的情报收集工作出现了很大的失误,固始军在术法防御上的投入极大,根本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做到的,我怀疑固始军从蚁贼一离开时候就开始做准备了。”
  袁无畏的这个判断也符合袁无为的认知,“嗯,的确有些出乎我们意料之外,除了投石机和蹶张弩上表现出来的强大外,那个能投射滚木的术法器械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还有附着于城墙上的木性术法,地系阵法,这固始军在术法一道上的运用走到了前面,层出不穷啊。”
  “哪怕是在武将对决中一样,赵榄之死也离不开江烽的设计!”袁无畏恨恨的道:“我早就说江烽这个家伙是个祸患,需要早日解决……”
  “好了,老七,现在说这些没有多少意义了,解决,怎么解决?刺杀?”袁无为冷然打断对方的话头:“除非是家主亲来,以固始军现在的准备,他们肯定在防范上做足了准备,文榆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被术法弩袭击,伤了经脉,至今全身发僵,起不了身,就说明固始军在这方面是早有应对之策的。”
  袁无畏想一想也是,自己在对方未曾准备之下实施刺杀,都险些为对方用术法强弩所乘,现在恐怕在经历了汴梁遇刺之后,就更加小心防范应对了。
  “家主亲来都未必能行。”袁无畏缓缓摇头,“此子狡诈如狐,手段极多,稍不留意,就会中其诡计。”
  听得袁无畏这么说,袁无为知道恐怕上一次打交道袁无畏感受太深,所以才会这般忌惮,“老七,你觉得今日袭我大营是何方神圣?”
  “定是蚁贼无疑!”袁无畏很肯定的道:“周遭各方,都不可能有这样强悍一支骑兵力量,从北面来,除了蚁贼还能是谁?”
  “可是老七你考虑过没有,这样一支精锐从颍州渡淮而来,难道说淮北方面就一无所知?现在淮北方面和蚁贼四处缠战,从颍州过来这么远,还要渡淮,没那么简单,骑兵渡淮,难道说没有步军策应?这样大的动作,淮北方面是熟视无睹呢,还是无动于衷呢?”
  袁无为的话让袁无畏目光一凝,迟疑地问道:“三兄怀疑这支军队是感化军?”
  “感化军倒是不至于,他们有无此心我不敢说,但现在蚁贼在颍亳二州肆虐,他们肯定无此力,但是这支蚁贼骑军一路南下渡淮而来,要说淮北一无所知,我却是不信。”袁无为负手转了一圈。
  “那淮北意欲何为?”袁无畏顿时觉得问题严重了。
  若是淮北这个蔡州最大的靠山都起了异心,那蔡州就真的危险了。
  这么些年来淮北除了不断策应协助蔡州应对大梁的军事压力外,最大的支持还是在军资方面。
  淮北富庶,在钱银、武器、甲胄甚至粮食和术法资材上都予以蔡州大力支持,这也是支撑蔡州敢于和大梁硬撼的最大底气。
  和大梁打生打死这么些年蔡州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打越强,就在于淮北这么些年来持续对蔡州军的支持,当然,这也是合乎双方利益的合作。
  但现在难道说淮北有了异心?
  “现在还不好说,也许只是颍州这边主将的一些小动作吧。”袁无为摇摇头,面容却有些苦涩,“看样子颍亳二州这一次被蚁贼伤了元气,让淮北方面也有了点儿其他心思了,看到我们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也许他们是担心我们蔡州会趁着他们现在虚弱对颍州有所图谋吧?”
  袁无畏一怔之后,注意到了袁无为面色的异样,也慢慢反应过来了。
  袁氏在周遭的声誉不佳,哪怕是盟友大概都难以推心置腹,连续的背盟叛盟,固然让蔡州军收获颇丰,但是却也在周遭各藩阀中丧失了信誉。
  现在的合作都完全是建立在利益之上,一旦有风吹草动,别人便会起异心,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悲哀。
  两兄弟一时间都陷入了沉默,淮北若是有了异心,对蔡州来说就相当危险了。
  梁蔡一战即将拉开序幕,纵然感化军那边无法在军事上予以支持,但是蔡州方面还是对淮北在其他方面给予支持报以很大希望的,毕竟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可现在淮北竟然有这样的态度,就不能不让人揪心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朝风来千般变
  “三兄,我觉得节度使大人恐怕不会这么短视,蔡州和淮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在面对大梁这个最大敌人面前,我们携手都还不够,还需要拉上大晋和泰宁军,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良久袁无畏才吐出一口粗气道。
  “节度使大人那边也许没啥,可淮北下边这些人呢?”袁无为嘴角浮起一抹哂笑,“那些家伙我们不是没有打过交道,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他们值得信赖么?”
  “三兄,若是我们始终抱着这种心态,恐怕情况就会更糟糕。”袁无畏摇头,“淮北诸将中虽然有短视之辈,但是我相信也是少数人,而且节度使大人对我们蔡州还是相当支持的,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今后我们蔡州一段时间的情势恐怕会相当严峻,我们对淮北的仰仗会更大,所以在这上边我们更需要小心应对,不能流露出我们对淮北的不满之意,不仅仅是你我,也包括其他人,尤其是文榆、文槐、文柏、文极他们。”
  袁无畏的提醒让袁无为心中也是暗自一震,不得不承认老七在大局观和观察力上有独到之处。
  袁无为知道同为袁氏三驹,但是袁无畏的地位有些尴尬。
  论在外的名声以及风采和履历远不及自己那么耀眼,武道修为更不用说,而论年龄,他比老十九长几岁,但是在武道天赋和进境上不如老十九,加之老十九又是家主嫡子,所以家族中对夹在自己和老十九之间的老七一直有意无意的轻忽了。
  再加上自己历来和老十九亲善,老十九性格本来就有些莽撞自负,所以对老七的言语态度中一直不怎么尊敬,所以老七对自己和老十九一直是保持着一种有些疏淡的距离。
  但袁无为却清楚,老七或许在武道修为上不及自己和老十九,但在谋略和眼界上却远胜于老十九,与自己比也不遑多让,而且老七性格素来隐忍沉稳且不乏果决,堪当大任,只是处于自己立场,自己却很难和他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
  “老七你说得是,我们眼下的形势不太好,更需要在这方面小心。”袁无为点点头,“今日局面不佳,你觉得我们眼下当如何?”
  袁无畏有些警觉,今日败势已现,但如何来处置应对这个局面,却让人进退两难,这不是自己能插上话的,他更不愿意去当什么替罪羊。
  摇摇头,袁无畏面色平静:“这就要看三兄的意见了,要打,我们也还能打下去,今日折损虽然不小,但真正丧失战斗力的也不过两军四五千人罢了,而固始军情况恐怕更糟糕,明日他们还能登城的有多少?更何况三处缺口也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刀盾车只能当得一时,只要把投石车推上去,轰开砸烂不是难事。”
  “你的意思是明日我们继续攻城?”袁无为似乎是在征求袁无畏的意见。
  “不,我说了,这要看三兄的意见,打下去,固始肯定能拿下来,但我们的损失恐怕不会小,大梁对我们的战事会持续多久不好确定,每一个老卒都是宝贵的,用在固始这座小城上是否划算,还得要三兄自己斟酌。”
  袁无畏极其圆滑的只是提供一些选项和建议,却半点不肯表露自己的态度,这让袁无为也很无奈,老七对自己的成见颇深,要化解两人之间的嫌隙沟壑非一日之功了。
  但袁无畏的意见却相当中肯。
  大梁和蔡州这一战会打到什么程度,不好说,泰宁军和晋军会不会加入进来,如果会加入进来,介入度会有多深,这些都直接关乎蔡州生死存亡,这也就要求蔡州需要做好情况最坏的打算。
  这其实也是在暗示自己恐怕要在考虑下一步的战事准备。
  袁无为陷入了沉思。
  除了兵力上的不足外,袁无为还要考虑武将上的损失。
  赵榄阵亡,让他痛彻骨髓,而且赵榄阵亡可能带来的震荡也会让蔡州军内部都会产生一些嫌隙,这一点袁无为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他必须要让九叔活着回去,否则老七便会受到攻讦,整个蔡州军内部都会掀起以前从未有过的波澜。
  袁怀德重伤,还有老十九和袁文柏、袁文榆都受创不浅,现在只剩下自己和老七、袁文极、袁文槐四人,如果明天强行攻城,又要面临一场恶战。
  想到这里,袁无为原本想要继续坚持把固始坚决拿下的心思又有些动摇了。
  诚如老七所说,拿下固始没有问题,但是拿下之后呢?固始军不可能为己所用,起码短期内如此,甚至还需要保留一定兵力来控制这里,那北线怎么办?西线怎么办?
  这两地都还需要抽兵回援,家主可从来没有考虑过会把这一万多兵力陷在这小小的固始城里。
  大帐外传来的脚步声,“三将军,治勋求见。”
  “请进。”
  进来的是薛治勋,袁文榆的副手。
  “治勋,情况怎么样?”袁无为沉声问道。
  “回三将军,基本上清点出来了,损失的主要是术法资材和部分攻城器械,粮食并未受损,目前粮食尚且能够支撑三到五日。”薛治勋抱拳一礼。
  “粮食未损?只是被焚毁了攻城器械和资材?嗯,那就好,那就好。”袁无为心中略定。
  若是粮食被毁,自己这支军队要撤回淮水以北才能获得补给了,否则就真的只有强行打下固始才能获得辎重补给了,现在粮食尚存,自己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要大许多,只是攻城器械被毁了不少,还有术法资材,这就大大的削弱了明日一战的攻击能力。
  尚未再说什么,大帐外再度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连通报都未曾来得及,一人便闯了进来。
  闯进来的是袁文极,面色潮红,手中拿着几张信函,“三兄,家主和光州那边来的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