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518

  他也真的需要睡一觉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这是头等大事!
  连绵不绝的爆竹声终于还是把江烽从沉睡中惊醒过来了。
  淡淡的硝烟味儿弥漫在空气中,看样子城中居民已经知道蔡州军撤军这个情况了。
  瞅了一眼窗外,天早就亮了,不过江烽却有一种赖床的冲动。
  这种冲动很久没有出现了,至少在来这个时空中之后好像就未曾感受过了。
  全身的伤势依然在隐隐作疼,不过江烽很注重自身保养,在战前就已经有针对性的调制配制了一些丹丸散剂,内外皆有,就是为了防止在这一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伤害。
  他很清楚这一战和蚁贼那一战不同,袁氏如过江之鲫的高手,几乎个个都有超越自己或者和自己匹敌的水准,随便遇上哪个都不会好过,现在看来这种充分准备是非常明智的。
  和杨堪、秦再道、张越这些人相比,江烽的伤势算是轻的,外伤无外乎失血过多,经脉未损,骨骼有小损,但是内伤却不轻。
  赵榄不愧是逼近养息期的高手,饶是自己苦心设计了陷阱让其入局,但临死前的爆发式反噬还是让自己内腑震伤不小,没个十天半月根本恢复不过来。
  稍微在床上翻了一个身,屋外就传来声音:“军指挥使大人,您醒了?”
  “唔,几时了?”江烽强撑着身体坐起来,身体越睡越酸软,还是需要通过玄气元力的调息养息才能慢慢恢复,只是有时候弓弦绷得太紧,的确很容易让人崩溃,适度的放松也是很有必要的。
  “已经是巳时了。”张万山小心推门进来。
  “蔡州军已经撤走完了?”江烽一边穿衣,一边随口问道。
  “嗯,已经撤完了,走得很匆忙,大概是为了避免暴露,甚至还丢下了很多木料和资材。”张万山赶紧回答道:“崔大人和贺大人已经安排材官所的人前去清点,尽快将其运回城中。”
  这也在意料之中。
  攻城之战既然结束,蔡州军为了尽快赶回光州,丢掉一些笨重和不方便携带运走的材料也很正常,而且他们短期内重犯固始的可能性几近于无,所以丢给固始也算不上什么,这方面袁无为还是相当果决的。
  “有没有什么紧急事务?”江烽穿好衣服,活动了一下身体,觉得还是有些不得劲儿,想要调息活络一番,不想被人打扰。
  “常大人来过,还有鞠指挥使也来过,见您还没有醒,就离开了。”张万山小心的回答道。
  经此一役,江烽在一干老固始军和光州军心目中的印象陡然拔高到一个巍然耸立深不可测的境地。
  尤其是这一次袁氏三驹、汝阳八柱中诸多英雄人物尽皆登场,其规模和标准远胜于几个月前袁氏对光州的一战,但是固始军却能以一帮临时凑合起来的杂牌军队硬生生的把蔡州军给打退了,而且还迫使蔡州军还不得不连夜退军。
  虽然也知道蔡州军的连夜退军肯定有其外在原因,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如果固始军不能在昨日一战中扛下来,那现在固始城里早已经是袁氏旗帜飘扬了。
  而在面对无为天王、不灭天魔和铁戟横天袁氏正当打这一代的三大高手,还有正在崛起的汝阳八柱,固始军竟然能够有条不紊的接下来,而且军指挥使大人竟然还斩杀了一名汝阳八柱中的领军人物,无论是谁都得要承认,这一战如果不是江烽居间来运筹帷幄,恐怕就不可能有这个结果了。
  常昆来很正常,经此一难,原本常昆是有意要留在固始的,但是现在常昆改变了想法。
  从天境初阶太息前期被打落到静息期,甚至连恢复到养息期都基本不可能,这也绝了常昆留在固始军的想法,倒是留在汴梁也许还能为固始军多发挥一些作用。
  当然在此之前,常昆希望要和江烽好好谈一谈白马寺一脉子弟到固始军落足的问题。
  对常昆的一些想法江烽也心知肚明,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白马寺一脉在大梁军中被大相国寺一脉排挤得站不住脚,而且在中原地区也日趋式微,现在亟待寻找一个合适时机来重振旗鼓,固始军这个小盟友无疑就是最为合适的。
  固始现在经历了这一轮恶战之后,势必要大规模的扩充自身实力,而且获得大梁鼎力支持,其生存空间也会得到极大改善。
  可以说现在的固始军就像十多二十年的蔡州军一样,也会迎来一个快速膨胀期,而谁能在这个时候加入进来,就能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也能获得最大的利益,白马寺一脉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常昆不找江烽谈,江烽也会找机会和常昆谈一谈。
  不过鞠慎这个时候来找江烽倒是让江烽有些意外,一时间他也想不起鞠慎有什么紧要事情找自己,难道是来询问鞠蕖的伤情?
  想到这里,江烽沉声问道:“蕖娘的伤势有无变化?”
  “没有什么变化。”
  张万山知道军指挥使大人对这个有着胡人血统的女子很是看重,而且在这一战中这位蕖娘子也是立下了大功,成功的拖住了袁无为和袁无敌二人相当长一段时间,为其他人和整个军队都赢得了宝贵的机会,否则若是让袁氏双驹突破,恐怕固始军防线也早就崩盘了。
  江烽默然。
  从他内心来说,他很想尽早腾出手来炼制几炉丹药,这对于自己的恢复,对于蕖娘的康复,甚至对于杨堪、张越、秦再道几人的伤势恢复都有极大的帮助,在这方面江烽还是颇有底气的。
  《青囊书辑要》是祖辈给自己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可以说比自己之前修炼五禽戏功法不遑多让。
  而原来的江烽对《青囊书辑要》不甚重视,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修炼武道上去了,只是把《青囊书辑要》视为一本普通的医经药书,平素用来熬炼一些药散丹丸,辅助武道修行。
  不过在逐渐了解到了《青囊书辑要》其中奥义之后,江烽才逐渐意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
  武道修行不单单只靠苦练勤修,也不完全是靠天赋悟性,后天的滋养药补一样相当关键。
  尤其是在经历一些大战砥砺磨练之后,用药得当,可以避免伤势恶化,甚至帮助伤势迅速痊愈,乃至让武道修行更上一层楼,这些都往往离不开天材地宝和丹丸药散的帮助。
  藩阀世家豪门望族之所以能成为藩阀世家豪门望族,就在于他们能够为家族子弟提供丰厚的各种资源,供其不断提升修为过程中,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其在与其他庶民子弟竞争时占据更大的优势。
  而庶民子弟要想出头,往往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就要在天资才华上有更多的优势。
  同等条件对比之下,自然藩阀世家和豪门望族子弟获得出头机会要多得多。
  《青囊书辑要》一书中除了一些病理伤情有更精辟的阐述分析判断外,更多的还是一些伤势诊治,以及丹丸药散的熬炼制作,尤其是最后关于一些有助于武道修行上筑基固本和提升所提及的天材地宝发掘寻找,一些药物巧妙搭配,熬炼制作的工艺,都有不同于别家的秘旨奥义。
  江烽读后也是获益良多,所以他也急于想要寻找机会来试验一番,但这么久来繁杂的事务一直让他无暇抽身,让他本来想把这方面当做一个业余爱好来试验试验的想法都未能如愿。
  现在固始军如此多的重要人物受了重伤,本来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机会,但是现在他作为主帅,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务等着他,让他想要尝试一番都不得行,所以也是遗憾不已。
  “还有什么情况?”江烽见张万山欲言又止的模样,不耐烦地问道:“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崔大人之前也和我交代了,说如果指挥使大人醒来了,让告诉您一声,军中有不少阵亡将士安葬事宜需要和大人商量一下,其中不少是没有家眷的,现在军中士气尚可,但是再拖两天,待到胜利的气氛渐渐淡去,恐怕军心士气就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大人的威望,崔大人觉得兹事体大,想要……”
  江烽心中一凛,一骨碌翻身站起来,“白陵在哪里?立即让他来见我。”
  从蚁贼围城到昨日一战,这么多阵亡将士的安葬问题,还有他们后续的抚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自己有些疏忽,现在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而且需要自己亲自来过问抓这件事情,否则下一步的军队补充整训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是头等大事。
  崔尚来得很快,很显然他也觉察到了这件事情的紧迫性。
  不趁着胜利的喜悦气氛尚未散去时把这件事情处理妥当,一旦将士们的心境发生变化,士卒们对自己死去之后的安排,对袍泽逝去的怀念,就会交织在一起发酵,对军心影响极大。
  此事处理,宜早不宜迟,而且还要有一个规范且可持续的条陈规则来。
第一百三十八章
根本
  与崔尚商讨关于阵亡将士安葬和记功授勋、军属优恤、不停衣粮、子侄入伍等事宜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崔尚对这一块的事宜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功的,知之甚详。
  事实上在李唐一朝中关于阵亡将士善后处置就有着相当完善的条陈规制,只不过随着李唐后期藩阀割据称雄,各地藩阀在田土、财政等方面的条件不尽相同,这些条陈规制就逐渐被选择性的废置或者说改变了。
  崔尚也提出了像固始现在这种小县目前根本无力承担过高的优恤、记功授勋等待遇,尤其是这两战中阵亡士卒数量实在太大,如果要按照李唐时代的标准来解决,根本就承受不起。
  更何况现在本身因为水旱天灾频发,战乱四起,逃荒的灾民以及沦为流民的数量极大,根本不虞兵源不足的问题。
  以固始为例,由于蚁贼在寿州肆虐,从盛唐、霍丘、霍山逃亡到固始的流民数量就不小,近期更因为颍州遭遇蚁贼洗劫,渡淮而来的颍州流民数量又大增,目前在固始东面和北面的灾民数量都在上万人,不少都正在向固始县城进发。
  之前蔡州兵在南下时就曾经拦截抓获了不少流民直接编入他们民夫队中,可以说战死在固始城下的民夫就有不少是颍州那边的战乱流民。
  “二郎,参照各地目前的优抚规制,无外乎几类,最常见的,择其子侄顶替入伍,盖因军队士卒待遇较高,尤其是牙兵禁军这一类精锐,其次,对其家属不停衣粮,穆宗之前为五年不停衣粮,而穆宗之后,改为三年,主要是为阵亡士卒子女提供五年生活所需;再其次,为加倍记功授勋,这一点因为虽有规制,但实际上由于官田的缺乏,授勋田这一规制很难落实执行,所以更多的还是以奖励银钱作为替代。”
  崔尚洋洋洒洒的将李唐时代的优恤规制作了一个介绍,又结合目前固始军的情形作了一个分析,认为目前固始军目前尚不具备按照江烽所设想的一这三种制度同时并行的方式来解决优恤的条件,这样的代价太大。
  虽然现在固始得到了大梁和和南阳以及鄂黄的钱粮支持,但是这只是短期效益,后续能不能获得这样力度的支持,还很难说。
  而以固始现在的经济实力显然是无法支撑的,而承诺了又无法兑现的话,给军心士气伤害会更大。
  江烽抚摸着下颌,一时间没有搭腔。
  他明白崔尚的意思,现在的固始军能控制的地域太窄,仅仅固始一县,勉强可以加上一个还不确定的殷城县。
  这两县受到蚁贼影响很小,绝大多数熟地都在地方士绅控制之下,官府手里官田很少。
  倒是殷城因为人少,南部靠近大别山区地带,还有一些生地和山林属于官府掌握之下,但是条件却不算好。
  “白陵,你认为对于士卒们来说,什么对他们是最具吸引力的,或者说能够让他们不惧生死上阵拼杀的原因是什么?”江烽一字一句慢吞吞的道:“排除保护自己家园家人这个因素之外,对士卒们最具现实诱惑力的因素是什么?”
  崔尚被江烽这番话问得有些发愣,想了一想才道:“当然是立功授勋了,立功授勋一方面可以获得提拔,另一方面哪怕是没有勋田,但是起码也有替代的钱银。”
  “你的意思是还是勋田的吸引力最大?”江烽再问,他听出了崔尚言外之意。
  “这还有什么值得问的?多于农夫来说,谁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不受欢迎外士绅控制,甚至连赋税都予以减免的田土,还可以子孙流传下来,说是传家宝也不为过,这当然值得他们用性命去拼搏。”崔尚理所当然的道:“现在各州县哪里还在授田?佃雇农要么就是依附于士绅,要么就只能托庇于寺庙道观,其性质都差不多,田赋,劳役,哪样都不能少,如何能与什么都不用交的勋田相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