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518

  李桐满意的看着眼前这副情形,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对固始军来说,天境以上的高手要想从大梁招募来不容易,但是对正在急速扩编的固始军来说,大批中低级军官才是最重要的,像吴十二这种仅仅是通脉期的军官,在大梁境内就不可胜数了。
  而连吴十二这种角色都能在固始军获得勋田,那其他和他相似的人呢?
  这也是在李桐来之前江烽给他交待的方略,不必把目光放在那些个眼高于顶的天境高手上,而是要着眼于能够在军队中带兵打仗的军官。
  现在固始军更需要的是类似于都头、副都头、营指挥使和副指挥使这一类的中高级军官,低级军官可以打两场仗就能锻炼出来,但是中级军官却需要时间和经历,这恰恰是固始军最缺乏的。
  李桐周围多是广胜军的同僚,而朋友中也多是将门子弟,这个群体涵盖了从天境养息期到天境之下通脉期的各个层面,像今日来赴宴饮酒的这群人里大多在洗髓期和结体期之间,亦有触摸到了天境初阶静息期的角色。
  之所以造这么大声势,也就是要让大家都明白固始的前景光明,当然就目前来说,可能还有些难度,但是一当浍州设立这一构想启动,相信这些人都会为之意动。
  整个酒局中的人们都被李桐轻描淡写的勋田故事弄得心神不宁了。
  吴十二这种货色也能捞到十亩勋田,若是在大梁,哪怕他全身活拆了也卖不到一亩勋田钱,现在居然用自己的命去搏了十亩勋田给子孙后代?!
  席终人散,大家各怀心思离去,只剩下黑袍高髻的男子留了下来,与李桐一起乘坐马车回家。
  “四郎,浍州之事当真?”黑袍高髻的男子显然对这件事情更看重。
  “当真,临行之前,军指挥使大人明确告知我,他和李鹤大人在之前就已经探讨过在固始重设浍州一事,大梁是乐见其成的。设立浍州可以在蔡州背后埋下一把刀,让其在无法专心对付大梁,同时这把刀也可以顶在淮北腰肋上,让其西向时不得不考虑侧翼会不会被捅一刀。”李桐沉声道。
  “嗯,设立浍州的确能起到这个效果,问题是你们这位江大人胃口很大啊,一口要把寿州的盛唐、霍山两县吞下去,不是说蚁贼在寿州肆虐么?就不怕蚁贼反咬一口?”黑袍高髻的男子漫不经心的道:“除非他能笃定蚁贼要离开寿州,或者就是蛮有把握把蚁贼逐出寿州。”
  李桐看了对方一眼,“过之,若是你真有意,不妨趁早。我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依你之能,到固始军起码也能弄个军指挥使,哪怕现在未必有这么合适的机会,我想安排你一个军都虞候是肯定的,何苦还要在这汴梁城里厮混?”
  李桐倒是真心希望自己这个关系一直最密切的朋友能去固始。
  这家伙除了性格冷了一点外,论武技在这群人中,也就只比杨堪稍逊,甚至比丁满都还要略强,踏入天境养息期也就是咫尺之间,而且论韬略,更是要胜过丁满等人,比起杨堪来丝毫不逊。
  只是这家伙一直有些心高气傲,等闲人根本不打上眼,就连杨堪和他之间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之前自己去固始时也曾力邀过他,但被对方拒绝了,理由是他绝不会为一个未经证明比自己更强的人效命,说那是对自己命运的不负责任。
  这个理由倒也相当强大,李桐也无言以对。
  不过这一次自己回来之后,这家伙倒是主动找上门来询问固始的情况,尤其是对固始军如何击退蔡州军的进攻十分感兴趣,大概是很对这一结果感到不解。
  在听完了自己的介绍之后,这家伙也是一直未曾多言,最后问了袭营的蚁贼情况,然后又了解了固始城防体系建设以及对浍州的构想,让李桐也是颇为好奇。
  看见对方再度摇头,李桐忍不住苦笑,“过之,怎么,你觉得他还是没有能证明自己?还是觉得他野心太大?”
  “四郎,你觉得他野心太大?”黑袍高髻男子反问道。
  “嗯,怎么说呢?还是有点儿觉得他步子迈得太大了,一县到一州之地,这中间差距太大,而且盛唐、霍山历来属于寿州,这么突兀的要设立一个浍州纳入进来,大家伙儿在兴奋之余,始终觉得有点儿不真实。”
  李桐忍不住耸耸肩,“包括七郎和阿满他们都一样,我们当然都希望固始军能越来越强大,地盘也越来越大,可就怕步子迈太大,稍不留意栽了筋斗,也许再没有机会爬起来了。”
  黑袍高髻男子脸上仍然是那种漫不经心的表情,“四郎,你说错了,没有野心,何来动力?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浍州这个设想,今天在座的又有几个会动心?起码我就不会。没错,野心和实力是要匹配的,但是既然是野心,那也就意味着要比自身实力适度的超前一步,否则那就叫水到渠成,不叫野心了。我倒是觉得你这位上司把鼓点踩得很准,很不简单呐。”
  “过之,你动心了?”李桐一喜,他很希望自己这个密友能一道去固始打天下。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不过我打算去一趟固始,接触一下被你吹得天花乱坠的江烽江二郎,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黑袍高髻男子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神态,“不过我感觉,也许他能给我带来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我喜欢这种不寻常,比如像他能未卜先知的把杜家拉进来吓退袁无畏,我觉得相当不俗,起码我处在当时他的角度上,想不到。”
  “过之,也许你会失望也不一定,他的武技水准大概就在静息期和养息期之间,也许还不及你……”
  “这不重要,武技不能决定一切,尤其是现在术法昌盛,我有一种感觉,术法的兴起,尤其是在固始的大行其道,也许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很大的变化,像你们在固始保卫战中邓龟年他们的所作所为,连大梁都还未曾做到,这一点上,江烽眼光很犀利,或者是他很擅长扬长避短。”黑袍高髻男子难得的笑了起来,“所以我对他有点儿兴趣了,愿意会一会他。”
第十三章
未雨绸缪
  和李桐一样,从固始回来的其他几个人也已经全副身心投入到了招募和游说中去了。
  江烽给他们交待的任务也很清楚,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招募更多的熟手到固始,同时也要报固始军目前的状况在大梁境内做一个宣传,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在大梁拓展固始军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一样可以潜移默化从低向高处的渗透的,现在也许还看不出来,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大梁高层也会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印象,逐渐把固始军视为一个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可靠的盟友。
  不得不承认,大梁在这方面的资源是无与伦比的,几十年来从黄巢之乱开始,与大唐军,后来摇身一变又再和黄巢乱军,最后与大晋、泰宁军、感化军以及后来的蔡州军常年征战,造就了大梁一大批军事人才。
  可以说在将星云集的大梁时代,除了大晋勉强能和大梁对阵外,其他诸藩都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哪怕是到了日趋没落守旧的现在,大梁的军事资源仍然不是其他藩阀能相比的,随便在大梁境内捞一把,都能抓到几个放在其他藩阀军中熠熠生辉的角色。
  李桐觉得自己哪怕把张挺张过之和郭岳二人招募回固始,就能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更不用说这才是他此次招募之旅的开端。
  相比于李桐所接触的层面更高,其他几个人所针对的目标就更复杂更多样。
  徐蹇回到家中美美的睡了一觉。
  家中虽然简陋,但是却也是家。
  只有寡母和嫂嫂二人在家,兄长出去贩布了。
  兄长一直对自己不错,虽然也对自己四处晃荡不太满意,但是毕竟是一母同胞,从未说个啥,但是嫂嫂就经常做脸作色了,但徐蹇也知道,换了自己摊上一个这样的小叔子,只怕也是会牢骚满腹的,他并不介意。
  对于自己此次回来的任务,徐蹇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
  说实话,去固始时,徐蹇从未觉得自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造化。
  论武技,自己不过是通脉期,同去固始这三十多人里几乎人人都要比自己强,论资历,自己从未在大梁军中干过,更谈不上什么带兵经验,他一度以为也许自己就能混一个比如亲卫队卫士这样的角色。
  没想到到了固始之后,他在和军指挥使大人谈过一次话之后,这是军指挥使大人与汴梁来固始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的,自己的命运似乎就有了一些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偏差了。
  比如自己就未被编入军队中,而是留在了斥候队中。
  在对阵蔡州军一战中,自己作为斥候,主要职责就是在固始城内游荡,发现敌情线索,尤其是敌军的斥候,也正是因为自己发现了袁氏高手潜入了固始城,才发出了信号,只不过对手实在太强,连卢英峰都命丧对手手上,这让徐蹇内心也是有些内疚。
  徐蹇不知道自己一路回来的几个人中是不是每个人都受到了军指挥使大人的专门召见和谈话,但他感觉可能军指挥使大人和自己的谈话可能与别人不太一样。
  因为他在路途当中就听到了其他伙伴们的谈话,他们的目的都很明确,就是要招募老兵和军官,而自己却恰恰不是。
  军指挥使大人给自己的任务是招募一切可以为固始军提供有价值信息线索的人,嗯,这个范围似乎非常宽泛,让徐蹇在听到任务是都有些茫然无措,他不知道这位军指挥使大人究竟想要让自己干什么。
  军指挥使大人显得很有耐性,和自己的谈话也很随意,从自己在汴梁城里的经历,再到自己四处游侠的所见所闻,再到自己朋友伙伴中与自己情况相似者现在的活动情况,慢慢的,徐蹇知道军指挥使大人的目的了。
  自己需要招募的是斥候,还有细作,尤其是细作。
  这份任务让徐蹇既感到心惊,同时也有些兴奋,因为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冒险,而且充满了挑战。
  军指挥使大人的话语里始终显得那样云淡风轻,似乎一切在他心目中都显得那样情通理顺,理所当然。
  固始军需要一批斥候和细作,来收集可能危及到固始军发展的各方势力的情报,其中重心在寿州、颍州、南阳、鄂黄,当然,也包括大梁。
  对要收集大梁的情报军指挥使大人是这么解释的,固始军需要了解大梁内部对固始军的态度变化,了解谁对固始军抱有好感,谁对固始军持有敌意,他们的情况如何,这样有助于固始军能因地制宜的做这些人的工作,以便能最大限度化解敌意,为固始军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有些话不需要点的太明,徐蹇不是蠢人,更不是大梁的愚忠者。
  和其他人不同,大梁没有带给徐蹇多少东西,相反,正是因为没有什么机会,徐蹇觉得自己才这么浑浑噩噩的蹉跎到了二十多岁。
  游侠儿这个名头听起来风光,但是内里的酸楚却只有自己才知,弱冠之年却一事无成,仗剑走天涯那不过是诗人们的美好描绘,给自己一份扎扎实实能一展所长的职业才是正经,这是每一个游侠儿到头来都不得不面临的困顿局面。
  而现在固始军似乎给了自己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回汴梁的路上,徐蹇就一直在考虑自己的工作任务。
  军指挥使大人给自己任务远不及其他人那么明确,甚至相当模糊,不针对特定人,也不针对特定地域,甚至也不针对特定事,当然也圈定了较为急迫和长远打算这两个范围。
  南阳、蔡州和大梁自身,这是徐蹇给自己这一次任务划定的目标方向,要物设和招募的就是能够在这三个区域内发挥作用的人,对此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安排。
  游侠儿的交友是宽广的,徐蹇在汴梁城里是素以豪爽善交际出名的,而这也为他带来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既包括大梁本地的,也包括外地来汴梁游历时结识下的,更有自己去各地游历时结识的。
  许多人甚至现在就在汴梁留住,此间乐不思蜀者大有人在,现在也许可以试一试了。
  ……
  江烽素来是用人不疑,对于信得过的人,安排好就放手让他们去做。
  从大梁过来的人,他现在只能放手使用,一方面,能从大梁到固始,本身就是对自己,对固始军的信任,另一方面,固始和大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是相互支持的盟友关系,所以无虞其他。
  虽然固始这边还有相当多的事情要做,但是江烽却等不及了。
  他必须要去南阳一趟。
  从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南阳方面可能会在近期做出决定,是否对蔡州发起攻击。
  大梁对蔡州一战也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东线天兴左厢军在李固的率领下已经越过了大溵水,经过几番激战之后占领了溵水县城。
  而天兴右厢军则在牛德光的率领下在项城与前来增援的蔡州袁军激战,但是很显然增援袁军难以抵挡得住天兴右厢军的进攻,项城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整个南陈州目前只有南顿还牢牢控制在袁家手中,但是随着项城失陷,南顿也不可能保全,这个时候蔡州袁氏事实上已经明白南陈州易手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项城何氏甚至提前就将家族主要人员财产转移到了新蔡。
  中线局面还算稳定,郾城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一直是蔡州着力打造的坚城要塞,其防御体系丝毫不亚于州治汝阳,只要郾城在,那么大梁军队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蔡州,都不得不防着郾城袁军从侧翼的进击。
  依托郾城的坚守,西线防守虽然打得十分艰苦,甚至丢掉了冶炉城和西平县城,但是在对方绝对优势兵力重压之下,袁军防线却始终没有崩溃,并在吴房牢牢的顶住了大梁军的多次进攻。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南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5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