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518

  支持刘玄吞并黄州和蕲州?常昆心中担心更甚,江烽的这个设想才更贴近现实,也最符合大梁的利益,现在刘玄已经拿下了安州,而安州东下便可直入黄州,可以避开义阳三关之险,黄州一失,拿下蕲州便是举手之劳。
  而且这对于大梁来说也不过是支持而已,还把刘玄的主要精力引向了南面,对双方来说也都是皆大欢喜之事。
  “那现在固始该怎么办?”常昆更关心这一点。
  “我们能怎么做?当然还是只能按照我们自己的路子走,壮大自身才是根本,但我们也不能对外界可能牵扯到我们的变化无动于衷。”江烽若有深意的道:“总要有所作为才行。”
  常昆点点头,见江烽这般表情,他也估摸着对方肯定是有些对策了。
  见识了江烽在一场接一场的危局中逃生的本事,常昆没来由的也对江烽充满了信心。
  这个家伙总能想出办法来逆转不利的局面,从固始军分裂开始,无数人都觉得他过不了下一关,但是他却每每都能从夹缝中挣扎出来,而且还能变得更加强悍。
  “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常昆微笑着道:“其他我帮不了你什么,但是我师门这边,我还是可以帮你斡旋一番的,更何况他们也一样需要你这边给他们提供机会,说实话,这几年大相国寺可把白马一脉压制得够呛,我师门这边可都是有些上火了。”
第六章
高明
  “常兄,在你面前我也不矫情了,现在固始军还是太弱,我还需要大量的人才,要想把浍州架子搭起来,各方面人才我都急需,尤其是现在我还不能大肆任用本地士绅大族推荐之人的情况下,这就更急迫。”
  “我师门白马寺那边我会专门去一趟洛阳,希望能替你物设一批人来……”
  常昆话音未落就被江烽打断。
  “不,远远不够,光是白马寺一脉还不够,我需要大规模招募原来广胜军和龙虎军以及其他大梁裁撤下来的老卒和军官,这些人才是最实用的,一来就能上手,这个任务我希望你能帮我尽快做起来,我也会在原来来固始这批老卒中选一批人回大梁去,趁着大梁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动员时,再招募一批人来。”
  江烽的话也让常昆意识到现在固始军的急迫,他点点头:“没问题,相信在固始军击退蔡州军之后,会有更多的人看好固始,假如大梁真的上书长安请设浍州的话,我相信就会有无数人要认真掂量了,也会有更多的人对你这里感兴趣了,甚至一些世家大族也会主动来联系你了。”
  “世家大族的人我倒是不太感兴趣,现在我也没有和他们合作的实力和资本,稍不留意就会被他们吞得连骨渣子都没有。”
  江烽连连摇头,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我现在还需要一些能帮我处理政务方面的人才,现在我要行检地之策,只怕这些本地士绅大族也早就想要等着看我笑话,或者是想要在其中给我设置一些陷阱障碍什么的。”
  常昆皱眉,他知道江烽是要物设一批官员型的人才,这对于他来说却有些为难,他主要接触的还是军事方面的人才,对政务人才却不熟悉。
  “政务人才基本上都是出自士绅大族,寻常庶民百姓怕是难得有这方面的机会,而且纵然有,要让他们放弃大梁来固始,恐怕也不易。”
  常昆沉吟了一下,提了一个建议。
  “二郎,我觉得你不妨可以考虑适当选拔部分许氏族人,他们在光州已经被剥夺了机会,扫地出门,只要你一表露出这个意思,我想许家肯定会欣喜若狂,而且许氏在固始这边也无多少瓜葛,正好可以为你所用,另外若是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和鞠慎打个招呼,让他给在申州的鞠氏族人放一放这方面的风声,相信鞠氏一族情况相似,南阳再大度也不可能用鞠氏族人,起码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如此,所以鞠氏族人估计一样有这方面的意愿,这样许氏、鞠氏两族人才可尽入你手。”
  江烽眼睛一亮,常昆给的这个建议相当高明,许、鞠两家已成世仇,势难和解,且两族族人在固始这边都没有多少牵连,若是能招募这两家的人才,让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倒是不虞其相互勾结。
  “常兄此建议极佳,不过只是这两族人才还远远不够,我也不能把鸡蛋放在这两个篮子里,还得要吸纳其他人才,大梁士绅大族众多,其中不少也是庶出而无机会者,我相信只要放出这方面的风声去,一定可以吸引到人才来,唯一可虞的就是其忠诚度,我可不希望大梁方面现在就把沙子掺到我这边来了。”江烽顿了一顿,“这方面恐怕就要请常兄多帮我把把关了。”
  除了军事人才外,政务人才也是江烽现在需要提前未雨绸缪了。
  一旦设立浍州获批,那一切事务就要立马提上议事日程,以现在自己就要推进检地之策,哪怕能够获得一些士绅大族中头面人物或者说聪明人的理解,但是士绅大族中的大部分人还是难以接受理解的,所以短时间内要获得对方的认同和合作,还有难度。
  如果能从外部引入一些人才来合作,那也能对这些以为离了胡萝卜就做不成席的本地士绅形成制约,这也有利于日后的合作。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打算明日就走,慈忍师兄和其他几位可能要返回多云寺和白马寺,但其他几位俗家师弟师侄他们愿意留下,只是他们甫出师门,对军中情况并不是熟悉,并不适合马上担任军官,如果可以的话,我建议可以充实你的亲兵都,通过一段时间打磨之后再到各军中去,下一批白马寺弟子除非曾经在大梁军中干过的,其他人我建议也还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
  常昆的通情达理也让江烽非常满意。
  并不是你武技高强就能胜任军中军官职务的了,实际上在这场战争中,包括相当多的汴梁子弟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他们在个人武技上没的说,但是在其他方面就表现出没有完全适应,这既与磨合时间太短有关系,也和缺乏经验有很大关系。
  在江烽看来,这些人也许作为军官的拼杀武力绰绰有余,但是作为一个军官要起到管理和带动作用,就未必了,很多人不得不通过战争来学习、熟悉和适应,而这往往意味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实际上如果能够通过举办军事学堂和短期战训班的方式来达到经验交流和相互切磋,应该可以极大的缩短这些人适应时间,也能加快他们融入到军中的速度。
  这些人能成为武道强者肯定头脑都不差,学习交流能力都不会差,稍加指点和引导,应该很快就能入行。
  和常昆的对话能够很好的帮助江烽分析判断自身的形势。
  因为就常昆本人来说,他已经在固始军体系中没有合适的位置了,作为一度是太息期的高手,同时又担任过广胜军军指挥使的他来说,自尊让他无法屈身于一个寻常武将身份,所以他选择游离于固始军之外,而选择成为江烽私人朋友。
  这个身份来为江烽出谋划策就要轻松许多,这也使得他的心态可以更放松,眼界可以放得更宽,不至于被固始军内部所束缚。
  连崔尚都有些羡慕常昆可以这样大气的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来为自己定位,但不得不说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
  ……
  许子清有些心事重重的回到许家小院。
  今日的军议还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让他出任固始第二军的军都虞侯,实际上在军都指挥使缺位的时候,他这个军都虞候就是代行军都指挥使的职责,就像当初江烽以假虞侯的身份执掌固始军一样。
  虽然这一段时间里江烽或明或暗的和他谈过两次话,言语中都是要求他尽快熟悉固始军情况,为下一步进入固始军做准备,但许子清还是没想到过会让自己执掌一军,哪怕只是以军都虞候身份临时执掌一军。
  许子清之前也考虑过自己的去向,他估计自己最大可能是担任军都虞候,但是却是在有军都指挥使的情况下的都虞候,也就是一个副手的身份出现,甚至亦有可能担任一个营指挥使,比如牙军左营指挥使,这样既可以发挥自己武技出众的特长,亦可避免自己身份尴尬不好安排职位。
  江烽的这种安排在许子清看来有些草率。
  如果他是江烽,他是绝不会把这种重要职位交给一个之前甚至可能是以刺杀他本人谋取他现在位置为目标的对手,哪怕是江烽心胸再大度,也无需用这种方式来体现证明什么,成王败寇,本来就是如此。
  “大哥,这并不是江烽心胸宽广,实际上他有他的打算。”许宁替堂兄泡上茶之后,怡然自得的玩起了刺绣。
  “怎么说?”许子清知道自己这个堂妹揣摩人心上有独到之处,连三叔临去之前都专门和自己交待,遇上看不懂搞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多和这个堂妹商谈沟通,足见对这个堂妹的信任。
  “大哥,你想想,江烽已经明确提出了大梁老卒、固始老军、申州军,要彻底打乱混编,实际上这就打破了原来那种亲属朋友子弟在一起的格局,江烽这么做是有目的的,这种方式可以破坏旧有格局,让所有军官士卒都重新认识熟悉,而这其实就是一个重新树立他江烽是这支军队唯一首领的过程,你大梁来人也好,申州旧军也好,固始老军也好,都一样要适应并逐渐承认认可这个结果。”
  许宁显得云淡风轻,目光里却多了几分飘忽不定。
  “这样打乱肯定有不利的一面,军队战斗力会受到影响,但是这却是必然的,因为这一战本身损失过大,已经这样了,长痛不如短痛,通过这种方式来彻底重建,一劳永逸的消除这些弊病,进而强化他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许宁越说越轻松。
  “杨堪和张越搭档,确保了第一军在他绝对控制之下,第二军你只是军都虞候,我可以断言,五营指挥多半会是来自大梁子弟而非我们原来光州旧军,如果有什么意外,他甚至可以直接让他自己兼任第二军的军都指挥使,让你成为他的副手,光明正大的剥夺你的指挥权。”
第七章
斥候,细作
  许子清面色慢慢阴了下来,目光里也多了几分阴鸷,“小宁,你的意思是江烽骨子里还是不信任我们?还是在处心积虑的提防我们?或者,他是想毁诺?”
  “不,我不这样认为。”许宁摇摇头,表情却更安详,“这只能说明江烽越来越成熟老练了,事实上这并非针对我们许家,而是针对所有人,无论是许家,鞠家,大梁,还是老固始军,这是一个上位者必须要采取的手段,只不过他做得相当精妙高明。”
  许子清一愣,慢慢品出味儿来,阴鸷表情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苦笑,“这么说江烽是根本没有把我们许家放在眼里了?”
  许宁的表情此时也多了几分落寞,她很不想承认这一点,但是她却不是那种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弱者懦夫。
  “大哥,我不想承认这一点,但现实就是如此,江烽如此大方放手,是因为他现在有足够底气可以掌控一切,他认定我们无法翻盘。”
  “想想也是,我们凭什么翻盘?靠光州旧军这点力量?张越,还是秦再道?他们会站在我们这边么?显然不可能!”
  “至于说大梁子弟更是和我们半点关系皆无,而鞠家怕是恨不能把我们逐出固始军吧?这么一算,我们还有什么?难道靠固始城里那些光州士绅不成?”
  许宁话语里充满了嘲弄和揶揄,似乎早就把这一切看穿了。
  许子清默然无语,这位堂妹对问题的分析堪称精辟,对江烽心性的揣摩也是格外精准,难怪三叔死活不肯让小静替代她嫁给江烽,而非要小宁嫁给江烽。
  的确,也只有小宁这样冷静睿智的心性,嫁入江烽门中方才能真正为许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这么说来,我们许氏就只能牢牢的和江烽绑在一起,方才能让我们许家获得最大的利益?”许子清有些心有不甘的道:“我们就只能死心塌地的为其卖命?”
  “从目前来说,只要江烽不犯大的错误,我们许家就只能全力以赴支持他,这最符合我们许氏一族的利益。”
  咂着嘴,似乎在揣摩着什么,许子清沉吟了一阵之后才缓缓道:“小宁,江烽欲行检地之策,你可曾得闻?”
  “嗯,大哥莫不是觉得这检地之策不对?”许宁反问。
  “不是不对,对江烽来说这检地之策所获土地是争取固始军将士之心的最佳奖励,他必须要走这一步,但是这检地之策各地推行多了去,其结果大家都知道,江烽这么做就是把他推到了士绅大族的对立面了。”许子清慢悠悠的道:“小宁,你不觉得这风险有些大么?”
  “风险?风险在何处?”许宁再度反问。
  “固始殷城士绅大族群情激愤,坚决反对检地之策,陈蔚、谭正都找过江烽,表达士绅们的态度,殷城那边据说还表示如果江烽不停止检地之策,他们宁肯请蔡州或者黄州来接管。”许子清感觉许宁有些意似不屑。
  “可笑!荒谬!”许宁连连摇头,冷笑不已,“士绅大族,固始有士绅大族么?殷城有士绅大族么?如果陈家勉强算,那谭家也算?真以为江烽麾下军队都是做善事的不成?就不敢对殷城来一次不封刀,让他谭家就此灰飞烟灭?故作姿态,遮人耳目而已。”
  “遮人耳目?!”许子清大吃一惊,“小宁,你是说陈家和谭家……”
  “哼,他们有这个底气来和江烽对抗么?江烽是靠他们的支持才掌握这支军队的么?”许宁轻蔑的一笑,“陈蔚、陈固这些人都是老滑头了,演戏比谁都会,谭正一样,谁也不比谁傻,若是有些不开眼的人跳出来,江烽当然不介意来杀鸡儆猴。”
  许子清迟疑了,“小宁你的意思是陈家谭家是要打算执行江烽的检地之策喽?”
  “哼,陈家谭家肯定要向江烽表明态度,否则还不任由江烽宰割了?他们硬抗是肯定不会的,而会采取软磨或者阳奉阴违式的抵制,检地这样庞大一项工作,所需人手成百上千,人手从何处来?士绅们抵制,这些官吏只怕都要撂挑子不干了,这项工作怎么开展?”
  许宁一条条抽丝剥茧般的把当下固始军的情况辨析清楚,“我倒是觉得,这是我们许家的机会。”
  “许家的机会?”许子清有所悟,但是还是不敢肯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